紓困4.0薪資補貼不足,應提高維持雇用的誘因與彈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隨著疫情暴起,政府推出紓困4.0方案,其中部分用於補貼企業的勞動成本,讓勞工在工時可能減少的情況下能繼續拿到一定比例的薪資。然而,與先進國家的政策相較,台灣的薪資補貼政策儘管基本理念類似,但目前方案至少存在「門檻過高」、「補貼過低」、「忽視兼職」等問題。
我們認為台灣可參考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會員國政策,一方面降低門檻與擴大適用對象範圍,並允許申請補貼之會展、貿易服務與製造業可採無薪假來降低勞動成本,同時對商業服務業應提供薪資補貼而不僅僅是營運補貼。另一方面,則應考慮將目前無薪假之下雇主需負擔的基本工資與社會保險成本,作為最基本的薪資補貼額度,並提高薪資補貼佔原薪之比例。簡言之,就是提高受衝擊的雇主選擇維持雇用的誘因與彈性,同時也維持勞工能有一定的收入。
以下先以OECD國家案例簡介各國的薪資補貼政策,接著討論台灣目前的方案。

OECD國主推薪資補貼:降低雇用成本穩定就業

OECD各國政府去年(2020)在疫情衝擊之下,為了配合防疫上減少人員流動的需要,紛紛推出了各種薪資補貼政策,主要是希望在勞工因為居家令與其他限制而減少工時的情況下,能夠減少雇主的薪資成本來達成維持就業的目標,同時也確保勞工能有一定的收入維持原先的經濟活動。
這些就業穩定方案有些是沿用過去既有的工時縮減補貼方案,但擴大適用範圍,提高補貼比率,並簡化申請與發放程序,例如:
法國:以一年為期,由公司申請,所有勞工(包含正式與非正式)在工時縮減的情況下,一樣可持續領到70%的薪水,政府會給付雇主因實際工時縮減所多付的工資,但上限是法定最低時薪的4.5倍。
德國:簡化既有的工時縮減補貼制度,只要公司有10%的勞工工時受到影響(原本規定是30%),公司就可以申請。在此方案下,雇主按照勞工在疫情下的實際工時給付工資,並且加付勞工因減少工時所造成淨損失的60%(後來逐步提高至第四個月後為70%,第七個月後為80%,部分產業透過勞資協商將替代率加碼至90%),政府會給付這些加付的工資,並且負擔這些工時相應的各種社會保險支出。臨時工、學徒與派遣工也包括在內。勞工也可以在這期間轉換工作,只要總收入不超過之前的所得,還是可以領到薪資補貼。
義大利:擴大既有的工時縮減補貼制度,讓所有規模與產業的公司都可以申請。公司只要表示受到疫情負面影響就可以申請,無須詳細證明。在此方案下,政府補助勞工原本薪資的80%,但附有工資水平上限。對於一個平常領義大利平均薪資但在疫情期間工時歸零的工人來說,補貼對原薪資的替代率約為45%。
日本:放寬原本的就業調整補貼方案,只要一個月營業額下降5%即可申請(過去是三個月營業額下降10%)。對中小企業,補貼對於縮減工時的薪資損失的替代率達100%,對大企業則是75%(後來提高到80%)。此方案也擴大適用於非正規勞工。考量到有些勞工因為雇主沒有提出申請而無法獲得補助,此方案也允許勞工直接向政府申請,可補貼原收入的80%。
有些則是因應疫情推出的新補貼方案,包括以下國家:
澳洲與紐西蘭:對所有勞工薪資劃定最低標準,不論工時是否縮減,雇主須給付勞工此一標準或以上的薪資,再由政府補貼實際工時與此一標準薪資的落差。
加拿大與愛沙尼亞:補貼企業支付平常工資的75%與70%,不管工時是否減少。
愛爾蘭:按勞工收入制定補貼比率,對最低一級收入者補貼最多,達85%。
波蘭:對於工作因疫情而暫停的勞工,雇主須持續付至少50%的薪資,政府給予部分補貼。
荷蘭:雇主須持續給付全額工資,政府再按照營業額的減少程度補貼90%。
丹麥:補貼勞工薪資的75%,上限至2,900歐元(約新台幣97,816元)。
英國:補貼勞工薪資的80%,上限為2,500英鎊(約為英國工資中位數,相當於新台幣98,850元)。
這些方案都不是要讓勞工失業後有救濟金維持生活,而是要讓公司在疫情期間繼續雇用勞工的成本盡量降低,減少企業裁員的誘因,讓勞工不失業。

美國紓困方案對薪資補貼不足,轉而著重失業給付與普發現金,失業率高於歐洲

目前尚未看到嚴謹的學術研究評估上述這些政策的效果,但我們可以透過對比歐美的就業情況來進行粗略的推斷。
美國也曾推出兩種薪資補貼政策,一是薪資保護計畫,開放中小企業雇主申請政府貸款度過疫情衝擊,只要維持雇用與給付員工薪資,貸款就不需償還。二是繼續就業稅負優惠方案,公司營業額下降超過50%方可申請,在報稅時退還中小企業員工薪資的50%,但退稅額度上限為每名員工1萬美元(約新台幣28萬元)。相較於前述歐洲各國全面與高替代率的薪資補貼,美國的這些方案力度較弱,執行率也不高,在失業率暴增,穩定就業已不可行後,勞工紓困政策重點遂擺在普發現金與擴大失業給付。
歐美政策差異的一個可能結果便是,在疫情同樣嚴重的情況下,美國的失業情況遠比歐洲嚴重。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一份報告,疫情開始以來,美國與歐盟的勞動參與率下降幅度相近,但將2019年前三季與2020年前三季的就業人數相比,美國的總就業人數減少了6.5%,而歐盟卻只減少了1.3%,其中的關鍵原因,很可能就是兩地政府的政策不同。因此,若我們將穩定就業視為現階段政策可行且優先的目標,那麼歐洲各國的薪資補貼政策可能是更值得參考的對象。

台灣版薪資補貼的三大問題:門檻高、額度低、非典勞工被排除

目前經濟部在「薪資補貼」方面,以條件與對象做區分,可簡單分為兩大類:
其一,遭勒令停工且薪資給付未達基本工資之「商業服務業」企業; 其二,營業額或是營收衰退5成以上之「會展產業」、「貿易服務業」、「製造業及其技術服務業」企業。前者給予每名全職員工一次性的薪資補貼3萬元,後者給予正職員工薪資補貼4成,上限2萬元,最多3個月。
除經濟部外,勞動部則針對遭放無薪假之員工提供「安心就業計畫」,即補貼減班休息(即無薪假)後薪資差額的50%,最長24個月,上限新台幣1萬900元(註)。
相較於國外的薪資補貼,經濟部與勞動部的方案存在「門檻過高」、「補貼過低」、「忽視兼職」等問題。
在「門檻過高」部分,受到疫情衝擊最重的「商業服務業」,若非由政府勒令停工且薪資給付低於基本工資者,則無法獲得經濟部的薪資補貼;其他羅列出的三項產業則是必須營業額衰退5成以上,也比前述OECD各國的門檻高出許多。門檻過高可能導致企業在達到門檻之前就開始大量裁員了,另一種可能則是,雇主在權衡利弊後,為了通過門檻,「自主」降低其營業額,因而促成經濟行為的扭曲。
「補貼過低」部分,相較於他國補貼額度,經濟部對會展、貿易服務與製造業等三個產業,在衰退5成以上時僅補貼經常性薪資4成(每月上限2萬元),最多3個月。且補貼條件除不得裁員外,亦包括了不得減薪與實施無薪假。這樣設計無異於要求雇主若要申請薪資補貼,需自行負擔員工至少6成的薪資。受嚴重衝擊無法負擔該比例薪資之雇主,也只能資遣員工而不請領薪資補貼。
至於受衝擊最嚴重的商業服務業,雖可免除不得實施無薪假之規定,但未受中央政府命令停業者,經濟部沒有提供「薪資補貼」,僅針對營業額衰退5成者給予一次性的「營運補貼」,該金額為4萬元乘上全職員工人數。假設受衝擊企業實施無薪假因應,其需負擔基本工資及社會保險與勞退提撥,總計約2.8萬元左右。在沒有薪資補貼的狀況下,雇主也只能以營運補貼來貼補薪資,左支右絀之下,雇主很可能直接歇業或資遣員工。即便是受中央政府命令停業者,經濟部也僅一次性提供每名全職員工3萬元補貼以及額外1萬元的就安基金補貼。縱使因為停業責任不在雇主,雇主無義務於停業時給薪,故薪資成本理應不會構成雇主資遣員工原因,但員工在領完一次性的薪資補貼後,面對之後無薪的狀況下,或自願離職再覓頭路,這仍構成失業。
而在勞動部的方案中,雖可請領達2年,但補貼的是工時縮減後的薪資差額(而非經常薪資)的50%,且上限僅為1萬900元,與前述OECD國家的補貼額度相比低了不少。更何況,如前所述,放無薪假雇主仍須負擔約2.8萬元,這樣的薪資成本仍可能導致雇主解雇。
「忽視兼職」方面,經濟部所提之「薪資補貼」與「營運補貼」皆設限於正職者。此將導致兼職者就業與所得雙雙受到衝擊。可預期在紓困期間,雇主會傾向留存正職員工,辭退兼職者,兼職者在難以尋找到正職機會下,或將退出勞動市場,有損經濟效率。此外,兼職者多為年輕族群或中老年低薪勞動者,加重其家庭之經濟負擔,有損經濟分配。至於勞動部的「安心就業計畫方案」中納入了部分工時者,理論上可以涵蓋兼職勞工,但實務上許多非典型勞工本就處於企業決策的邊緣,未必有參加就業保險或進行勞資協商的機會,而可能無法適用。

當裁員比申請紓困「划算」,薪資補貼怎麼改才能幫助勞工?

在台灣的僱傭關係現實面前,以上三方面的不足主要歸結到一個問題,即薪資補貼方案是否能給雇主足夠誘因,在無薪假與裁員之間選擇前者。在台灣特有的無薪假制度之下,採用無薪假的雇主依舊要負擔基本工資與社會保險費用,這固有要求雇主負起照顧勞工基本所需的職責,但也讓維持雇用的最低成本固化,使雇主的選擇失去彈性,在此空前的危機時期,可能會增加雇主選擇解雇的風險。這也展現在目前一些雇主寧可裁員,也不願意去申請薪資補貼的現象。
若我們將維持就業視為目前的優先目標,則應考慮降低薪資補貼的門檻、提高補貼比率與擴大適用對象,以更彈性的方式力求降低陷入困境的雇主維持雇用的成本。
相對於台灣無薪假之下,雇主需負擔的基本工資固定成本,前面提到的OECD國家之補貼方案對雇主並無此限制,而是容許雇主按經營情況彈性減薪,甚至減免社會保險支出,然後再由政府來補貼勞工收入至原本的5至8成不等,讓雇主在疫情下維持雇用的成本可以趨近於零。
台灣可參考這些政策,一方面降低門檻與擴大適用對象範圍,並允許申請補貼之會展、貿易服務與製造業可採無薪假來降低勞動成本,同時對商業服務業應提供薪資補貼而不僅僅是營運補貼。另一方面,則應考慮將目前無薪假之下雇主需負擔的基本工資與社會保險成本,作為最基本的薪資補貼額度,並提高薪資補貼佔原薪之比例。簡言之,就是提高受衝擊的雇主選擇維持雇用的誘因與彈性,同時也維持勞工能有一定的收入。

此刻「普發現金」,能夠救急濟窮嗎?

在這個脈絡下,我們可附帶討論另一個目前部分政治人物共同提及的方案:普發現金。普發現金在學理上並不會降低企業勞動成本從而減少勞工失業,因為現金的發放與是否有僱傭關係、僱傭關係是否存續無關。普發現金也沒有標定生活陷入困境者針對他們予以扶助;且台灣其實已經有向個人發放現金的個人紓困方案,針對中低收入戶、急難者、自營工作者、導遊、計程車與遊覽車司機、農漁民等,一次性地發放4,500元至3萬元不等,以及衛服部的擴大急難紓困計畫等。
在既有的穩定就業與個人紓困方案之外,加碼普發現金真正的效果其實是在提升民眾的消費能力,以刺激總體經濟的動能。
然而,目前的經濟動能其實呈現非常不均衡的情況,以各國一年多以來的經驗,疫情的衝擊高度集中於需要人際互動的服務業,在台灣疫情依舊處於三級警戒、消費場所門可羅雀的此刻,若普發現金能否真正回到實體經濟中受到疫情衝擊的部門,或者會流向其他部門甚至股市,不無疑問。前述的歐美比較也提醒我們,歐洲國家的薪資補貼,可能比美國以普發現金、提高及延長失業救濟為重的政策更能減少失業。在討論是否加碼普發現金之前,我們應該要考慮清楚在目前疫情與經濟衝擊的情況下,有限資源配置的優先順序,以及究竟此政策能解決什麼問題。
原文引自報導者
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covid-19-relief-package-v4-salary-subsidy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共力研究社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近日因太魯閣號出軌事故使台鐵是否公司化的問題再度甚囂塵上,要進入公司化的論辯前,過去台鐵與他國歷史可供借鏡。
政府推行政策須透過數據說服公眾,不過,數據的使用往往相當可議。為釐清政府說法與真實之間的落差,共力研究開啟「Game of Numbers」系列,希望能讓公眾更能自主判斷政策的潛在影響。今天想和大家談談關於萊豬進口的四個「數據迷思」。
美國總統大選落幕,「COVID-19疫情因應不當」被視為川普落選(編按)的重要原因。然而,大選結果可以解讀為美國選民「重視防疫勝過經濟」嗎?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多項研究顯示,經濟依然重要,而且在疫情帶來大量失業之後,經濟復甦變得更加重要。
EPN對台經濟的整體影響 前一篇文章談到台灣協助美國削弱中國發展可能,就算沒有經濟利益,只要美國坐穩老大哥位置,或可更確保台灣安全。然而,在美國設廠、停接中國訂單並不見得真的符合台灣產業的利益。因此我們要認識到,美國政策對台灣的影響是利弊互見,不是台美互動更深,就什麼都是利多。
貿易交換或合作關係? 自8月底政府宣布將開放進口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以來,美國負責貿易談判的貿易代表署並未如預期地與台灣展開自由貿易協議的談判,反倒是國務院積極地對台聯繫,9月底柯拉克即來台說明「經濟繁榮網絡」構想。
8月28日蔡英文總統宣布,明年1/1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與30個月齡以上的美牛進口。開放目的眾說紛紜,起初政府說是為了與美國洽簽自由貿易協議(FTA)或雙邊貿易協議(BTA),但美國主責貿易協議的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至今並無任何回應,政府遂改口遵循國際標準並無任何交換。
近日因太魯閣號出軌事故使台鐵是否公司化的問題再度甚囂塵上,要進入公司化的論辯前,過去台鐵與他國歷史可供借鏡。
政府推行政策須透過數據說服公眾,不過,數據的使用往往相當可議。為釐清政府說法與真實之間的落差,共力研究開啟「Game of Numbers」系列,希望能讓公眾更能自主判斷政策的潛在影響。今天想和大家談談關於萊豬進口的四個「數據迷思」。
美國總統大選落幕,「COVID-19疫情因應不當」被視為川普落選(編按)的重要原因。然而,大選結果可以解讀為美國選民「重視防疫勝過經濟」嗎?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多項研究顯示,經濟依然重要,而且在疫情帶來大量失業之後,經濟復甦變得更加重要。
EPN對台經濟的整體影響 前一篇文章談到台灣協助美國削弱中國發展可能,就算沒有經濟利益,只要美國坐穩老大哥位置,或可更確保台灣安全。然而,在美國設廠、停接中國訂單並不見得真的符合台灣產業的利益。因此我們要認識到,美國政策對台灣的影響是利弊互見,不是台美互動更深,就什麼都是利多。
貿易交換或合作關係? 自8月底政府宣布將開放進口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以來,美國負責貿易談判的貿易代表署並未如預期地與台灣展開自由貿易協議的談判,反倒是國務院積極地對台聯繫,9月底柯拉克即來台說明「經濟繁榮網絡」構想。
8月28日蔡英文總統宣布,明年1/1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與30個月齡以上的美牛進口。開放目的眾說紛紜,起初政府說是為了與美國洽簽自由貿易協議(FTA)或雙邊貿易協議(BTA),但美國主責貿易協議的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至今並無任何回應,政府遂改口遵循國際標準並無任何交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勞動基準法》有關勞雇雙方可協商延後強制退休年齡之規定,已於今(113)年8月2日正式施行。 勞動部表示,勞工年滿65歲繼續工作,得繼續參加勞工保險。嗣後離職退保請領勞保老年年金給付,因年金之年資採計無上限,並設有展延年金給付機制,可增進高齡勞工之老年年金給付權益。 逾五成七退休勞工月領不到2
Thumbnail
淺談臺灣職場的低薪問題,探討勞工面臨的挑戰以及產業之間的惡性競爭。根據調查,數百萬名勞工的薪水仍低於三萬元,無法抵抗日益上漲的物價。文章揭示了因市場壓力導致的勞工過勞及產品與服務品質下降的惡性循環,並指出在此情境下,老闆與勞工之間的矛盾加劇。呼籲改善勞工待遇,以創造更健康的職場環境。
在當前經濟環境中,員工面臨被資遣的風險越來越高。因此,了解資遣費的合理計算、失業補助的領取條件,以及合法罷工的程序,對於保障自身權益至關重要。
工資補償 勞工在醫療中不能工作時,雇主應按其原領工資數額予以補償 每個月發薪日給 屬於補償金而不是工資,因此免納所得稅 雇主還是要幫勞工提勞退 6% 不能工作:若雇主要讓勞工從事其他非勞動契約所約定的工作,應與勞工協商 醫療期間,雇主不得終止契約 工資終結補償 若同時滿足以下 3
Thumbnail
︎︎移工膳宿費各國的態度: 各移工來源國,均要求雇主採行定型化之契約, 1除須支付基本工資外, 2尚須免費供應食宿費用。 不過菲律賓政府從2013年起、為了保護輸出的菲律賓勞工,在勞動契約明確載明菲律賓移工在台雇主須「免費提供食宿」,但另外一份官方驗證的「工資費用切結書」,又同意雇主收取2
Thumbnail
本文主要建議;有關當局在工資調整的議題上面,把月薪(Salary)和時薪(Wages)的調整分開處理。希望在時薪上面;盡快做更大幅度的調高。 工作的收入是國民所得的最主要來源。為了提高國民收入,改善生活水準,歷屆政府無不絞盡腦汁;設法每年都可以調整幾個百分比。可是事實證明,好幾百萬國民的薪水或是工
Thumbnail
工作與生活平衡是什麼 勞動部為鼓勵企業推動工作生活平衡措施,營造友善職場,辦理 113 年「推動工作與生活平衡補助計畫」,受理申請期限自 113 年 2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止,將於下半年撥付,歡迎企業踴躍申請,單項措施補助最高達 50 萬元。 現代職場重視「工作」與「生活」間的平衡,
Thumbnail
我國勞工之離線權雖然尚未立法明文保障,但從臺北市政府勞工局之行政指導與司法實務來看,企業於立法「前」仍負有一定之法律風險,不可不慎。
Thumbnail
勞基法已施行多年 現今2024盡還把勞基法當福利? 這種老闆智商不足 你跟他混 吃沙? 1.思維低弱老闆絕對不要跟 104缺開4萬5 面談過程中都不跟你講到薪資結構 你面試完 職缺待遇卻降為4萬 2.垃圾老闆 我不相信以上情境 官員 勞檢 都不知道 這種公家機關 真的領著納
Thumbnail
勞資雙方未避免計算假日工作及平日延長工時工資之繁雜,與所屬員工議定假日工作及平日延時工資加給之計算方式,且未低於基本工資,於法是否可行? 相關法令規定 《勞基法第21條第1項》 工資由勞雇雙方議定之。但不得低於基本工資。 《勞基法施行細則第7條第1項》 動契約應依本法有關規定約定下列事項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勞動基準法》有關勞雇雙方可協商延後強制退休年齡之規定,已於今(113)年8月2日正式施行。 勞動部表示,勞工年滿65歲繼續工作,得繼續參加勞工保險。嗣後離職退保請領勞保老年年金給付,因年金之年資採計無上限,並設有展延年金給付機制,可增進高齡勞工之老年年金給付權益。 逾五成七退休勞工月領不到2
Thumbnail
淺談臺灣職場的低薪問題,探討勞工面臨的挑戰以及產業之間的惡性競爭。根據調查,數百萬名勞工的薪水仍低於三萬元,無法抵抗日益上漲的物價。文章揭示了因市場壓力導致的勞工過勞及產品與服務品質下降的惡性循環,並指出在此情境下,老闆與勞工之間的矛盾加劇。呼籲改善勞工待遇,以創造更健康的職場環境。
在當前經濟環境中,員工面臨被資遣的風險越來越高。因此,了解資遣費的合理計算、失業補助的領取條件,以及合法罷工的程序,對於保障自身權益至關重要。
工資補償 勞工在醫療中不能工作時,雇主應按其原領工資數額予以補償 每個月發薪日給 屬於補償金而不是工資,因此免納所得稅 雇主還是要幫勞工提勞退 6% 不能工作:若雇主要讓勞工從事其他非勞動契約所約定的工作,應與勞工協商 醫療期間,雇主不得終止契約 工資終結補償 若同時滿足以下 3
Thumbnail
︎︎移工膳宿費各國的態度: 各移工來源國,均要求雇主採行定型化之契約, 1除須支付基本工資外, 2尚須免費供應食宿費用。 不過菲律賓政府從2013年起、為了保護輸出的菲律賓勞工,在勞動契約明確載明菲律賓移工在台雇主須「免費提供食宿」,但另外一份官方驗證的「工資費用切結書」,又同意雇主收取2
Thumbnail
本文主要建議;有關當局在工資調整的議題上面,把月薪(Salary)和時薪(Wages)的調整分開處理。希望在時薪上面;盡快做更大幅度的調高。 工作的收入是國民所得的最主要來源。為了提高國民收入,改善生活水準,歷屆政府無不絞盡腦汁;設法每年都可以調整幾個百分比。可是事實證明,好幾百萬國民的薪水或是工
Thumbnail
工作與生活平衡是什麼 勞動部為鼓勵企業推動工作生活平衡措施,營造友善職場,辦理 113 年「推動工作與生活平衡補助計畫」,受理申請期限自 113 年 2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止,將於下半年撥付,歡迎企業踴躍申請,單項措施補助最高達 50 萬元。 現代職場重視「工作」與「生活」間的平衡,
Thumbnail
我國勞工之離線權雖然尚未立法明文保障,但從臺北市政府勞工局之行政指導與司法實務來看,企業於立法「前」仍負有一定之法律風險,不可不慎。
Thumbnail
勞基法已施行多年 現今2024盡還把勞基法當福利? 這種老闆智商不足 你跟他混 吃沙? 1.思維低弱老闆絕對不要跟 104缺開4萬5 面談過程中都不跟你講到薪資結構 你面試完 職缺待遇卻降為4萬 2.垃圾老闆 我不相信以上情境 官員 勞檢 都不知道 這種公家機關 真的領著納
Thumbnail
勞資雙方未避免計算假日工作及平日延長工時工資之繁雜,與所屬員工議定假日工作及平日延時工資加給之計算方式,且未低於基本工資,於法是否可行? 相關法令規定 《勞基法第21條第1項》 工資由勞雇雙方議定之。但不得低於基本工資。 《勞基法施行細則第7條第1項》 動契約應依本法有關規定約定下列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