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薪假真的是無薪嗎?

無薪假真的是無薪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勞動部110年8月24日發布最新減班休息(俗稱無薪假)統計,現有2,971家、19,750人實施無薪假,一周內增加44家、718人,以製造業增加最多,新增一家五金零件製造業、塑膠防護器具製造業各通報50多人、40多人實施無薪假,主因都是國外訂單減少。

raw-image

相關新聞

無薪假是法律名詞嗎?

「無薪休假(減班休息)」不是法律名詞喔,更不是雇主可以恣為的權利。

法源依據

👉就業服務法第 23 條

中央主管機關於經濟不景氣致大量失業時,得鼓勵雇主協商工會或勞工,循縮減工作時間、調整薪資、辦理教育訓練等方式,以避免裁減員工;並得視實際需要,加強實施職業訓練或採取創造臨時就業機會、辦理創業貸款利息補貼等輔導措施;必要時,應發給相關津貼或補助金,促進其就業。

前項利息補貼、津貼與補助金之申請資格條件、項目、方式、期間、經費來源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立法理由

於經濟不景氣時,為避免大量失業影響社會安定及勞資合諧關係,爰明定中央主管機關於經濟不景氣致大量失業時,得鼓勵雇主協商公會或勞工,循縮減工作時間、調整薪資、辦理教育訓練等方式以避免裁減員工;並得視實際需要採取創造臨時就業機會、辦理創業貸款或加強實施職業訓練等輔導措施。

👉「經濟不景氣致大量失業時」之定義

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發文字號:81 年 06 月 29 日 (81)台勞職業字第 18551 號函

就業服務法第二十三條所稱「經濟不景氣致大量失業時」,將以社會對失業狀況所能忍受程度為衡量參據,又該忍受程度因經濟發展程度不同而有差別,故有關就業服務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各項措施,除雇主主動辦理者外,本會當會適時公告。

👉因應景氣影響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應行注意事項

勞動部 109 年 7 月 1 日勞動條 3 字第 1090130635 號函修正

二、事業單位受景氣因素影響致停工或減產,為避免資遣勞工,經勞雇雙方協商同意,始得暫時縮減工作時間及減少工資。

三、事業單位如未經與勞工協商同意,仍應依約給付工資,不得片面減少工資。勞工因雇主有違反勞動契約致有損害其權益之虞者,可依 勞動基準法第十四條規定終止勞動契約,並依法請求資遣費。

六、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及工資者,對於按月計酬全時勞工,其每月工資仍不得低於基本工資

八、事業單位實施減少工時及工資之期間,以不超過三個月為原則。如有延長期間之必要,應重行徵得勞工同意。事業單位營運如已恢復 正常或勞資雙方合意之實施期間屆滿,應即恢復勞工原有勞動條件。

九、勞雇雙方如同意實施減少工時及工資,應參考「勞雇雙方協商減少 工時協議書(範例)」(如附件),本誠信原則,以書面約定之,並應確實依約定辦理。


https://www.pexels.com

https://www.pexels.com

👉地方勞工行政主管機關因應事業單位實施勞雇雙 方協商減少工時通報及處理注意事項

勞動部 109 年 7 月 1 日勞動條 3 字第 1090130634 號函修正

二、本注意事項所稱「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指雇主受景氣因素影響致停工或減產,經勞雇雙方協商同意,暫時縮減工作時間。

👉通報無薪休假(減班休息)程序

下載《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協議書》(.docx,27 KB)

下載《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通報名冊》(.doc,45 KB)

下載《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通報表》(.doc,42 KB)

下載《事業單位通報函》(.doc,37 KB)


👉相關函釋

減少工時約定係針對工資、工時內容調整,屬勞資雙方自主協商為主,如雙方約定實施減少工時後,雇主未通報地方主管機關,並無相關罰則,但如果雇主未依照協議內容實施,則可能涉及違反勞動基準法等相關法令規定,如:未依照協議內容給付薪資或給付薪資低於基本工資。
公司實施減少工時(俗稱無薪假),減少後薪資如何計算?
1. 工資建議按實際減少工時比例減發,且不得低於基本工資(111年起基本工資每月25250元,每小時時薪168元)。
2. 舉例:以勞工月薪3萬元舉例,一日薪資應為1千元(30000÷30=1000),若減少工時日數為4日,僅可扣減4000元,勞工月領薪資應為2萬6千元;並注意減少工時後薪資若低於基本工資,仍應給予基本工資。
事業單位應按勞工原領薪資為其提繳勞工退休金

事業單位如因受景氣因素影響與勞工協議實施無薪休假期間,雇主仍應依「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協議書」約定,按勞工原領薪資提繳勞工退休金維持原提繳工資,不得調降。

勞工保險則可維持原投保薪資或覈實申報調整

勞工實際所得薪資總額如有降低,事業單位如為保障勞工權益,可約定不調降勞保投保薪資,或是本覈實申報原則,填具投保薪資調整表並檢附相關證明,申報調降其勞保投保薪資,但最低不得低於基本工資,其調整均自申報之次月1日生效。且如採書面申報,並應於勞保、勞退合一薪調表註明「勞工退休金約定維持原提繳工資,不予調降」。

勞動條 2字第 1090130982 號函:未休特別休假日數之工資計算,應往前以「減班休息」前最近一個完整月份已領正常工作時間所得之工資數額計給。

👉政府有補助

👉通報取消實施無薪休假(減班休息)

雇主如營運(如公司產能、營業額)恢復正常,或實施原因消滅,或改申請其他政府紓困方案終止實施無薪休假,則應立即回復雙方原約定之勞動條件,並於告知個別勞工後,再通報勞工局。






avatar-img
鄒靜修的沙龍
176會員
498內容數
別人總是晴空萬里,為什麼您卻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一切從情境式管理開始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鄒靜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怎麼上班? 天災定義 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7)台勞動二字第 042710 號函 泛指因天變地異等自然界之變動,導致社會或經濟環境有不利之影響或堪虞者,如暴風、驟雨 、劇雷、洪水、地震、旱災…等所生之災害;包括預知來臨前之預防準備及事後之復建工作均屬之。 事變定義 突發事件
公司單方面告知「休假公告」包含統一休假規劃、扣假順序,而且內容提及彈休、特休、補休假,而且沒有跟勞工協調可以嗎? 相關新聞報導 相關法令是這樣規定的! 📌勞基法第38條 特別休假可以協商調整情況,雇主基於企業經營上之急迫需求或勞工因個人因素 📌勞基法第32-1條 📌勞基法第79條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規定,兒童是指還沒滿 12 歲的小朋友,12歲以上,還沒滿 18 歲的則稱作「少年」,所以只要未滿 18 歲,都是「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保護的對象!反之,滿18歲就是成年人了! 相關法律規定 📌民法第 12 條 滿十八歲為成年。 📌民法第 13 條 勞基法
公司說我是抽成經理人,也沒有投保勞健保。約定承攬報酬是以每月業績超過50萬元為基準,每超過1萬元再就超過部分提撥5%作為獎金。 👉勞務契約之類型特徵 依勞務債務人與勞務債權人間之從屬性程度之高低判斷之, 應視勞務債務人得否自由決定勞務給付之方式,並自行負擔業務風險以為斷 。 1.人格從屬性:
國民法官新制明年(2023年)元旦正式上路,由一群來自各行各業的民眾,與法官一起坐在法檯上,共同審判。國民法官雖然沒有法律背景,但可以把不同的生活經驗、價值思考、法律感情,帶進法庭。 符合「三種」基本資格就有機會擔任國民法官喔! 💨年滿23歲。 💨具有中華民國國籍的國民。 國民法官怎麼選?
要離職。主管慰留不成,拿出當初到職時與公司所簽立的勞動契約,指著合約規定:「到職未滿二年自請離職者,需賠償一個月違約金」喔。 這個就是最低服務年限條款,法律是怎麼規定的呢? 勞基法第15-1條 未符合下列規定之一,雇主不得與勞工為最低服務年限之約定: 一、雇主為勞工進行專業技術培訓之期間及成本。
「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怎麼上班? 天災定義 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7)台勞動二字第 042710 號函 泛指因天變地異等自然界之變動,導致社會或經濟環境有不利之影響或堪虞者,如暴風、驟雨 、劇雷、洪水、地震、旱災…等所生之災害;包括預知來臨前之預防準備及事後之復建工作均屬之。 事變定義 突發事件
公司單方面告知「休假公告」包含統一休假規劃、扣假順序,而且內容提及彈休、特休、補休假,而且沒有跟勞工協調可以嗎? 相關新聞報導 相關法令是這樣規定的! 📌勞基法第38條 特別休假可以協商調整情況,雇主基於企業經營上之急迫需求或勞工因個人因素 📌勞基法第32-1條 📌勞基法第79條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規定,兒童是指還沒滿 12 歲的小朋友,12歲以上,還沒滿 18 歲的則稱作「少年」,所以只要未滿 18 歲,都是「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保護的對象!反之,滿18歲就是成年人了! 相關法律規定 📌民法第 12 條 滿十八歲為成年。 📌民法第 13 條 勞基法
公司說我是抽成經理人,也沒有投保勞健保。約定承攬報酬是以每月業績超過50萬元為基準,每超過1萬元再就超過部分提撥5%作為獎金。 👉勞務契約之類型特徵 依勞務債務人與勞務債權人間之從屬性程度之高低判斷之, 應視勞務債務人得否自由決定勞務給付之方式,並自行負擔業務風險以為斷 。 1.人格從屬性:
國民法官新制明年(2023年)元旦正式上路,由一群來自各行各業的民眾,與法官一起坐在法檯上,共同審判。國民法官雖然沒有法律背景,但可以把不同的生活經驗、價值思考、法律感情,帶進法庭。 符合「三種」基本資格就有機會擔任國民法官喔! 💨年滿23歲。 💨具有中華民國國籍的國民。 國民法官怎麼選?
要離職。主管慰留不成,拿出當初到職時與公司所簽立的勞動契約,指著合約規定:「到職未滿二年自請離職者,需賠償一個月違約金」喔。 這個就是最低服務年限條款,法律是怎麼規定的呢? 勞基法第15-1條 未符合下列規定之一,雇主不得與勞工為最低服務年限之約定: 一、雇主為勞工進行專業技術培訓之期間及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