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衛國戰士的搖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歷史不該被遺忘,仇恨應該被放下。

中華民國國軍是一隻在苦難中創建的軍隊,在民國34年抗戰勝利以前,從來沒有足夠的武器裝備與後勤補給,更談不上像樣的訓練。在長達八年甚至十五年的抗戰中,大多時間只能以肉身抵擋先進武器攻擊......
在民國38年隨著國府在內戰中失利,因此而失去了應有的歷史地位與榮耀。甚至還因為裝備老舊,而成了台灣光復歷史當中,經常被嘲諷的乞丐部隊,從此沒人認真探討與紀錄當年的偉大事蹟。
黃埔英雄,赴湯蹈火-陸軍軍官學校
民國初肇,軍閥割據,列強環伺,國事內憂外患,為建立國家武力,培養健全的革命幹部, 國父決議設立軍官學校,乃於民國十三年六月十六日於廣州市長洲島創校,任命 中正先生為校長,並親頒「親愛精誠」校訓暨開學訓詞 (後為國歌歌詞 )勗勉師生,因應時局三度遷校,分為黃埔時期(十三年~十六年)、南京時期(十七年~ 廿五年)、成都時期(十六年~卅八)及鳳山時期(卅九年迄今)。 黃埔時期,學生接受軍事教育並編成教導團,陸續參與商團之役,東征時期-棉湖、惠州之役,北伐時期-泗橋、龍潭之役,爾後投入剿共、抗日及確保台、 澎、 金、 馬之基地,均以保國衛民為神聖使命,肇建黃埔國家共榮之事功。回顧建校初期以五百支步槍肇基,憑藉「不貪財,不怕死,愛國家,愛百姓」之高尚志節, 抱「貪生怕死莫入此門,升官發財請走他路」之精神,為國家興亡而捨生取義,懷抱頂天立地的豪情,蓄養正大光明的胸懷,堅持正義的道德勇氣,以培養勇毅穩健的軍人氣質,成為國軍卓越之領導人才。-陸軍官校網頁
四海一家,共聚一堂-海軍軍官學校
海軍的建立,肇始於清末「同治中興」期間,同治五年間(西元1866年)福建馬尾設立船廠,船廠設學堂即為我國第一所海軍學校,名為福州海校,而海軍教育亦正式展開。之後,沿海各地分別設立不同的海軍學校。
民國成立之後,多數海校依然各自獨立,教育體系各異。抗戰期間,各地海校相繼遷移,各校均經歷多次的變革與改制,或關閉、或合併。最後僅歷史最久的馬尾海校持續經營。戰後政府鑒於海防的重要,於民國35年6月16日在上海設立新的海軍軍官學校。先總統蔣公親兼首任校長。由於海軍軍官教育係建軍發展之根基,海軍官校的教育體系參照各先進國家海軍軍官教育,採四年航輪兼習方式訂定。因戰禍影響, 校址被迫數度遷移,最後於民國38年9月設址於左營遷台之後。海軍官校網頁
筧橋飛鷹,笑傲藍天-空軍軍官學校
蔣公秉承 國父「航空救國」遺志,在民國17年10月於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內設立航空隊,為中央航校教育之濫觴。民國18年6月航空隊奉令改組為航空班。民國20年3月航空班第一期學生畢業,蔣公親臨主持典禮,同年航空班脫離中央陸軍官校,改隸軍政部航空署,亦名為軍政部航空學校,並以杭州筧橋為校址,蔣公親書「筧橋」兩字,成為航校的精神象徵。
 民國21年8月,奉軍事委員長蔣中正先生之命擴大組織,改為「中央航空學校」。民國27年7月在昆明改名為「空軍軍官學校」。翌年改柳州分校為初級班,並移駐祥雲,中級班設於蒙自,高級班則仍於昆明校本部。中級班於29年遷回昆明,初級班則於32年遷往印度臘河。旋以戰時中美合作,自12期至24期學生於臘河受完初級飛行訓練後即赴美受中級、高級訓練。
 抗戰勝利奉令遷校至筧橋復校。35年空軍總司令部在南京成立,空軍官校隸屬於空軍訓練司令部。38年全部遷駐臺灣岡山。空軍官校網頁
近年因為兵役縮短,以及社會對於軍人的觀感,導致從軍人數驟減。而軍種及兵科對於現在的年輕人吸引力不足,也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從軍的意願。
綜觀現在各項因素,個人以為乃是對於歷史的認識或是認知不足,現在的社會總刻意或是無意的抹去既有的歷史,並以其他各種方式去改變或是創造歷史。而這差別在於對國家的認同感。如果無法對國家有認同感,那麼當國家受到危難之際,是否願意挺身而出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了。
又因為前幾年軍中發生的一些事故,導致社會對於國軍的觀感降低,而經由媒體、政客的推波助瀾,軍隊便成了眾矢之地。個人以為,有犯法違紀的部分本就該按規定處置,但因此將整個國軍打成不倫不類的單位,實屬不該。
軍隊是國家安全的保障,應該對於國軍有著尊重與認同。不是隨著炒作而對於守護人民的單位失去信任。軍隊也應落實本務訓練,不應該因噎廢食而影響整體戰力。
國軍建軍備戰的方針合不合現在的國情各有各的說法,但是軍隊的實務工作跟現有訓練是否能滿足戰力的需求,倒是個很大的疑問。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出在於認同感。一個對國家的認同感不足,對於歷史的認同感不足,要如何能夠在危難時挺身而出,或許是一個很大的問號。
適逢七七事變的日子,有感而發的說說自己的觀感,很多人說軍人是米蟲,整天無所事事的,而且還有錢可以領。如果今天不是這些所謂的"米蟲"日夜守護國家領土,我們有怎麼有機會在這說東道西的呢。不少人都選擇遺忘歷史,增添仇恨。這不是一個好現象,如果我們都不能尊重、認真的面對歷史,那麼我們很可能將會失去分辨與判斷的能力。不管是非對錯,歷史就是歷史,不管改變什麼稱呼都不會改變,唯有認真的去面對、去思考、去尊重,這樣才會讓自己對於認同感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6會員
114內容數
淺談武術相關的訓練、迷思與相關的大小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hitma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心靈擁有其自我棲息之地,在其中可能創造出地獄中的天堂,也可能創造出天堂中的地獄。-約翰.彌爾頓(失樂園)(John Militon,Paradise Lost)
懂得說話的智者,他說的話像〔鑰匙〕和〔密碼〕,簡單幾個字,就解開人們的疑惑。愚者說的話,卻像噪音,話多煩人又讓人聽不出重點。 你要當智者?還是愚者?關鍵不在於說話,而在於你懂不懂得〔攻心〕。
《人骨拼圖The Bone Collector》是一部在1999年上映的美國電影,由菲利普·諾伊斯執導,改編自傑佛瑞·迪佛於1997年撰寫的同名小說。主要演員有丹佐·華盛頓、安潔莉娜·裘莉、皇后·拉蒂法。 美國紐約市警局的著名警探林肯·萊姆在四年前執行一次刑偵任務時不幸受傷,導致幾乎全身癱瘓,只剩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始記
中場戰事,指的不只是這個球賽的中場,更是兩次伊拉克戰爭之間,士兵們回國休息的中場。對這群士兵來說,戰場可怕,尤其在戰場上他們在槍林彈雨之中,與死亡只有一線之隔,每一次的炮聲隆隆都是死神的歡迎序曲,擔心自己,也害怕目送袍澤死別。終於在戰爭暫歇之際,回到了自己的國土,他們接受的確是更嚴厲、更殘忍的對待
安徒生童話的醜小鴨變天鵝,不是因為努力而改變,是因為本來就是天鵝,這是血統問題。鴨牽到北京只會變烤鴨,不會變成鵝。因此這是一場為了掩蓋鵝混到鴨群裡的騙局,而為什麼天鵝混進去鴨群沒有被認出來,也不是因為長得像鴨子,純粹就醜~~~ 最可怕的是,這本書看了好幾年了居然還沒看完...........
心靈擁有其自我棲息之地,在其中可能創造出地獄中的天堂,也可能創造出天堂中的地獄。-約翰.彌爾頓(失樂園)(John Militon,Paradise Lost)
懂得說話的智者,他說的話像〔鑰匙〕和〔密碼〕,簡單幾個字,就解開人們的疑惑。愚者說的話,卻像噪音,話多煩人又讓人聽不出重點。 你要當智者?還是愚者?關鍵不在於說話,而在於你懂不懂得〔攻心〕。
《人骨拼圖The Bone Collector》是一部在1999年上映的美國電影,由菲利普·諾伊斯執導,改編自傑佛瑞·迪佛於1997年撰寫的同名小說。主要演員有丹佐·華盛頓、安潔莉娜·裘莉、皇后·拉蒂法。 美國紐約市警局的著名警探林肯·萊姆在四年前執行一次刑偵任務時不幸受傷,導致幾乎全身癱瘓,只剩
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始記
中場戰事,指的不只是這個球賽的中場,更是兩次伊拉克戰爭之間,士兵們回國休息的中場。對這群士兵來說,戰場可怕,尤其在戰場上他們在槍林彈雨之中,與死亡只有一線之隔,每一次的炮聲隆隆都是死神的歡迎序曲,擔心自己,也害怕目送袍澤死別。終於在戰爭暫歇之際,回到了自己的國土,他們接受的確是更嚴厲、更殘忍的對待
安徒生童話的醜小鴨變天鵝,不是因為努力而改變,是因為本來就是天鵝,這是血統問題。鴨牽到北京只會變烤鴨,不會變成鵝。因此這是一場為了掩蓋鵝混到鴨群裡的騙局,而為什麼天鵝混進去鴨群沒有被認出來,也不是因為長得像鴨子,純粹就醜~~~ 最可怕的是,這本書看了好幾年了居然還沒看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兩蔣統治時代,隨一九八八年元月蔣經國去世而結束,及至今年,因不再有黨國禁忌,陸軍官校建校百年紀念特刊,首次公佈第二任校長關麟徵。
Thumbnail
中日甲午戰爭後,海軍幾乎全軍覆沒的清政府仍謀求重建海軍。1907年,清廷財政逐漸好轉,尤其在載洵統領海軍部後,清廷開始積極考慮購買新的軍艦,與英、美等國迅速走近,商討購買新主力艦事宜。
Thumbnail
清朝新式海軍是清朝政府在1875年建立的近代化海軍,英語通稱爲Imperial Chinese Navy(「中華帝國海軍」或「中國皇家海軍」)。雖然中國至遲自宋朝即建有國家水師,但直到1875年才真正開始建設近代化海軍。新式海軍由四個水師構成:北洋水師、南洋水師、廣東水師及福建船政水師。
Thumbnail
當民國成立,這批流亡在外的少年們已經近十六、七歲了。為了國仇家恨及嚮應建設新中國,其中不少少年就相約回國從軍。阿三爸也就和大家一起回到國內,投入雲南講武堂。 當時雲南講武堂,是民國初年最早創辦的軍事學校之一,其中的學生來自海內外各地,也有不少韓國的革命志士。後來不少的學生都成為軍方的高級將領,例如
上報的文章,上報找不到,真奇怪~ 本文的關鍵概念是: 「一部陸軍官校史既是民國近代史,也是西太平洋戰爭史」、 「橫跨太平洋戰爭前後,國軍在西太平洋盟國戰略地位的展現」、 海空軍強調「盟國協同建軍的歷史,陸軍官校卻因為政治因素刻意忽略孫立人與盟國
Thumbnail
國軍軍官的培養搖籃陸軍官校在台的存在已有很長一段時間,但其教育的「黃埔精神」仍然影響著我國的軍事教育與國防政策。我們需要持續進行軍隊國家化,就應該批判了黃埔精神被視為一種宗教信仰的現象,這與憲政精神是不相容的。宣揚「黃埔建軍100年」,就是國家縱容學校和校友們仍然懷抱著官校和國軍,都仍是黨BOT的。
Thumbnail
第二次國共內戰發生於1945年至1950年間,是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為爭奪中國的統治權而爆發的內戰,內戰直接導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及兩岸分治的現狀。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前後,國共間的衝突一直持續。
Thumbnail
1895~1945年,台灣淪為日本殖民地長達50年之久。日本殖民當局在台灣建立總督專制統治,構築嚴密的警察網絡、復活封建保甲制度來控制台灣經濟命脈。為了推廣農業發展台灣總督府在1937年(昭和12年)成立 「臺中州立農業學校」,為當時的教育部農業群科中心及食品群科中心的主辦學校
Thumbnail
學校源於大陸時期的空軍子弟學校,徹台後移地花蓮,1966年軍方始移交給花蓮縣府,開始招收一般民眾子弟並命名為鑄強。 校名是紀念1947年大陳保衛戰中犧牲,當年才27歲的空軍上尉飛官的溫鑄強烈士,校內有烈士的半身銅像和生平略記,供後輩憑弔這保家衛國的壯舉。 .. 我一直在追尋國內的十餘所紀念空軍
Thumbnail
青年軍二零一師是國軍一九四七年在四川招募的第二期青年軍,當時內戰漸酣,國府未及訓練將其投入戰場,致兵員折損不少,且戰且退,及至一九四八年,國府才將其跨海送來台灣,接受孫立人將軍整訓。
Thumbnail
兩蔣統治時代,隨一九八八年元月蔣經國去世而結束,及至今年,因不再有黨國禁忌,陸軍官校建校百年紀念特刊,首次公佈第二任校長關麟徵。
Thumbnail
中日甲午戰爭後,海軍幾乎全軍覆沒的清政府仍謀求重建海軍。1907年,清廷財政逐漸好轉,尤其在載洵統領海軍部後,清廷開始積極考慮購買新的軍艦,與英、美等國迅速走近,商討購買新主力艦事宜。
Thumbnail
清朝新式海軍是清朝政府在1875年建立的近代化海軍,英語通稱爲Imperial Chinese Navy(「中華帝國海軍」或「中國皇家海軍」)。雖然中國至遲自宋朝即建有國家水師,但直到1875年才真正開始建設近代化海軍。新式海軍由四個水師構成:北洋水師、南洋水師、廣東水師及福建船政水師。
Thumbnail
當民國成立,這批流亡在外的少年們已經近十六、七歲了。為了國仇家恨及嚮應建設新中國,其中不少少年就相約回國從軍。阿三爸也就和大家一起回到國內,投入雲南講武堂。 當時雲南講武堂,是民國初年最早創辦的軍事學校之一,其中的學生來自海內外各地,也有不少韓國的革命志士。後來不少的學生都成為軍方的高級將領,例如
上報的文章,上報找不到,真奇怪~ 本文的關鍵概念是: 「一部陸軍官校史既是民國近代史,也是西太平洋戰爭史」、 「橫跨太平洋戰爭前後,國軍在西太平洋盟國戰略地位的展現」、 海空軍強調「盟國協同建軍的歷史,陸軍官校卻因為政治因素刻意忽略孫立人與盟國
Thumbnail
國軍軍官的培養搖籃陸軍官校在台的存在已有很長一段時間,但其教育的「黃埔精神」仍然影響著我國的軍事教育與國防政策。我們需要持續進行軍隊國家化,就應該批判了黃埔精神被視為一種宗教信仰的現象,這與憲政精神是不相容的。宣揚「黃埔建軍100年」,就是國家縱容學校和校友們仍然懷抱著官校和國軍,都仍是黨BOT的。
Thumbnail
第二次國共內戰發生於1945年至1950年間,是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為爭奪中國的統治權而爆發的內戰,內戰直接導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及兩岸分治的現狀。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前後,國共間的衝突一直持續。
Thumbnail
1895~1945年,台灣淪為日本殖民地長達50年之久。日本殖民當局在台灣建立總督專制統治,構築嚴密的警察網絡、復活封建保甲制度來控制台灣經濟命脈。為了推廣農業發展台灣總督府在1937年(昭和12年)成立 「臺中州立農業學校」,為當時的教育部農業群科中心及食品群科中心的主辦學校
Thumbnail
學校源於大陸時期的空軍子弟學校,徹台後移地花蓮,1966年軍方始移交給花蓮縣府,開始招收一般民眾子弟並命名為鑄強。 校名是紀念1947年大陳保衛戰中犧牲,當年才27歲的空軍上尉飛官的溫鑄強烈士,校內有烈士的半身銅像和生平略記,供後輩憑弔這保家衛國的壯舉。 .. 我一直在追尋國內的十餘所紀念空軍
Thumbnail
青年軍二零一師是國軍一九四七年在四川招募的第二期青年軍,當時內戰漸酣,國府未及訓練將其投入戰場,致兵員折損不少,且戰且退,及至一九四八年,國府才將其跨海送來台灣,接受孫立人將軍整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