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打疫苗這件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一向很少在臉書、粉專或部落格放上自己的照片,但關於疫苗這件事,我覺得還是要用這個身份出來說說話
註:原文發表於5/13日
我很少在公開的頁面放上自己穿醫師袍的照片,這是一種莫名的堅持,連我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
但昨天早上去幫分隊上課後,覺得自己還是該用這個身分出來講些話。
昨天去的分隊是屬於會跟不少從國外入境的人士接觸的分隊,但他們的疫苗施打率並不理想,在閒聊中我才發現,原來他們好多人都是聽了新聞報導跟名嘴說的,AZ疫苗打完會有血栓的風險,以及聽說打完會很不舒服,甚至還有名嘴說AZ疫苗沒有效,所以不想打的,其中也有人是想等傳說中的莫德納疫苗所以沒打。
其實我也曾經是那個想打莫德納疫苗的人,甚至我也鼓勵我在國外的朋友,如果可以選擇的話那就打莫德納吧!畢竟它是當初有針對黃種人保護力作研究的疫苗。
後來AZ進來了,雖然第一劑打完就有七成的保護力,甚至這支疫苗有研究顯示對重症保護力是百分之百,讓我超級心動,但是後續關於疫苗造成的血栓案例又讓我卻步。
只是回頭一想,在疫情初期老早就有COVID-19造成血栓的報告,甚至還有報導顯示COVID-19 病患有高達5成的血栓率,所以如果不打疫苗,卻不幸得了COVID-19 ,那到時候得到血栓的機率還更高啊!
況且西方人的體質原本就比較容易有血栓,東方人本來血栓的機率少很多,所以如果真的要看AZ疫苗可能對台灣人造成的血栓影響,應該要看也打很多AZ疫苗的韓國才對。
而在韓國施打AZ疫苗的200萬人當中,沒有人有血栓的副作用!所以同為東方人的台灣人,應該不需要過度擔憂才行。
而且看看原本因為血栓問題說要停用AZ疫苗的歐盟,現在又陸續恢復施打,顯見他們也認為施打AZ疫苗的好處比不打多得多啊!
在破除血栓障礙之後,另一個讓我卻步的就是疫苗的副作用了,身為台灣「優良有效率」健保體系的一員,我們的班是被排到滿的,基本上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如果打疫苗後有副作用,也是得撐著不適的身體來上班的。
但回頭一想,打疫苗的全身副作用目前聽起來頂多只有1-2天,之前朋友在美國得到COVID-19 的時候,身體不適的天數是遠遠超過這時間的,怎麼算也是打疫苗比較划算啊!不過我的確是有朋友發燒畏寒兩天的,但也就那兩天而已啊!
所以逮到一個恰好有連休兩天的機會,我就去打疫苗了,嗯,我只有在第30小時時出現流鼻水、頭痛及微燒至37.6度C,吞了一顆普拿疼去睡覺後,醒來就沒事了!第三天就又正常上班了!
況且打疫苗也不是為了自己,有一部分還是為了要保護身邊的家人,目前雖然美國已經核准輝瑞及莫德納疫苗可以用在12-15歲的孩子身上,但更小的孩子目前是沒有疫苗可以用的,而如果我們成年人都先打了AZ疫苗,那到時候就有更多12-15歲的孩子可以打莫德納疫苗,也可以得到保護了不是嗎?
最後要告訴大家,英國從施打AZ疫苗以來除了感染率節節下降外,到前兩天已經出現單日沒有任何因爲COVID-19 死亡的情況,所以你說AZ疫苗無效嗎?如果無效怎麼可能能將疫情控制得這麼好?怎麼可能把死亡人數壓下來?
說了這麼多,還是希望這篇文章能破解大家對疫苗的一些迷思,順便也跟大家分享我從一開始不想打疫苗到只想打莫德納到最後是打AZ疫苗的心路歷程跟想法轉變,甚至我上禮拜打完,在這禮拜疫情還沒大爆發前就也幫我家人預約施打疫苗了!
最後還是希望大家除了打疫苗外,戴口罩、勤洗手的好習慣也要繼續保持,我們已經一起撐過上半場了,接下來的疫情下半場也要一起好好加油撐過去!
大家如果對疫苗和感染症議題有興趣的話,歡迎追蹤 #林園海邊感染醫 的粉專,這是我大學同學李韋辛醫師,同時也是很優秀的感染科醫師的粉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篇是五月疫情嚴重的時候做的懶人包就留下來做參考吧 雖然南部目前還沒有像雙北一樣 但是聽了北部朋友說的現況真的很心疼他們 想了想好像也沒有什麼可以幫他們做的 直到看到這份文稿的原文檔 還在想說要不要把這部分做成懶人包 剛好台灣災難醫療隊發展協會的朋友說 他們問了譯者能不能將這份文件圖像化 譯者說可以
是啊~他們就只有我們了,所以我們真的要把他們保護好!我現在啊,每次捐贈者要去開刀房的時候,都會跟護理人員們站在加護病房的門口目送他去開刀、向他們鞠躬、感謝他們,常常都會有護理人員情不自禁地流眼淚。
小揚是我學生時代的姐妹淘,畢業後,她選擇走急診,也深受她們科內主任賞識,承接了許多工作,忙得腳不踏地的,好幾次姊妹們的聚餐她都因為太忙沒能出席,偶爾私底下約她,也總說工作繁忙,怎樣也約不出來。​ 所以當她主動約我吃飯時,著實把我嚇了一大跳,還以為她怎麼了,要交代什麼事,沒想到居然是因為這種原因⋯⋯。
今年三月的時候,我因為去潛水被海膽刺到而住院了。 對!沒錯!就是你想到那種在日本料理餐桌上會看到黃色的、很好吃 到底為什麼會搞成這樣呢,請聽我娓娓道來.... 也可以到《瓦肯人的碎碎念》粉專看完整懶https://www.facebook.com/kmuhtraumateam/posts/
遇到重大意外時,就算是一般人的我們,也可以遵照「確保安全」、「儘速求援」、「加壓止血」、「配合警消」、「心理重建」這幾個原則,先自救而後救人
然而,如果說有什麼比在充滿笑聲與垃圾話的五月天演唱會哭了兩次更瘋狂的事的話,那就是,我還哭了第三次、第四次⋯⋯。
這篇是五月疫情嚴重的時候做的懶人包就留下來做參考吧 雖然南部目前還沒有像雙北一樣 但是聽了北部朋友說的現況真的很心疼他們 想了想好像也沒有什麼可以幫他們做的 直到看到這份文稿的原文檔 還在想說要不要把這部分做成懶人包 剛好台灣災難醫療隊發展協會的朋友說 他們問了譯者能不能將這份文件圖像化 譯者說可以
是啊~他們就只有我們了,所以我們真的要把他們保護好!我現在啊,每次捐贈者要去開刀房的時候,都會跟護理人員們站在加護病房的門口目送他去開刀、向他們鞠躬、感謝他們,常常都會有護理人員情不自禁地流眼淚。
小揚是我學生時代的姐妹淘,畢業後,她選擇走急診,也深受她們科內主任賞識,承接了許多工作,忙得腳不踏地的,好幾次姊妹們的聚餐她都因為太忙沒能出席,偶爾私底下約她,也總說工作繁忙,怎樣也約不出來。​ 所以當她主動約我吃飯時,著實把我嚇了一大跳,還以為她怎麼了,要交代什麼事,沒想到居然是因為這種原因⋯⋯。
今年三月的時候,我因為去潛水被海膽刺到而住院了。 對!沒錯!就是你想到那種在日本料理餐桌上會看到黃色的、很好吃 到底為什麼會搞成這樣呢,請聽我娓娓道來.... 也可以到《瓦肯人的碎碎念》粉專看完整懶https://www.facebook.com/kmuhtraumateam/posts/
遇到重大意外時,就算是一般人的我們,也可以遵照「確保安全」、「儘速求援」、「加壓止血」、「配合警消」、「心理重建」這幾個原則,先自救而後救人
然而,如果說有什麼比在充滿笑聲與垃圾話的五月天演唱會哭了兩次更瘋狂的事的話,那就是,我還哭了第三次、第四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流行後,門診中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特地來自費施打疫苗的患者,多數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突然開始重視疫苗接種以及自身的健康。其實平常偶爾也有家長問歐醫師,除了流感跟新冠疫苗,還有沒有哪些自費疫苗可以施打?我相信每個爸爸媽媽,心裡一定是希望可以維持身體健康,陪伴孩子更久的時間。 成人也可以打的
Thumbnail
最近看診時,很多家長都會問歐醫師,『孩子打完疫苗後,要注意什麼?』所以今天歐醫師想跟家長們分享一些打完疫苗後的小事。
Thumbnail
你知道全球每年有超過250萬人因疫苗而免於死亡嗎?疫苗在現代醫學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但你可能未必知道一些有關疫苗的重要事實。本文將揭示5個你未聽過但必須知道的疫苗事實。 1. 疫苗不僅保護接種者,還能保護社區 社區免疫的力量 疫苗不僅僅是為了個人健康,還能夠保護整個社區,這就是所謂的「
Thumbnail
新冠疫情變異後迎來了新高峰 無法確定化療中施打疫苗的效果與反應 採取躲避戰術,出遊只往空曠的地方走,盡可能的居家生活   2022/5/4(三)  維持期第十週,回診打藥日 上週弟弟出院前,主治醫生特別說明了新疫情高峰的狀況 分析了施打疫苗的利與弊 (但媽媽感覺有說跟沒說一樣,因為根本不
Thumbnail
作為一位父親,我們怎麼面對腸病毒的季節流行?為了孩子的健康,我們經過評估後決定讓他們施打安特羅生技腸病毒疫苗。在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們的選擇理由和疫苗接種的相關經驗。希望這能提供其他家長參考。文章中也附上了社團法人臺灣病毒暨疫苗學會的腸病毒衛教網站連結,讓大家可以更深入瞭解和預防腸病毒。
Thumbnail
在準備出國留學前,各種疫苗和體檢費用可能會讓你掏空荷包。不僅如此,肺結核測試的結果也可能影響你的預算和出國計畫。本文分享了作者在準備出國留學前所遇到的各種疫苗與肺結核測試的情況,希望能給讀者一些預警和幫助。
Thumbnail
施打疫苗是大家遠離疾病的方法之一,從小到大我們接種了B型肝炎、小兒麻痹與日本腦炎等等多種疫苗,都是為了提升國民健康生活的狀況。        但是當我們還是小小孩的時候,有的人會非常害怕打針,即使是長大了,還是有人被注射時會有暈針現象,其實打針的確也是身體被攻擊的一種狀態,當你越害怕時,肌肉就
Thumbnail
身為媽媽後沒多久,很快就會遇到寶寶需要施打疫苗,嘉琪醫師簡單和您分享寶寶的疫苗注射。
Thumbnail
新冠肺炎我是有確診一次,疫苗目前則是打到了第四劑💉 當時就是和我爸媽他們一起相互感染,幸好我們的症狀都不嚴重,類似有點嚴重的感冒,除了咳嗽咳不停,其他方面沒有大礙,沒有發燒更沒有失去味覺這些,起初最擔心我爸媽,幸好我們的症狀都很輕微,可能和有施打疫苗有關吧㊗️ 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的啊🥹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流行後,門診中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特地來自費施打疫苗的患者,多數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突然開始重視疫苗接種以及自身的健康。其實平常偶爾也有家長問歐醫師,除了流感跟新冠疫苗,還有沒有哪些自費疫苗可以施打?我相信每個爸爸媽媽,心裡一定是希望可以維持身體健康,陪伴孩子更久的時間。 成人也可以打的
Thumbnail
最近看診時,很多家長都會問歐醫師,『孩子打完疫苗後,要注意什麼?』所以今天歐醫師想跟家長們分享一些打完疫苗後的小事。
Thumbnail
你知道全球每年有超過250萬人因疫苗而免於死亡嗎?疫苗在現代醫學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但你可能未必知道一些有關疫苗的重要事實。本文將揭示5個你未聽過但必須知道的疫苗事實。 1. 疫苗不僅保護接種者,還能保護社區 社區免疫的力量 疫苗不僅僅是為了個人健康,還能夠保護整個社區,這就是所謂的「
Thumbnail
新冠疫情變異後迎來了新高峰 無法確定化療中施打疫苗的效果與反應 採取躲避戰術,出遊只往空曠的地方走,盡可能的居家生活   2022/5/4(三)  維持期第十週,回診打藥日 上週弟弟出院前,主治醫生特別說明了新疫情高峰的狀況 分析了施打疫苗的利與弊 (但媽媽感覺有說跟沒說一樣,因為根本不
Thumbnail
作為一位父親,我們怎麼面對腸病毒的季節流行?為了孩子的健康,我們經過評估後決定讓他們施打安特羅生技腸病毒疫苗。在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們的選擇理由和疫苗接種的相關經驗。希望這能提供其他家長參考。文章中也附上了社團法人臺灣病毒暨疫苗學會的腸病毒衛教網站連結,讓大家可以更深入瞭解和預防腸病毒。
Thumbnail
在準備出國留學前,各種疫苗和體檢費用可能會讓你掏空荷包。不僅如此,肺結核測試的結果也可能影響你的預算和出國計畫。本文分享了作者在準備出國留學前所遇到的各種疫苗與肺結核測試的情況,希望能給讀者一些預警和幫助。
Thumbnail
施打疫苗是大家遠離疾病的方法之一,從小到大我們接種了B型肝炎、小兒麻痹與日本腦炎等等多種疫苗,都是為了提升國民健康生活的狀況。        但是當我們還是小小孩的時候,有的人會非常害怕打針,即使是長大了,還是有人被注射時會有暈針現象,其實打針的確也是身體被攻擊的一種狀態,當你越害怕時,肌肉就
Thumbnail
身為媽媽後沒多久,很快就會遇到寶寶需要施打疫苗,嘉琪醫師簡單和您分享寶寶的疫苗注射。
Thumbnail
新冠肺炎我是有確診一次,疫苗目前則是打到了第四劑💉 當時就是和我爸媽他們一起相互感染,幸好我們的症狀都不嚴重,類似有點嚴重的感冒,除了咳嗽咳不停,其他方面沒有大礙,沒有發燒更沒有失去味覺這些,起初最擔心我爸媽,幸好我們的症狀都很輕微,可能和有施打疫苗有關吧㊗️ 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的啊🥹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