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怎麼吹起來的? ── podcast 節目「耳邊風」緣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去年底我離開電台工作,成了失業 DJ。很多朋友替我出主意:現在 podcast 正紅,你該轉戰 podcast 平台呀,或者上 YouTube 做直播呀,經營自媒體呀。我總是感謝他們的好意,並且耐心解釋:要以「個體戶自媒體」的身分做一個「音樂節目」,是無法處理音樂授權問題的。

自媒體可以做美食、旅遊、政治、健康、閱讀、投資理財、星座運勢......,就是不能放版權音樂。若是一定要做,只能是「沒有音樂的音樂節目」,若我轉換跑道,卻只能做一個「不能放音樂的音樂節目」,實在難為無米之炊。

那你可以轉型做美食節目、閱讀節目呀──也有朋友這樣說。我想了想,先不說這些領域比我厲害的人太多,就算做了,心情也會比較接近「調劑」吧。總覺得「音樂節目」這件事,我做了三十多年,還沒做過癮,還不到「退出江湖」的時候。

音樂串流平台 KKBOX 的老朋友來找我,邀我在他們的平台做 podcast。老友說:他們已經克服了版權問題,可以在 podcast 放音樂了:主持人把人聲檔案上傳,再嵌入 KKBOX 音樂資料庫的播歌節點,聽眾就可以在口白中間聽到一首一首歌,就像 playlist 一樣。

這樣做節目,每首歌都是從頭到尾完整播出,讓我想到古早時候廣播人為了讓聽眾準備好錄音機錄下完整的新歌,會刻意在前奏開始之前留一秒,尾奏也一定放完。這算是某種形式的「公共服務」吧?

自從離開電台工作,我一直在朝「獨立廣播人」這條路努力,也就是獨力製播節目,平台取得播出節目的授權,但著作權仍歸「乙方」,也就是我自己所有。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時間慢慢整合、溝通。KKBOX 倒是很乾脆:他們挪出一筆資源,爭取新節目一年期的獨家授權,卻願意保留所有著作權給「乙方」,這是我朝向「獨立廣播人」身分踏出的一大步。

KKBOX 是台灣創立的品牌,近年在串流音樂領域面對國際品牌大軍壓境,備嘗艱辛。但我願意作證:他們對台灣音樂場景,包括獨立音樂領域的耕耘,是下了真工夫的。另外, 他們這幾年和公部門、唱片公司、版權經紀公司反覆協調,奮力爭取更彈性、更多元、更能促成彼此利益的音樂利用方式,我也深知其中各種困難挫折。能用「嵌入歌曲播放」的方式做 podcast 節目,也是他們和唱片公司、版權集管單位費盡心力斡旋,爭取得來的階段性成果。

做廣播三十多年,腦中一直有這樣一個節目:不用太長,每集專心探討一個題目,從「聲音」、「聲響」的角度出發,來聊聊流行音樂這件事情。一方面介紹我自己衷心喜歡的厲害作品,一方面也可以跟大家分享「我是怎麼聽音樂的」──那些音樂、那些聲響,曾經如何啟發、感動、震撼我這麼一個始終好奇的,聽音樂的人?

我一直很想弄清楚「科技」和「文化」如何塑造出每個時代獨特的音樂聲響。希望能讓跟我一樣好奇的樂迷,不只「知其然」,也能夠「知其所以然」。

沒想到,離開了電台,我居然真的可以在串流平台做這樣的節目了。

我的感覺,就像守著唱片行的老闆:生意清閒的時候,放音樂給自己聽。這時候顧客推門而入,問我可不可以推薦些好玩好聽的。我會問這位客人:音樂怪怪的沒關係嗎?很久以前的音樂也可以嗎?客人說:沒問題。於是我從店裡各個角落精挑細選,抱回一疊唱片,一首接一首扭大音量放出來聽,一面興奮地和客人講起這些歌的故事:

「你聽這裡,有沒有?多少人拚命模仿,還是只有這個人能做出這樣的聲音。」

「這一段,他原本覺得搞砸了,非重錄不可,沒想到大家都說千萬不要改。你聽,是不是還好留下來了?」

「啊,錄這首歌的時候,歌者正發高燒,好不容易錄完,筋疲力竭昏倒在錄音室。你聽,感覺到那種淒涼和悲壯嗎?」

這樣的故事,我攢了很多。我並沒有一間唱片行,卻可以用一檔節目,和更多好奇的耳朵談談這些故事。

一年五十集節目,我信手列出想做的主題,算一算居然有一百多個。若是大致分類,大概有這幾種:

科技如何改變流行音樂

麥克風和電力如何改變人類唱歌的方式 / 原本失誤搞砸,卻變成千萬樂手追求的特效 / 多軌錄音與「音牆」/ 回聲效果的緣起 / 橫掃樂壇的發聲機:從808鼓機到Yamaha DX-7 / 吉他效果器探源 / Auto-tune的正邪之辯......

歌樂探微,兼談時代文化

被後人取樣最多次的節拍和歌詞 / 有著最棒留白的歌 / 沒有副歌的歌 / 只有節奏的歌 / 模仿、取樣、挪用與致敬的區別 / 一曲定情,一曲分手 / 現場實況見證的奇妙瞬間......

天外飛來的奇聲怪響

在歌裡打哈欠、吐痰、狂笑 / 喝太醉撞到麥克風 / 太用力的吸氣聲 / 貨真價實的哭聲 / 倒逆的聲音與魔鬼密碼......
非典型樂器:牛鈴 / 鋸琴 / 阿帕拉契揚琴 / autoharp 自鳴箏 / hurdy-gurdy 手搖琴 / theremin 特雷門琴......
不是樂器的樂器:腳踏車 / 電鑽 / 噴罐 / 星際輻射波......
在奇怪地點錄製的歌曲:井底 / 衣櫥 / 地下隧道 / 泳池水裡 / 一口棺材......

個人聆樂人生的震撼和啟發

最酷的「A面第一首」 / 最厲害的洗腦前奏 / 最棒的 riff......
語言窮盡之處的吟哦和呼喊 / 最令人心碎融化的歌唱 / 彷彿包含整個世界的歌......

還有很多很多。我應該會一面錄,一面又想到更多好玩的題目。

對我來說,做這個節目,也是重新認識流行音樂、重新耙梳歷史的一趟旅程。

「耳邊風」第一、二集已經上架,第一集的主題是「這些歌,一腳踢開我腦中那扇門」:美國搖滾巨星"The Boss" Bruce Springsteen 形容他少年時代第一次聽到 Bob Dylan 的 Like a Rolling Stone,「就像踢開我腦中一扇門」。我想,每個樂迷都有過那樣的經驗,哪怕歌詞都聽不懂,也會被那聲響深深震撼,彷彿一個全新的世界,在腦中豁然洞開。這集節目,就要從非常私人的角度,分享幾首曾經給過我這種震撼的歌(而且沒有要放 Like a Rolling Stone)。

衷心企盼「耳邊風」播的歌,也能狠狠踢開你腦中那扇門。我們空中見。■

(收聽「耳邊風」請先下載 KKBOX APP 最新版,節目在這裡:https://kkbox.fm/n38QZ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世芳的沙龍
2.5K會員
1.7K內容數
馬世芳2017年迄今的部落格,2021年遷至方格子。包括音樂文字、廣播節目側寫、隨筆、食譜等。
馬世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3/13
松本零士(1938-2023)2月13日逝世,享年85歲。他是我童年少年時代深愛的漫畫家,《銀河鐵道999》原著漫畫曾是構造我的世界觀最重要的建材。
Thumbnail
2023/03/13
松本零士(1938-2023)2月13日逝世,享年85歲。他是我童年少年時代深愛的漫畫家,《銀河鐵道999》原著漫畫曾是構造我的世界觀最重要的建材。
Thumbnail
2023/03/13
「日昇之屋」The House of the Rising Sun 是西洋流行史版本最多的歌曲之一,這首歌的源頭或許可以一路追溯到十六、十七世紀的歐洲,也有學者主張它和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有些關係......
Thumbnail
2023/03/13
「日昇之屋」The House of the Rising Sun 是西洋流行史版本最多的歌曲之一,這首歌的源頭或許可以一路追溯到十六、十七世紀的歐洲,也有學者主張它和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有些關係......
Thumbnail
2022/09/30
中文世界應該沒有人做過這樣的音樂節目:整整四小時,只談一張專輯。
Thumbnail
2022/09/30
中文世界應該沒有人做過這樣的音樂節目:整整四小時,只談一張專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聽音樂從昔日香港至今的轉變。作者分享了她以前是如何接觸到流行音樂。那時廣東歌剛開始發展,電台還是播放不少英文歌曲,作者就介紹了兩位啟蒙她聽英文流行曲和爵士音樂的電台DJ,及如何從唱片監製和樂手認識與他們合作的其他歌手,也分享了現在音樂串流平台已經取代了電台,成為她聽音樂的主要渠道。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聽音樂從昔日香港至今的轉變。作者分享了她以前是如何接觸到流行音樂。那時廣東歌剛開始發展,電台還是播放不少英文歌曲,作者就介紹了兩位啟蒙她聽英文流行曲和爵士音樂的電台DJ,及如何從唱片監製和樂手認識與他們合作的其他歌手,也分享了現在音樂串流平台已經取代了電台,成為她聽音樂的主要渠道。
Thumbnail
使用音樂建立Podcast節目風格,本篇來說明音樂版權議題及音樂素材平台。提醒各位創作者們,注意音樂、圖片、影片等素材來源的著作權、版權,取用前先詳讀說明,才能放心、自在的製作自己的節目囉!
Thumbnail
使用音樂建立Podcast節目風格,本篇來說明音樂版權議題及音樂素材平台。提醒各位創作者們,注意音樂、圖片、影片等素材來源的著作權、版權,取用前先詳讀說明,才能放心、自在的製作自己的節目囉!
Thumbnail
本篇文章記錄Podcast《吉白職場》節目製作剪輯音檔流程,採用Audacity軟體剪輯,MAC與Windows作業系統皆可使用且有免費版本,適合新手。SOP: 1.錄音、套模板音效 2.正規化 3.噪音抑制 4.喀嚦聲移除 5.響度正規化 6.轉出mp3音檔
Thumbnail
本篇文章記錄Podcast《吉白職場》節目製作剪輯音檔流程,採用Audacity軟體剪輯,MAC與Windows作業系統皆可使用且有免費版本,適合新手。SOP: 1.錄音、套模板音效 2.正規化 3.噪音抑制 4.喀嚦聲移除 5.響度正規化 6.轉出mp3音檔
Thumbnail
聆聽目前主流當紅的Podcast節目,在節目的開頭或收尾,可能會搭配有節奏感的進退場音樂,或者在無人聲的轉場階段,有引領情緒的背景音樂填充,充實的節目內容與契合的音樂是相輔相成的,搭配得當可以讓節目增加更多的吸引力。
Thumbnail
聆聽目前主流當紅的Podcast節目,在節目的開頭或收尾,可能會搭配有節奏感的進退場音樂,或者在無人聲的轉場階段,有引領情緒的背景音樂填充,充實的節目內容與契合的音樂是相輔相成的,搭配得當可以讓節目增加更多的吸引力。
Thumbnail
一些關於準備播客開始的資料、構想格式
Thumbnail
一些關於準備播客開始的資料、構想格式
Thumbnail
不要問多少錢,買這條就對了! 首先,我只是個喜歡彈吉他且喜歡極度失真與過載的技師,但身邊從事錄音相關工作的朋友加一加少說也有三四十個...。我不想刻意區分族群,畢竟無論是做音樂的還是聽音樂的絕大部分都是喜歡並支持音樂的人(當然有極少部分是單純喜歡錢的人)。 前陣子有個沒在從事音樂相關工作,單純喜歡聽
Thumbnail
不要問多少錢,買這條就對了! 首先,我只是個喜歡彈吉他且喜歡極度失真與過載的技師,但身邊從事錄音相關工作的朋友加一加少說也有三四十個...。我不想刻意區分族群,畢竟無論是做音樂的還是聽音樂的絕大部分都是喜歡並支持音樂的人(當然有極少部分是單純喜歡錢的人)。 前陣子有個沒在從事音樂相關工作,單純喜歡聽
Thumbnail
不知道你是否有跟我相同的感受! 日常生活中聽歌已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方面是放鬆身心 另一方面是對歌曲達到一定的共鳴度 不論是歌詞、節奏、旋律方面 可是即使契合度在高.... 但那並不是100趴屬於你的故事! 因此想要創作一首屬於自己的歌曲 記錄著目前生活的主旋律 當多年後聽到自己所創造的歌曲
Thumbnail
不知道你是否有跟我相同的感受! 日常生活中聽歌已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方面是放鬆身心 另一方面是對歌曲達到一定的共鳴度 不論是歌詞、節奏、旋律方面 可是即使契合度在高.... 但那並不是100趴屬於你的故事! 因此想要創作一首屬於自己的歌曲 記錄著目前生活的主旋律 當多年後聽到自己所創造的歌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