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三十歲再看一次Fleabag倫敦女郎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寫年輕女性的愛情故事很多,寫三十代女性掙扎,還坦白幽默的不多。
*第二季一開場的家庭聚會,透過快速剪輯和互相交疊的台詞讓人備感Fleabag的壓力,同時又好笑到不行。
Fleagbag第二季一開場就戳破了:「這是一則愛情故事。」
她沒有說謊。重新再看一次Fleabag,每次低潮的時候我就會再看一次,每次懷疑自己到底是哪一個人生十字路口轉錯方向的時候,再看一次,因為至少我已經知道結局,沒有意外也沒有失望。
Fleabag在性愛過程中的喃喃獨白,不自信,自信,為了想拒絕卻沒能拒絕懊惱,屢屢犯下錯誤,甚至是致命的錯誤。某次我在韓國滑雪衝下山坡的時候,明明看到有人擋在前面卻沒能轉彎,最後撞成一團,道歉完我都以為自己是不是有自殘傾向。
Phoebe Waller-Bridge說,取名叫Fleabag是因為這個角色,從外面看來似乎過得還不錯,但其實內心已經混亂脫序。這也是她自己小時候的綽號。她把這些思緒當作養分,創作了虛構世界的Fleabag,把她的獨白寫成一齣獨幕劇,後來再被搬上小螢幕。
第一季是在講Fleabag的破碎,隱藏主角是好友Boo;第二季在講Fleabag的逃避,安插了神父作為戳破她偽裝的道具。這一季,音樂的cue非常完美,我尤其愛每一次Fleabag獨白的時候穿插的天籟合聲——譬如在她google「和神父發生關係會發生什麼事」的時候,忽然天降合聲,聽起來驚悚的要命。

第一季的Boo和Fleabag
為什麼沒有人熱烈討論Boo呢?她純真又美好,和Fleabag的生活看似格格不入,但又完美地支撐起她的重量。明顯地Fleabag出生在中產以上階級,繼母是可以到日本開展的藝術家,父親還有錢在法國買一座鄉村小屋。相較起來,Boo的背景沒有特別著重,她的口音聽起來並不精緻(posh),反應也比較慢一些,雖然演她的Rainsford其實是牛津的高材生。
她從一開始就死了,但她的存在又無所不在。Jenny Rainsford說,一開始拍攝她就用各式各樣的方式哭盡了兩個小時,拍她絕望地站在馬路看進鏡頭的場面。大大的藍眼睛充滿絕望和疑惑,為什麼要這樣傷害我呢,我同時也在想,為什麼我會傷害這樣單純美好的人呢。然後突然醒悟,女主做的爛事我也經歷過,我們都有在內在咆哮著空虛的時候,向外尋求廉價的溫暖,我誤以為我是傷害自己,但其實是傷害身邊的人。
Olivia Colman演活了自戀又嘴賤的繼母,凡事都可以成為她的藝術主題,自然地正當化她的自戀自大的傾向,把伴侶的家庭狠狠踩在腳下。Fleabag軟弱的爸爸在喪禮上明明覺得繼母很煩,卻又陷入她的甜蜜陷阱,臨老入花叢,明明女兒受到污辱,還是更看重身邊的老伴。
第二季的「愛」不只是性愛
第二季Fleabag在教堂裡向神父告解,「我多希望每天早上起床,有人能告訴我要穿什麼,吃什麼,喜歡什麼,討厭什麼,應該要對哪些事情憤怒,聽什麼音樂,哪個樂團,買什麼票,哪些事情可以開玩笑,哪些不行…我多希望有人就直接告訴我什麼可以相信,什麼不該,要投給誰,要愛誰然後要怎麼跟他們說。」
看來繼母只不過是圓滿地滿足了爸爸心底被控制的慾望,這種慾望誰都有,所以我們才對宗教和政治投懷送抱。
兩姐妹已經去世的媽媽從未露面,從身旁人的描述都可以推敲出媽媽是個很懂愛的人,溫暖,充滿幽默感,又自由奔放。所以起初爸爸才會跟Fleabag說,你像到你媽,最後幾集又跟Fleabag說,正是因為你懂愛所以才那麼痛苦。
因為對真正的愛,對各式各樣的愛很敏感,更容易往反方向逃跑,只要表現得好像毫不在乎,凡事當笑話看就不會那麼痛了,因為人生最多就是一場笑話。
Fiona Shaw從Killing Eves跨宇宙跨刀
Fiona Shaw(從Killing Eves宇宙穿越)客串的心理諮商師(Fleabag心不甘情不願地用爸爸給的生日禮物——心理治療的 coupon)一語道破Fleabag的逃避傾向,她問,所以對你來說,什麼都可以當作笑話嗎?
Fiona Shaw的演技實在太令人印象深刻,雖然Phoebe改劇本改到最後一刻才給她,她還是把這短短幾分鐘的戲演得活靈活現(獲得當年艾美獎提名最佳女配角,破天荒用Fleabag和Killing Eves兩個角色入圍同一個獎項,在Fleabag她才出現一幕!)
打破,再打破第四道牆
Fleabag不會再回來了。
第一季她打破第四道牆(the fourth wall),考量到Fleabag原本是舞台獨幕劇,只有Phoebe一個人對著觀眾講話,在電視劇承繼這樣的表演形式十分合理。利用對攝影機講話的方式和觀眾建立親密的關係,彷彿「只有我們」了解她,Fleabag也成功地將她的觀點注入到觀眾心中。這不是什麼新的技巧,譬如紙牌屋的Underwood總是狡詐地看著我們,讓我們不自覺地和他有了同伙的錯覺。
每一次導演每次透過快剪,和Fleabag對攝影機丟出一兩句幽默自嘲的評論,都代表Fleabag脫離了當下她所在的現實,抽離逃避。神父看出了這一點,從Fleabag夜訪神父的那一幕開始,只要有她和神父一起的畫面,剪輯都回歸了平衡,不再跳剪,Fleabag也開始專注在現實的對話,而不再專心「娛樂」我們。
原本她讓觀眾親密地觀看她生活的所有一切(包括尷尬的一夜情),但第二季她終於和神父同床時,這樣真正的親密時刻,攝影機卻被她一手打掉,不允許我們介入。
神父也意識到第四道牆的存在了:「你剛剛…是去哪了?」,觀眾應該比Fleabag更傻眼。Andrew把臉湊到鏡頭前面的那一刻,比恐怖電影更恐怖。這也代表Fleabag原本的防衛機制開始瓦解,才能真正地去愛(和痛)。
最後Fleabag把我們留在車站,向靠過來的鏡頭搖搖頭示意不要再跟過來(Phoebe:不會再有第三季了),然後頭也不回的就走了。
狐狸:挑戰神父的信念
「狐狸!他們老是跟著我!我不懂他們到底想幹嘛!」
劇中神父常常被突然出現的狐狸「騷擾」,但是總是在他的情慾和對Fleabag的興趣開始高漲的時候,譬如深夜和她在庭院裡喝酒的時候。狐狸是具現化那些挑戰神父信仰的時刻,譬如情慾,譬如私情。最後縱使神父選擇了神,離開了Fleabag,Fleabag卻對路過的狐狸指點神父的去向,代表神父未來仍然會面臨相同的挑戰。
Fleabag同樣面臨「禁慾」的掙扎,因為「性帶來的全沒好事」,但最終她選擇了愛和性,和相伴而來的痛。神父在婚禮上說,愛是一種希望,雖然Fleabag沒有和神父在一起,但她獲得了「我可以愛」的希望。
我一直很期待有一齣戲是誠實地講都市裡的單身女性,她們的情慾和掙扎,不落俗套的,雖然Fleabag也常常被批評太posh了(望向衛報),但至少至少,我可以不用屈就Emily in Paris或是Sex in the City,然後繼續妄想不可能的Fleabag第三季。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回首一下那張剛滿三十歲的黑色專輯披頭四有《白色專輯》,然而樂界也有一張著名的「黑色專輯」,那當然不是電影《年少時代》中 Ethan Hawke 送給兒子的自選輯,而是 Metallica 的《黑色專輯》。今天這張西洋流行音樂史上的異數剛滿三十歲,值得來回憶一下,並回首我的搖滾啟蒙路。
    Thumbnail
    avatar
    小白的窩
    2021-08-17
    致H:三十歲之前一直只有床伴,但現在想要轟轟烈烈愛一場了,有機會嗎?H您好。雖然我從國中就開始看柯夢波丹,高中也有跟男生牽過手,到了大學也會看帥哥,但總是沒機緣交到一個固定男友(這時還是處女)。   長大之後開始有了床伴,對我而言這樣的模式輕鬆無負擔,不需承諾,不需要煩惱他愛不愛我;但是可能過了30,心境改變了,從來沒談過戀愛的我,開始想要轟轟烈烈的愛一場,想請問H
    Thumbnail
    avatar
    H
    2020-12-20
    不上不下的三十歲,回頭一撇才發現我已經活成當年十八歲時自己想要的模樣。       小的時候,總覺得自己到三十歲,一定是個瀟灑、帥氣地從事自己喜歡的行業,有很大成就的一個女人。 只能說當年不愧只是個孩子,天真的以為到三十歲的時光很長,已經足夠成就自己、成就某些事。 轉眼到現在,才發現十幾年的歲月只不過夠我去了解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想做什麼樣的事,夢想是什麼?花了很
    Thumbnail
    avatar
    大莫的宇宙日記
    2020-10-10
    三十歲了,我仍沒有一個名牌包賺錢買個名牌包犒賞自己,是女人對自己的寵愛。 在明星、名媛的加持下,持有名牌包包是女人高貴、自信、富裕的象徵,女人的櫥櫃裡,包包就如同套用在衣服上萬古不變的名言,永遠都少一個。如果存到一桶金,買個名牌包包作為獎勵,似乎也合情合理。 但是,只是個市并小民、一介匹婦的我不吃這套。
    Thumbnail
    avatar
    茹(MS. Leona)
    2020-09-22
    三倍券綁定哪張信用卡最優惠?完整名單一次看行政院推動「振興三倍券」措施,經濟部今(14)日也公布完整所有參與三倍券的數位工具名單圖表,並強調有的銀行回饋甚至超過新台幣1,000元,再加上政府回饋的2,000元,等於消費者消費3,000元還能倒賺!省下來的錢,可以買更多。
    Thumbnail
    avatar
    陳小編
    2020-06-15
    六百歲再夢見過往六歲,這一生看那一生興衰Photo by ZSun Fu on Unsplash 人到中年 (雖然不想承認) ,每每喜歡「想從前」。 為甚麼在中學的時候不選商科?為甚麼不早一點學和開始投資?如果我以前不是顧着玩magic、不是顧着追女仔,用多點時間去寫小說,現在會否不一樣? 有一套說法,當你在要作出決定的時候,每做一個不
    Thumbnail
    avatar
    昰鋅
    2020-01-08
    人生可是只有一回。在看完《七十歲死亡法案,通過》之後七十歲死亡法案通過,垣谷美雪。 您的餘生還有幾年?長壽對於人類來說,真的是幸福的嗎? 在馬飼野總理的強硬推動之下,七十歲死亡法案正式獲得通過,兩年後開始實行。
    Thumbnail
    avatar
    壹肆說
    2019-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