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三十歲再看一次Fleabag倫敦女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寫年輕女性的愛情故事很多,寫三十代女性掙扎,還坦白幽默的不多。

*第二季一開場的家庭聚會,透過快速剪輯和互相交疊的台詞讓人備感Fleabag的壓力,同時又好笑到不行。

Fleagbag第二季一開場就戳破了:「這是一則愛情故事。」

她沒有說謊。重新再看一次Fleabag,每次低潮的時候我就會再看一次,每次懷疑自己到底是哪一個人生十字路口轉錯方向的時候,再看一次,因為至少我已經知道結局,沒有意外也沒有失望。

Fleabag在性愛過程中的喃喃獨白,不自信,自信,為了想拒絕卻沒能拒絕懊惱,屢屢犯下錯誤,甚至是致命的錯誤。某次我在韓國滑雪衝下山坡的時候,明明看到有人擋在前面卻沒能轉彎,最後撞成一團,道歉完我都以為自己是不是有自殘傾向。

Phoebe Waller-Bridge說,取名叫Fleabag是因為這個角色,從外面看來似乎過得還不錯,但其實內心已經混亂脫序。這也是她自己小時候的綽號。她把這些思緒當作養分,創作了虛構世界的Fleabag,把她的獨白寫成一齣獨幕劇,後來再被搬上小螢幕。

第一季是在講Fleabag的破碎,隱藏主角是好友Boo;第二季在講Fleabag的逃避,安插了神父作為戳破她偽裝的道具。這一季,音樂的cue非常完美,我尤其愛每一次Fleabag獨白的時候穿插的天籟合聲——譬如在她google「和神父發生關係會發生什麼事」的時候,忽然天降合聲,聽起來驚悚的要命。


第一季的Boo和Fleabag

為什麼沒有人熱烈討論Boo呢?她純真又美好,和Fleabag的生活看似格格不入,但又完美地支撐起她的重量。明顯地Fleabag出生在中產以上階級,繼母是可以到日本開展的藝術家,父親還有錢在法國買一座鄉村小屋。相較起來,Boo的背景沒有特別著重,她的口音聽起來並不精緻(posh),反應也比較慢一些,雖然演她的Rainsford其實是牛津的高材生。

她從一開始就死了,但她的存在又無所不在。Jenny Rainsford說,一開始拍攝她就用各式各樣的方式哭盡了兩個小時,拍她絕望地站在馬路看進鏡頭的場面。大大的藍眼睛充滿絕望和疑惑,為什麼要這樣傷害我呢,我同時也在想,為什麼我會傷害這樣單純美好的人呢。然後突然醒悟,女主做的爛事我也經歷過,我們都有在內在咆哮著空虛的時候,向外尋求廉價的溫暖,我誤以為我是傷害自己,但其實是傷害身邊的人。

Olivia Colman演活了自戀又嘴賤的繼母,凡事都可以成為她的藝術主題,自然地正當化她的自戀自大的傾向,把伴侶的家庭狠狠踩在腳下。Fleabag軟弱的爸爸在喪禮上明明覺得繼母很煩,卻又陷入她的甜蜜陷阱,臨老入花叢,明明女兒受到污辱,還是更看重身邊的老伴。

第二季的「愛」不只是性愛

第二季Fleabag在教堂裡向神父告解,「我多希望每天早上起床,有人能告訴我要穿什麼,吃什麼,喜歡什麼,討厭什麼,應該要對哪些事情憤怒,聽什麼音樂,哪個樂團,買什麼票,哪些事情可以開玩笑,哪些不行…我多希望有人就直接告訴我什麼可以相信,什麼不該,要投給誰,要愛誰然後要怎麼跟他們說。」

看來繼母只不過是圓滿地滿足了爸爸心底被控制的慾望,這種慾望誰都有,所以我們才對宗教和政治投懷送抱。

兩姐妹已經去世的媽媽從未露面,從身旁人的描述都可以推敲出媽媽是個很懂愛的人,溫暖,充滿幽默感,又自由奔放。所以起初爸爸才會跟Fleabag說,你像到你媽,最後幾集又跟Fleabag說,正是因為你懂愛所以才那麼痛苦。

因為對真正的愛,對各式各樣的愛很敏感,更容易往反方向逃跑,只要表現得好像毫不在乎,凡事當笑話看就不會那麼痛了,因為人生最多就是一場笑話。

Fiona Shaw從Killing Eves跨宇宙跨刀

Fiona Shaw(從Killing Eves宇宙穿越)客串的心理諮商師(Fleabag心不甘情不願地用爸爸給的生日禮物——心理治療的 coupon)一語道破Fleabag的逃避傾向,她問,所以對你來說,什麼都可以當作笑話嗎?

Fiona Shaw的演技實在太令人印象深刻,雖然Phoebe改劇本改到最後一刻才給她,她還是把這短短幾分鐘的戲演得活靈活現(獲得當年艾美獎提名最佳女配角,破天荒用Fleabag和Killing Eves兩個角色入圍同一個獎項,在Fleabag她才出現一幕!)

打破,再打破第四道牆

Fleabag不會再回來了。

第一季她打破第四道牆(the fourth wall),考量到Fleabag原本是舞台獨幕劇,只有Phoebe一個人對著觀眾講話,在電視劇承繼這樣的表演形式十分合理。利用對攝影機講話的方式和觀眾建立親密的關係,彷彿「只有我們」了解她,Fleabag也成功地將她的觀點注入到觀眾心中。這不是什麼新的技巧,譬如紙牌屋的Underwood總是狡詐地看著我們,讓我們不自覺地和他有了同伙的錯覺。

每一次導演每次透過快剪,和Fleabag對攝影機丟出一兩句幽默自嘲的評論,都代表Fleabag脫離了當下她所在的現實,抽離逃避。神父看出了這一點,從Fleabag夜訪神父的那一幕開始,只要有她和神父一起的畫面,剪輯都回歸了平衡,不再跳剪,Fleabag也開始專注在現實的對話,而不再專心「娛樂」我們。

原本她讓觀眾親密地觀看她生活的所有一切(包括尷尬的一夜情),但第二季她終於和神父同床時,這樣真正的親密時刻,攝影機卻被她一手打掉,不允許我們介入。

神父也意識到第四道牆的存在了:「你剛剛…是去哪了?」,觀眾應該比Fleabag更傻眼。Andrew把臉湊到鏡頭前面的那一刻,比恐怖電影更恐怖。這也代表Fleabag原本的防衛機制開始瓦解,才能真正地去愛(和痛)。

最後Fleabag把我們留在車站,向靠過來的鏡頭搖搖頭示意不要再跟過來(Phoebe:不會再有第三季了),然後頭也不回的就走了。

狐狸:挑戰神父的信念

「狐狸!他們老是跟著我!我不懂他們到底想幹嘛!」

劇中神父常常被突然出現的狐狸「騷擾」,但是總是在他的情慾和對Fleabag的興趣開始高漲的時候,譬如深夜和她在庭院裡喝酒的時候。狐狸是具現化那些挑戰神父信仰的時刻,譬如情慾,譬如私情。最後縱使神父選擇了神,離開了Fleabag,Fleabag卻對路過的狐狸指點神父的去向,代表神父未來仍然會面臨相同的挑戰。

Fleabag同樣面臨「禁慾」的掙扎,因為「性帶來的全沒好事」,但最終她選擇了愛和性,和相伴而來的痛。神父在婚禮上說,愛是一種希望,雖然Fleabag沒有和神父在一起,但她獲得了「我可以愛」的希望。

我一直很期待有一齣戲是誠實地講都市裡的單身女性,她們的情慾和掙扎,不落俗套的,雖然Fleabag也常常被批評太posh了(望向衛報),但至少至少,我可以不用屈就Emily in Paris或是Sex in the City,然後繼續妄想不可能的Fleabag第三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柏林女子的沙龍
0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她說,自己不想再一直陷在某種情緒裡面了。 訪談裡她表達自己的忐忑,上一張專輯《A Bedroom of One's Own》像是關在房間裡的呢喃,每首歌都深陷在     情緒裡無法脫離──被拋棄的情緒、迷惘的情緒、自得其樂的情緒──不過這些年她離開醫院,回到自己,也想要試著從房間裡走出來,看看外面
Thumbnail
她說,自己不想再一直陷在某種情緒裡面了。 訪談裡她表達自己的忐忑,上一張專輯《A Bedroom of One's Own》像是關在房間裡的呢喃,每首歌都深陷在     情緒裡無法脫離──被拋棄的情緒、迷惘的情緒、自得其樂的情緒──不過這些年她離開醫院,回到自己,也想要試著從房間裡走出來,看看外面
Thumbnail
原本沒有特別被這個題材吸引,的確就是因為各種好評而開始看,十分喜歡,也許我們就像最後大家分享著「這個故事中你最有印象的是哪句話」一樣,每個人看到的都會不一樣。
Thumbnail
原本沒有特別被這個題材吸引,的確就是因為各種好評而開始看,十分喜歡,也許我們就像最後大家分享著「這個故事中你最有印象的是哪句話」一樣,每個人看到的都會不一樣。
Thumbnail
2020.7.12 今天剛好有機會聽到親子共學邀請廢死聯盟的林欣怡來演講,坦白說,我其實一直沒有認真關注廢死聯盟的努力,只知道每次發生重大刑案,就有一堆人在現今台灣根本還沒廢死的情況下,大力撻伐會有這些殺人事件都是廢死聯盟的錯。 先說一個小故事: 《我的兒子是殺人犯》8/1台北場:
Thumbnail
2020.7.12 今天剛好有機會聽到親子共學邀請廢死聯盟的林欣怡來演講,坦白說,我其實一直沒有認真關注廢死聯盟的努力,只知道每次發生重大刑案,就有一堆人在現今台灣根本還沒廢死的情況下,大力撻伐會有這些殺人事件都是廢死聯盟的錯。 先說一個小故事: 《我的兒子是殺人犯》8/1台北場:
Thumbnail
為什麼這麼優秀的女性,卻淪為待價而沽的狀態呢?
Thumbnail
為什麼這麼優秀的女性,卻淪為待價而沽的狀態呢?
Thumbnail
https://youtu.be/4dROspbGuzk 是不是因為可預知死期,才能有恃無恐地說出內心話? 大女兒珍妮佛個性內斂、處事嚴謹,總想面面俱到,但卻總不得人心,是個典型的吃力不討好人格特質。凱特•溫絲蕾收起聰明和豔麗,將以家庭為重的中年婦女,演得微妙微肖。
Thumbnail
https://youtu.be/4dROspbGuzk 是不是因為可預知死期,才能有恃無恐地說出內心話? 大女兒珍妮佛個性內斂、處事嚴謹,總想面面俱到,但卻總不得人心,是個典型的吃力不討好人格特質。凱特•溫絲蕾收起聰明和豔麗,將以家庭為重的中年婦女,演得微妙微肖。
Thumbnail
寫年輕女性的愛情故事很多,寫三十代女性掙扎,還坦白幽默的不多。 Fleagbag第二季一開場就戳破了:「這是一則愛情故事。」 她沒有說謊。重新再看一次Fleabag,每次低潮的時候我就會再看一次,每次懷疑自己到底是哪一個人生十字路口轉錯方向的時候,再看一次。
Thumbnail
寫年輕女性的愛情故事很多,寫三十代女性掙扎,還坦白幽默的不多。 Fleagbag第二季一開場就戳破了:「這是一則愛情故事。」 她沒有說謊。重新再看一次Fleabag,每次低潮的時候我就會再看一次,每次懷疑自己到底是哪一個人生十字路口轉錯方向的時候,再看一次。
Thumbnail
你以為能在每一段關係中找到那根可以牢牢咬住的木條,你總以為那根木條咬著便是屬於自己的,你眼看著身處每個人都咬著了,自己也不可能落單了吧?於是你虔誠得像狗一樣,不斷往前追著那根永遠飛在半空的木條。猛然回頭一看,才發現木條只是泡影。原地只有從來沒有到站的巴士與寂然的空氣。
Thumbnail
你以為能在每一段關係中找到那根可以牢牢咬住的木條,你總以為那根木條咬著便是屬於自己的,你眼看著身處每個人都咬著了,自己也不可能落單了吧?於是你虔誠得像狗一樣,不斷往前追著那根永遠飛在半空的木條。猛然回頭一看,才發現木條只是泡影。原地只有從來沒有到站的巴士與寂然的空氣。
Thumbnail
在經歷過那麼多難堪的事情之後,妳不能怪我,會有什麼心態上的轉變!「我沒說過嗎?我這一生經歷太多難堪的事情了,所以,精神上承受不住,於是去看了精神科醫師,後來也去心理諮商⋯⋯」「我可以知道,發生過什麼嗎?」
Thumbnail
在經歷過那麼多難堪的事情之後,妳不能怪我,會有什麼心態上的轉變!「我沒說過嗎?我這一生經歷太多難堪的事情了,所以,精神上承受不住,於是去看了精神科醫師,後來也去心理諮商⋯⋯」「我可以知道,發生過什麼嗎?」
Thumbnail
淡灰色調的微溫電影,澎湃不從話語出、各人皆有各人苦。 女主角娜歐蜜的身分,可以說是現今世界地位最高的一群人之一,身為一位法官,她的判決權近乎宗教的神祗,若神是無形的受人崇拜、她就是會影響人們人生的重
Thumbnail
淡灰色調的微溫電影,澎湃不從話語出、各人皆有各人苦。 女主角娜歐蜜的身分,可以說是現今世界地位最高的一群人之一,身為一位法官,她的判決權近乎宗教的神祗,若神是無形的受人崇拜、她就是會影響人們人生的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