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死

含有「廢死」共 8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人類先天把殺人當成一種懲罰別人的方式,法律只是將殺人這件事變成有規則可循的。因此,死刑自古以來已經存在,而且非常濫用。在中國的商周時代,光是違反禮儀就可以判死刑;漢摩拉比法典中,當證人說謊話,你家裡住了逃犯要判死刑;羅馬共和國光是創作一首損毀別人或群體名譽的歌曲,也是死刑。 但人民還是犯罪,那豈不
Thumbnail
人是一切受造物的首位,具有 上帝的肖像,神聖而不可侵犯。教會歷史上對此一真理的認知幾經波折, 聖神卻從未停止說話;現如今教會仍走在煉淨的路上,需要 聖神不斷引領。
「媽媽,你支持廢死嗎?」翧提出了一個很具爭議的提問。 老實說,我支持。 「咦?怎麼會!」 的確,以社會輿論而言,大部分的人都反對,覺得死刑才是能真正嚇阻犯罪的刑罰之一,然而在我看來,死刑的存在沒有任何意義。 「為什麼?殺人償命不是嗎?」 如果,今天犯罪造成了金錢損失,索賠,可以彌補損失,但
《八尺門的辯護人》是一部融合法律、社會議題與人性探討的影集,改編自唐福睿的同名小說。故事圍繞著一起震驚全台的外籍移工殺人案,透過法庭攻防與角色糾葛,探討原住民權益、移工處境、死刑存廢等複雜議題。
Thumbnail
4/5八尺門的辯護人
本文介紹知名哈佛學者桑德爾在《成功的反思》一書中探討現代社會的成功定義與階級不平等問題,批判「才德論」如何強化社會歧視,並反思教育體制、社會公平正義等議題。自己所擁有的都是靠自身努力而來嗎? 如果你抱有這樣的想法,或許你該看看這本書。
Thumbnail
這本書我多年前讀過,也曾在方格子這園地發表讀書心得,我個人評論與您相似。 最適菁英制度到底有沒有利於社會發展?這有很多的可探討性?又反過來說,不分智慧高低,人人平權,是否最適?我自己也不認同。 所以這才是哲學問題!很有意思。
三峽的貓-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9
曹滴掉~ 寬廣vs渺小 有的,我有看過您那篇心得。目前最接近社會主義烏托邦的應該是北歐國家,印象中挪威貧富差距不到5倍?我覺得菁英主義有其必要性,但是菁英的貢獻是否配得上他們使用的社會資源?合理的報酬又是多少?就是很值得去探討的。
一命償一命看似是極公平的,但恩典卻要我們超越公平:當無罪的 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有罪的我們犧牲時,「冤冤相報」的邏輯就被徹底顛覆了。基督徒成了「不公」的受益者,再沒有資格要求「公平」。
上週,兒子和他太太帶著5個月的女兒來礁溪走走,我特地將木質地板溼拖了一遍,將睡午覺時,舖在地板上的瑜珈壂擦一擦,將舖在上面的毯子和床單拿起來抖一抖,床單翻過來舖,讓她在上面爬。   她在上面爬,我們3個大人坐在旁邊講話,兒子講到廢死,死刑可能誤判,人死了不能復生,有人認為如果證據很明顯又充份的話
Thumbnail
真的,死刑是沒用的,而且已經有很多誤判的案例
死刑或許可以震懾犯罪,也能讓被害者及其家屬乃至社會感到舒爽;但這都不是殺人的理由。從亞當、夏娃的例子中我們看到, 上帝以死刑恫嚇他們,但當始祖真的犯罪時卻沒有施加死刑的極刑, 怹選擇了寬恕,更借著獨生愛子為我們舍命、救贖。這是 上帝恩典的故事,也提醒我們不要以惡報惡。
基督教為我們揭示了一個令人無法接受的事實:所有人都具有 上帝形象、 基督也呼召我們去愛、甚至 基督就是為他們死的,這意謂我們必需堅決反對死刑的存在,因為死刑正是對 上帝形象的踐踏,也違背了 基督愛與寬恕的教導,更否定了 基督救贖的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