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遠離焦慮三句訣」幫你渡過疫情爆發後的工作關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焦慮,這種負面情緒,當然是年年都有,但今年--特別是五月中以來,三級警戒尚未完全解封的今天--真的是特別多。染疫的、被隔離的、沒工作的、付不出房貸的、在家顧小孩的……每一件事都會讓人焦慮到以為世界末日!
我當然也不例外。回想兩個月前,正在面對全然陌生的遠距教學的我,同樣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焦慮感。所幸,後來成功渡過陣痛期,逐漸適應這樣的教學模式。
走過焦慮到快爆炸的階段,我從中學到不少寶貴的經驗,並歸納出以下三點遠慮工作焦慮的訣竅,跟各位分享:

📌提升效率,降低焦慮

一旦發生不可預期的變化,眼前一定一堆大大小小的事情等待處理,也一定會有許多陌生的事物等待我們去摸索。這個時候,焦慮的心情是不可免的,但要如何從這種負面情緒的泥淖中爬出來呢?答案很簡單:
日本精神科醫師樺澤紫苑在他的著作《最高學以致用法》中,引用腦科學的實驗結果,鼓勵我們:
無論如何,牙一咬,強迫自己動工,時間不用長,只要5分鐘,大腦的工作開關便會開啟。
(詳情請見我的〈「阿姨,我不想提筆了……」等等!打破這3個盲點,你的書寫習慣自然就養成了〉
工作模式一經開啟,困難一個接著一個克服,而且漸漸理出頭緒,或許你會發現--原來事情沒有想像得那麼複雜,不過都是自己嚇自己嘛!
當時,我也是耐著性子,逐一解決遠距教學的問題;當問題一一被我攻克,方向日益明朗,慢慢掌握全局後--說也奇怪,焦慮感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成就感。可見,遠離焦慮的當務之急,是提升工作效率,盡可能充分利用時間,及早消化工作量;反之,任由自己陷入焦慮中不可自拔,尚且不停拖延,只會焦慮到崩潰,但問題依舊。

📌分散注意,緩解焦慮

當你安排好工作時程,開始進行計畫時,第一時間還看不到明顯的成果,焦慮感依然存在。這時,最好的辦法,是培養工作之餘的嗜好,分散注意力。
這段期間,我迷上種子盆栽。所以,每當工作到一個段落,便會將焦點從工作移到盆栽上,設計新盆栽、照顧舊盆栽、為盆栽拍照、端詳把玩……過沒多久,焦慮的心情就緩和許多。
除此之外,寫作、烹飪,也是我消除焦慮的好幫手。我發現:
從事這些業餘嗜好,不只是分散注意力,最大的好處在於累積看似微小,但卻很有感的成果,以此彌補從事主業所遭受到的挫敗和無力。
一盆盆的盆栽順利茁壯、一篇篇文章受到肯定、一道道佳餚的照片放上網後得到讚賞……這些小成果全部加起來非常可觀,幾乎可以抵消主業發展不順而產生的焦慮感呢。

📌人有遠慮,必無焦慮

前面兩項談的都是治標的方法,若要完全克服焦慮,在我看來,必須要靠--遠慮
這一場疫情,雖然是誰都料想不到的意外,但我在錯愕之餘,冷靜下來反省--
其實,兩、三年前,就不斷有人提醒我注意遠距教學的發展趨勢,以免跟不上時代腳步。可是,當時的我,光是靠在教室上課,賺的錢也不算少了,心想又何必花時間心力學習陌生的技能,把自己搞得這麼累呢?
於是,我把忠告拋到腦後的下場就是--疫情爆發,打得我措手不及,工作差一點不保。要是當初有聽進忠告,早一步規劃遠距課程,就算突然停課改採線上教學,我也可以得心應手地化解,不至於慌了手腳而焦慮不已。
因此,凡事做好「超前部署」,提高警覺以面對不可知的未來,並且時時注意自己是否不知不覺掉進舒適圈中,過得太爽而不思進取,才是解決焦慮的根本之道!
以上三點,是我近期克服工作形態轉變所帶來的焦慮後,得到的珍貴教訓,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 備註:如果您的焦慮已經嚴重侵蝕生理與心理,建議還是盡早就醫,找到病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3.3K會員
607內容數
本名洪俊彥。我從不無照駕駛,卻是體制外的小小無照教師,從小學作文到大學寫作--能教就教,不能教就學,學不會就動手寫,寫到有心得再教…… 喜歡書寫飲食經驗、鬼怪短篇、雜感趣聞、叭啦叭啦……等題材。透過我的作品,你將會走訪教育現場、命案現場以及菜市場。歡迎參觀選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鴻雁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放心啦,菜鳥不要太白目,保證不會出事,出事的都是老鳥啦!」有一位學長看我們擔心受怕的模樣,好心安慰我們。不過,我雖然很感激他的安慰,但卻以為他說的是善意的謊言,心想:「老鳥熟門熟路的,怎麼可能比菜鳥容易出事?!」
童話世界裡有白雪公主,在我的國小高年級寫作班上,則有一位--白眼公主。一看就知道是一個被慣壞,罹患嚴重公主病的女孩,怎麼說呢?
《天橋上的魔術師》第八集預告描述入伍服役後不久的阿猴,驚覺女友馬小蘭兵變而痛不欲生。最後,他和小蘭談判未果,竟掏出自軍營偷帶出來的步槍,瞄準小蘭背後……「砰!」 我在外島東引當兵時,也從學長那聽到兩則在島上發生的慘案,全是因兵變而起。
台灣有一群顧客超乎你的想像,他們付了費用以後,你越認真服務,他們越反感;相反的,你越草率,他們反而越開心,搞不好還給你好評呢! 到底是什麼樣的顧客這麼佛心?他們就是......
再次見到姑姑,我已經在唸大學了。聽到長輩在病房外閒聊,才知道姑姑很早就知道自己罹癌,卻不知道從哪一位師父那邊學來一套自然療法,師父聲稱靠打坐冥想便能夠治癒癌症,還勸信眾千萬不要接受正規治療,以免病情惡化。 姑姑信以為真,不再上醫院,試圖靠冥想療法擊退癌細胞……
我打開繪圖軟體,花了一個多小時,終於製作出一張長輩圖。沒想到,上網搜尋,才發現早有熱心網友設計出線上長輩圖產生器這個神器。 我如獲至寶,馬上投入長輩圖的製作工程,一連做了近十張長輩圖。可惜,時隔多年,大多數檔案已經刪除,只剩下兩張發布在私人社團,剛剛被我翻了出來……
「放心啦,菜鳥不要太白目,保證不會出事,出事的都是老鳥啦!」有一位學長看我們擔心受怕的模樣,好心安慰我們。不過,我雖然很感激他的安慰,但卻以為他說的是善意的謊言,心想:「老鳥熟門熟路的,怎麼可能比菜鳥容易出事?!」
童話世界裡有白雪公主,在我的國小高年級寫作班上,則有一位--白眼公主。一看就知道是一個被慣壞,罹患嚴重公主病的女孩,怎麼說呢?
《天橋上的魔術師》第八集預告描述入伍服役後不久的阿猴,驚覺女友馬小蘭兵變而痛不欲生。最後,他和小蘭談判未果,竟掏出自軍營偷帶出來的步槍,瞄準小蘭背後……「砰!」 我在外島東引當兵時,也從學長那聽到兩則在島上發生的慘案,全是因兵變而起。
台灣有一群顧客超乎你的想像,他們付了費用以後,你越認真服務,他們越反感;相反的,你越草率,他們反而越開心,搞不好還給你好評呢! 到底是什麼樣的顧客這麼佛心?他們就是......
再次見到姑姑,我已經在唸大學了。聽到長輩在病房外閒聊,才知道姑姑很早就知道自己罹癌,卻不知道從哪一位師父那邊學來一套自然療法,師父聲稱靠打坐冥想便能夠治癒癌症,還勸信眾千萬不要接受正規治療,以免病情惡化。 姑姑信以為真,不再上醫院,試圖靠冥想療法擊退癌細胞……
我打開繪圖軟體,花了一個多小時,終於製作出一張長輩圖。沒想到,上網搜尋,才發現早有熱心網友設計出線上長輩圖產生器這個神器。 我如獲至寶,馬上投入長輩圖的製作工程,一連做了近十張長輩圖。可惜,時隔多年,大多數檔案已經刪除,只剩下兩張發布在私人社團,剛剛被我翻了出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書提供瞭解決焦慮問題的10種方法,讓人能從焦慮中解脫出來,重新打造未來的人生。這篇文章探討了焦慮的根源,特徵以及如何預防與和解焦慮的方法。作者提倡給自己留出一些時間,與其著眼於效率,不如追求豐富幸福人生。
瞭解為何工作、如何自我對話的解決工作焦慮的方式,這一系列文章介紹了減輕工作焦慮的策略,介紹了一些應對 burnout 的策略,例如簡化、放鬆、慶祝、溝通、運動、看到遠見以及提問式的自我對話。通過這些策略,讀者可以更好地應對工作焦慮,增強心理韌性。
不安感是每個人都會碰到的事情,但是要克服它,先要了解它的來源。讓我們來看看一些常見的不安來源,還有一些實際的做法來應對。 1. 工作壓力:工作太緊張了 解決辦法: 和老闆講講,把你的狀況講清楚,也許能有改善。 調整一下工作優先順序,分配任務,讓自己輕鬆一點。 學幾招時間管理,讓工作變得更有
Thumbnail
其實原本沒有想要從匱乏、焦慮這種比較沉重的話題說起,但好像不從這些議題開始說,大家就會忽視應該先去面對自我議題,與清理這些限制性信念、焦慮感受的重要性,畢竟思緒若太過沉重,即便有新的觀點進來,也無法很好吸收。
Thumbnail
在科技迅速發展的現今社會,過多的選擇和資訊常常讓人們感到焦慮和壓力。這篇文章解釋了焦慮的根源以及如何應對焦慮情緒。作者提出了以正向思考和減法生活等方式來放鬆生活、降低壓力。
Thumbnail
為什麼連假結束了,焦慮反而卻開始了呢?​當我們從放鬆的假期,回到繁忙的工作步調,內心往往會產生抗拒和不安。這時當你越是要求自己馬上進入工作模式,反而越會感到心浮氣躁。這種被稱為「連假症候群」的心理現象,是當我們從長假中的休閒模式,再度轉換到工作模式,可能突然感到的焦慮或慌張,而產生心理和生理不適。​
文/晨光暖果醬   「好擔心明天的工作!」、「後天就要上台了,真煩惱!」、「不曉得下個禮拜的報告,能不能表現得好?」你是否也經常如此,日日焦慮呢?曾經的我,也時常為未來的事情擔憂,然而某天我看到一段話,突然明白過來,其實不需要太過憂慮未來。   先來說說現代精神官能症的問題,有一部分的焦慮症都是
Thumbnail
在職場上,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挑戰。這些困難和挑戰,可能會讓我們感到焦慮、壓力。如果長期處於焦慮的狀態,會對我們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職場焦慮的危害包括:降低工作效率:焦慮會讓我們注意力不集中,難以做出明智的決策,從而影響工作效率。加劇心理問題:焦慮會導致情緒不穩定、失眠、抑鬱等心理問
Thumbnail
本書提供瞭解決焦慮問題的10種方法,讓人能從焦慮中解脫出來,重新打造未來的人生。這篇文章探討了焦慮的根源,特徵以及如何預防與和解焦慮的方法。作者提倡給自己留出一些時間,與其著眼於效率,不如追求豐富幸福人生。
瞭解為何工作、如何自我對話的解決工作焦慮的方式,這一系列文章介紹了減輕工作焦慮的策略,介紹了一些應對 burnout 的策略,例如簡化、放鬆、慶祝、溝通、運動、看到遠見以及提問式的自我對話。通過這些策略,讀者可以更好地應對工作焦慮,增強心理韌性。
不安感是每個人都會碰到的事情,但是要克服它,先要了解它的來源。讓我們來看看一些常見的不安來源,還有一些實際的做法來應對。 1. 工作壓力:工作太緊張了 解決辦法: 和老闆講講,把你的狀況講清楚,也許能有改善。 調整一下工作優先順序,分配任務,讓自己輕鬆一點。 學幾招時間管理,讓工作變得更有
Thumbnail
其實原本沒有想要從匱乏、焦慮這種比較沉重的話題說起,但好像不從這些議題開始說,大家就會忽視應該先去面對自我議題,與清理這些限制性信念、焦慮感受的重要性,畢竟思緒若太過沉重,即便有新的觀點進來,也無法很好吸收。
Thumbnail
在科技迅速發展的現今社會,過多的選擇和資訊常常讓人們感到焦慮和壓力。這篇文章解釋了焦慮的根源以及如何應對焦慮情緒。作者提出了以正向思考和減法生活等方式來放鬆生活、降低壓力。
Thumbnail
為什麼連假結束了,焦慮反而卻開始了呢?​當我們從放鬆的假期,回到繁忙的工作步調,內心往往會產生抗拒和不安。這時當你越是要求自己馬上進入工作模式,反而越會感到心浮氣躁。這種被稱為「連假症候群」的心理現象,是當我們從長假中的休閒模式,再度轉換到工作模式,可能突然感到的焦慮或慌張,而產生心理和生理不適。​
文/晨光暖果醬   「好擔心明天的工作!」、「後天就要上台了,真煩惱!」、「不曉得下個禮拜的報告,能不能表現得好?」你是否也經常如此,日日焦慮呢?曾經的我,也時常為未來的事情擔憂,然而某天我看到一段話,突然明白過來,其實不需要太過憂慮未來。   先來說說現代精神官能症的問題,有一部分的焦慮症都是
Thumbnail
在職場上,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挑戰。這些困難和挑戰,可能會讓我們感到焦慮、壓力。如果長期處於焦慮的狀態,會對我們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職場焦慮的危害包括:降低工作效率:焦慮會讓我們注意力不集中,難以做出明智的決策,從而影響工作效率。加劇心理問題:焦慮會導致情緒不穩定、失眠、抑鬱等心理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