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原本是想來介紹說明一下
改版後的記帳表單(舊版表單看這裡),前言、大綱和細項都寫得差不多了,誰知在寫補充說明「如何養成記帳習慣」的細項「降低排斥感-記帳不是為了省錢」就卡關了,倒不是掰不出字來,而是寫得太多直接變成小論文,於是就乾脆獨立成一篇了,也順便對自己的省錢動機、方式進行一下反思和調整。
我認真寫,您隨便看。
再補充一下本人背景介紹,我是個財富階級最底層的高級遊民(freelancer),財務狀況確實有因為一些心態改變而稍有改善,但距離變有錢還有很長一段路。這篇文章可能對變有錢沒幫助。不過把它當成「失敗筆記」或許就有點可看性了?
很多理財或成功學的文章或書都會說「理財是成功的第一步」、「有自制力才能成功」,我同意。但他們對成功的定義好像和我的不太一樣,我從來都不想成為大老闆或投資達人,我的夢想就是自在耍廢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吃吃喝喝看看電影追追劇寫寫畫畫吸吸貓),所以當他們說「成功人士不會把時間浪費在享樂,而是在學習或擴展人脈」時,我就起雞皮疙瘩想把網頁關掉(←如果TA和我一樣愛耍廢,看到這句就完全不想買。但你若說「自制、養成好習慣是為了有更多時間去做想做的事」,完全中了),我大概更喜歡藝文類型的成功人士,比如約翰藍儂「當你在享受時間,就不叫浪費」,但又想想,這類型的人太吃才華和機運。普通人如我要達到理想生活,只好去看看各種不同面向的成功人士指南(但還是會選擇性忽略那些始終無法認同的價值觀),從中挖掘一點可以嘗試的地方,希望能稍微接近財富自由,放心耍廢。
若我真的有幸有錢到有人找我出書,我的書名大概會是《有錢是因為我想耍廢》。
再補充一點:近年讀到最受用的書是《原子習慣》,尤其裡頭說的,養成習慣與其從目標和做法調整,不如從內而外,先改變信念和心態(身分認同)。我寫下了幾個自我認同,若行不通就再調整,最後成為難以動搖的信念的是「自由的人」「生活實驗家」,從此,較能掌握自己的情緒、和錢、和時間。(但要拿出外人也看得出的成果還需要累積一下)
記帳並不為了省錢,是為了讓所花的錢有價值
很多人排斥記帳的原因是覺得「再怎麼省也贏不過有個富爸爸」,或是「我工作那麼辛苦當然要好好犒賞一下自己」「省錢又不能讓我變有錢」,沒錯!我也非常認同,所以我記帳並不為了省錢。現在的我不再聚焦「省錢」、購物慾也變高了,存款反而才開始逐漸增加。之所以更仔細記帳和規劃錢的用法只是為了讓我的錢都有好歸屬,讓我真正享受到花錢的美好。
省錢有時會花得更多
而且,用「省錢」的心態去購物反而容易花更多,比如買二送一雖然優惠,但事實上你只需要一個啊!或是逛賣場看到超優惠的的零食組合就忍不住購買,但你本來沒打算要吃啊!或是買一些廉價的服飾用品,結果根本無法使用或一下就壞了。這些日積月累的「省」,不僅可能會導致囤積癖,也可能促使焦慮感加重。(想省錢千萬別去逛省錢板!)
省錢或許是一種窮人病
我20歲前一直領有低收入戶證明(真•三級貧民戶),後來也只是因為民法成年了,所以被踢出補助資格而不是脫貧了。在好傻好天真的小時候,沒有社會階級的概念,我一直確幸努力和才華會讓人成功。直到近年長了點閱歷多讀了點書,才知道成功不成功還要靠環境和機運。而環境還包括了思維養成。
從小就被教導要省錢,省了才會變有錢,我對此不疑有他,並且時常研究省錢之道,每天花很多時間泡在「LIFEISMONEY」版裡面(有陣子還常去蹲「GIVE」版)。東西用到壞掉才換,那些不會壞的書包括教科書就囤。那些是花錢買的,沒壞就丟掉是浪費,也不管內容是不是過時,或還會不會再用到。囤著囤著,變成了一種癖,有陣子我的房間就像資源回收場(現在還是有點像啦)。那些因「前人還沒退休的所以用不上的替補品」也因為脆化、老舊、找不到而沒有機會被上場就直接變成垃圾(←怎麼好像在寫自己的人生🤣)。我還是沒變有錢,都已經那麼省了還是沒有錢。沒錢導致的骨牌效應-對未來的不安全感加重和對金錢很焦慮。
省出消極的金錢觀
「囤積癖」和「焦慮」是我20多年來「盲目的省」導致的病症,需要花一段時間去調整修正。除此之外,我還「省」出了極度消極的金錢觀。反正我這麼省、用不到那麼多錢,所以對工作和賺錢非常不積極,只要22K就滿足了。我的生活圈越縮越窄,越來越無聊。但即使那麼省了,我仍然沒有存款,因為覺得自己省得很辛苦,所以偶爾都會花點小錢發洩一下(有時的理由是「犒賞」),吃一頓頓消夜、買衣服買鞋子,這些「偶爾」累積起來剛好就月光了(幸好我窮到不能辦卡所以沒成為卡奴)。然而可恨的是,這些通常都不能令我開心,或是只有短暫的開心,反而更加強了焦慮(更窮了、而且囤積了更多捨不得用的無用之物、健康也變差了)。
不省了不省了
既然都那麼省了還是達不到財富自由,那就不省了吧。
與其省錢,不如想想怎麼管理錢
忘了在哪看到「有錢人不省錢,而是管理錢」。最近在看《習慣致富》(←mybook有免費序號,七月底前應該都可以領),想說用自身做一下生活實驗,看看用有錢人的思考方式會不會真的變有錢,死馬當活醫,反正總不可能更窮了吧。
說到管理錢,我能做和會做的就只有記帳了。
不再衝動性購買
藉由流水帳的記錄,我發現那些使我焦慮的花費都始於百害無益「衝動性購買」。或許出發點是「犒賞」,但大部分的情況是不僅滿足感沒有想像中的高且負擔更大。所以我在記帳表單裡新增了一個「想要清單」的區塊,把我當下想買物的品都列下來,品項、金額等細節都列上了。該清單非常長一串,總金額對零存款的我來說根本就是天價,我了解到若我繼續盲目花費,是在犧牲我之後的生活,更買不起我真正想要的東西。又再把清單整理分類縮減一下,比如區分成娛樂類、健康類、社交類......,藉由這個過程,我才發現有些東西我其實也不那麼想要或那麼需要,比如服飾。
我這兩年來只買一件衣服(為路跑而買的排汗衫、結果還買錯直接變睡衣),並不是想追求極簡生活。剛開始是因為太胖了就算買了衣服穿起來也不好看,且常常買了穿不下,一點滿足感都沒有,加上家裡陰盛陽衰,阿嬤阿姨舅媽姊姊的衣服快把我淹死。照理來就夠我穿了,那我幹嘛要繼續買衣服?我要做的應該是要減肥!另外也改變了心態,想成為「駕馭衣服的人」而不是「被衣服奴役的人」,且從阿嬤衣櫥挖出來的「真古著」質感款式真的比亂買來的好太多,也不怕撞衫,目前還再挖寶中。再加上我的社交需求很低,需要打扮搭配的場合很少,所以大概可以持續3-5年不太需要買衣服吧(怕被打臉所以先說一下我沒有不買衣服,尤其胖子的褲子容易被磨破還是得買🤣)。
從想要清單裡找東西來買,滿足購物慾
只是在想買(思考)和購買(行動)之間加入一個「放進想要清單」的步驟,我就逐漸戒掉「衝動性購買」的陋習。購物癮犯的時候,就去清單裡找找看有甚麼可以買的。每一筆錢都經過思考才流出去,我的焦慮大大降低,也不太會有所謂的「購後認知失調」,我花出去的錢都是有意義的,滿足感提高了,自我肯定感也提高了。
給自己犒賞預算,預算之內就盡量吃吧
至於「消夜」或「聚餐」這類難以歸類是想要需要還是必要且難以提前規劃的瑣碎支出,我會直接留一筆預算給它們,預算之內就盡量吃吧,反正吃完拉完就看不到了,不會有囤積的問題。
有些「必要」是來自於「想要」
當對錢或生活感到煩躁難以忍受、必須花錢解愁的時候,我就會從「想要清單」裡找出「想要但暫時買不起的」,不太管預算的刷下去(跟家人借卡),我的筆電就是經過這樣一輪購買決策下買來的。然後發現,原來有些「必要」是來自於「想要」。服務業打工族的我其實用不到電腦的,且當時還有一台我妹的七年骨董筆電勉強可以使用。但某次購物癮又犯了、想要讓生活有點突破和改變(白話說法:我想花錢!),所以還是硬著頭皮刷下去(跟家人借卡),為了不白白浪費這筆錢,我開始會找一些需要用上筆電的打工或者接些小案子,然後覺得,早該買了阿。
哀配也是來自於「想要」的「必要」。去年陪娘親住院開刀,玩手機玩到很無聊的我跟姐姐借了ipad mini來玩玩,結果超上癮,想要有一台只屬於我的,於是牙一咬刷下去(跟家人借卡)。現在哀配已經變成我的生活必需品,也創造出很多新的可能性,並且幫我省了很多時間和錢,比如強大自由度又高的筆記軟體,讓我不用再去花錢適應尋找適用的筆記本,或是繪圖軟體省去我尋找適用媒材或好紙的麻煩,且只要確保平板有電,我就能不限時空的創作。有了哀配,我的物慾超大幅度降低了滿足感大大的提升了,一機在手希望無窮,Who needs reasons when you've got IPAD?(←電影猜火車的經典口白),然後覺得,早該買了阿。
並不是所有「想要」都能成為「必要」。對我來說能成為必要的大概要兼具以下特點:能提高生產力、方便性高、適應摩擦力小、不可取代性高。
雖然我非常想買哀鳳或iMac或apple watch,這些確實能提高生產力,但想想還要花時間適應蘋果系統,也不可能一下就用的像已用了20年的微軟那樣順手,換算起來成本(不只金錢還有適應的時間)和風險(可能用不慣就變成居家裝飾)太高了,所以還是買了微軟系統的筆電。而之所以選擇價格比較高的IPAD而非他牌平板,是因為想要的軟體(PROCREAT、GOODNOTES)都只有IOS有啊(←不可取代性高)!
想要的驅動性
當我滿足了「想要」的需求,就越刺激了更多的「想要」。除了飲食上的犒賞,我也想要有精神上的犒賞,我想看更多的電影、我想看現場的舞台劇,我想要有更形而上的滿足,比如藉由捐款照護流浪貓。
在開始列「想要清單」以前,這些想要早就存在了,但以往總覺得自己那麼窮所以不該「亂花錢」。但轉念想想,只要有規劃的「花」,就不是「亂花」。列出清單並搭配記帳表單進行預算調配,終於可以從「想要」變成「擁有」。「擁有的滿足感」刺激我追求更多的滿足。
要得到更多滿足最容易的方式就是用錢換取,於是我開始尋找兼差機會和嘗試投資,開始比較認真地工作賺錢。而想著工作終究是為了滿足自己,而不只是為了生存,就不那麼討厭了。
※小補充:目前增加的消費主要在馬上會消失的食物、聚餐或是線上課程、實體課程、電子書、贊助作者、電影.......等不會有實體的消費,這是我目前想到最可以滿足購物慾又能不造成囤積的方法了。
不是不要省,是不要為了省而省
前面說了很多省的壞話,這邊要再平反一下。我仍然認為「省」是一種美德,但有個前提:不為了省而省。並不是要你真的都不要省,而是要思考一下省的目的、以及多考慮一下是不是真的有省到(把時間也列入考量)。
所以在買筆電時,我不考慮二手,因為要考慮的點太多(品牌、型號、出廠年份、保固......),為了省下研究東研究西的時間,我直接丟出需求在網路上爬文,選定機型後,在多個平台比價過後才下手購買。
而在買IPAD時則是直接去找二手的,蘋果敢買二手是因為相對來說遇到問題要解決的話單純的多(型號簡單、用戶量大)。
至於當初為了省而買的二手手機,雖不至於七進七出,但確實降低了我的手機成癮性(三天過熱一次、五天當機一次)🤣。
後記
寫一寫就快5000字了,寫文章真的是很療育的事。思考寫甚麼、安排段落、組織文章,感覺頭腦變的清明了。而且還想到更多可以寫的題材,比如「窮的壞處與好處」「省是一種樂趣」.......。
很感謝看到這裡的你,但若能留言跟我說說您的想法,將會幫助我進步或改善或更肯定自己:)。
⏬WOO的出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