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講的就是平常在挑東西,是需要練習的
球來就打,那你真的體力很好。
跟今天的正文做個區隔,「寫作」實際上是一種工具,引號中你可以代換成任何想做的事情,簡報、看書都是;如果僅是因為這件事情「很好」,那很快就會走到死胡同,因為做任何事,都有它們無聊的「技術面」存在。
很多名人僅是利用工具展現他們光鮮亮麗的那面,非熟稔這些而得其名。
這就是差距,為什麼有的人讀書讀出名頭,我還在為考不考研煩惱;有的人可以簡報模板做出名堂,我即使有一定程度的演講能力,也沒有因此賺進大把鈔票,反正想不通的話,就通通推給運氣好了。
同樣的事做不出二個同樣成就的人,出於彼此對其中意義理解的不同。
...
就是說,寫作這事本身不具備意義。
這類言論很容易讓「正向中毒」的人跳腳。
從前指摘過一段文字,像我這樣經濟系出身的學生,學完個體、總體經濟學後,完全沒辦法理解,為什麼有人去鼓吹這二本是對生活有用「必讀」的東西;這太浮誇,即使經濟歸類給社會科學,但它尚無法預測未來。
經濟學很努力將各種社會因素納入考量,可無法將人性因子量化是它的弱點。
什麼意思呢,好比我們看一個人,二年內他就偷竊、擄人加詐騙,理論上會推定他社會化不完全,即使他的家庭或其他人際背景加進來,只是更佐證這樣的人容易犯罪,不在乎他會不會只是「好玩」而已,反正時程很集中。
即使是要「理財」也不應該碰經濟學問,你不會對理論上社會分配有興趣的。
很顯然做某些事情,會被人強加意義上去
本人實在很不樂見,我們過去 20 多年已經被這些東西誤導很久。
對部分人來說,他們的留學經驗有很大意義,那就不考慮自己會不會水土不服,甚至是「不必要」嗎;或者對我來說,寫作看上去有非比尋常的意義,那麼就鼓吹大家寫作好嗎,即使不問細節。
你所相信的意義,很可能只是在強化別人的信念,畢竟你可是他的隱藏財源。
寫作上,我從不怕被搶飯碗而拒人於門外,不然就每一集大開收費,廣告收入也打開就好,然後講述這行的艱辛來逼退人還不簡單;關鍵是在:我需要一個,不被世界打擾的空間去想事情,選擇撰文的「做法」而已。
「這個好可能要再想想」給那些急於找事情做的人了。
...
餘下的空間你可以透過方格子既有功能,與我的內容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