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經歷的發現
去年在導遊受訓的時候,認識一位媽媽,稍微有一點年紀,他的小孩國高中,跟我勉強算同一個世代,所以跟這位媽媽聊過不少教育,但沒有聊到家庭方面的事情,這段話是聽另一位同期的朋友所轉述,她跟這位媽媽聊天提到的。
放下理想,陪你成長
她問這位媽媽,妳怎麼會想當導遊呀? 這位媽媽說:她一直都很喜歡出遊,家庭旅遊也都是她在辦,很早就有這樣的理想,但是,孩子出生了,她覺得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她願意先放下理想,來陪伴孩子們成長,孩子長大後,她再來實現理想。
雖然是聽別人轉述,但聽到這段話的當下,我說不出話來,我從沒有想過,原來當媽媽會是這麼想的。在那之後,我回到家,問爸媽,你們有什麼樣的理想? 我得到的答案是:希望你跟阿弟,平安健康快樂。 爾後,我又問了幾次,都得到類似的答案,我跟他們說,我不是要這種啦,是你們年輕時候的理想,但他們總是沒有多回答。
誰的年輕沒理想?
每個人一定都有過理想,兒時理想、剛出社會的理想,不相信有任何一人,從出生到現在都沒有過理想,唯一有可能的是已經放下,但會願意放下,一定有他的理由。我認識的那位媽媽,是為了孩子而暫時放下,但不曉得爸媽是為了什麼而放下。
曾經以為自己是風,後來發現自己只是草
這是源自電影艋舺的一句話 - 「我也曾經以為自己是風。可是最後遍體鱗傷,我才知道我們原來都只是草」。終究被這個現實的風,壓在地上,求生存。
這是一種放下的可能原因,曾想過,也許有一天,歷經滄桑之後,發現自己很難達成心中的理想,再怎麼努力,現實總是告訴我們:別傻了,這是幾乎不可能的,那可能會因此而放下,或者改成身邊較易實現的,像是小孩好好地長大。
我們都是歲月造出來的明珠
另一種可能的原因,就像那位媽媽,是為了孩子,為了家庭,而放下理想。
她的話,總讓我想到 《82年生的金智英》,一個為了家庭和小孩,被迫放棄自己理想的媽媽。一直記得,金智英模仿外婆,對她媽媽講的那段話:「美淑啊,想當年你正值青春年華,卻為了供哥哥們讀書,在清溪川給人家踩縫紉機,人也日漸消瘦,每月按時拿著工資回來,媽媽都心如心如刀割。手被縫紉機弄成那個樣子,媽媽的心別提有多痛了。當時沒能好好抱抱你、也沒能和你說句感謝的話,我的美淑啊,對不起。智英她就算再辛苦,也會自己看著辦的。你把她培養得很堅強。」
還有金智英媽媽,跟小時候的金智英說:「媽媽本來也想當老師,但是為了賺錢供哥哥們讀書,所以沒有去當老師」。小智英說:「那現在去當就好啦」。媽媽說:「現在要照顧你們了啊」。小智英回答:「是因為我才當不成嗎?」
金智英媽媽為家庭,放棄大好的青春年華,而今她同樣也為家庭,放下人生的理想。電影的媽媽是出於世俗壓力,我認識的那位媽媽是出於內心的意願。
無論家人放下理想的原因是什麼,他們已經為我們失去很多東西,曾經的理想,近20年的自由,青壯年的時光,我們都是家人用歲月造出來的那顆明珠。
好一陣子在想,5年,甚至10年後,如果有了小孩,我會怎麼做? 以前從來沒想過這樣的問題,雖然沒有一個明確的想法,但已經多少能有點體悟,也許真的得等到那時,才能真正體會,才知道會怎麼做吧?
美好的未來是兼顧工作 理想 家庭,但也許真的很難,先把疑惑和感謝放心中,帶著繼續思考,繼續前行,未來有一天會揭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