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本片前,文青懶媽已間或性地讀過許多觀後感,大多是來自女性對電影內容的認同、述說著自身在成為太太、母親後在各個身份間的轉換、認同及不適應中的適應。
身為一個女兒、還是長女,雖然沒辦法做到長姐如母,但將自己的夢想拋諸腦後,先成全家中弟妹就學的過程在所難免。
要說遺憾太沉重,要說犧牲也言過其實,不如說是覺得可惜,沒能更早地實現自己的夢想。
電影中刻畫了女性在職場中的困境、社會氛圍的性別不平等,也蜻蜓點水地點出了亞洲社會(育嬰假回歸困難的狀況我想應該不單只存在於韓國)對於父母休假在家(不事生產)照顧家庭的不諒解。
這些鐵錚錚的事實,只能靠家庭教育,像螞蟻般地軟土深掘,鬆動這些根深蒂固的世俗結構與認知。
金智英的枷鎖,在於她太習慣認同世俗的眼光與想法,所以壓抑,但她卻又不甘。
她想當個好媽媽,所以在家事與顧兒中找不到喘息空間;想當個好媳婦,所以只能事事遷就,像次等公民般接受婆婆的安排與贈予。
這樣的不甘便成了日後靈魂出竅,以她人口吻的陳述來表達自我不滿的宣洩。
我認同金智英姐姐在車上說的那句話「誰不是退一步在生活?」
人類本來就是群聚物種,與他人相處,就像河裡的石頭一樣要被磨去陵角變得圓潤。但縱使石頭的外貌相似了,本質依舊不變。
人的自我價值也該是如此。
一個母親的價值不在於你是否合乎社會價值觀的好母親,而是你能否拍拍自己胸脯,大聲說你已盡其所能地愛你的孩子,指引他走向正途。
一個太太的價值,也不該只是能打理家務為丈夫洗手作羹湯,而該是平等地看待雙方的關係,給這個你決定牽手一輩子的對象,正向的反饋與討論,幫助雙方離理想生活更近一步。婚姻生活不是只有退讓,而是像跳雙人舞步一樣進進退退,找到合拍的步伐。
每個人都背負著不同的過往。
每一道回憶在都在靈魂上劃下深淺不一的痕跡。
身而為人,沒有誰是比較不辛苦的。
退一步生活,不是犧牲自己的意見,而是更圓融地成就自己與他人。
不是吞下自己的不甘,而是該想方設法完成夢想。
除非確知大限就在明日,否則怎能認定還未實踐的夢想,只能變成來不及成真的遺憾呢?
金智英在咖啡店內突破不敢開口的心防。開口反擊批評她的人不是她,怎知道她的一天過得如何,遇見了什麼樣的人。
為母則強。這也是擁有孩子後人生也就此改變的契機。
她是她,所以她該為自己發聲,才能突破桎梏向著更好的自己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