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AZ校園戰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打到肺炎疫苗了,是AZ第一劑。
前面提過,自己有擔任高雄一間中學的社團指導老師。雖然上年度下學期社課早在五月就因警戒措施而提前結束,不過學期末校方詢問我們接踵意願,在不考慮疫苗廠牌前提下,我填「是」,也沒多想何時能打到,畢竟「相對」年輕。
接著就在開打前兩天收到訊息通知,7/29在高雄展覽館打疫苗。
高雄展覽館正面的《躍身未來》公共藝術
之前對打疫苗與否十分消極,倒也從PTT跟臉書得知,打完AZ疫苗第一劑有非常明顯的副作用,甚至嚴重程度是越年輕越大。無怪乎會有人在打疫苗前,說希望自己是AZ疫苗認證的老年人,就是副作用會相對輕微的意思。
那天13:50左右提早搭輕軌到展覽館正門,經過簡單的報到手續,直接被指引到北館展場空間內。那裡跟這幾個月來在網路上看到的畫面一模一樣,在間隔極大的條件下排列幾百張的折疊椅,椅子上坐著來打疫苗的民眾。
一行人到完全空的這一排依序坐下,再由醫生確認身分及身體狀況,很快由鄰近的阮綜合醫院護理師,幫這一排坐著的人施打疫苗。剛打的當下沒什麼感覺,僅一般的注射刺痛感而已。老實說直到現在我仍會怕打針,更別說抽血,所以捐過一次血算是很有突破了。
打完後在椅子上坐著發呆十來分鐘,沒啥特殊的身體反應就離開了,等於展覽館待不到半小時,就完成整個疫苗施打的流程。
高雄展覽館的「疫苗施打站」布幕
北館展場空間的出口,可以看見裡面排列的折疊椅
為了這很突發的疫苗施打安排,我原先排班的四、五、六都取消,老老實實買了一堆水跟類似普拿疼的成藥,準備迎接預計12小時後,據說會讓你痛到下不了床的副作用。
最後,實際上副作用的持續時間跟狀況,比我預期得還緩和一些。主要就是隔天凌晨起,開始感受到全身痠痛、四肢無力,身體也明顯出現發燒情況,又同時有畏寒症狀,要在不涼爽的南部夏夜,全身蓋著薄被睡覺,冷到下床喝水和上廁所都感到吃力。
畏寒程度之誇張,比起其他症狀還讓人意想不到,發燒到39度都比不上。
整體最痛苦的,莫過於你幾乎無力移動,卻也因不舒服而無法安然入睡。好在,這一切症狀在打完疫苗的第二個上午起逐漸緩和,很常聽到的「施打位置痠痛」這點,也沒有發生在我身上。
結論是打完AZ疫苗第一劑,高機率會成為兩天無法工作的「床上躺平人」。如今能很光明正大地說,因為學校社團老師身分而被安排打AZ第一劑疫苗的我,相對「AZ特戰隊」,可以被稱為「AZ校園戰隊」的一員吧。
至於週日因豪雨放假,導致自己從週四一路放假到隔週一,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avatar-img
41會員
149內容數
鐵道獨旅隨筆,關於乘車可見的風景、車站為起點的巡禮、曾經的鐵道路基之上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乘零|獨旅的漫行 的其他內容
疫情警戒措施下,返鄉變成顧慮很多的一件事。實際在微解封前返家一趟,高鐵的空蕩程度超乎預期,終究希望隨著疫情趨緩,往日的乘車人潮能盡快回來。
沒開館也沒開放公共設施的疫情期間,卻迎來最誇張的遊民事件,並動搖本就處於矛盾的價值觀。遺憾的發現,對「弱勢」既憐憫又懼怕的心態,或許是自己體會社會現實面後,選擇抱持的無解惆悵。
疫情警戒升級的六月,也是難得雨下很多的六月。以為會多出很多時間,實際上依然被工作,以及沒有盡頭的憂鬱給佔滿,並同時期待解封後的正常生活,和擔憂不再認同的那個自己。
高雄的臨海新路以南區域,與鐵道文化園區隔著馬路,總被忽略也曾是台鐵高雄港站一部份,遺留月台、軌道與轉轍器等設施。缺雨下諸多巧合,讓這裡近期被白茅花草佔據,形成夾雜在鐵道遺址的白色花海。
到駁二 LIVE WAREHOUSE 聽歌的念頭,因緣際會遇見輕快英文歌曲風的團體 The Fur.,帶來難忘的週五夜晚。可近日休團的決定讓人遺憾,只盼望著疫情結束,與下次舞台的再相遇。
在5/13這天寫封信,給也來自5/13,並曾經有緣走過一段旅途的那個她。傳達不到的生日快樂,夾雜著惆悵,但更多的是對那段路的感激,以及希望彼此未來一切安好的期盼。
疫情警戒措施下,返鄉變成顧慮很多的一件事。實際在微解封前返家一趟,高鐵的空蕩程度超乎預期,終究希望隨著疫情趨緩,往日的乘車人潮能盡快回來。
沒開館也沒開放公共設施的疫情期間,卻迎來最誇張的遊民事件,並動搖本就處於矛盾的價值觀。遺憾的發現,對「弱勢」既憐憫又懼怕的心態,或許是自己體會社會現實面後,選擇抱持的無解惆悵。
疫情警戒升級的六月,也是難得雨下很多的六月。以為會多出很多時間,實際上依然被工作,以及沒有盡頭的憂鬱給佔滿,並同時期待解封後的正常生活,和擔憂不再認同的那個自己。
高雄的臨海新路以南區域,與鐵道文化園區隔著馬路,總被忽略也曾是台鐵高雄港站一部份,遺留月台、軌道與轉轍器等設施。缺雨下諸多巧合,讓這裡近期被白茅花草佔據,形成夾雜在鐵道遺址的白色花海。
到駁二 LIVE WAREHOUSE 聽歌的念頭,因緣際會遇見輕快英文歌曲風的團體 The Fur.,帶來難忘的週五夜晚。可近日休團的決定讓人遺憾,只盼望著疫情結束,與下次舞台的再相遇。
在5/13這天寫封信,給也來自5/13,並曾經有緣走過一段旅途的那個她。傳達不到的生日快樂,夾雜著惆悵,但更多的是對那段路的感激,以及希望彼此未來一切安好的期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流行後,門診中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特地來自費施打疫苗的患者,多數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突然開始重視疫苗接種以及自身的健康。其實平常偶爾也有家長問歐醫師,除了流感跟新冠疫苗,還有沒有哪些自費疫苗可以施打?我相信每個爸爸媽媽,心裡一定是希望可以維持身體健康,陪伴孩子更久的時間。 成人也可以打的
Thumbnail
新冠疫情變異後迎來了新高峰 無法確定化療中施打疫苗的效果與反應 採取躲避戰術,出遊只往空曠的地方走,盡可能的居家生活   2022/5/4(三)  維持期第十週,回診打藥日 上週弟弟出院前,主治醫生特別說明了新疫情高峰的狀況 分析了施打疫苗的利與弊 (但媽媽感覺有說跟沒說一樣,因為根本不
Thumbnail
作為一位父親,我們怎麼面對腸病毒的季節流行?為了孩子的健康,我們經過評估後決定讓他們施打安特羅生技腸病毒疫苗。在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們的選擇理由和疫苗接種的相關經驗。希望這能提供其他家長參考。文章中也附上了社團法人臺灣病毒暨疫苗學會的腸病毒衛教網站連結,讓大家可以更深入瞭解和預防腸病毒。
Thumbnail
今天分享一件事給大家。近日有位個案聽完抽血驗尿的報告之後,很認真卻也不解的向我描述發生在她身上的故事,期望有人能告訴她為什麼。 個案說在疫情前1年因為右腳底的抽痛開始睡不好,隨著中西醫看診檢查用藥的次數增加,疼痛的強度、頻率和範圍不減反增。一直到疫情後接種了第一劑和第二劑新冠針劑之後,逐漸減緩
Thumbnail
在準備出國留學前,各種疫苗和體檢費用可能會讓你掏空荷包。不僅如此,肺結核測試的結果也可能影響你的預算和出國計畫。本文分享了作者在準備出國留學前所遇到的各種疫苗與肺結核測試的情況,希望能給讀者一些預警和幫助。
Thumbnail
施打疫苗是大家遠離疾病的方法之一,從小到大我們接種了B型肝炎、小兒麻痹與日本腦炎等等多種疫苗,都是為了提升國民健康生活的狀況。        但是當我們還是小小孩的時候,有的人會非常害怕打針,即使是長大了,還是有人被注射時會有暈針現象,其實打針的確也是身體被攻擊的一種狀態,當你越害怕時,肌肉就
Thumbnail
身為媽媽後沒多久,很快就會遇到寶寶需要施打疫苗,嘉琪醫師簡單和您分享寶寶的疫苗注射。
沒錯,從接下店面開始沒幾天,我竟然確診了...covid流行到現在後疫情時代,這是我第一次驗出兩條線...雖然自認絕對會得,不過竟是挑這個時間點,我也是好無奈。 一月分我甚至還去打第五劑的疫苗,沒想到這次症狀幾乎全部都有,頭痛、發燒、鼻涕、喉嚨痛、有痰、微微咳嗽,還好第三天之後就只剩下喉嚨痛和頭痛
Thumbnail
新冠肺炎我是有確診一次,疫苗目前則是打到了第四劑💉 當時就是和我爸媽他們一起相互感染,幸好我們的症狀都不嚴重,類似有點嚴重的感冒,除了咳嗽咳不停,其他方面沒有大礙,沒有發燒更沒有失去味覺這些,起初最擔心我爸媽,幸好我們的症狀都很輕微,可能和有施打疫苗有關吧㊗️ 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的啊🥹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流行後,門診中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特地來自費施打疫苗的患者,多數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突然開始重視疫苗接種以及自身的健康。其實平常偶爾也有家長問歐醫師,除了流感跟新冠疫苗,還有沒有哪些自費疫苗可以施打?我相信每個爸爸媽媽,心裡一定是希望可以維持身體健康,陪伴孩子更久的時間。 成人也可以打的
Thumbnail
新冠疫情變異後迎來了新高峰 無法確定化療中施打疫苗的效果與反應 採取躲避戰術,出遊只往空曠的地方走,盡可能的居家生活   2022/5/4(三)  維持期第十週,回診打藥日 上週弟弟出院前,主治醫生特別說明了新疫情高峰的狀況 分析了施打疫苗的利與弊 (但媽媽感覺有說跟沒說一樣,因為根本不
Thumbnail
作為一位父親,我們怎麼面對腸病毒的季節流行?為了孩子的健康,我們經過評估後決定讓他們施打安特羅生技腸病毒疫苗。在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們的選擇理由和疫苗接種的相關經驗。希望這能提供其他家長參考。文章中也附上了社團法人臺灣病毒暨疫苗學會的腸病毒衛教網站連結,讓大家可以更深入瞭解和預防腸病毒。
Thumbnail
今天分享一件事給大家。近日有位個案聽完抽血驗尿的報告之後,很認真卻也不解的向我描述發生在她身上的故事,期望有人能告訴她為什麼。 個案說在疫情前1年因為右腳底的抽痛開始睡不好,隨著中西醫看診檢查用藥的次數增加,疼痛的強度、頻率和範圍不減反增。一直到疫情後接種了第一劑和第二劑新冠針劑之後,逐漸減緩
Thumbnail
在準備出國留學前,各種疫苗和體檢費用可能會讓你掏空荷包。不僅如此,肺結核測試的結果也可能影響你的預算和出國計畫。本文分享了作者在準備出國留學前所遇到的各種疫苗與肺結核測試的情況,希望能給讀者一些預警和幫助。
Thumbnail
施打疫苗是大家遠離疾病的方法之一,從小到大我們接種了B型肝炎、小兒麻痹與日本腦炎等等多種疫苗,都是為了提升國民健康生活的狀況。        但是當我們還是小小孩的時候,有的人會非常害怕打針,即使是長大了,還是有人被注射時會有暈針現象,其實打針的確也是身體被攻擊的一種狀態,當你越害怕時,肌肉就
Thumbnail
身為媽媽後沒多久,很快就會遇到寶寶需要施打疫苗,嘉琪醫師簡單和您分享寶寶的疫苗注射。
沒錯,從接下店面開始沒幾天,我竟然確診了...covid流行到現在後疫情時代,這是我第一次驗出兩條線...雖然自認絕對會得,不過竟是挑這個時間點,我也是好無奈。 一月分我甚至還去打第五劑的疫苗,沒想到這次症狀幾乎全部都有,頭痛、發燒、鼻涕、喉嚨痛、有痰、微微咳嗽,還好第三天之後就只剩下喉嚨痛和頭痛
Thumbnail
新冠肺炎我是有確診一次,疫苗目前則是打到了第四劑💉 當時就是和我爸媽他們一起相互感染,幸好我們的症狀都不嚴重,類似有點嚴重的感冒,除了咳嗽咳不停,其他方面沒有大礙,沒有發燒更沒有失去味覺這些,起初最擔心我爸媽,幸好我們的症狀都很輕微,可能和有施打疫苗有關吧㊗️ 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的啊🥹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