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土的日子忙什麼—今天聽大津市觀光推廣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吃土的日子忙什麼—今天聽大津市觀光推廣
講大津市可能很難立即熟悉,但是如果講到距離京都不遠的琵琶湖,應該就開始有感覺了,大津市跟琵琶湖都是在滋賀縣,距離京都大約30分鐘的地鐵距離,距離大阪大約 1個半小時左右的距離
,算是有一點點小偏,但是如果已經走膩了大阪京都等大城市,這些周邊的小城市其實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並且城市雖小五臟俱全該有的櫻花楓葉美景,或是該有的溫泉或是一定要有的日本和牛一樣的沒少又更經濟實惠,是一個不能輕易錯過的小城市。
#美食
日本三大和牛之一的近江牛,在豐饒自然環境中飼養的近江牛,在國內獲得了高度評價,在這城市你可以享受到高CP值的近江牛牛排、江牛牛日式壽喜火鍋、江牛牛涮牛肉等近江牛肉餐廳。
#美景
櫻花祭到的時候可以不要擠清水寺改去三井寺開花期間大約跟大阪京都接近每年預計3月下旬-4月中旬【三井寺(園城寺)・琵琶湖水渠】在滋賀縣屈指可數的櫻花勝地,三井寺和琵琶湖疏水周邊。每年4月上旬可以欣賞燈光照射下的夜櫻。夜晚燈光映照下櫻花隧道的美景令人嘆服。
營業時間8:00~17:00 (點燈期間 18:30~21:30)
三井寺參觀費:600日圓
地點:大津市園城寺町246
交通路線:石山坂本線至三井寺站下車,步行10分鐘
聯絡方式:園城寺 TEL:077-522-2238  FAX:077-522-2221
#溫泉
大津市也是有溫泉的,最著名的是雄琴溫泉,相傳「雄琴溫泉」是在超過1200年前被比叡山延曆寺的僧侶「最澄大師」所發現,但吸引我的最大的特色應該是面琵琶湖,以及很多溫泉旅館提供房間內泡湯的服務,一邊泡溫泉一邊看著黃昏或是日出的太陽,感覺應該很舒服。
地理位置
距離大阪約 1小時,距離京都約30分鐘,所以不管是大城市玩膩了或是想來個一日遊應該也不錯。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7會員
225內容數
朋友之間,就是要互相麻煩才會是成為朋友,沒有互相麻煩的基礎就少了很多談話的動機,而我就想那我可以讓別人麻煩什麼,除了我的旅遊專業外,那就是我可以常常經過聊天中發覺對方專業上的優點,這些優點如何讓別人看到,如何直接或是間接的幫忙推廣他的業務,所就成立了專題:人脈平台系列,陸陸續續也寫了1年多100多篇,也歡迎有朋友想要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檎子的本周聽什麼(10) 我的藍色歌單會用這個標題只是單純因為把cover做出來後發現都是深藍色系的風面而已,也沒什麼特別好說的,但大多數都是post rock,有時候真的覺得歌曲封面很迷人的地方是許多歌曲跟封面都非常地搭調,好像不少後搖的美術風格都會有大山大水或星空那種磅礡的感覺呢。歌不宜遲,就來聽聽本周的檎子歌單吧。
Thumbnail
avatar
林檎子
2021-07-17
今天看什麼|【書籍】我,和我以外的 - Roland|日本第一男公關、人生、名言日本第一男公關寫的書,不看多可惜。 我似乎從小就對世界上的各種第一名特別感興趣。 這本書是以Roland本人自己解釋他所說過的名言金句,進而闡述自己人生至今替會到的各種小心得。文字很淺顯,書也不厚,由很多個小短篇組成,讀起來很快,就像Roland本人站在面前和你對話一樣。 仿照著他寫書的模式,我也來
Thumbnail
avatar
藏霜Frossst
2021-05-28
檎子的本周聽什麼(9) 最近上班聽什麼經過三個月沒發文的耍廢,終究還是得要上來更新一下最近的近況。發完牢騷不忘附上我最近上班聽的歌,希望大家會喜歡。
Thumbnail
avatar
林檎子
2021-03-07
檎子的本周聽什麼(7) 城市裡的荒島歌單在台北這個城市裡,我覺得每個人都是一個荒島。被生活的步調壓得喘不過氣,帶來的夢想早就已經不敢再想,卻又無奈、孤單地身在此地,於是每個人就成為了被孤立的荒島,漂浮在名為城市的大海洋中。。今天就來為你奉上我的都市荒島歌單,這次的徵文主題用音樂將每個人的荒島串連起來,也是挺有趣的。
Thumbnail
avatar
林檎子
2020-10-03
比探索死亡意義更重要的課題是 — 今天晚餐吃什麼?以前我聽說過一個說法:「人自出生以後,就是一直走向死亡的過程」,聽起來或許會因為覺得生命的終點是死亡而感到很悲觀,但活著到死亡的過程其實與終點無關,我們可以快樂積極地活著,這並不違和。我覺得不論死亡是一個開始,還是結束,過程的種種體悟與經驗,才是成就我們之所以能成為如此獨一無二個體的真諦......
Thumbnail
avatar
Lily Chen
2020-08-16
[散文] 今天的天空是什麼樣子?上一次有閒情逸致,不為任何目的,只是單純地抬頭、呆望著天空,已經是什麼時候的事了呢?
Thumbnail
avatar
智由心創圖書館
2019-06-19
從吃開始的健康教育:《媽媽,今天吃什麼?》現在學校提供營養午餐,我們也期待在教育目標中加入「食育」,有些縣市也開始嘗試編訂有關食育的教材,但媽媽能夠在家裡自己煮東西,自己做飲食教育,當然是最理想的。這本《媽媽,今天吃什麼?》提供飲食教育的建議,也附有容易上手的食譜,提供參考。
Thumbnail
avatar
李偉文
2018-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