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巴黎小書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是一個主角經過幾十年後才開始正視自己傷痛的故事,也是一個警醒世人不要因為自己的偏執一昧認定某件事,就不願去面對自己的失去和擁有。

主角佩赫杜的書船是一間小型圖書館,同時也是間文學藥房,專門治癒因為各式各樣情緒受困其中的客人,佩赫杜總是能夠看透面前的客人心中的念想,從與他們對話之中摸清他們心中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書。


一開始我們從他不願賣知名作者麥克斯的《夜》一書給一名看起來受情傷所困的女人,而偏執的拿起《刺蝟的優雅》塞進她手裡時,就可以看出佩赫杜在乎的不只是營業額,而是用書去治癒每個人,起碼是讓大家正視自己心中的問題。這種能夠直搗心靈最深處的工夫卻只能用在他人身上,面對自己,佩赫杜總是不願去面對那已塵封已久的記憶,和那封一直不曾打開的最後一封信。


raw-image



作者用大量而細膩的篇幅去勾勒出佩赫杜的模樣和心中一直未曾放下的那個女人——瑪儂,讓讀者能夠掉入那個想要追尋真相,又不敢面對真相的佩赫杜的內心世界。我們彷彿化身成他,在經過一次又一次猶豫和憤怒,悲傷和絕望的拉扯後才將瑪儂寫給自己的最後一封信打開,本以為會看見一行行的愧疚與別離,沒想到信件內容竟是自己完全意料不到走向!


追尋真相之旅

這迫使佩赫杜踏上尋找瑪儂的旅程,書船頓時化身成乘載佩赫杜一直以來喪失的勇氣之船,帶著文思枯竭的年輕作家麥克斯,這位已經堅守在同個城市幾十年的書店老闆化身成船長,在這裡我彷彿感受到作者即將把這位曾經一萬頭牛牽不動的頑固男士推向另一個世界,這不只是一趟尋找曾經的情人之旅,更是讓佩赫杜認清自己並面對一切傷痛,然後經歷幾個失去必經的階段之後迎來嶄新的人生,即便他已經五十一歲又如何?帶著傷痕和悔恨,在追尋真相的途中,我們終將會面對自己,在逃避已久後終於面對的,會是不堪入目的現實,還是自己從未想過的風和日麗?


角色象徵

書中幾個角色分別象徵著佩赫杜的某些人生片段,比如說因為得不到父愛而迷惘,寫出著名小說卻已然想不出下本書該寫什麼的麥克斯;不斷追尋自己曾有一夜之緣的女人,一生做過各式各樣工作的聰明拿坡里人庫內諾;還有自己那位已經年老,和前妻分居已久,卻還是走回彼此身邊的父親,老佩赫杜,這幾個主角的人生都好像照應著佩赫度不同階段的迷惘和渴望,幸好最終佩赫杜沒有膽怯拋下他一直以來的包袱,或說是他躲藏已久的安全小屋,全書到結尾,我們會被瑪儂及其親人感動,會對佩赫杜的蛻變讚賞,更會替那個找到屬於自己人生中的女人,再也不會因得不到的愛而感到困擾的年輕作家麥克斯感到開心。


感想

必須坦白看這本書的前三分之二我都在忍耐,因為過於細膩的描寫和劇情緩慢地推進讓人感到不耐,但直到故事中後段,慢慢能將自己的情緒帶入到書船上幾名男子的視角時,我開始能夠享受劇情的發展,甚至放慢腳步讓閱讀的速度跟上佩赫杜細膩變化的心,從憤怒、震驚、拒絕、悲傷、自責到最後的釋然,這中間的情緒轉折很精彩,甚至看到最後才會發覺自己被作者刻意引導,也和佩赫杜走向相同的邏輯線,直到最終才學會與整件事情共處,接受自己的各種情緒,並與之共存,走向下一段更好的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金的日常隨筆
50會員
127內容數
我會在這裡放一些閱讀隨筆和日常散文~
金的日常隨筆的其他內容
2024/09/16
做完減重手術之後,我躺在病床上一邊忍著各種身體疼痛,一邊幻想著自己會像氣球消風那樣很快就會瘦到理想的體重,一開始也的確因為幾乎無法進食,體重掉的飛快,但直到滿兩週後我開始意識到,這不是我減重旅程的結束,而是開始。 到開始可以吃流質食物後,我替自己準備了米湯、蒸蛋、蛋白飲等等的餐點,但這
2024/09/16
做完減重手術之後,我躺在病床上一邊忍著各種身體疼痛,一邊幻想著自己會像氣球消風那樣很快就會瘦到理想的體重,一開始也的確因為幾乎無法進食,體重掉的飛快,但直到滿兩週後我開始意識到,這不是我減重旅程的結束,而是開始。 到開始可以吃流質食物後,我替自己準備了米湯、蒸蛋、蛋白飲等等的餐點,但這
2024/09/13
作為一個比起小說更愛讀散文的讀者,我評價散文的標準就是日不日常,對我來說比起文字拗口、矯情造作的主題式散文,我更喜歡讀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小事或是一些很細膩的情感,相信受過國高中國文教育的人都聽得懂我的意思,那些在課本裡無聊至極的散文根本打壞了「散文」的名聲,以至於有些學生一聽到散文兩個字就兩眼無
2024/09/13
作為一個比起小說更愛讀散文的讀者,我評價散文的標準就是日不日常,對我來說比起文字拗口、矯情造作的主題式散文,我更喜歡讀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小事或是一些很細膩的情感,相信受過國高中國文教育的人都聽得懂我的意思,那些在課本裡無聊至極的散文根本打壞了「散文」的名聲,以至於有些學生一聽到散文兩個字就兩眼無
2024/09/03
前一陣子聽Podcast時,偶然聽到主持人提到一種主義——斯多噶主義,起因是她正在分享自己得乳癌的整個就醫過程和心情,節目中的另一位主持人邊聽她的經歷忍不住問她為什麼明明得了癌症還可以那麼樂觀面對? (59:55開始提到斯多噶學派) 她解釋道因為她奉行斯多噶主義,認為已經發生的事情她控制不了
2024/09/03
前一陣子聽Podcast時,偶然聽到主持人提到一種主義——斯多噶主義,起因是她正在分享自己得乳癌的整個就醫過程和心情,節目中的另一位主持人邊聽她的經歷忍不住問她為什麼明明得了癌症還可以那麼樂觀面對? (59:55開始提到斯多噶學派) 她解釋道因為她奉行斯多噶主義,認為已經發生的事情她控制不了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純屬個人心得! 我到底聽了什麼啊?!我不懂為何這樣的書會成為經典??? 我一直知道海明威這號人物,也一直知道老人與海這本書;但太陽依舊升起是因為要去西班牙的潘普洛娜才知道的。對,我不太讀外國文學,因為他們的文化如果不夠清楚,其實書裡的很多梗我會看不懂。
Thumbnail
純屬個人心得! 我到底聽了什麼啊?!我不懂為何這樣的書會成為經典??? 我一直知道海明威這號人物,也一直知道老人與海這本書;但太陽依舊升起是因為要去西班牙的潘普洛娜才知道的。對,我不太讀外國文學,因為他們的文化如果不夠清楚,其實書裡的很多梗我會看不懂。
Thumbnail
我看到的是漫無邊際的蒼涼,而非如書腰上說的「偉大」愛情;我讀懂的是垂垂老矣的徬徨,而非煥然一新的振作。
Thumbnail
我看到的是漫無邊際的蒼涼,而非如書腰上說的「偉大」愛情;我讀懂的是垂垂老矣的徬徨,而非煥然一新的振作。
Thumbnail
即使她離去或是背叛了我,但她卻可以成為我認識這個背景,我認識「我為何會愛上她」的原因、我自己究竟在渴求著什麼的助力。
Thumbnail
即使她離去或是背叛了我,但她卻可以成為我認識這個背景,我認識「我為何會愛上她」的原因、我自己究竟在渴求著什麼的助力。
Thumbnail
米雅推薦書名: 心想事成二手書店 作者: 拉爾斯‧西蒙 譯者: 麥德文 出版日期: 2022/05 出版社:皇冠文化 「書籍能改變一個人和整個世紀,他們能讓人歡喜讓人哭,讓人著迷,甚至拯救靈魂,我深信不疑」___尤安‧安德松
Thumbnail
米雅推薦書名: 心想事成二手書店 作者: 拉爾斯‧西蒙 譯者: 麥德文 出版日期: 2022/05 出版社:皇冠文化 「書籍能改變一個人和整個世紀,他們能讓人歡喜讓人哭,讓人著迷,甚至拯救靈魂,我深信不疑」___尤安‧安德松
Thumbnail
這是一個主角經過幾十年後才開始正視自己傷痛的故事,也是一個警醒世人不要因為自己的偏執一昧認定某件事,就不願去面對自己的失去和擁有。 主角佩赫杜的書船是一間小型圖書館,同時也是間文學藥房,專門治癒因為各式各樣情緒受困其中的客人,佩赫杜總是能夠看透面前的客人心中的念想,從與他們對話之中摸清他們心中真正想
Thumbnail
這是一個主角經過幾十年後才開始正視自己傷痛的故事,也是一個警醒世人不要因為自己的偏執一昧認定某件事,就不願去面對自己的失去和擁有。 主角佩赫杜的書船是一間小型圖書館,同時也是間文學藥房,專門治癒因為各式各樣情緒受困其中的客人,佩赫杜總是能夠看透面前的客人心中的念想,從與他們對話之中摸清他們心中真正想
Thumbnail
如果說,只能用一句話形容《Medium 靈媒偵探城塚翡翠》的讀後感,我想,那大概會是:
Thumbnail
如果說,只能用一句話形容《Medium 靈媒偵探城塚翡翠》的讀後感,我想,那大概會是:
Thumbnail
  電影和小說畢竟不同,一個著重在影像一個則著重在文字,因此要將一部文學小說改拍成電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這部電影在某種程度上算是忠於原著,但就小說和電影兩者比較,雖然各具勝場,但我以為小說帶給我的感動較電影來說略勝一籌。    
Thumbnail
  電影和小說畢竟不同,一個著重在影像一個則著重在文字,因此要將一部文學小說改拍成電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這部電影在某種程度上算是忠於原著,但就小說和電影兩者比較,雖然各具勝場,但我以為小說帶給我的感動較電影來說略勝一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