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從忌妒到平靜:讀《追憶逝水年華IV.所多瑪與蛾摩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首刊於開根好,特此致謝

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著.洪藤月譯:《追憶逝水年華IV.所多瑪與蛾摩拉》。截自墊腳石

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著.洪藤月譯:《追憶逝水年華IV.所多瑪與蛾摩拉》。截自墊腳石

《追憶逝水年華》的第四部,《所多瑪與蛾摩拉》的故事,是從敘事者馬賽爾的觀點來展開的。藉由馬賽爾的視角,我們也在本書中看到了以下兩個故事:一個是德.查呂思先生與同性間的追求與交際;另一個則是馬賽爾和愛蓓汀之間的異性戀愛關係。在我看來,後者在本書的架構中更為重要,所以本文便試圖來談談這一段關係。

「忌妒」吞噬了愛情

在馬賽爾和愛蓓汀之間的關係中,「愛情」與「忌妒」總是互相糾纏、難分難解的出現。原因是,馬賽爾在交往一段時間後,慢慢發現:愛倍汀常常會背著他,和許多女性發展出性或愛的關係。馬賽爾感到非常惶恐、不知道該如何反應;只能任由自己的心,一次一次的被「忌妒」齧咬著。他有時候會想:他寧可自己有個男性情敵,也勝過愛蓓汀是一位女女戀者,因為他和他的女性情敵「不能在同一個戰場上爭戰」;他陷入了一個非常矛盾的境地。讓我們一起來讀下面的文句,作者普魯斯特以細膩的筆法,刻畫出馬賽爾的猶疑、焦慮、與悲傷:

愛蓓汀一直都沒來,或許她此時所在之地是那不為我所知的「他處」,是她明顯覺得更愉快的地方,〔…〕她身在他處的事實會引起我的痛苦,如此的痛苦,也同樣會轉變成為焦慮,會需要知道她究竟身在何處、與何人共渡時光。夜已深沉,我不敢派人去找愛蓓汀,但心中依然存著盼望,

從馬賽爾的角度來看,雖然他和愛蓓汀依然維持戀人的關係,但是他們之間的「信任」已經破裂;所以,只要愛蓓汀在「他處」(不為馬賽爾所知的地方),就會引發馬賽爾的忌妒、控制慾(以「知道」的方式掌控)、與痛苦。

在這裡,我們發現馬賽爾跌入了一個愛情的弔詭之中:一方面,如果我們說「愛情」是兩個個別的人之間的情感,而不是「自戀」的話;那麼,要不是所愛者原本是在「他處」,與我有所不同,那很可能根本不會引發我們追求的願望。但另一方面,「忌妒」也一點一滴吞噬了愛情(對他處的渴望);在忌妒的挾制之下,「他處」從我們追尋、欣賞、渴望的地方,變成我們以恐懼的眼神估量,只希望它可以保持不變、不要威脅到我的生活的東西。忌妒把所愛者,從我們豐富情感所向的對象,變成僅僅是我們焦慮的求知慾和控制慾的對象。

於是,我們要怎麼脫逃呢?普魯斯特把小說中的角色,置於這樣的困境,他想告訴我們什麼呢?

愛與哀愁的治療:認識自己

普魯斯特本人,在母親和亞格斯迪內里(他的男性友人與戀愛對象)逝世後,把生活的大部份精力,都放在小說的撰寫上。對普魯斯特來說,建造一個充滿自己的痕跡、回憶、與想像的小說世界,是他延續對已經離去的人的愛的方式,以及治癒自己悲傷的方法。

那麼,他對自己筆下的人物又如何呢?他將會怎麼安排馬賽爾前方的路途?在《所多瑪與蛾摩拉》中,我們看到普魯斯特提出了一個和他在現實生活中所做的、有點相似的想法:

如此的多元現象,藉由永遠固定不改的背景,藉由地點的單一完整,它必然帶來內心和生活的改變,而且似乎是變本加厲地進行著。
頓時間我有了一個想法,在這個有圖書書櫃的臥室世界裡,愛蓓汀在其中那麼微不足道,或許這是智慧型的世界,它是唯一真實的,我的哀愁,似乎像是閱讀小說而有的,唯有瘋子才會持續留在哀愁之中,久久不能解憂,而且延續到他的生命裡面;或許只需要我稍微做個努力動作,就能達到此一真實世界,回到真實世界中,藉由跨越我的苦楚,如同我們擊破一層紙糊的環框,不再多去擔心愛蓓汀的所作所為,好像我們讀完一本小說之後,不會多擔心小說女主角的言行舉止一樣。

在這裡,馬賽爾用「小說」來比喻自己的愛情經歷。一本一本的小說放在「書櫃」裡,書櫃是不同的故事間「永遠固定不改的背景」。就像這樣:在「我的愛情」這個背景中,我遇見了各個不同的人;然而,在「我的愛情」、「在我心目中理想的『她』」,和實際上在現實中生活的她,永遠都隔著一層無法抹滅的差異。

對這個時刻,在腦海中閃過這些想法的馬賽爾來說:有種可以幫助我們解脫的「智慧」,就是辨識出這兩者的差異。把「我的愛情」和我在現實中愛上的人,區分開來。「我的愛情」其實是我對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渴望、自己的憧憬的一個解答;它更多的是關於我自己,表露出自己內心深處的樣子。

因此,即使我們在現實中所遇見的人,她的所作所為引發了我的哀愁和憂傷;我們也不須要讓這些哀愁進駐於我的生命之中。因為,即使她離去或是背叛了我,但她卻可以成為我認識這個背景,我認識「我為何會愛上她」的原因、我自己究竟在渴求著什麼的助力。

如果不經過這個「認識自己」的階段,我們也往往無法「讀懂」我所愛的這個人;我們可能被自己強烈的欲求所遮蔽,在心中任意的塑造出種種生動的、卻與現實不符的形象。有時候,提醒自己保持一個美感的距離,比起靠得太近,更能了解一個人的真實面貌。

結語

普魯斯特以寫作的方式,不斷重整自己的回憶;另外,寫作也成為他發掘自己、展現自己內心深處的方法。在他筆下,那些真實發生過的事與虛構,就像是一座華美的宮殿,彷彿沒有痕跡的被建造、融會在一起。閱讀和寫作讓他保持一個適當的距離,能夠保存、回味和思索自己的人生。

但是,這絕不是說他想逃離,拒絕認真對待自己的生命與情感;而是藉著適當的後退,他想要跳脫太過簡化、太過侷限的視角,讓自己重新發現生命的豐富性。

2022/11/1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傅元罄的沙龍
68會員
147內容數
對有興趣的哲學論題進行科普,希望吸引大家來一起討論。
傅元罄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31
本文探討AI革命的風險與益處,並以OpenAI執行長奧特曼的事件為例,分析「有效利他主義者」與「有效加速主義者」的觀點差異。文章批判將AI技術封閉於營利機構的風險,並指出「實用主義」的侷限性,強調人類應基於自身目的運用AI,避免被科技奴役。 (本摘要由方格子AI所生成)
Thumbnail
2025/03/31
本文探討AI革命的風險與益處,並以OpenAI執行長奧特曼的事件為例,分析「有效利他主義者」與「有效加速主義者」的觀點差異。文章批判將AI技術封閉於營利機構的風險,並指出「實用主義」的侷限性,強調人類應基於自身目的運用AI,避免被科技奴役。 (本摘要由方格子AI所生成)
Thumbnail
2025/03/17
為人工作,客觀上就是一件受制於人的事情。受制於公司所提供的資源、人力支援、還有分派的工作量。明明是我們自己的任務,即使自己希望能夠好好的做,但別說是追求卓越了,就連僅僅只是維持應有的標準,卻也都還是受制於這些操之於他人手中的財力、人力的效用。
Thumbnail
2025/03/17
為人工作,客觀上就是一件受制於人的事情。受制於公司所提供的資源、人力支援、還有分派的工作量。明明是我們自己的任務,即使自己希望能夠好好的做,但別說是追求卓越了,就連僅僅只是維持應有的標準,卻也都還是受制於這些操之於他人手中的財力、人力的效用。
Thumbnail
2025/02/17
我把「陰謀論」界定無法被事實或論據所糾正的一系列看法;陰謀論的特點便是「看法」單方面的決定相信什麼事實和事實如何解釋,而事實或論據對他們的「看法」不存在真正的、有意義的影響。
Thumbnail
2025/02/17
我把「陰謀論」界定無法被事實或論據所糾正的一系列看法;陰謀論的特點便是「看法」單方面的決定相信什麼事實和事實如何解釋,而事實或論據對他們的「看法」不存在真正的、有意義的影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書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作者:米蘭昆德拉 書籍摘要 故事背景以蘇聯軍隊進佔、捷克知識分子大量逃亡歐洲海外為背景,同時描寫主要的兩對男女,四人彼此經歷多個「偶然」相識或有所關聯,交織並構造出以不同視角為主的故事,在愛、背叛、情慾、政治、人生之間,每個主體皆共存著複雜、真實卻矛盾的情感......
Thumbnail
書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作者:米蘭昆德拉 書籍摘要 故事背景以蘇聯軍隊進佔、捷克知識分子大量逃亡歐洲海外為背景,同時描寫主要的兩對男女,四人彼此經歷多個「偶然」相識或有所關聯,交織並構造出以不同視角為主的故事,在愛、背叛、情慾、政治、人生之間,每個主體皆共存著複雜、真實卻矛盾的情感......
Thumbnail
https://open.spotify.com/show/2tQxCifglDv6I1fkO5yTjL?si=7e78f717745e478d 私心自作計畫|後青春焦慮的自我 它不加以披露,只在旁側觀察;但是,同為這起文明的見證者,卻難能理解故事的奧妙。而在這跨越三千年的情慾世界裡,電影則選擇直視
Thumbnail
https://open.spotify.com/show/2tQxCifglDv6I1fkO5yTjL?si=7e78f717745e478d 私心自作計畫|後青春焦慮的自我 它不加以披露,只在旁側觀察;但是,同為這起文明的見證者,卻難能理解故事的奧妙。而在這跨越三千年的情慾世界裡,電影則選擇直視
Thumbnail
這本馬奎斯的名作,簡體版的名稱是《霍亂時期的愛情》,繁體版的名稱是《愛在瘟疫蔓延時》。 《愛在瘟疫蔓延時》這個譯名乍聽之下會以為是一個非常浪漫的愛情故事,會讓人聯想到一對情侶在瘟疫肆虐的環境中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實則不然,看完了整個故事,我覺得簡體版的名稱《霍亂時期的愛情》雖然平淡,但卻道盡了一切
Thumbnail
這本馬奎斯的名作,簡體版的名稱是《霍亂時期的愛情》,繁體版的名稱是《愛在瘟疫蔓延時》。 《愛在瘟疫蔓延時》這個譯名乍聽之下會以為是一個非常浪漫的愛情故事,會讓人聯想到一對情侶在瘟疫肆虐的環境中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實則不然,看完了整個故事,我覺得簡體版的名稱《霍亂時期的愛情》雖然平淡,但卻道盡了一切
Thumbnail
即使她離去或是背叛了我,但她卻可以成為我認識這個背景,我認識「我為何會愛上她」的原因、我自己究竟在渴求著什麼的助力。
Thumbnail
即使她離去或是背叛了我,但她卻可以成為我認識這個背景,我認識「我為何會愛上她」的原因、我自己究竟在渴求著什麼的助力。
Thumbnail
寫在前面: 每到秋天,總會想起年少時期在圖書館看的一些有關小情小愛的翻譯文學作品。而家中書櫃中這本德國作家施篤姆(Theodor Storm)的中短篇小說,在國中時期,偶然在書店邂逅它,因著漂亮的封面,便買了下來。那時,才十幾歲的我,在午後夕陽下讀完,心中便悵然所失,濃厚的餘韻在心頭繚繞不己。 在後
Thumbnail
寫在前面: 每到秋天,總會想起年少時期在圖書館看的一些有關小情小愛的翻譯文學作品。而家中書櫃中這本德國作家施篤姆(Theodor Storm)的中短篇小說,在國中時期,偶然在書店邂逅它,因著漂亮的封面,便買了下來。那時,才十幾歲的我,在午後夕陽下讀完,心中便悵然所失,濃厚的餘韻在心頭繚繞不己。 在後
Thumbnail
對《少年維特的煩惱》的印象如同許多知名的世界文學名著,只聞其名,卻從未翻閱。閱讀後才發現少年維特不止是描述愛情的經典,對於歌德使用自然景觀觸動心靈思想的寫法,著實驚艷。因此藉此機會分享對此書的想法,並整理心儀的句子節錄成書摘。
Thumbnail
對《少年維特的煩惱》的印象如同許多知名的世界文學名著,只聞其名,卻從未翻閱。閱讀後才發現少年維特不止是描述愛情的經典,對於歌德使用自然景觀觸動心靈思想的寫法,著實驚艷。因此藉此機會分享對此書的想法,並整理心儀的句子節錄成書摘。
Thumbnail
男孩和女孩的故事,後來變為自私男人和虛榮女人的故事。 他們在一瞬間愛上彼此,神奇的是對方卻又不符合自己原先預期理想情人的形象——女孩很嬌小,不是本地人;男孩有刺青,又不夠體貼。但「相愛」即是一種稱為化學作用的東西,談到愛情,就只配以最庸俗的解釋。
Thumbnail
男孩和女孩的故事,後來變為自私男人和虛榮女人的故事。 他們在一瞬間愛上彼此,神奇的是對方卻又不符合自己原先預期理想情人的形象——女孩很嬌小,不是本地人;男孩有刺青,又不夠體貼。但「相愛」即是一種稱為化學作用的東西,談到愛情,就只配以最庸俗的解釋。
Thumbnail
馬賽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無疑是法國當今以來影響最巨大的小說家,儘管他筆下七冊的《追憶似水年華》很少有人真的全部看完,但《追憶似水年華》那種綿密、緊緊纏繞內心的文字仍然成了一種深沉般的記憶,影響了往後的作家,以及讀者對文學的想像。某種程度上,《追憶似水年華》不只讓人接觸普魯斯特
Thumbnail
馬賽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無疑是法國當今以來影響最巨大的小說家,儘管他筆下七冊的《追憶似水年華》很少有人真的全部看完,但《追憶似水年華》那種綿密、緊緊纏繞內心的文字仍然成了一種深沉般的記憶,影響了往後的作家,以及讀者對文學的想像。某種程度上,《追憶似水年華》不只讓人接觸普魯斯特
Thumbnail
德勞拉:「有時我們會把一些我們不懂的事歸咎給惡魔,卻沒思考我們不懂的可能是上帝的旨意。」 修道院院長:「千萬別相信惡魔,即便他說的是真話。」 ——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關於愛與其他的惡魔》 很多悲劇的發生,和無知所產生的恐懼有關。例如中世紀大規模的獵巫事件。而或許,讓人能把原本被視為惡魔的事物
Thumbnail
德勞拉:「有時我們會把一些我們不懂的事歸咎給惡魔,卻沒思考我們不懂的可能是上帝的旨意。」 修道院院長:「千萬別相信惡魔,即便他說的是真話。」 ——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關於愛與其他的惡魔》 很多悲劇的發生,和無知所產生的恐懼有關。例如中世紀大規模的獵巫事件。而或許,讓人能把原本被視為惡魔的事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