昇歌情事|一朝醒來是歌星:〈牡丹亭外〉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很多事物,往往不能看表面,否則就容易被外在的表徵所誤導,甚至虛了情假了意,卻可能只是一場美麗的誤會。歌曲也是,寫歌的人有時候心機藏得很深,如同現代詩,弄得曲折誨澀一番,其實骨子裡另有所藏的意念,如果不能讀通寫作者內在的意圖,也就可惜了字裡行間最初的初衷。

有一首歌,常常出現在陳昇的演唱會裡,幾乎每場必唱,但人們往往只聽到旋律的華麗優美,或者多一點的,聽到陳昇賣弄中國風情所隱含的市場企圖。但若能明白這首歌對他個人的意義,也許,我們才能明白為什麼他場場必唱。

這首歌,是2008年《美麗的邂逅》專輯中的一首非主打歌:〈牡丹亭外〉。直言說,這張專輯賣得非常不理想,沒有什麼讓人印象深刻的歌曲,除了標題曲〈美麗的邂逅〉之外,甚至沒有拍攝任何一部MV,可想而知,是陳昇創作低潮階段的一次試驗。即便如此,〈牡丹亭外〉縱然並非原先企劃的主推歌曲,曲調編成上卻仍有他一貫的紮實功力,並且以陳昇擅長處理的中國北方小調,與中國情調濃厚的歌詞意境,鋪陳了猶如「南柯一夢」般的情節:

李郎一夢已過往 風流人兒如今在何方
從古到今呀說來話 不過是情而已
這人間苦什麽 怕不能遇見你
這世界有點假 可我莫名愛上她

整首歌一共使用了三個中國戲曲或文化的典故,包括歌名取自崑曲名戲《牡丹亭》,故事結構則大致源於黃梅調《女駙馬》,以及歌中不斷出現的「黃粱一夢」所託寓的人生如夢概念。至於整首歌的曲調,也是揉合了黃梅調、崑曲與北方小調的樣貌,創造出陳昇獨特的風格。而這也是自〈北京一夜〉以來,陳昇不停嘗試並駕馭自如的歌曲模式,用富涵中國文化的元素中,表達當代情感與他的個人心境。這類曲風的歌曲,廣受中國歌迷的喜愛,拉近了陳昇與中國市場之間的距離,包含這首〈牡丹亭外〉,或許是後期陳昇最受中國歡迎的歌曲之一,翻唱改編的不在少數。

讓我們先跳出這首歌的內容,追問一下這首歌的獨特之處。我想,即便如上述的條件,仍不足以說明這首歌對陳昇個人生命的特殊意義。之所以吸引我的原因,來自這首歌的初胚,收錄在2008年8月《我的1988》單曲CD,這是一張收錄同年8月現場演唱的專輯,在裡頭包含了一首〈黃粱一夢二十年〉:

(感謝有心人將這段錄音放上Youtube。)

聽這段2分鐘的現場收音,說來其實是幾句歌曲,加上一段他個人的心情告白,或許可以讓我們更貼近他的想法。因此,我大膽推測,〈牡丹亭外〉,或說〈黃粱一夢二十年〉,其實正是陳昇出道20年的諸多感慨與自我省思之下的音樂作品。

先從前面那張單曲開始說起,《我的1988》說的恰是他發行第一張專輯的1988年,這個命題也是他藉以回溯出道最初的原點。過了20年的這一刻,辦了演唱會,發行了專輯,照理說應當風光熱鬧,但歌裡怎麼好像有點低落?

寫歌的人假正經啊 聽歌的人最無情
莫非再過二十年啊 依舊是不懂愛也不懂情
寫歌的人斷了魂啊 聽歌的人最無情

這些字裡行間,說得好像輕鬆自在,卻也透露深刻的無奈。〈黃粱一夢二十年〉裡,沒有前面所說的那些中國情懷,只用了「黃粱一夢」這個典故來自我比喻,好像做了一場二十年的夢,剛好是從出道至今的這20年,只是醒來時發現自己恰好是歌星的身分,骨子裡也不過就是一個說故事的人,最初的念頭沒有變,只是換了身分與形式,藉由寫歌來表達對這世界的愛而已。因此,不論是這首歌裡的主角,或是寫作的陳昇,都是在不停重複這個「初衷」的存在。

當然,在歌壇打滾,陳昇為人稱道的是迷倒眾人的情歌,然而陳昇對此卻是清醒的,「寫歌的人假正經,聽歌的人最無情」,彷彿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對寫作者而言錐心刺骨的深刻情感,卻往往難以感染到廣大聽眾,他只好不停嘲諷自己,即使再過20年,恐怕還是弄不懂這世間情愛的真相吧。

須知道,這個「歌手20年」的身分,對陳昇來說格外具有意義,特別是他經歷2002年遭襲擊事件,幾乎要斷送性命,右手也無法再彈奏吉他,對他而言等於是斷送了音樂生涯,因此在2002至2008年間,只斷續發行了4張專輯,水準並不穩定,成績也不甚理想,可以想像在出道20年的這一刻,陳昇對生命、對音樂的感觸是非常複雜的。他將這些想法與追尋過程,幻化為歌詞與旋律,並且借用了中國古典戲曲中的片段典故,發展出〈牡丹亭外〉這首豐富故事性的歌曲,寄託出他對創作者如夢一般的感想。

因此,即便這是一首並不好演唱的歌曲(轉音甚多),曲調也偏冷門小眾,並不特別受台灣聽眾的喜愛,但他仍然在每個重要演出中,以各種姿態唱出〈牡丹亭外〉這首歌,我相信並非是唱給那些潛在的中國歌迷聽,反而,陳昇是唱給台下一路以來陪伴他的台灣歌迷,在那些飄移徬徨、自我懷疑的日子之後,他仍然一路堅持著最初唱歌、說故事的初衷,慢慢走出傷痛與低潮,而逐漸開創了全新的創作局面。這既是一種緬懷,毋寧也是非常積極的宣告。

(2021年3月傷後復出的春酒演唱會,與弟子吳蓓雅合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簡弘毅的沙龍
85會員
73內容數
寫作是孤獨的,然而我願享受這絕無僅有的孤獨。
簡弘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4/01
最近「紅球計畫」在台南多處展出,巨大紅色氣球在廟門、市場或涼亭出現,引人注目,話題性十足。 說到紅色氣球,我倒是一直想起徐佳瑩2012年的〈你敢不敢〉,MV中不斷出現的大紅氣球,吹了又破,破了又吹,驟然破滅的瞬間,是煙、是霧,也是虛無。氣球的意象給了這首歌強烈的視覺效果。 〈你敢不敢〉由葛大為作
Thumbnail
2024/04/01
最近「紅球計畫」在台南多處展出,巨大紅色氣球在廟門、市場或涼亭出現,引人注目,話題性十足。 說到紅色氣球,我倒是一直想起徐佳瑩2012年的〈你敢不敢〉,MV中不斷出現的大紅氣球,吹了又破,破了又吹,驟然破滅的瞬間,是煙、是霧,也是虛無。氣球的意象給了這首歌強烈的視覺效果。 〈你敢不敢〉由葛大為作
Thumbnail
2022/06/13
從第一張專輯《擁擠的樂園》青澀但誠懇的創作,到年過60仍持續不停的音樂之路,陳昇有許多轉變與突破,歌中也傳達著小至個人、大至土地社會的豐沛情感,四十多張專輯裡無數的歌,或許很難用簡單的規則去定義陳昇的詞曲創作,但我們都無法忽視,他用全部的音樂生涯及個人生命,強而有力地表達了所謂的搖滾精神,即便不是每
Thumbnail
2022/06/13
從第一張專輯《擁擠的樂園》青澀但誠懇的創作,到年過60仍持續不停的音樂之路,陳昇有許多轉變與突破,歌中也傳達著小至個人、大至土地社會的豐沛情感,四十多張專輯裡無數的歌,或許很難用簡單的規則去定義陳昇的詞曲創作,但我們都無法忽視,他用全部的音樂生涯及個人生命,強而有力地表達了所謂的搖滾精神,即便不是每
Thumbnail
2022/06/06
那個總是唱著溫柔情歌,把眾多少男少女弄哭了雙眼的陳昇,或者是上山下海,又唱又跳哼著輕快瀟灑不拘歌曲的無賴陳昇,有時是民謠歌手,有時是情歌王子,但不說大家可能忘記了,當年他初出道時,可是抱著一把吉他,學著Bob Dylan的樣貌,高喊著要去顛覆世界,「搞一場音樂革命」。最初的陳昇,骨子裡是一個搖滾歌手
Thumbnail
2022/06/06
那個總是唱著溫柔情歌,把眾多少男少女弄哭了雙眼的陳昇,或者是上山下海,又唱又跳哼著輕快瀟灑不拘歌曲的無賴陳昇,有時是民謠歌手,有時是情歌王子,但不說大家可能忘記了,當年他初出道時,可是抱著一把吉他,學著Bob Dylan的樣貌,高喊著要去顛覆世界,「搞一場音樂革命」。最初的陳昇,骨子裡是一個搖滾歌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你想。昇歌不挫。人生路上遇挫愈勇愈昇。彷彿無法逃離昇昇不息的世界。
Thumbnail
你想。昇歌不挫。人生路上遇挫愈勇愈昇。彷彿無法逃離昇昇不息的世界。
Thumbnail
時隔15年再聽〈紅玫瑰〉,仍是一首好難不喜歡的歌呢。 等待了一年,「We Word字我訂造」終於開展,身為熱愛欣賞華語歌詞的我當然不會錯過這樣的展覽。看展前兩周幾乎每天都會重新回味幾首李焯雄老師填詞的作品,好讓自己在看展當天可以更加地投入,而當手機的歌單播到〈紅玫瑰〉時,內心又再一次被這首歌掀起了巨
Thumbnail
時隔15年再聽〈紅玫瑰〉,仍是一首好難不喜歡的歌呢。 等待了一年,「We Word字我訂造」終於開展,身為熱愛欣賞華語歌詞的我當然不會錯過這樣的展覽。看展前兩周幾乎每天都會重新回味幾首李焯雄老師填詞的作品,好讓自己在看展當天可以更加地投入,而當手機的歌單播到〈紅玫瑰〉時,內心又再一次被這首歌掀起了巨
Thumbnail
那個總是唱著溫柔情歌,把眾多少男少女弄哭了雙眼的陳昇,或者是上山下海,又唱又跳哼著輕快瀟灑不拘歌曲的無賴陳昇,有時是民謠歌手,有時是情歌王子,但不說大家可能忘記了,當年他初出道時,可是抱著一把吉他,學著Bob Dylan的樣貌,高喊著要去顛覆世界,「搞一場音樂革命」。最初的陳昇,骨子裡是一個搖滾歌手
Thumbnail
那個總是唱著溫柔情歌,把眾多少男少女弄哭了雙眼的陳昇,或者是上山下海,又唱又跳哼著輕快瀟灑不拘歌曲的無賴陳昇,有時是民謠歌手,有時是情歌王子,但不說大家可能忘記了,當年他初出道時,可是抱著一把吉他,學著Bob Dylan的樣貌,高喊著要去顛覆世界,「搞一場音樂革命」。最初的陳昇,骨子裡是一個搖滾歌手
Thumbnail
很多事物,往往不能看表面,否則就容易被外在的表徵所誤導,甚至虛了情假了意,卻可能只是一場美麗的誤會。歌曲也是,寫歌的人有時候心機藏得很深,如同現代詩,弄得曲折誨澀一番,其實骨子裡另有所藏的意念,如果不能讀通寫作者內在的意圖,也就可惜了字裡行間最初的初衷。
Thumbnail
很多事物,往往不能看表面,否則就容易被外在的表徵所誤導,甚至虛了情假了意,卻可能只是一場美麗的誤會。歌曲也是,寫歌的人有時候心機藏得很深,如同現代詩,弄得曲折誨澀一番,其實骨子裡另有所藏的意念,如果不能讀通寫作者內在的意圖,也就可惜了字裡行間最初的初衷。
Thumbnail
同時經歷生命關卡的陳昇與蕭言中,選擇用熟悉的幽默來面對,也用歌聲向關心的朋友們宣告,歌還要繼續唱下去,他們沒有被疾病打倒。一如多年來合唱過的歌,既是隨性浪漫,也是情感濃厚,縱使有一天他們老得再也唱不動,那些或奔放或低吟的歌曲,也將永留歌迷的心中。
Thumbnail
同時經歷生命關卡的陳昇與蕭言中,選擇用熟悉的幽默來面對,也用歌聲向關心的朋友們宣告,歌還要繼續唱下去,他們沒有被疾病打倒。一如多年來合唱過的歌,既是隨性浪漫,也是情感濃厚,縱使有一天他們老得再也唱不動,那些或奔放或低吟的歌曲,也將永留歌迷的心中。
Thumbnail
楊德昌逝世於2007年6月29日,至今已近15年。我個人深愛著楊德昌的電影,近年來中影陸續將其作品數位修復,今天的我們可以重新在螢幕上觀看,其實是非常令人感動的事。陳昇在楊德昌逝世十年時,寫下這首歌,我想他的心情也一樣是複雜的吧。人的生命終將結束,但幸好他留下了經典的作品。
Thumbnail
楊德昌逝世於2007年6月29日,至今已近15年。我個人深愛著楊德昌的電影,近年來中影陸續將其作品數位修復,今天的我們可以重新在螢幕上觀看,其實是非常令人感動的事。陳昇在楊德昌逝世十年時,寫下這首歌,我想他的心情也一樣是複雜的吧。人的生命終將結束,但幸好他留下了經典的作品。
Thumbnail
終於還是該來介紹陳昇的「昇式情歌」了。既然要說說陳昇的情歌,我想絕大多數的人,第一首想到的應該都是那柔情款款又苦澀入心的〈把悲傷留給自己〉。這首歌或許是大多數人認識陳昇的第一首歌,或者也可能被定義為1990年代情歌的經典代表作之一,在滾石官方的Youtube頻道上的觀看數竟然超過了3200萬次!
Thumbnail
終於還是該來介紹陳昇的「昇式情歌」了。既然要說說陳昇的情歌,我想絕大多數的人,第一首想到的應該都是那柔情款款又苦澀入心的〈把悲傷留給自己〉。這首歌或許是大多數人認識陳昇的第一首歌,或者也可能被定義為1990年代情歌的經典代表作之一,在滾石官方的Youtube頻道上的觀看數竟然超過了3200萬次!
Thumbnail
說到〈擁擠的樂園〉,資深的陳昇聽眾肯定非常熟悉,多年以來陳昇總是在他的大大小小演唱會中,反覆唱著這首他的出道歌。在陳昇出道三十週年的「華人公寓巡迴演唱會」,開場曲就唱著這首歌,標誌著他演唱生涯的起手式。簡單又重複的歌詞,輕快爽朗的旋律,是〈擁擠的樂園〉給人的深刻印象,叫人容易朗朗上口。
Thumbnail
說到〈擁擠的樂園〉,資深的陳昇聽眾肯定非常熟悉,多年以來陳昇總是在他的大大小小演唱會中,反覆唱著這首他的出道歌。在陳昇出道三十週年的「華人公寓巡迴演唱會」,開場曲就唱著這首歌,標誌著他演唱生涯的起手式。簡單又重複的歌詞,輕快爽朗的旋律,是〈擁擠的樂園〉給人的深刻印象,叫人容易朗朗上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