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建築|改變日本建築界的「這個男人」|現代白居易|讀書心得|紅說

2021/09/05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限制是母親,從限制生出一切。」

—— 隈研吾《自然的建築》
自然的建築

【概要】

受不了世界充斥著混凝土建築,讓大家誤以為這就是建築的全部, 隈研吾提出了「自然的建築」,透過理念的闡述,以及案例的細節以及實行過程的介紹,描述所謂「自然的建築」,並非單純使用自然材料這麼簡單,而重點是要因地制宜,因時合宜,創造出一種「自然而然的建築」。

【作者】 隈研吾Kengo Kuma

隈研吾的建築作品散發日式和風與東方禪意,在業界被稱為「負建築」、「隈研吾流」;又以自然景觀的融合為特色,運用木材、泥磚、竹子、石板、紙或玻璃等天然建材,結合水、光線與空氣,創造外表看似柔弱,卻更耐震、且讓人感覺到傳統建築的溫馨與美的「負建築」。

【難易度】

中,需有想像力,此外有些工法的描述會需要花比較多時間去揣摩想像

【分類】

藝術設計、東方建築、建築哲學

【分享】

大家好這裡是紅說,紅說是一個分享書的地方,專門分享一些不一定實用,但一定有趣的書籍。
如果想直接聽我說故事歡迎到Podcast收聽哦!傳送門:紅說|RedmanTalk
雨已經連續下了好幾個禮拜了,這種白噪音已經開始聽到有點膩啦! 以前還蠻喜歡下雨天,因為每次雨天待的室內,就會覺得外面陰冷潮濕,屋內卻依然溫暖乾燥,這樣的反差,讓人感到很舒服,而認為人類發明建築物真是太美好了。雖然說現在大家在住的混凝土建築,從材料到興建上,對環境都不是太過友善就是了。
說到建築,我腦中直覺浮現的是包浩斯Bauhaus關於現代主義的建築。以「形隨機能」, 「Less is more,少即是多」為核心,發展現代主義建築,以最容易取得的混凝土為主要素材蓋房子的一群人。Bauhaus是德國在1919年創立的建築學校,後來在納粹的壓迫下收掉了,後來Bauhaus這個詞就用來形容一種風格。他們影響後世近百年,直至今日。
就拿大家最耳熟能詳的安藤忠雄來說,除了一些日本境內的教堂建築,在台灣他的作品則有「亞洲現代美術館」在亞洲大學,未來也將在嘉義阿里山設計「山之教堂」,就連台灣的殯葬業龍頭之陵墓都請到他來設計。他就是目前將混凝土用得相當得心應手的建築師之一。過了這麼久的時間,因為容易取得,因為便宜,因為堅固,因為可以輕易的塑造出建築師所期望的奇形怪狀。所以這麼久的時間,混凝土建築樣式依然是一個建築界的顯學,大家趨之若鶩。
然而在這個洪流中,不願意隨波逐流的,就是這一本書的作者,隈研吾。

》關於本書

一棟建築會吸引人駐足的因素通常是外觀,但一棟建築令人感動的關鍵,往往來自於細節。
他不像一些後現代主義建築這麼的激進,用一些特殊形狀的建築來表達不滿,他反而是很有條理的表達出了他的想法,所以即使是不懂建築的人,包括我,也能夠從書中得到一些啟發。
一般來說,一些抽象的概念很難去用文字描述,同時這又是翻譯的書,有看過翻譯書籍的人都知道,有些翻譯過後的書籍,內文確實都看得懂,但文藝就是很不通順,一些內容的傳達常常又會因此而更混亂。但神奇的是,隈研吾在描述一些建築語彙,像是「在地性」「關係性」這一類抽象、只可會意不可言傳的概念時,竟是說明的相當清楚,譯者也很厲害,把所有的文句都翻譯得很通順,所以即使是建築外行人也能順暢閱讀。220幾頁的書, 注滿了一個建築師的思想精華,一本簡單但蠻不簡單的書,推薦給對建築有興趣,或者是對思想,阿反正只要有點興趣的都還蠻推薦去閱讀。
對於現代主義建築,雖然看完這本書多少有被洗腦,但就自身而言,並不會因此全盤否定,因為這樣的風格就客觀來說確實是蠻討喜的,乾淨俐落,因為沒有太多餘的修飾,反而讓每個人都能有想像。只是同時,也覺得隈研吾在某些方面的分析說的還蠻正確的,而這部分他主要探討的就是本質的問題,有點鑽牛角尖但又頗有道理。
所以說如果信奉現在主義的讀者,可以來看看有不同的想法的人他們是怎麼樣想的。對於後現代主義的出現,就是擺明了不喜歡現代主義那一種均質化、有點無趣的走向。現代主義的核心,就是不做多餘的事情但同時滿足實用以及效率,但是在這層好處的背後代表的也是一個場所感的消失,這樣的建築似乎變成擺在哪都可以,把人類文化、生活、與環境交織出來的那種情感都統一化,在這樣的結果之下所產生的建築,就變得好像只是在比較外表,反而失去了一些內涵。
比起堆砌華麗詞藻卻毫無意義的文章,相信大家還是比較喜歡白居易充滿寫作內涵、還有老嫗能解這樣的寫作態度,而隈研吾就是「現代白居易」。當建築不再只是賣弄形式、為了用於凸顯建築師的天馬行空,反而是很內斂的創造出真正屬於這個場所的建築,是我在這本書中從隈研吾迫切的文字中看到的溫柔。

》定義「自然的建築」

本書書名自然的建築,這邊所謂的「自然」,並非單純指泥土、竹子這一些大自然的材料。
因為真的要這麼說的話,混凝土的原料也是由水、水泥、骨材、沙子拌合而成的, 要說他不自然嗎,倒也不對。所謂的自然的建築,其實想要表達的就是一種「自然而然」,所以如果這本書是我來寫的話,書名就會是「自然而然的建築」。等一下,怎麼聽起來好像有點遜...
不再只是像過去幾百年來的現代主義建築,像是在做雕塑一般,將個人風格用混凝土呈現,還將人工與自然的界線劃分的相當清晰。自然的建築反而是試圖利用每個環境的特性,來抹去自然跟人工的切割線,呈現出一種室外到室內的漸層、一種過渡,一個自然而然的樣貌。 混凝土之所以是建築中一種常用的答案,就如前述,因為他比較便宜、比較堅固、而且可塑性又很高,可以滿足建築師想要創作的慾望。但隈研吾並不想屈就,所以即使不容易,做起來很辛苦,他也想要蓋出更符和自己理念、自然而然的建築。

》一昧仿古也只是怠惰!

而真正把他擊倒的,是關於混凝土貼皮這樣的假象。
因為混凝土的外表,有些人會覺得太過僵硬、冰冷了,所以會用石材、木材等,利用貼皮的方式創造出仿自然的感覺。這種只注重表象,表裡不一的作法,忽略了素材本質,例如說木頭的香味、竹子的可塑性、石頭的通透性等等,隈研吾再也受不了了!
某些東西會進到下一個階段,原因可能是因為方便、因為便宜、一些有的沒有的因素。通常是不太有辦法回到過去,這就跟我們的青春一樣嗎?咳,好像沒有關聯。雖然混凝土就是時代進步下的產物,但隈研吾就是不想這樣跟著混凝土的潮流走啊,只是這也並不代表他是一個食古不化的人,就像是大家在玩數位相機的時候,他的答案並不是只是回去玩底片相機這麼簡單,更確切的比喻應該更像是玩數位底片相機,雖然說不知道有沒有這種產品存在就是了。
單純的仿古對他來說是一種怠惰,那就等於沒在思考,再說否定混凝土並不代表就是認同過去的建築,由此可知這一個人對自己的嚴格。對他來說,自然的建築並不是回去蓋個茅草屋、石頭屋就交差了事。
因為所謂「自然的建築」,或多或少也是要符合時宜的。
時代的演進與進步一定是有他的道理存在,過去的材料現在可能有了新的工法,同時過去建築也可能不合法規了。有時候會覺得他毛很多,這個也不是那個也不是的,但是或許就是這種堅持的精神,造就日本的職人印象以及日本製產品的品質優良保證吧。
從書中可以發現,他設計「自然的建築」最喜歡的手法就是「孔隙」的創造,因為這麼一來,可以讓建築裡外因為空氣、因為光線、因為視線而產生通透性,這樣的通透能讓室內與室外、人工與自然、開放與封閉這類讓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被瓦解,利用孔隙產生的通透性,創造出一種「漸進、漸層的模式」,讓環境跟建築連結在一起的, 連結在一起的結果,就能夠產生連結裡外的「關係性」,而不是被分割的,這也就是理想中自然的建築!
在書中有提到不少案例,地點都是日本,像是石頭美術館、廣重美術館、直藏廣場等等一些,這些案例越看,就越覺得這個男人真的是蠻不簡單的,雖然他盡量描述地簡單,但光看就知道從發想到實行一定不容易,一般人很容易就落入選擇更簡單的那條路來走,但隈研吾沒有,就是這樣的堅持,讓討厭表裡不一的他,在書中貫徹理念以及行動,讓人感受到他的表裡如一,彷彿一種極端對抗著另一種極端。在這邊分享最喜歡的一篇,石頭美術館。

》案例:石頭美術館

起源

石頭美術館是來自一個很特別的委託,業主叫做白井,白井先生,是當地的石頭廠商。白井買下了一間廢棄的石造米倉,並請隈研吾來操刀設計的。白井當初買下這間廢棄倉庫,並沒有想要用來營利,只是因為這個石造米倉的石頭跟他家賣的相同,同時這種石材是當地特有的,叫做蘆野石(不懂石頭,有懂的讀者可以跟我分享一下)。當初買下這間倉庫,只是單純很喜歡這個空間,並希望藉由這個空間來展示介紹這個蘆野石。這位白井基本上就是一個愛著自己土地的男人。
「一開始我也承認自己並沒有什麼想法。」當隈研吾說當說出句話的時候,不知為何我有總鬆一口氣的感覺,一方面是覺得他給了人一種平易近人的感覺,另一方面也會讓我可以想到,像他這麼偉大的建築師都有這種時候,那當我們把自己逼太緊的時候,是不是也該想想,自己其實也是一個人而已,偶爾腳步放緩也無妨。 這人真的不簡單,講個建築也可以讓人聯想到人生。

即使麻煩也無所謂

隈研吾對這個案子之所以有興趣,來自白井的一句話:「我們沒有甚麼預算,不過任何東西都能請我們的工匠作,很麻煩也無所謂。」
雖然沒有預算,但同時也沒有完成的時間壓力。空有熱情,但沒有預算這種事情,在追求效率的現代社會怎麼可能達到。一般人聽到沒有預算大概就準備掉頭走人了。但反而是因為白井的浪漫,讓隈研吾也跟著沸騰起來了。就像一個已經出社會二十年的人,在飽受現實摧殘之後,高中朋友突然約要一起打個籃球這種感覺, 好像不顧一切,只管讓快樂主導一切的初衷都被找回來了。
沒有時間壓力,還可以照著自己的想法來做,這些在現代營建工程是不可能做得到的事情。因為自然的建築的細部,絕對比混凝土建築麻煩很多,因為要因地制宜、符合時宜,所以常常在工法上都沒有前例,需要重新構想, 一般的工程為了賺錢,絕對不會去挑一些時候很麻煩還會浪費時間事情來做,又不是吃飽太閒。前面也說過,仿古不是他喜歡的解答,這些限制因素,讓隈研吾覺得這個石頭美術館的委託,是一個很有趣的挑戰。

關於訴求

只是話說得很美,但實際上該怎麼做呢?讓成果既可以打那些在混凝土上貼皮的建築一巴掌, 同時又能夠不落入單純仿古的具體作法是什麼?
單純用石頭堆砌的石砌工法,直接疊一棟石頭屋,給人的感覺過於沉重,同時還切斷了內外的連結,面對這樣的素材,要怎麼做才能夠有他想要的通透性?玻璃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解答,但是別忘了,這個案子可沒什麼預算,只有一堆石頭可以用。 目前知道的資訊就是,隈研吾個人對於這個石頭博物館想到達到的訴求,第一要有通透性,第二不要讓石牆給人的感覺太過沉重,而目前可以用的材料,就是石頭,燈愣~究竟該如何是好呢?
於是,他想了一些概念跟工匠們討論。這一點也是在現代營造業不可能看到的。一般來說,都是設計師畫圖,再由工地主任安排工班下去執行,鋪磚的負責鋪磚,鐵工的負責鐵工,植栽的負責植栽。工班就是按照工地主任的指令來按圖施工,工地主任就是設計師跟工地的唯一窗口。今天隈研吾和工匠們的討論,則是一種更直接的對話,設計師如有想法能更直接和有技術的人討論,不用畫又要透國因為有一些設計師並沒有實務經驗,設計的東西不見的可行,但若直接跟有技術的人討論,反而可以將想法給有經驗的他們去思考,激盪出可行性。雖然單一窗口確實能達成效率,但共同討論的好處,則能讓設計與真正施作的人在一個對概念有共同共識的基礎上實行,因為沒有時間限制,反而造就了這樣的一條路。

具體作法,令人感動的成果

最後他們討論出的答案,是將石頭牆壁抽掉三分之一。
就是有點像疊疊樂,抽掉一些積木後,基本的形狀不會改變,但依然足夠支撐。石牆也是如此,將石牆抽掉三分之一的石頭,牆壁的形仍在,但卻因此輕盈許多,也少了壓迫感,室內外的空間不論是在視覺上、在感覺上、在實際上都因此通透了起來!風、光線、空氣都進來了,同時解決了沉重的困境,以及室內室外被分隔這樣兩個棘手的問題。
而對於一些不得不封起來的地方呢,他們則利用了將石頭切割成極薄片的方式,將石頭鑲入那些空隙中,讓光線能夠藉由大理石薄片透入室內,而這產生的效果則跟光線透入日本紙門一樣柔和。這一刻,我忽然明白了,如果只是仿古建造石砌屋,的確很快就能完成一棟石造建築。但正是有了這些細節,不僅讓石牆整體輕盈了不少,空間也因此有了通透性,在保有石牆感受的時候還能結合日本紙門的效果,這樣的設計和傳統的石砌屋比起來,明明都是完全相同的素材,但多了深思熟慮的結果,成就了一種「傳統建築的現代模式」,正所謂「千年傳統,全新感受」,結局完全的符合他所謂的「自然的建築」。
這個案例是最打動我的部分,大概就是對於石材這樣沉重的素材,居然能產生和日本紙門這樣輕巧素材同樣的效果,這樣的反差很令人感動,所以選這個案例來分享。 空有理想,但不去執行的人比比皆是;有強烈個人想法,但成果卻是一蹋糊塗這樣,搞得很像是有中二病,為自己設定一堆人設的人也不少。但像隈研吾這樣,除了提出不滿與反對的聲音之外,同時也想出解決方式並且實行,成果還很妙的人倒就真的不多了。他就像是一個現代熱血漫畫的主角,雖然在自己的信念上有時候會很囉嗦,但對於打敗敵人和拯救同伴的任務上,卻是從未被打敗,即使再困難,最後確實都會拚了命的,做出令人感動的結果。
書就介紹到這邊, 書中還有很多其他案例,就留給對於現況不滿足人來閱讀,或者是一些對建築有興趣,但不知從何著手的人去接觸,就像我一開始所說的,不管怎樣,只要有點感興趣的人,都很推薦你去閱讀啦,不會讓你失望,只會覺得相見恨晚!
這裡是紅說,我們下次見囉!
若要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紅說RedmanTalk的其他連結


關於夢想,你可能會感興趣的文章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