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典範的轉移 I 日常雜訊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停耕一段時間了,最近的生活完全進入另一個軌道,也沒多餘的空間去思考有的沒的,這篇簡單打打當記錄吧。
最近聽了一場講座,楠弘舉辦的【當代建築的永續共融與典範創新】,講者是龔書章教授,是我很敬仰的建築師,不過主要是講者的底子紮實,內容本身還是圍繞在一些探討過的觀點,倒是我自己在離去的路上,連繫起一些胡亂的想法,在這邊做個整理。
雖然是建築領域的開頭,我自己也不過是處在底層的半調子,就寫不了專業的分享,算是個雜談吧。

講座的部分

龔書章教授是國內知名的建築專業者,不論是實際的作品或是論述都有深厚的成就,而講座主題是關於建築的典範,如何從古典轉變為如今當代的思維。
過程中教授舉了數個國際大師的案例,從他們在處裡空間,主要是文化空間,像是美術館、圖書館等這些公共建設,以及如何去回應並建構新的典範。
這些個文化空間都不是當代才冒出來的需求,從古至今幾百年發展下來,對於博物館該長怎樣、政府建築應該如何,這些都早有既定印象了,一些古典的語彙,不外乎對稱、軸線、大氣、雄偉之類的,但這卻不是當代這些場所該有的定位,沒有人希望如今一座議會大廳還是蓋成高高在上的大政府姿態(除了主事者以外吧)。
講座中提及不同世代的案例,建築師的手法各異,但都各自對如何走向人群、與城市互動提出觀點,一部分是作為都市意象的隱喻,另一部分也是建構當代、甚至是未來的生活樣貌,建築物是會存在數十甚至上百年,也因此在最初的規劃更不能著眼在過去的典範。
過程中提及的一個案子是Rem Koolhaas的西雅圖圖書館,雖然是多年前就讀過的案例,再一次認識其中的概念還是覺得大為震撼,Koolhaas重新定位了「圖書館」,傳統典範中圖書館是收藏知識的場所,圖書分類法說100是哲學類、500是社會學等等,在西雅圖圖書館卻是以社群來分類,兒童讀物、工作用書、居家刊物,在各自的空間下,讀者會因為相同需求而交會,注重的是人跟人的交往,而非知識本身。
類似的思維也逐漸在其後的案子上被後人模仿延續,現在許多新的圖書館也開始有像是親子空間、工作坊,成為學習知識,而非單純是儲存書本的所在。

不只典範

不怎麼專業的,我其實想的不是建築領域的部分,反而胡思亂想到一堆有的沒的。
過去能夠被當作典範的,能夠長久佇立的,不只是建築領域,各個產業到了當代都無可避免地要經歷轉移,其一是能想到的想法,早就被前人做過了,圖書館做幾層樓高的書牆,百年前就被做過了,不能都沒有一點長進,其二是如今,不管是哪個領域,能做到的事肯定是更多的,科技進步把人從重複性工作中解放,如果有能力,能做的事絕不會侷限在單一領域裡。
但既然能想到的都被做過了,又能向何處發展?
比起古典的封閉,講座中提及的當代典範,無不是更開放、更複雜,甚至不在只侷限在建物本身,像是龔教授提出的,未來的住宅需要考慮的幾個方向,醫療資源、老年人與社區的營造、以及物流,這些都不是傳統建築領域的處裡範圍,基於現今社會的問題,做設計不再只是蓋好房子,確實這本身就已經夠多問題要考慮的了,但有更多是將要冒出來,而且還沒有人開始投入解決的,這才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如果說過去的典範是一個個堡壘,各自獨立,當代的典範更加細密,而不侷限在自身領域內。

身在其中的我們

回到我自己的生活經驗,畢竟我的工作上或是個人興趣都處裡不到那麼大的社會議題,在我常接觸的社群中,更常出現的是與人交流的問題,特別是在工作上的交流,現今各種情緒敏感的討論越見頻繁,要說現代人特別玻璃嗎?不同領域都有一套觀點,但我就以前面的內容來做個簡單的論述。
現今的工作已經不能侷限在各自的專業內,當然T型人、斜槓這些的討論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確實有本事的,很多成功人士能在很年輕就做出誇張的成就,但我們,至少我自己只不過是不成功的普通人,要說能斜槓也不過只是給自己貼金,事實上不過是被逼著幹上各種工作。
討論到跨領域,確實能做的事變多了,當代的專業不只要懂得多,也要與他領域的專業者共事,但同時也沒那個簡單差事留給人,要不找到自己的定位,成為某個領域的達人,要不內捲競爭既有的位子,再沒有固定不變的領域範例了。

其他

挺悲觀的結論吧,反正也只是一些想法的整理,都不是新觀念,我是這樣想的,只看著眼前操蛋的生活,會覺得未來毫無希望,而用宏觀的視野給自己找出一種解釋,同樣是無計可施,清楚自己的多餘想法都是無用的,反而該做什麼會清楚浮現,即便現實壓力很大也不會因此陷在焦慮。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7會員
101內容數
這邊的一系列文章裡,我會分享生活觀察中,各種跟其他人想法差異的內心論戰。 也許引用各種其實我不熟的理論來為思考下結論,希望能給各位帶來啟發,或各位帶給我啟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來自那個光 的其他內容
最近因為個人轉換跑道,文章的更新要停上好一陣了(有人在意嗎)。 這篇與其說是報告近況,倒不如說是記錄現在的感受,關於職場的適應的想法。
可以怎麼看請人「幫忙」這件事? 有點奇妙的是,通常人會樂於助人,不管是出於利己或是利他都是合理的,但是當別人把事情丟過來的時候,很容易會覺得「這麻煩透了。」 當然最簡單的問題點,是出在「這是不是有選擇的?」 不過我想試著再往下一層,看看與人協作時的權力問題。
這兩周《媽的多重宇宙》跟《奇異博士2:失控多元宇宙》的接連上映,「多元宇宙」似乎是如今影視作品的熱門題材,相信熟悉科幻題材的觀眾絕對不陌生,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多元宇宙」除了是重開機、換演員時的好用藉口,其實背後有著值得每個人深思的哲學議題。
人都是愚蠢的,這是這篇文章的前提,但有多少人會願意承認這點?
這一篇是上一篇《伸展運動》發布以後,延伸出來的幾個想法,可以當作三個獨立的想法,或者是都在回應一個問題,「自己與故事的距離。」 吸引你的那個為什麼 在畫格內道盡一切 第四道牆的厚度
「標籤跟分類是促進大眾了解特定議題的最快方式,但是如果要到深入的時候,你才會把所有框架拆掉」 今天白天在聽節目順便工作的時候,給節目裡的一句話給提醒到,這邊再用自己的話重新輸出一次。 好來,那麼今天要來深入認識一個標籤本身時,還要用標籤來討論嗎?
最近因為個人轉換跑道,文章的更新要停上好一陣了(有人在意嗎)。 這篇與其說是報告近況,倒不如說是記錄現在的感受,關於職場的適應的想法。
可以怎麼看請人「幫忙」這件事? 有點奇妙的是,通常人會樂於助人,不管是出於利己或是利他都是合理的,但是當別人把事情丟過來的時候,很容易會覺得「這麻煩透了。」 當然最簡單的問題點,是出在「這是不是有選擇的?」 不過我想試著再往下一層,看看與人協作時的權力問題。
這兩周《媽的多重宇宙》跟《奇異博士2:失控多元宇宙》的接連上映,「多元宇宙」似乎是如今影視作品的熱門題材,相信熟悉科幻題材的觀眾絕對不陌生,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多元宇宙」除了是重開機、換演員時的好用藉口,其實背後有著值得每個人深思的哲學議題。
人都是愚蠢的,這是這篇文章的前提,但有多少人會願意承認這點?
這一篇是上一篇《伸展運動》發布以後,延伸出來的幾個想法,可以當作三個獨立的想法,或者是都在回應一個問題,「自己與故事的距離。」 吸引你的那個為什麼 在畫格內道盡一切 第四道牆的厚度
「標籤跟分類是促進大眾了解特定議題的最快方式,但是如果要到深入的時候,你才會把所有框架拆掉」 今天白天在聽節目順便工作的時候,給節目裡的一句話給提醒到,這邊再用自己的話重新輸出一次。 好來,那麼今天要來深入認識一個標籤本身時,還要用標籤來討論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好的圖書館設計能夠提供舒適的閱讀環境,鼓勵社區參予互動,並且成為在地化都市的文化地標。現代圖書館不僅需要提供舒適的閱讀環境,還要滿足不同用戶的多樣化需求。本文介紹了圖書館設計、建築形式與外觀設計,以及國外綠色建築案例,旨在提供基本概念並通過具體案例分析來啟發考生。
Thumbnail
  張永和,美籍華裔建築師,建築教育家。波爾州立大學環境設計學士、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建築學碩士,曾任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系主任、普利茲克建築獎評委。《邁向通用建築》為張建築師今年4/25在東海演講,在此感謝東海將演講公開上傳。   筆者大學時張建築師曾至淡江演講,具體講了什麼已忘得一乾二凈,只
Thumbnail
閱讀歷史上的建築大師,最重要是將這些大師當「人」看。當我們將所謂的「大師」視為一個人時,才能平靜而不盲從地看待他被譽為「偉大作品」的背後所代表的意識,以及更深入的理解為什麼這些作品可以被視為一個時代的經典作品,而這樣的理解同樣適用在現在諸多建築獎項的受獎名單上。
Thumbnail
  本書作者東海建築邱浩修老師,專長為建築設計、當代建築評論、實虛共構互動空間設計、參數設計與數位構築。很高興在AI逐漸興盛的今天,邱浩修老師為我們整理了機械、數位、生態到人工智慧下建築的發展過程,並提供反思該建築的限制與未來發展的可能。   「建築產業在這個充滿變動的科技時代走向何方
Thumbnail
  展覽的標題很響亮-「超出建築」,然而,超出建築的是什麼?是否真的超出?   策展人、實踐大學建築系主任王俊雄老師表示:「這次展覽最主要是要打破一般人對於建築觀念的框架,建築最重要的意義其實就是跟生活應該要結合在一起。所以我們在建築裡面生活,最重要的體驗應該是在談建築時最重要的主體,
Thumbnail
  在連續四周聽完王增榮(下稱王大)的課後,有種感覺是從沒在建築系感受過的,即一種與生命呼應震動的感覺,這種感覺過去不是沒有,但多數是在哲學課上,如今在談論建築的課上感受到,可見王大的評論有碰觸到建築的核心。   王大表示,這四堂課都是以他的感覺、他認為的方式談論,意思就是不談學術理論
Thumbnail
  畢業設計的指導老師─鄭晃二(二哥)出書啦,說什麼都要用新台幣讓它下架。於今(2021)距畢業設計已近8年。翻閱此書,彷彿又回到那段每周兩次到辦公室跟老師討論畢業設計的時光,一邊聽著老師笑談最近建築圈的軼事、一邊從設計的議題、主題、命題、問題、課題、標題中逐漸釐清心中的問題意識。筆者有幸一
Thumbnail
  今天,我想和各位分享建築的大海問題,什麼是建築的大海問題?什麼是建築目前最迫切的、最核心的、最本質的、最普遍的問題?每個人答案可能都不同,而我認為的答案是─解構的遺忘。   讓我先從一位建築系畢業生可能面對的問題開始談。什麼是建築系畢業後人人都會面對的問題?「是否到補習班繳補習費準
Thumbnail
  我在107年7月1日的貼文〈何謂解構主義式教育─以成人教育之淡江建築教育為例〉中提到:「建築設計雖然說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但是卻有檢視答案是否合理、是否夠「建築」的標準,而那標準便是建築之所以為建築的東西,如果跳出建築的脈絡便稱不上是建築了。建築設計課便是學習「建築語言」的過程;這樣的過
Thumbnail
閱讀傳記很適合用來為迷茫的人生尋找方向,建築系的學習過程充滿探索(很多課題)與對話(很多討論和評圖),畢業許多年後我才漸漸體會,空間設計——不論是建築、都市還是環境都是一種哲學式的辯證,而不是科學式的解答,你只能從不斷拆解問題和嘗試回答的過程中,找到自己和別人都最能接受的答案。
Thumbnail
好的圖書館設計能夠提供舒適的閱讀環境,鼓勵社區參予互動,並且成為在地化都市的文化地標。現代圖書館不僅需要提供舒適的閱讀環境,還要滿足不同用戶的多樣化需求。本文介紹了圖書館設計、建築形式與外觀設計,以及國外綠色建築案例,旨在提供基本概念並通過具體案例分析來啟發考生。
Thumbnail
  張永和,美籍華裔建築師,建築教育家。波爾州立大學環境設計學士、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建築學碩士,曾任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系主任、普利茲克建築獎評委。《邁向通用建築》為張建築師今年4/25在東海演講,在此感謝東海將演講公開上傳。   筆者大學時張建築師曾至淡江演講,具體講了什麼已忘得一乾二凈,只
Thumbnail
閱讀歷史上的建築大師,最重要是將這些大師當「人」看。當我們將所謂的「大師」視為一個人時,才能平靜而不盲從地看待他被譽為「偉大作品」的背後所代表的意識,以及更深入的理解為什麼這些作品可以被視為一個時代的經典作品,而這樣的理解同樣適用在現在諸多建築獎項的受獎名單上。
Thumbnail
  本書作者東海建築邱浩修老師,專長為建築設計、當代建築評論、實虛共構互動空間設計、參數設計與數位構築。很高興在AI逐漸興盛的今天,邱浩修老師為我們整理了機械、數位、生態到人工智慧下建築的發展過程,並提供反思該建築的限制與未來發展的可能。   「建築產業在這個充滿變動的科技時代走向何方
Thumbnail
  展覽的標題很響亮-「超出建築」,然而,超出建築的是什麼?是否真的超出?   策展人、實踐大學建築系主任王俊雄老師表示:「這次展覽最主要是要打破一般人對於建築觀念的框架,建築最重要的意義其實就是跟生活應該要結合在一起。所以我們在建築裡面生活,最重要的體驗應該是在談建築時最重要的主體,
Thumbnail
  在連續四周聽完王增榮(下稱王大)的課後,有種感覺是從沒在建築系感受過的,即一種與生命呼應震動的感覺,這種感覺過去不是沒有,但多數是在哲學課上,如今在談論建築的課上感受到,可見王大的評論有碰觸到建築的核心。   王大表示,這四堂課都是以他的感覺、他認為的方式談論,意思就是不談學術理論
Thumbnail
  畢業設計的指導老師─鄭晃二(二哥)出書啦,說什麼都要用新台幣讓它下架。於今(2021)距畢業設計已近8年。翻閱此書,彷彿又回到那段每周兩次到辦公室跟老師討論畢業設計的時光,一邊聽著老師笑談最近建築圈的軼事、一邊從設計的議題、主題、命題、問題、課題、標題中逐漸釐清心中的問題意識。筆者有幸一
Thumbnail
  今天,我想和各位分享建築的大海問題,什麼是建築的大海問題?什麼是建築目前最迫切的、最核心的、最本質的、最普遍的問題?每個人答案可能都不同,而我認為的答案是─解構的遺忘。   讓我先從一位建築系畢業生可能面對的問題開始談。什麼是建築系畢業後人人都會面對的問題?「是否到補習班繳補習費準
Thumbnail
  我在107年7月1日的貼文〈何謂解構主義式教育─以成人教育之淡江建築教育為例〉中提到:「建築設計雖然說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但是卻有檢視答案是否合理、是否夠「建築」的標準,而那標準便是建築之所以為建築的東西,如果跳出建築的脈絡便稱不上是建築了。建築設計課便是學習「建築語言」的過程;這樣的過
Thumbnail
閱讀傳記很適合用來為迷茫的人生尋找方向,建築系的學習過程充滿探索(很多課題)與對話(很多討論和評圖),畢業許多年後我才漸漸體會,空間設計——不論是建築、都市還是環境都是一種哲學式的辯證,而不是科學式的解答,你只能從不斷拆解問題和嘗試回答的過程中,找到自己和別人都最能接受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