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好奇建築師在設計的時候,是如何去設想在他建築裡看出去的風景,周邊的環境對他在設計上的啟發為何?又或是設計給A地的建築,後來在B地實踐的時候,建築本身的特殊性在哪裡?是不是放在C地到Z地也都依然可以成立?
《場域.啟發—隈研吾展》 Kengo Kuma : Place / Inspiration(photo by Tomic)
在〈
忠泰美術館〉奧夫賽計畫(Off-Site Project)推出的《場域.啟發—隈研吾展》裡特別提到:「隈研吾秉持融合當地環境和文化的信念,從地方出發,其創作遍跡世界,受到建築基地周遭場域所啟發,創造出當地獨一無二的建築作品。」也透過每個場所不同的力量與能量,轉譯為建築的型態,也成為建築的力量。
Kengo Kuma : Place / Inspiration(photo by Tomic)
〈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丹地分館〉V&A Dundee(photo by Tomic Wu)
左:祖先的智慧博物館(Museum of Indigenous Knowledge)
右:〈安徒生博物館〉(H.C. Andersen’s House of Fairy Tales in Odense)
這次在展區「靈光乍現」的牆上遍佈建築師隈研吾在造訪世界各地時,用手機所拍下的照片,作為獲取靈感、連結場所的工具。同時在這區的影片裡,也可以看到他用「
孔洞」、「
傾斜」、「
粒子」和「
時間」四個主題,連結起靈感與場域間的關聯,也對應到這次展出的幾個模型之中。
「靈光乍現」 Eureka Moment 牆上是隈研吾用手機所拍的照片,做為建築靈感。(photo by Tomic)
有關蘊含「時間」的建築,是丹麥奧登色市的〈安徒生博物館〉(H.C. Andersen’s House of Fairy Tales in Odense),有著如同安徒生故事裡能跨越時間般地自由的想像力,這座猶如庭園般的博物館,每個空間流動著不同的時間,彷彿穿越著不同時空的旅行,也正是建築來表現時間的一個案例。(但庭園在截稿為止前還沒開放)
場所中,利用「孔洞」(穴)來傳遞的訊息。例如在蘇格蘭〈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丹地分館〉的設計裡,考量到建築不能成為城市的阻礙,孔洞穿越了建築,連結了城市與河川。〈
早稻田大學國際文學館〉(村上春樹圖書館),建築所開的孔洞,則象徵成為進入村上春樹文學世界的入口。(
影片)
〈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丹地分館〉V&A Dundee(photo by Tomic Wu)
〈早稻田大學國際文學館〉(村上春樹圖書館)(photo by Tomic Wu)
The Waseda International House of Literature(The Haruki Murakami Library)
至於在菲律賓馬尼拉的〈祖先的智慧博物館〉裡,洞口開得更大,探討人類居住的洞窟轉化而成。
當講到「傾斜」,與垂直對立的正是傾斜,而非水平。
〈東京工業大學TAKI PLAZA〉則是利用傾斜元素來設計的案例,相對於建築往往成為阻隔,透過「傾斜」將山丘與學校各棟建築群連結一起,在視覺上成為一個良好的過渡連結空間,也因此形成建築外觀與內部空間上的一大特色。
〈東京工業大學TAKI PLAZA〉Tokyo Institue of Technolgy Hisao & Hiroko Taki Plaza
「粒子」是極小的顆粒,不只散佈在空間與環境周圍,也組成場所。
「粒子」概念所呼應到小型場館「PAVILION」,探討結構的組成並應用在小到寵物房、茶室空間,大到建築量體,像是這次戶外的「摺箱」Oribako、小型場館裝置模型,或是利用千鳥結構的〈GC齒科博物館研究中心〉,就是這樣的實踐。
Models of Pavilions(photo by Tomic Wu)
Models of Pavilions(photo by Tomic Wu)
「摺箱」裝置 Outdoor Installation: Oribako(photo by Tomic Wu)
這又讓我回想起上回2018年5月在〈
東京車站藝廊〉所看的「Kengo Kuma: a LAB for materials」裡,則是另一個角度以材質來重新編輯隈研吾的建築世界,也因為材質的多樣化,在結構組成上更是豐富多變;同時,又讓我想念起了旅行。
〈GC齒科博物館研究中心〉GC Prostho Museum Research Center
(Kengo Kuma: a LAB for materials. photo by Tomic Wu 2018)
隈研吾|橫浜出生,1990年成立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 所,09年開始擔任東京大學教授。被稱為「負建築」的建築理論,主張以人為主體,運用竹、藤、木、石、紙、土等天然素材,將傳統元素與現代建築彼此融合。不論是在東京渋谷車站的雲紋立面,高尾山駅,東大本郷校區或是淺草文化觀光中心,六本木Suntory Museum of Art,神樂坂的La Kagu、赤城神社,墨田旅館ONE@TOKYO,表参道ONE OMOTESANDO、微熱山丘、根津美術館,天王洲アイル的Pigment,還有商場裡的旗艦店EYEVAN LUX或茅乃舍等,在東京總能與隈研吾作品不期 而遇,更不用說2020東京奧運主場館了,以105mm的杉木角材為主,表現日本傳統建築屋簷之美的同時,也能兼具調節氣流與防震功能。
2018年5月在〈東京車站藝廊〉舉辦的「Kengo Kuma: a LAB for materials」。(photo by Tomic 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