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俗女跟淑女之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圖片來源:網路
最近因為謝盈萱獲得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緣故,《俗女養成記》又重新引起討論,而劇中的陳嘉玲可是最能代表台灣這時代女性的代表了。
台劇《俗女養成記》劇名裡的「俗女」應該是「淑女」的變形,因此從一開始就暗示了這是一齣非典型「好女孩」的故事,女主角「嘉玲」這個菜市場名,更暗示了這雖然是「非典型」的好女孩故事,卻是「典型」80年代生的台灣女孩故事。

第一季的時候,陳嘉玲跟論及婚嫁的男朋友分手、跟工作得很習慣的公司分手,跟住了好一段時間的台北分手,回到台南家裡,跟原生家庭裡的人互動還像是熟悉的陌生人,交了小時好友當男朋友,想從新工作找回自己。

看似要展開公主王子般幸福美滿的結局,其實才是掙扎的開始。第二季一開始,他跟新交往的男朋友蔡永森說:「買下這棟屋子,什麼都要自己來(設計、採購、裝修),是因為我很需要證明自己。」就在他想要證明自己的這個人生階段,他發現自己懷孕了,這一懷孕,使他跟男朋友之間的問題浮出檯面:男朋友覺得自己在同居的房子裡、在兩人的關係當中,都沒有「我」,只有「你」,所謂的「我們」,其實也只有「你」,所以跟陳嘉玲提分手。

這季的女主角有4位:陳嘉玲、嘉玲的媽媽吳秀琴、嘉玲的阿嬤陳李月英、嘉玲的表姐洪育萱,他們都在這一季碰觸必須藉由分離和重新連結來找到自己的議題。

阿嬤為家裡忙得團團轉,做到流汗卻讓人嫌到流涎(tsò lâu-kuānn,hōo-lâng hiâm kah lâu-nuā),他說要搬出來的時候,全家人與其說不接受,不如說完全無法理解,街坊鄰居還有人猜他有別的男人了。對一般人來說,女人要離開家裡,除了原來的男人使他不幸福,以及要去跟另一個男人在一起之外,沒有別的可能性。阿嬤其實自己也說不出理由,只是就「想要」。

嘉玲的媽媽吳秀琴,因為以為身邊那個男人外遇憤而離家,他大罵男人的時候,其實是在惋歎自己的委屈,覺得自己做牛做馬,為什麼得不到應有的幸福結局。婚後立刻住到先生娘家的他,不僅要照顧老公,還要服侍公婆、生兒育女,當他又在怪有子女要養讓自己有多委屈有多委屈的時候,陳嘉玲嗆他說:「不然你不要生啊!」(bo´ Lí mài senn ah)

諷刺的是,他還真的有選擇不要生的時候,男人因為怕痛沒有結紮讓吳秀琴三度懷孕時,他就選擇人工流產。所以他其實是有選擇權的,只是這段回憶,他是在女兒陳嘉玲要生產時才想起來。

表姐洪昱萱,嫁給有錢醫生之後被外遇和家暴,他無法想像自己獨立生活的樣子,所以遲遲不願離婚,也哭不出來(無法釋放自己的委屈),只能用高貴優雅的姿態和妝容來武裝自己。經過跟其他兩女(分手後的陳嘉玲和分居後的吳秀琴)同居一段時間,才漸漸找回獨立生活的自信,勇敢正視自己的傷心。

最後是陳嘉玲,他之所以逃離台北的感情和工作,就是因為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所以想從新買的房子裝修和新工作的成就感找回自己,在新的感情中,卻陷入了因為害怕沒有自己,而沒有辦法建立「我們」的困境,有小孩更等於是準備要踏入「會沒有自己」的地獄,這點他在自己的媽媽身上看得一清二楚,因為媽媽阿琴的遭遇,大概就是全台灣那個年代已婚女性的寫照,若再加上過世阿嬤的經驗,就是連「我們」也幾乎要消失在整個社會制度之中了。(阿嬤搬出來後,某次跟阿公吃飯喝茶時,說了句:「我都忘了我們都還沒生小孩前是什麼生活了。」)

女人要學習獨立,男人也需要。嘉玲的爸爸一直被自己的老婆和媽媽看做是沒有肩膀的老小孩,講好聽是童心,講難聽就是沒用,他也活在父權的「固定性別角色框架」裡而忘了自己。但在老婆分居之後,他開始學會理家,後來跟秀琴說:「我想證明說,你不是我的丫鬟,是我的老婆。」而且他躺在病床上本來是跟兒子說:「藥行、媽媽和姊姊都要靠你了」,經過一連串的事情之後,他改跟兒子說:「我之前講的吼,你聽聽就好了,現在我的想法改變了,你有什麼想做的,就去做。」

這部台劇裡面的性別角色非常豐富,除了女性之外,其實爸爸陳晉文、弟弟陳嘉明、男朋友蔡永森也各自有非常立體的角色故事,也許還需要另一篇才寫得完。這齣劇每一條線都清楚精準地抓到性別經驗,當然沒有擺上一個肉眼可見的學術理論框架,卻透過各個角色的心境和彼此互動解構和重新建構性別框架,在這過程當中,還有很多父權違建還沒拆除,但事情並沒有這麼悲觀,因為結構是死的,人的能動性(agency)是活的,有人從命名和討論來開天眼,有人從經驗的體會開天眼,總是會有機會!

如果俗女養成記第一季的關鍵字是「從分離找到自己」,那麼第二季的關鍵字,應該就是「從重新連結找到自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5會員
390內容數
除了翻譯之外,這裡也是抒發烘焙、時事、戲劇、書、自然環境、信仰等想法的天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以發生在高雄美濃鄉間的一對母女情牽半生的糾纏,從相罵相殺到和解共生的心路歷程轉折為故事主軸,兩人之間從母親的餘生期盼,女兒的更生到尋求新生,再到兩人的和解共生,融入了親情、家暴、婚外情、詐騙、更生人、友情與尋找自我等人性與社會議題,劇本編排高明,起承轉合暗藏玄機,引領觀眾進入故事的人性爭端與起落。
Thumbnail
竹君在得知母親的狂言後,是氣得不清。冬貴比任何人都知道她們姊妹的身世,聽到張琴自私的言論,也不由得一直搖頭。 竹音冷靜下來,她很快的找了一個律師,向他諮詢她們目前遇到的情況。 在得知可以向法院申請“拒絕扶養義務”後,竹音便開始與張琴對簿公堂。 因張琴每次匯款都是打給外婆,還有當初離婚她拿
Thumbnail
這部大熱門劇情關係中的遺憾、工作升遷的挫敗感和糾纏的伴侶關係顯示了現代社會的寫實與不完美。這篇文章討論了每個角色在劇中所呈現的不同面向,並提供了茉莉花原精的植物療癒力。該劇能引起觀眾共鳴,因為它貼近生活,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有其獨立性與價值。
Thumbnail
七十年代末,叮噹年紀還小。印象中有一個電視劇集名為「過埠新娘」,依稀記得一幕是女主角從老遠地方來到香江尋找未婚夫不遂,女人徬徨無助,不知如何是好。說也奇怪,叮噹除了對這一幕有些印象之外,其他內容彷彿失去所有記憶......
Thumbnail
京城貴門花府忽遭抄家流放,只剩滿門婦孺,花家長女花芷(張婧儀 飾)不得不展露鋒芒,出面撐起整個家,帶著一眾女眷崛起創業擺脫危機。 話說這位抄她家的就是男主顧宴惜,雖說抄她家也是職責所在,但這部劇真的就是專心在抄家,之中沒有太多不捨及曖昧等等,讓故事少了很多的言情味,卻也因為這樣正經八百的好看起來。
Thumbnail
故事主人是我阿婆,她是廣東客家人,客家人的稱謂阿婆等於嫲嫲。她是大戶人家的千金,兒時有婢女服事,婚姻都是門當戶對,我阿婆是識字的,她有受過教育,在她的時代,女子接受教育不容易,可能是大戶人家的女兒才有這種機會。 後來因為政局動盪,侵華、內戰、政權更替,導致家道中落,亦因丈夫早逝,她本來是千金之驅,
Thumbnail
隨著年歲增長,對於性別傳統思維,我的想法已經不再那樣單一、那樣絕對,不再遇到和自己思想有差異的人就有形無形的封鎖他。我不再認為結婚就是對女性的綑綁、生小孩就是女性生命的犧牲。現在的我覺得,有結婚很好、沒有結婚很好,有小孩很好、沒有小孩很好。
時隔多年,終於將第一季的俗女養成記看完了。 從小嘉玲到大嘉玲的成長,好像看見了每一個女生在成長過程中與社會的拔河拉扯,要乖?要成為賢妻良母?要找個好人家嫁?不能太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太有自己的樣貌,所有的一切都不能只是「我覺得」。 但又有誰打從心底問過,那樣的淑女真的快樂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
Thumbnail
      《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世均、曼楨、叔惠、翠芝、曼璐、豫瑾、祝鴻才等人半生的愛恨情仇,迷茫情緣,緣淺無分,而最終只能回不去了...... (圖片來源 : 博客來)
Thumbnail
<說出女性的處境,寫出女人的故事> 50歲以前,過著「一般人」平順的日子,完成了唸書、工作、將孩子養大、老的送終……。然後退休了,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之前的日子說「平順」那是表面上看起來的,因為「大家」都這樣,我的又很平順,常被說:「女人有XX就很好了。」但是我覺得不對勁,時常問周圍的女人們: 「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以發生在高雄美濃鄉間的一對母女情牽半生的糾纏,從相罵相殺到和解共生的心路歷程轉折為故事主軸,兩人之間從母親的餘生期盼,女兒的更生到尋求新生,再到兩人的和解共生,融入了親情、家暴、婚外情、詐騙、更生人、友情與尋找自我等人性與社會議題,劇本編排高明,起承轉合暗藏玄機,引領觀眾進入故事的人性爭端與起落。
Thumbnail
竹君在得知母親的狂言後,是氣得不清。冬貴比任何人都知道她們姊妹的身世,聽到張琴自私的言論,也不由得一直搖頭。 竹音冷靜下來,她很快的找了一個律師,向他諮詢她們目前遇到的情況。 在得知可以向法院申請“拒絕扶養義務”後,竹音便開始與張琴對簿公堂。 因張琴每次匯款都是打給外婆,還有當初離婚她拿
Thumbnail
這部大熱門劇情關係中的遺憾、工作升遷的挫敗感和糾纏的伴侶關係顯示了現代社會的寫實與不完美。這篇文章討論了每個角色在劇中所呈現的不同面向,並提供了茉莉花原精的植物療癒力。該劇能引起觀眾共鳴,因為它貼近生活,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有其獨立性與價值。
Thumbnail
七十年代末,叮噹年紀還小。印象中有一個電視劇集名為「過埠新娘」,依稀記得一幕是女主角從老遠地方來到香江尋找未婚夫不遂,女人徬徨無助,不知如何是好。說也奇怪,叮噹除了對這一幕有些印象之外,其他內容彷彿失去所有記憶......
Thumbnail
京城貴門花府忽遭抄家流放,只剩滿門婦孺,花家長女花芷(張婧儀 飾)不得不展露鋒芒,出面撐起整個家,帶著一眾女眷崛起創業擺脫危機。 話說這位抄她家的就是男主顧宴惜,雖說抄她家也是職責所在,但這部劇真的就是專心在抄家,之中沒有太多不捨及曖昧等等,讓故事少了很多的言情味,卻也因為這樣正經八百的好看起來。
Thumbnail
故事主人是我阿婆,她是廣東客家人,客家人的稱謂阿婆等於嫲嫲。她是大戶人家的千金,兒時有婢女服事,婚姻都是門當戶對,我阿婆是識字的,她有受過教育,在她的時代,女子接受教育不容易,可能是大戶人家的女兒才有這種機會。 後來因為政局動盪,侵華、內戰、政權更替,導致家道中落,亦因丈夫早逝,她本來是千金之驅,
Thumbnail
隨著年歲增長,對於性別傳統思維,我的想法已經不再那樣單一、那樣絕對,不再遇到和自己思想有差異的人就有形無形的封鎖他。我不再認為結婚就是對女性的綑綁、生小孩就是女性生命的犧牲。現在的我覺得,有結婚很好、沒有結婚很好,有小孩很好、沒有小孩很好。
時隔多年,終於將第一季的俗女養成記看完了。 從小嘉玲到大嘉玲的成長,好像看見了每一個女生在成長過程中與社會的拔河拉扯,要乖?要成為賢妻良母?要找個好人家嫁?不能太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太有自己的樣貌,所有的一切都不能只是「我覺得」。 但又有誰打從心底問過,那樣的淑女真的快樂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
Thumbnail
      《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世均、曼楨、叔惠、翠芝、曼璐、豫瑾、祝鴻才等人半生的愛恨情仇,迷茫情緣,緣淺無分,而最終只能回不去了...... (圖片來源 : 博客來)
Thumbnail
<說出女性的處境,寫出女人的故事> 50歲以前,過著「一般人」平順的日子,完成了唸書、工作、將孩子養大、老的送終……。然後退休了,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之前的日子說「平順」那是表面上看起來的,因為「大家」都這樣,我的又很平順,常被說:「女人有XX就很好了。」但是我覺得不對勁,時常問周圍的女人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