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華達最後一堂課》:最終,但也是華達奶奶的最佳入門課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安妮華達最後一堂課》(Varda par Agnès, 2019)
我總是希望人們在看我的作品時可以看仔細點,我希望能帶來的是仔細觀看的欲望,而不是我把它們清楚展示出來。
——安妮華達
「法國電影新浪潮教母」之譽的安妮華達(台灣早年翻譯:艾格妮娃達)於2019年因癌症去世,而《安妮華達最後一堂課》則成為了她的為世人們準備的最後一部作品。縱橫影壇數十年的華達奶奶,總是給人親民,甚至是「潮」的形象。她的「潮」,除了晚年的酷炫棕紅漸層髮色之外,她總是願意去嘗試新事物、新觀點、新媒材、各種新的可能。
「充滿活力」似乎是華達奶奶的最佳形容詞之一(圖為《最酷的旅伴》劇照)

關鍵詞-「靈感」、「創造」、「分享」

《安妮華達最後一堂課》(Varda par Agnès, 2019)作為一部紀錄自己的紀錄片,她將重點聚焦在她歷年的作品上,而非她的個人生平或私領域。在創作上,她毫不藏私地分享了三個關鍵詞,也就是「靈感」、「創造」、以及「分享」,三位一體,缺一不可。她認為,先是有了生活上的啟發,接著思考運用何種方式將靈感具現化,完成之後也要不吝於與觀眾分享,貼近大眾,這樣的創作才有意義。對於不熟悉法國電影新浪潮流派的影迷,或許會有新浪潮等於晦澀難懂的刻板印象,進而望之卻步,但安妮華達的作品,除了題材、敘事、和呈現手法勇於創新之外,往往是溫柔且平易近人的。

劇情片-現實與意象的結合

電影《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海報
對於年輕一代的觀眾,提到「安妮華達」這四個字時比較常聯想到她的紀錄片,例如《艾格妮撿風景》或較新的《最酷的旅伴》,因為她後期創作專攻紀錄片領域,早期劇情片的範疇反倒是進而研究才會接觸到。然而這並不代表她的劇情片遜於紀錄片,或是會因年代久遠而過時,而是各有各的風采。或許是因為沒有接受過傳統電影學院的訓練,才能造就出她獨特的洞察力,以及不被既有框架侷限的創意。
像是她早期最為知名的劇情片《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Cléo de 5 à 7, 1961)裡,大膽地將主觀時間(現實時間)與客觀時間(故事發生的時間)結合,使觀眾彷彿真的親眼見證了主人翁克萊歐得知罹癌後心境轉折的90分鐘。另外,在她許多電影中,也開始試著運用近似紀錄片的形式捕捉群眾最真實的面貌,或是請演員融入自己所飾演的角色之中。從劇情片時期,就可以看出她擅於將現實融於虛構作品之中的習慣和手痕。

紀錄片-紀實也寄情

雖然安妮華達在劇情片時期就已有紀錄片創作了,例如紀錄自宅街道生活的《達格雷街風景》(Daguerréotypes, 1976)和紀念同樣也是導演的亡夫賈克德米的《德米吾愛》(L'univers de Jacques Demy, 1995),但讓她專注拍攝紀錄片的契機是一部眾星雲集但票房評價都「不太成功」的電影百年紀念影片《101夜》(Les cent et une nuits de Simon Cinéma, 1995),使得她開始思考更多的面向。她提到,許多紀錄片導演習慣邊拍邊思考,自己則傾向先擬好架構,在搜集她想要的素材,雖然是紀錄片,但她有時也會運用劇情片的思維和情感,藉由影像傳遞出她想訴說之事。
《艾格妮撿風景》受到了米勒的《拾穗》(Des glaneuses) 啟發
在《艾格妮撿風景》(The Gleaners and I, 2000)中,她利用千禧年崛起的新科技——便於攜帶且較為親切的數位攝影機來記錄當代「拾穗者」的生活哲學,並從中反思當代撿拾與捨棄食品、物品背後的階級和環境議題。同時也受撿拾到的「心型馬鈴薯」啟發,創作了美術館錄像作品《馬鈴薯烏托邦》(此作曾來台展出,而華達奶奶本人也曾應2004年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之邀來台)。在她的紀錄片中,不單單只是旁觀人、事、物,也能看見她對於這些東西的觀察和思考,並運用己身的溫暖和累積的智慧將它們型塑成一部部風格獨具的紀錄片。

安妮華達・最終章

從攝影師起家,再轉換跑道到短片、劇情片、紀錄片,甚至是美術館展品創作,安妮華達總是不斷的創造生涯的新可能。但不論作品或是人生,總是會有結束的時刻,以最後一堂課回顧並總結數十年創作生涯似乎再適合不過了。
作為最終章,《安妮華達最後一堂課》是一部新粉、鐵粉都適宜的一部作品:
對於對每部片都如數家珍的影迷,本片是華達奶奶對於從業生涯數十載的第一手剖析,可以了解個作品所賦予她的意義和軼事,看完可以更加了解她和她的作品;從未接觸過她任何作品的人也別擔心,一如華達奶奶的一貫風格,深入簡出之外,也極具親和力。在時長114分鐘的影片中,她對生涯、生命的回顧絕非枯燥的說教,而是可以看出一位資深電影人如何展現她對電影創作數十年如一日的熱忱、對創新的擁抱、以及對社會的細微觀察,進而得到補完多數作品的動力。

延伸觀影:

除了《安妮華達最後一堂課》外,Giloo本月推出了安妮華達的紀念影展,經典作品如《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無法無家》、《艾格妮撿風景》等等,劇情片、紀錄片、短片作品都有一些,之前北影沒看到的話,這次可別錯過!
6會員
8內容數
在電影中,我們沈溺, 在書海裡,我們徜徉。 歡迎來到我的樹洞, 我會不定時投遞自己的觀影心得和閱讀筆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olyn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陳敬音導演的首部作品《親愛的大笨象》,藉由幽默趣味的人象之旅,看出成年人的哀愁和反璞歸真的嚮往。在這看似超現實的公路之旅中,旅程是極其緩慢的,與其說旅行,倒不如說是漫遊,在路上也遇到了許多荒誕的境遇,雖然廣義上是個步調緩慢的公路之旅,但實則有幾分哀愁在其中。
《人性爆走課》中,底層民眾問天問地問鬼神,只求得到一組能增加存款的幸運數字,希望自己能從破敗擁擠的地面,躍上屋頂仰望星空。
熟悉的土地,陌生的歷史。這三十年間,台灣並非沒有其他關於二二八或白色恐怖題材的電影,但引起的回響和反應不大。 電影當然不能將歷史百分之百在觀眾眼前重演,但隨著改編及媒介的變化,能以多樣化的形式呈現在視聽者面前,而隨著時代更迭,白色恐怖等威權體制下歷史過往不再是不能提、不能想的禁忌。
陳敬音導演的首部作品《親愛的大笨象》,藉由幽默趣味的人象之旅,看出成年人的哀愁和反璞歸真的嚮往。在這看似超現實的公路之旅中,旅程是極其緩慢的,與其說旅行,倒不如說是漫遊,在路上也遇到了許多荒誕的境遇,雖然廣義上是個步調緩慢的公路之旅,但實則有幾分哀愁在其中。
《人性爆走課》中,底層民眾問天問地問鬼神,只求得到一組能增加存款的幸運數字,希望自己能從破敗擁擠的地面,躍上屋頂仰望星空。
熟悉的土地,陌生的歷史。這三十年間,台灣並非沒有其他關於二二八或白色恐怖題材的電影,但引起的回響和反應不大。 電影當然不能將歷史百分之百在觀眾眼前重演,但隨著改編及媒介的變化,能以多樣化的形式呈現在視聽者面前,而隨著時代更迭,白色恐怖等威權體制下歷史過往不再是不能提、不能想的禁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鈴木:最近我為了把吉卜力截至目前的作品出成藍光片,將所有作品都看了一遍。 高畑:你認為哪一部最好看?(笑) 鈴木:無論如何都會想起當時的種種,根本無法融入作品。所以我可能是全世界最不懂吉卜力好看在哪裡的人(笑)。
Thumbnail
去年入圍及獲獎多項金馬的國片《親愛的房客》,細緻描寫親情的各個面向,也讓觀眾重新思考「家」的核心所在,傳統所認為的血緣讓一群人有機會相聚,但沒有血緣的「房客」給予的愛與關懷同樣不少於任何世俗所認定的家人。
Thumbnail
這世界上有不少動漫在談論人類的自由和意志。除了《進擊的巨人》外,像《漆黑的子彈》、《甲鐵城的卡巴內里》等等都是有名的例子。他們的劇情都相當類似,描述人類某天不知為何,忽然被一群怪物、殭屍、巨人包圍,只能躲在被結界、鐵城、圍牆保護的城內,無法輕易外出。
Thumbnail
假如你要把你生命中學到很重要的經驗或教訓,用故事告訴也許之後未必有機會再見的人,你會選哪些故事,以及你想告訴他的訊息是什麼呢?《記得你是誰—哈佛最後一堂課》來自哈佛商學院一個悠久的傳統,教授會在最後一堂課講述自己的故事,慷慨分享自己的人生體驗及想法,希望能夠給學生臨別前的最後叮嚀,也是人生的一堂課。
Thumbnail
相較於《媽媽的遙控器》,本集把科技與人性推向更深的境界。它諷刺的是親子關係間意識形態的落差,並以極端方式呈現母親的選擇性心理所造成對女兒的無知,也詮釋了女兒自殺前的遺言:「我是可悲又沒人愛的林茉莉」。
Thumbnail
公投難以討論嗎?或許答案是肯定的,但我們必須找到方式討論。這次,我們談電影做不到的事,以及遊戲的可能性。
Thumbnail
看完心情非常複雜,一方面看到這個從小看到大的悲劇英雄人物故事,有了一個相當不錯的結局,非常感動;另一方面也感嘆這種直接和單純的動作電影,如今難以再現90年代那個動作片濫觴的風潮。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鈴木:最近我為了把吉卜力截至目前的作品出成藍光片,將所有作品都看了一遍。 高畑:你認為哪一部最好看?(笑) 鈴木:無論如何都會想起當時的種種,根本無法融入作品。所以我可能是全世界最不懂吉卜力好看在哪裡的人(笑)。
Thumbnail
去年入圍及獲獎多項金馬的國片《親愛的房客》,細緻描寫親情的各個面向,也讓觀眾重新思考「家」的核心所在,傳統所認為的血緣讓一群人有機會相聚,但沒有血緣的「房客」給予的愛與關懷同樣不少於任何世俗所認定的家人。
Thumbnail
這世界上有不少動漫在談論人類的自由和意志。除了《進擊的巨人》外,像《漆黑的子彈》、《甲鐵城的卡巴內里》等等都是有名的例子。他們的劇情都相當類似,描述人類某天不知為何,忽然被一群怪物、殭屍、巨人包圍,只能躲在被結界、鐵城、圍牆保護的城內,無法輕易外出。
Thumbnail
假如你要把你生命中學到很重要的經驗或教訓,用故事告訴也許之後未必有機會再見的人,你會選哪些故事,以及你想告訴他的訊息是什麼呢?《記得你是誰—哈佛最後一堂課》來自哈佛商學院一個悠久的傳統,教授會在最後一堂課講述自己的故事,慷慨分享自己的人生體驗及想法,希望能夠給學生臨別前的最後叮嚀,也是人生的一堂課。
Thumbnail
相較於《媽媽的遙控器》,本集把科技與人性推向更深的境界。它諷刺的是親子關係間意識形態的落差,並以極端方式呈現母親的選擇性心理所造成對女兒的無知,也詮釋了女兒自殺前的遺言:「我是可悲又沒人愛的林茉莉」。
Thumbnail
公投難以討論嗎?或許答案是肯定的,但我們必須找到方式討論。這次,我們談電影做不到的事,以及遊戲的可能性。
Thumbnail
看完心情非常複雜,一方面看到這個從小看到大的悲劇英雄人物故事,有了一個相當不錯的結局,非常感動;另一方面也感嘆這種直接和單純的動作電影,如今難以再現90年代那個動作片濫觴的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