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想像安西水丸先生一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們知道已故的日本插畫家安西水丸先生嗎?今天我在畫新案子的提案時,腦海裡一直想著他。

第一次知道「安西水丸」這個名字,完全是場意外。我沒有讀過村上春樹的作品,只有耳聞他的大名,所以並不清楚他作品的封面是由誰繪製。直到某年暑假回臺灣在誠品閒逛的時候,在書架上看到了《我與村上春樹、書,還有畫筆:日本插畫大師安西水丸》這本書,才認識「安西水丸」這號人物。因為是與插畫相關,書名又標榜著「大師」名號,所以我翻開了書,想看看會有什麼樣的內容。

說實話,水丸先生(可以這樣稱呼他嗎?)的作品並沒有給我驚喜或讚歎,反而令我覺得過於簡單、甚至有點粗糙。於是在匆匆翻了幾頁後,我將書放回書架上,唯一心得是這本書的售價並不便宜。沒想到,自那天離開書店後,奇妙的事情發生了。每當不經意在社群媒體上,或是在任何時候看到其他插畫家畫工精湛、構圖玄妙、用色絢麗的作品時,我總會想起水丸先生的作品。

「這些圖很棒,但水丸先生好像可以用更簡單的方式表達?」、「這張圖的細節畫得真好!可是水丸先生好像能更輕易地表達主題?」、「這位插畫家駕馭色彩的能力真高明!不過水丸先生的用色好像更有記憶點?」諸如此類的疑問,會在我看到其他插畫家作品的時候,不斷浮現。於是,我再度前往書店,第二次翻開《我與村上春樹、書,還有畫筆:日本插畫大師安西水丸》這本書,試圖解答心中的疑惑:「為什麼我會一直想起水丸先生的作品?」

然而,感想還是一樣:「過於簡單、甚至有點粗糙。」結果,沒翻幾頁,我又再度放下書籍,轉身離開。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雖然偶爾想起水丸先生的圖,但並未特別在意。直到去年在圖書館借閱了《我與村上春樹、書,還有畫筆:日本插畫大師安西水丸》,我心中對水丸先生的喜愛直線升高。(我已經二度從圖書館借閱,可惜這本書已經絕版,買不到了。)

雖然還是沒辦法明確說明原因,但若讓我粗略的下結論,我想水丸先生的作品會讓我心心念念的理由,正是「過於簡單、甚至有點粗糙」。這樣子形容他的作品似乎不太精確,但我絲毫沒有不敬的意思。我想表達的是,水丸先生的作品有種「渾然天成且毫不費力」的特質,感覺他創作地非常自然與輕鬆,而且帶有一股玩心。他的作品看似簡單,但實則有巧妙的安排,很能傳達主題。換言之,水丸先生的作品,跟其他我欽佩的創作者作品一樣,有著我所追求的「簡單但有力量」。

經過反省與思考,加上這些日子來創作時遇見的徬徨和迷惘,我感到萬分慚愧。因為當初眼界太窄、甚至有種小人的自負,導致在首次見到水丸先生的作品時,沒能好好欣賞與認識,反而魯莽地產生「過於簡單、甚至有點粗糙」的念頭。這個形容,應該要留給我自己的腦袋和作品才是。希望有朝一日,我能達到我所追求的境界。也許當有人說我的作品「過於簡單、甚至有點粗糙」,但同時又令他們念念不忘,或者反覆想起,就代表我成功了?

最後,分享的速寫本內頁是從近日忙碌的案子所衍伸出來的小創作,算是自娛。題目是:《只有一個蘋果》。

raw-image

好了,午安。

PS 因為早上四點才睡,因此現在才打工作日誌。


Boris Lee Illustration | 繪本創作者

如果喜歡我的工作日誌,請追蹤、贊助我,或是幫我拍拍手。若有需要繪本製作與編輯、插畫學習、書籍與刊物插畫、海報與卡片設計、講座或工作坊邀約等服務,歡迎與我聯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oris 李晨豪的沙龍
64會員
201內容數
在這個專題裡,我會分享每一天的靈感和想法、繪本創作過程、工作紀錄和速寫本內頁。此外,我也會分享插畫學習心得、我喜歡的書籍,以及一些插畫的教學內容。如果你喜歡繪本、插畫或是畫圖,也許這些文章能讓你感興趣。
2022/08/10
正如同傳統理容院的「慢」在理容師傅與客人之間搭起了交流的橋樑,畫圖的「慢」在創作者與模特兒之間也產生了羈絆。創作者因創作而執行的注視,有時傳達了「從此刻起,你不再是個陌生人」的含義。因此我畫人,總不只是單單畫人,更想畫出一些其他的什麼。
Thumbnail
2022/08/10
正如同傳統理容院的「慢」在理容師傅與客人之間搭起了交流的橋樑,畫圖的「慢」在創作者與模特兒之間也產生了羈絆。創作者因創作而執行的注視,有時傳達了「從此刻起,你不再是個陌生人」的含義。因此我畫人,總不只是單單畫人,更想畫出一些其他的什麼。
Thumbnail
2022/08/08
你還記得上一次踏進傳統的理容院或家庭理髮廳的日子嗎?為了體驗「理容院城市旅行」,我硬著頭皮踏入了「東山理髮廳」,對著阿婆大聲說:「您好!我要剪頭髮!」
Thumbnail
2022/08/08
你還記得上一次踏進傳統的理容院或家庭理髮廳的日子嗎?為了體驗「理容院城市旅行」,我硬著頭皮踏入了「東山理髮廳」,對著阿婆大聲說:「您好!我要剪頭髮!」
Thumbnail
2022/05/09
之前新書分享會的時候,有人問我:「粉蠟筆要怎麼畫,才能畫得平整,不會粗糙或透出底下紙張的顏色?」
Thumbnail
2022/05/09
之前新書分享會的時候,有人問我:「粉蠟筆要怎麼畫,才能畫得平整,不會粗糙或透出底下紙張的顏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日本《ガロ》異色雜誌「拙巧派」漫畫家—安西水丸,以年少記憶為主題期出版的兩本漫畫短篇合集:《藍色時代》與《東京輓歌》。敘述自己少年時代在老家千葉千倉上學,還有高中時轉學到東京所有的一些際遇和點滴。沒有改變、沒有熱血、夢想與悸動悔恨,安西水丸只用簡單的隨筆繪出所見所聞,畫出昭和時代一名少年的風景自傳。
Thumbnail
日本《ガロ》異色雜誌「拙巧派」漫畫家—安西水丸,以年少記憶為主題期出版的兩本漫畫短篇合集:《藍色時代》與《東京輓歌》。敘述自己少年時代在老家千葉千倉上學,還有高中時轉學到東京所有的一些際遇和點滴。沒有改變、沒有熱血、夢想與悸動悔恨,安西水丸只用簡單的隨筆繪出所見所聞,畫出昭和時代一名少年的風景自傳。
Thumbnail
這幾張圖,是因為藤井樹的小說「紅燈」而畫出來的。 創作時間約在2000年五、六月時。 會認識阿樹,是一連串的巧合之下造成的結果。 在當漫畫助手的時候,還沒開始用電腦繪圖,負責的是所有的人物、背景的線條完稿,至於貼網、合成等等的後製工作,由另外一名電腦助手Tory進行。 1999年底,離開了台北,回到
Thumbnail
這幾張圖,是因為藤井樹的小說「紅燈」而畫出來的。 創作時間約在2000年五、六月時。 會認識阿樹,是一連串的巧合之下造成的結果。 在當漫畫助手的時候,還沒開始用電腦繪圖,負責的是所有的人物、背景的線條完稿,至於貼網、合成等等的後製工作,由另外一名電腦助手Tory進行。 1999年底,離開了台北,回到
Thumbnail
以杭州為據點的出版品牌「森雨漫」除了出版中國創作者的畫集、漫畫,也積極介紹日本新銳。不過他們並不是直接翻譯出版現有書籍,而是直接接洽作者,提出企劃。例如Minahamu《畫外音》,出版半年後的最近才在東京下北澤TSUTAYA舉辦出版紀念展,在日本作為「進口書」,販售的書店通路是相當有限。
Thumbnail
以杭州為據點的出版品牌「森雨漫」除了出版中國創作者的畫集、漫畫,也積極介紹日本新銳。不過他們並不是直接翻譯出版現有書籍,而是直接接洽作者,提出企劃。例如Minahamu《畫外音》,出版半年後的最近才在東京下北澤TSUTAYA舉辦出版紀念展,在日本作為「進口書」,販售的書店通路是相當有限。
Thumbnail
本書是南伸坊的半自傳,有他體制外的藝術養成之路,有他和漫畫插畫的結緣激盪,有他與當代漫畫插畫設計師們的交手互動,有他回望日本漫畫插畫發展的深刻解析;他看似不斷地走偏道,卻以最短距離成就今天的自己,見證一九六〇~八〇年代日本插畫史最輝煌的時期
Thumbnail
本書是南伸坊的半自傳,有他體制外的藝術養成之路,有他和漫畫插畫的結緣激盪,有他與當代漫畫插畫設計師們的交手互動,有他回望日本漫畫插畫發展的深刻解析;他看似不斷地走偏道,卻以最短距離成就今天的自己,見證一九六〇~八〇年代日本插畫史最輝煌的時期
Thumbnail
為其他單位撰寫的文章,受訪文,報導。
Thumbnail
為其他單位撰寫的文章,受訪文,報導。
Thumbnail
早上讀完了村上春樹先生寫文、安西水丸先生繪圖的《蘭格漢斯島的午後》,原來那知名的「小確幸」是誕生自這本書。
Thumbnail
早上讀完了村上春樹先生寫文、安西水丸先生繪圖的《蘭格漢斯島的午後》,原來那知名的「小確幸」是誕生自這本書。
Thumbnail
如果要你列舉一位文學創作者,他同時也是一名音樂重度愛好者,你會立刻想到誰?(拜託!留言給我)若你問我,我會不假思索說出口的名字有三位:村上春樹、石黑一雄、依坂幸太郎。這篇就來寫寫這三位喜愛音樂的小說家,文末並加碼分享幾本音樂書。
Thumbnail
如果要你列舉一位文學創作者,他同時也是一名音樂重度愛好者,你會立刻想到誰?(拜託!留言給我)若你問我,我會不假思索說出口的名字有三位:村上春樹、石黑一雄、依坂幸太郎。這篇就來寫寫這三位喜愛音樂的小說家,文末並加碼分享幾本音樂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