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天下並不證成英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致謝 MPlus|云閱讀 刊登本文: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3901


小時對這部電影十分有印象,除了武打明星李連杰外,還有絢麗到無可復加的畫面,隱隱約約記得劇情是個刺客取功步步進逼於秦王,然而最後卻是不殺,選擇捨身而遭賜死。對於較為幼稚心靈那時的我,當然覺得莫名其妙,電影合理地發展不正是要壞人被好人殺死,正義擊敗邪惡,如此簡單線性嗎?

《英》劇情略是趙人無名喬裝成秦人小官,以長空、殘劍與飛雪三人之兵器,獻給秦王以表除去三大刺客之功,進而可與王對飲取得封地與賞金。然而,這些他都不要,唯一目的是是刺秦。故事從他擊敗長空取得銀槍,進而去往趙國求殘劍寫一「劍」字,這字,是去除十九種變化的第二十種,而要從這一種去悟出他的劍法,以求擊敗殘劍。愛侶殘劍與飛雪經由無名挑撥離間後,飛雪殺了殘劍,殘劍的僕女如月為他報仇。

但這是假的,秦王如此戳穿,秦王認為三人犧牲自己以求無名刺秦成功,如同聖王具有慧眼以望穿一般。然而,這卻仍然是假的,真正的事實是無名沒有真的殺了長空,也沒有真的殺飛雪與殘劍,無名劍法之高超可以不傷及臟器地受一劍,以瞞過秦軍之眼目。

但唯殘劍阻止了刺秦,在日日習字之中寫著「劍」這一字,他悟出了個道理,而這道理是劍的第一層次是人劍合一,劍即人,寸草皆器;第二層是劍於心,透過劍氣即能退敵百步外;最高境界則是手心皆無劍,心胸包懷一切,不殺。這劍法境界乃是秦王在聽取無名的敘事後看著「劍」字悟出的道理。

劇中時間的三年前殘劍與飛雪就已殺入秦宮,然殘劍在取勝秦王之後卻未刺殺,卻僅在其頸上輕輕抹上一劃,訴說的正是我能取你性命但我未取,隱而未說的是要秦王自身體會。殘劍心中所想,於其勸退無名時寫得二字說明了一切:「天下」。

「天下」,正是整部片的主題,無名之家人遭秦軍所殺立志刺秦,飛雪父親趙震將軍戰死沙場後飛雪也立志刺秦,殘劍同為趙人也因與秦國戰亂而欲刺秦。但是,書法中悟出道理的殘劍,為了天下,放棄了刺秦。結局中的無名犧牲己身受萬箭穿心,也是因為天下。

相較於幼時的觀影單純欣賞畫面,於現時再見則可發線其中處處都正正是意識形態「宣傳」,包括在中華奧秘的書法中悟出劍法,再悟出最終境界的不殺與和平;包括尚未悟透殘劍思緒的無名,秦王卻在迴身看向「劍」字時悟出;包括女性的飛雪為了報仇,又或者是在各種故事版本因兒女情長殺傷殘劍,但具「理性」的男人殘劍卻願為天下放下這種「小情小愛」,更別說如月這角色從頭到尾只為殘劍生死,更形女性角色在其中是種「感性動物」。

這意識形態的宣傳正在於中華民族文明被建構的根基:「天下」,以自身為中心,而將疆域擴張再擴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即為此意。秦國時期雖尚無民族主義,但帝國主義的性質卻是無可滅除,所以才統一度量衡與文字,所以才征戰諸國,這些都在今日的「歷史」中被記載,而支撐燒殺擄掠征戰連年的理由即為「天下」,就連焚書坑儒滅百家亦同。為了「統一」,「統一」正是為了「天下」。

然而,電影中我們卻無法看見為了「天下」而生靈塗炭,是否因為不如此殺戮就會有更接近地獄的景況,例如諸國連年戰亂是否橫屍遍野,秦王滅諸國以求和平以成類似利維坦似地巨靈國家,即主權者雖為令人畏懼的巨靈,但卻收攏了遍在地恐懼,成為所有人畏懼的唯一對象,秩序於焉成形;更進一步,殘酷若是作為一種「必要之惡」的存在,也可以上升到效益主義的哲學辯證層次,去證成不殺一人將死千百,引導觀眾思考這人「殺不殺」的問題,卻非僅如片尾百官的聲林慫恿秦王「大王,殺不殺?」如此複誦;柏拉圖也提出了「哲王」的觀念,張藝謀似乎想呈現的是一位無人能解孤高「寡人」,無人可知其用心良苦,暴虐至極卻是為了天下大業,知己者卻為趙國刺客,一為殘劍,另一則為無名,此二人劍法之高皆可輕取秦王性命,但是因為悟出了劍法最高境界「不殺」,因此捨身取義,秦王流著淚處決了無名,但這裡又凸顯出了個矛盾,若說悟出最高境界的刺客二人道理在於「不殺」,那麼同悟的秦王何以卻不「不殺」?

其一仍是回歸主題地因為天下,必須殺,不得不殺,若今規定不予貫徹,天下大亂則大業廢弛,過往屠刀皆為枉然;其二是君王不受凡人律令之約束,天子性格如同西方君權神授般地可超脫於俗世法則之外,而在經過信仰之躍(the leap of faith)時,正是因其「不合理」才具有神學的氣質,信仰本無需理由(reason),因為信仰之物乃為「不可言說」。

對比於中共的領導毛澤東的政策,大躍進也好、文化大革命也好,死亡人數動輒上千,又或者今日香港反送中,還是法輪功或新疆,這種種的死亡其實都是為了「天下」。是的,秦王或者中共知道這些性命在流喪,但作為領袖就必須能人所不能,捨去家恨的小情小愛,該殺就殺,而這樣的荒唐點正如同古諺的「刑期無刑」一般,打你是為了以後不再打你、殺你是為了以後不再殺人。然而,哲學問題與數理可不相同,負負可無法得正,先強制性交再殺人可不會因此就成為無罪,反而是罪上加罪,更無可赦。

這部電影的畫面簡直絕美,打鬥如同舞蹈般、場情之滂薄如兵士喊著:「風!風!風!」的懾人、色調之鮮豔,此等藝術價值無法否認。但同時,我們也必須認知到這絕對是個意識形態宣傳(propaganda),這從其對於「天下」之理所當然、無需解釋的電影處理,正代表著其目的受眾(TA)正在於原先即有此理解的觀眾。但是,作為不同政治文化區域的我們卻該反思,是否為了天下,其他情感皆可抿棄?以天下為器的中華史觀是否為不可質疑的教條?而為天下放棄「我群」人死亡(無名的家人、殘劍的國人),這樣的人格是否具有美德而堪稱為「英雄」?

photo source: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3901
avatar-img
83會員
388內容數
雜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曾友俞 的其他內容
「你看這些房子,我越來越分不出他們了。是我設計的,不是我設計的,看起來都一樣。有我,沒有我,好像越來越不重要了。」 開頭這句話,皆在命運一詞之後,讓整部戲的悲劇感始終包圍。 楊德昌電影我最喜歡的一點正是在於透過鏡頭紀錄了老台灣,而我覺得那很美,很美。 在我看這部電影,我總覺得或隱或
從《法蘭克》這部電影我們可以知道,從事音樂、藝術或者其他任何志業,只因為這志業本身而去實踐的才珍貴,但若我們要去迎合眾人,我們所能迎接的只是自我的崩毀。
辯護之餘 #辯護之餘   致謝 MPlus|云閱讀 刊登本文: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3601     影片開始在主角 Travis 走在沙漠中,而這時還沒有說明緣由,或說也沒有說明的必要,重要的是他驅逐自身於整個社會之外,他如同苦行般地行走直到倒下,直到
辯護之餘 影評 ------------------------------------------------- . 是枝裕和的電影在我的記憶中都較難留下記憶點,因為較為著重細節的表現以及手法較為平淡而無起伏,或許是對於被各種衝突與轉折寵壞的觀賞者如我來說一種霎時
致謝 Cinapost 刊登本文:https://www.cinespot.com/amreviews/心之谷 《耳をすませば》是這部電影的原名,也是女主角月島的故事書的名稱,而她創作這個故事是為了能追上喜歡的人男主角聖司,因為他總是看過自己要看的書,因為他已經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但自己還不知道要
辯護之餘 致謝 MPlus|云閱讀 刊登本文: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3479 ------------------------------------------------------------ . 在《La La Land》風行的時候,
「你看這些房子,我越來越分不出他們了。是我設計的,不是我設計的,看起來都一樣。有我,沒有我,好像越來越不重要了。」 開頭這句話,皆在命運一詞之後,讓整部戲的悲劇感始終包圍。 楊德昌電影我最喜歡的一點正是在於透過鏡頭紀錄了老台灣,而我覺得那很美,很美。 在我看這部電影,我總覺得或隱或
從《法蘭克》這部電影我們可以知道,從事音樂、藝術或者其他任何志業,只因為這志業本身而去實踐的才珍貴,但若我們要去迎合眾人,我們所能迎接的只是自我的崩毀。
辯護之餘 #辯護之餘   致謝 MPlus|云閱讀 刊登本文: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3601     影片開始在主角 Travis 走在沙漠中,而這時還沒有說明緣由,或說也沒有說明的必要,重要的是他驅逐自身於整個社會之外,他如同苦行般地行走直到倒下,直到
辯護之餘 影評 ------------------------------------------------- . 是枝裕和的電影在我的記憶中都較難留下記憶點,因為較為著重細節的表現以及手法較為平淡而無起伏,或許是對於被各種衝突與轉折寵壞的觀賞者如我來說一種霎時
致謝 Cinapost 刊登本文:https://www.cinespot.com/amreviews/心之谷 《耳をすませば》是這部電影的原名,也是女主角月島的故事書的名稱,而她創作這個故事是為了能追上喜歡的人男主角聖司,因為他總是看過自己要看的書,因為他已經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但自己還不知道要
辯護之餘 致謝 MPlus|云閱讀 刊登本文: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3479 ------------------------------------------------------------ . 在《La La Land》風行的時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部是我欲完成的四部武俠小說世界觀順序的第二,第三是【付劍】,第一是【流時】(正進行中)、第四是【武紀】 文生的武俠小說 走進梵唐軒,穿過大廳,用鑰匙開了門,走進練武房,古冰亦照著何老指示做,果然在一面牆壁上,開了一個門。 桃飛客點了火把,當頭走了進去。 兩人一進去,不禁瞠目結舌。 只見偌
Thumbnail
「西南偏西,晨獨缺日,九五失六,李白逝求,其身領兵,歹員齊行」 「止少日勿土欠位,十口時石自迎陽,任劍一平水中水,來去仗運亦仗風。」一個沖雲派普通女弟子古冰亦的江湖奇遇從一個行蹤成謎的女子成亦非,牽扯出了偌大的江湖恩怨、刀光劍影。「性格決定命運」以及「生命自會尋找出路」,乃古今箴言。刀光劍影、恩怨
Thumbnail
「公子認為什麼是永恆的?」空空道長問。 「虛無。」付一劍答。 「錯,是愛。」 付一劍此時腦中出現當日於武當的這段對話,聽完空空的回答,腦中浮現何問因和花于湘二人。 同時正惡鬥於七人。 「我們從小千方百計擺脫像動物般的衝動,到了現在,卻戮力追尋像動物的時刻。」 想起曾對甄少亭說的這句…「親
單篇-2019 這背後是一個龐大的武俠企劃(我只是一個小小的參與者),先有角色設定(司徒斬&景雲清),才有故事的。背後的龐大設定就不貼上來了,單純放故事。 角色設定在此: ※武俠,字數多多本身就是拆兩篇。 任務事件:問世間情為何物 地點:清怨村(自設) 目標:少林派小沙彌淨智、萬惡道女
Thumbnail
<異星孤俠傳1> 武林中有三絕: 劍絕、刀絕、簫絕。 劍絕獨孤劍從不使劍,他那把色艷如血的寶劍,只要一出鞘,就必須見血,見血封喉! 獨孤劍不希望那些前來找他一劍比天下的江湖人士,被他的劍刺喉而死。 所以他總是避開人群,住在沒有人找得到他的地方。 所以他叫:獨孤劍。 刀絕沈大刀的刀
Thumbnail
此劇的終極關懷是以天下為心,而非天下歸心。和平與統一兩者之間並無必然性。多國並立消弭傳統忠君思想。正統的延續並不一定要在「中國」。
Thumbnail
撇開所有對現實的既定認識,道德、律法也通通忘記,兩個小時餘的片長,觀眾不必帶腦,跟著槍擊要犯陳桂林,以卡彈手槍把壞人全都殺光。犯錯的都死了,於是像正義,存活下來的角色本來就不重要。《周處除三害》成也簡單,敗嗎——說不上,畢竟它無留存深意的欲望。瘋癲、爽快,大幹一場,然後留名,那麼簡單,做得很好。
Thumbnail
電影《霸王別姬》裡,張國榮的師父說的「人,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尼采說的:「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就在說這個男人。
Thumbnail
李安執導的電影《臥虎藏龍》透過李慕白、餘秀蓮與玉嬌龍三個角色表達電影中的逍遙意境。三個人物的生死境遇清楚說明瞭現實世界不存在任何意義,只有『無』才是一切。電影的取景與鏡頭必定以表達逍遙美感為主。
Thumbnail
鄭國迎戰天子的軍隊,憑着適當的戰術運用,輕鬆地大獲全勝⋯⋯
Thumbnail
本部是我欲完成的四部武俠小說世界觀順序的第二,第三是【付劍】,第一是【流時】(正進行中)、第四是【武紀】 文生的武俠小說 走進梵唐軒,穿過大廳,用鑰匙開了門,走進練武房,古冰亦照著何老指示做,果然在一面牆壁上,開了一個門。 桃飛客點了火把,當頭走了進去。 兩人一進去,不禁瞠目結舌。 只見偌
Thumbnail
「西南偏西,晨獨缺日,九五失六,李白逝求,其身領兵,歹員齊行」 「止少日勿土欠位,十口時石自迎陽,任劍一平水中水,來去仗運亦仗風。」一個沖雲派普通女弟子古冰亦的江湖奇遇從一個行蹤成謎的女子成亦非,牽扯出了偌大的江湖恩怨、刀光劍影。「性格決定命運」以及「生命自會尋找出路」,乃古今箴言。刀光劍影、恩怨
Thumbnail
「公子認為什麼是永恆的?」空空道長問。 「虛無。」付一劍答。 「錯,是愛。」 付一劍此時腦中出現當日於武當的這段對話,聽完空空的回答,腦中浮現何問因和花于湘二人。 同時正惡鬥於七人。 「我們從小千方百計擺脫像動物般的衝動,到了現在,卻戮力追尋像動物的時刻。」 想起曾對甄少亭說的這句…「親
單篇-2019 這背後是一個龐大的武俠企劃(我只是一個小小的參與者),先有角色設定(司徒斬&景雲清),才有故事的。背後的龐大設定就不貼上來了,單純放故事。 角色設定在此: ※武俠,字數多多本身就是拆兩篇。 任務事件:問世間情為何物 地點:清怨村(自設) 目標:少林派小沙彌淨智、萬惡道女
Thumbnail
<異星孤俠傳1> 武林中有三絕: 劍絕、刀絕、簫絕。 劍絕獨孤劍從不使劍,他那把色艷如血的寶劍,只要一出鞘,就必須見血,見血封喉! 獨孤劍不希望那些前來找他一劍比天下的江湖人士,被他的劍刺喉而死。 所以他總是避開人群,住在沒有人找得到他的地方。 所以他叫:獨孤劍。 刀絕沈大刀的刀
Thumbnail
此劇的終極關懷是以天下為心,而非天下歸心。和平與統一兩者之間並無必然性。多國並立消弭傳統忠君思想。正統的延續並不一定要在「中國」。
Thumbnail
撇開所有對現實的既定認識,道德、律法也通通忘記,兩個小時餘的片長,觀眾不必帶腦,跟著槍擊要犯陳桂林,以卡彈手槍把壞人全都殺光。犯錯的都死了,於是像正義,存活下來的角色本來就不重要。《周處除三害》成也簡單,敗嗎——說不上,畢竟它無留存深意的欲望。瘋癲、爽快,大幹一場,然後留名,那麼簡單,做得很好。
Thumbnail
電影《霸王別姬》裡,張國榮的師父說的「人,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尼采說的:「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就在說這個男人。
Thumbnail
李安執導的電影《臥虎藏龍》透過李慕白、餘秀蓮與玉嬌龍三個角色表達電影中的逍遙意境。三個人物的生死境遇清楚說明瞭現實世界不存在任何意義,只有『無』才是一切。電影的取景與鏡頭必定以表達逍遙美感為主。
Thumbnail
鄭國迎戰天子的軍隊,憑着適當的戰術運用,輕鬆地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