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步出大埔墟火車站,寫着「大尾篤」的綠色雙層電車迎面而至。為免錯過了這班車,我加快腳步跑向電車總站,幸運地登上這班次。電車在新達廣場總站開出,這特別班次會行經廣福道再繞過舊墟多條街道,才會通過寶鄉橋,然後開往汀角路。我坐在上層車頭第一排,在大約4米的視線,慢速飽覽舊人舊事以及美麗景致,乘電車穿梭大埔。
電車開行的速度,平均時速大約只有30公里,比起平常乘搭的75K巴士要慢。也許因為這種慢,我才感受到原來大埔的每事每物都可以很美。電車由達運路轉往南運路後一直平穩前行,到十字路口時左轉往廣福道。當經過運頭角里時,我看到行人路盡是一處又一處的白色,對面馬路竟聚集了一群使用長鏡頭捕捉雀鳥的攝影發燒友,聽說他們使用的鏡頭,是一般打工仔數個月的薪金。原來攝鳥和追夢那樣,在別人眼中看來很無聊且昂貴,但只要當事人樂在其中,又有何不可。
電車在馬會外停站,一群馬迷要趕着在賽馬開閘前下車買馬,明明只有數分鐘步程的距離,卻因電車的便宜而吸引了不少短途客。電車繼續開動,經過那個曾經發生致命交通意外的路口,我看着超級英雄髮廊門外,仍然貼着「請帶口罩」的錯字標示,想起髮型師曾憶述那宗意外的經過,那記慘痛回憶仍在許多大埔人心中忘不了,放不下。
與一般車輛不同,電車獲准在廣福道左轉往寶鄉街,故此當電車轉彎經過麥當勞時,我看見姜濤的海報依然掛在櫥窗位置,也有「姜糖」與之合照,成為街角一道風景。電車一直駛至鄉事會街交界才轉向,繼而左轉進懷義街,正式開展舊墟之遊歷。
懷義街是大埔舊墟的古老街道,只有單線行車的馬路鋪上電車軌後,其他車輛必須與電車共用馬路。電車車長向行走在路軌中央的一個行人「叮叮」兩聲,提示他留意電車。想不到,在大埔聽到的叮叮聲是如此動聽。
穿過懷義街後,電車在狹窄的路口轉進祟德街,會經過富特色的富善街露天市集。雖然電車不能像北角春秧街那樣穿過市集,但我從窗口看過去,市集人潮如鯽,與往常一樣熱鬧。這市集裡擁有許多傳統老店,如近入口的家品店,售賣的中式鐵鑊則是我的最愛,在那兒買過兩隻鐵鑊,都能煮出鑊氣不俗的菜餚。
祟德街只有不足百米,在這街的盡頭有一個重要車站,那是香港鐵路博物館。我看見專程由外區而來的一家大細,都在這個站下車。除電車及的士以外,應該沒有其他交通工具可以由大埔墟火車站直達鐵路博物館,因此這架電車特別受外區客歡迎。有小女孩在下車後特意叫爸爸替她與電車合照,然後才開開心心走進鐵路博物館,一次過滿足她與兩種鐵路接觸的願望。
離開鐵路博物館站後,同一條街道變成仁興街,這隱於市的舊街,若細心發掘,會發現這兒有出色的餐店。其中近戲院街有一間不起眼的西餐廳,煮出讓人驚喜的牛柳,只需百多元的平民價就能品嚐到酒店級的美食,而只收現金的規定,光顧前一定要提取足夠鈔票。電車駛到仁興街盡頭後,右轉往北盛街,在路口不遠處,亦有馳名的炸雞脾,這是不如的最愛,可惜這兒沒有站,而這店也尚未開門營業。
只走了一小段北盛街,電車就再次進入廣福道。與開初的廣福道不同,這一段人煙較少,而電車只走了數十米,就要轉進安富道,然後從安富道再轉入普益街。普益街70年代初是個熱鬧的市集,如今主要是車房,比較著名的是往元朗的紅色小巴總站。曾有小孩問我普益是不是普通的益力多之意,我說益力多也出了低糖版,比普通版稍貴。
電車在普益街轉進寶鄉街,與許多巴士及小巴一樣,寶鄉橋亦有電車站。這橋分隔了大埔中心和大埔墟,也可說是連結了兩個都市核心區域。許多人不認為是火車站一帶是大埔的中心點,反而八號廣場及超級城才是,但由於從火車站前往,步程需15至20分鐘,乘港鐵巴士大約10分鐘,我則比較喜歡穿過寶湖商場前往。如今有了電車,當然可以當遊覽般慢慢乘車細味。
寶鄉橋後,電車直駛進安祥路。一直來到那個雨天過後經常出現坑洞的十字路口,我以為電車會直走通過大元街市時,她卻突然轉左,在安慈路那間曾經是大埔唯一24小時營業的超市前停站。想起超市,曾經與不如在凌晨二時,到那兒買過一盒牛奶和數條香蕉,還記得那時買完蕉步出超市門口後,即時取了一條來共享。凌晨二時在超市外吃蕉的經歷,相信不會有太多大埔人擁有。
當電車轉右來到汀角路時,恰巧同一個站來了一架75K。75K巴士的上層乘客看見綠色雙層電車,都在舉起手機拍照。他們一定好奇原來有電車與75K一樣以大尾篤為終站。一批原本選擇巴士的乘客,竟然轉搭電車,迎成電車搶走巴士客的有趣畫面。
電車沿着汀角路一直駛,由於前方交通較暢順,電車加速行駛,比起要在太平工業中心停站的75K更快。坐在電車上層的原巴士搭客,竟然傻呼呼的向75K巴士喝倒采。
電車由汀角路左轉往汀角路,沒有打錯字,的確數條街道都叫汀角路,而這一截汀角路,就一直延伸至新娘潭路。經過魚角後,電車軌就毗連單車徑延伸,單車友與電車近在咫尺。有一群中學生被電車超前後不甘示弱,竟然加速與電車競逐。也許他們的確年少輕狂,電車始終不靠人力發動,在交通暢快下可達時速45公里。除非是公路單車選手,否則很難超越電車。
少年車手在發力一段時間後,就被電車徹底打敗。電車一直順利直走,而原本乘搭75K的乘客突然高呼,原來電車並不會轉入工業邨,而是像小巴一樣全速向大尾篤進發。有拿着水泡的小女孩快樂地跟爸爸說,還是頭一次乘電車到沙灘,未幾她更戴上泳鏡,與車廂相映成趣。
我留意到工業邨內其實也有電車軌,只不過這班次途經鐵路博物館,因此不會駛進工業邨。電車經過比華利山別墅群後,進入單線行車的馬路。這段路自由沙灘開放後出以往擁塞,公眾假期更會實施車流限制,政府也呼籲市民儘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我沒有乘電車到尾站,來到布心排站後,我下車付了車費,比起巴士的6.2元收費,電車只收2.6元。
關於6.2和2.6,我想起了一個與我生日日期剛好倒轉的舊同學。無獨有偶,自幼居住大埔的她,近年結婚後再次搬回大埔,我更曾在村口與她相遇。
註:故事純屬虛構,相片為北角春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