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唯一?開放式關係相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很多關於開放式關係的負面看法或者言論,
仔細探究會發現大多和相處之間的情緒、溝通、信任有關,
反而跟開放式關係沒有直接關聯,
那些問題在一對一關係之中也有可能遇到。
.
只是一對一多了「愛上別人就有罪」的框架,
(這邊的「愛上別人就有罪」請自行斷句,兩種都行得通)
得以規範或限制住一些行為,
進而讓這段關係能更直覺地感到踏實,
那種我是愛你的你是愛我的,相愛的感覺。
.
像是沒有安全感、吃醋、自己隱瞞想法、無法釐清對方想法、雙方不願意溝通...等,
這些並不會因為選擇開放式或者一對一關係而不一樣,
但會因為良善溝通、坦誠相待、信任彼此,而有明顯的變化。
.
那開放式關係和主流的一對一關係,差在哪裡呢?
對於「真愛唯一」的看法是不一樣的。
大部分的開放式關係實踐是違背「真愛唯一」的,
也就是「不會一輩子只愛你」,我不會只愛你一個人。
(對於只開放性的開放式關係實踐者來說,可能愛的對象是唯一的)
.
那「愛」是唯一的嗎?
我想這題的答案見仁見智,
涉及的層面很廣,
和「愛」的定義有關,
和因為愛產生的「行為」有關,
和因為愛獲得的「收穫」有關。
.
而這些「和愛有關」的一切,
在人生中,體驗到的感覺是「有限」的,
可能比較容易產生「愛是唯一」的想法,
因為在過去的經驗中,
意識到這些都不是無上限的,
那就會讓「唯一」顯得有可能,
畢竟有上限才有可能唯一嘛!
.
反之,體驗到「和愛有關」的一切是無限時,
好像就比較能夠信仰愛非唯一,
因為過去的體驗是無限的。
(並不是所有開放式關係實踐者,都認為愛是無限的,也會有人覺得是有限的。關於愛是有限還是無限的,以後再和大家分享,本篇關注在「愛是否唯一」)
.
好像講得有點複雜😼
我拿親身經驗當例子好了。
.
我生長在多口家庭,
有三個妹妹一個弟弟,
如果愛是有限的話,
那我獲得的愛,應該是不斷地被後來出生的妹妹弟弟們分出去,
但我並沒有感受到愛變少的感覺。
(可能要歸功父母對我的偏心😅)
.
因此我從小對於愛的體驗就是無限的,
還會偷偷佩服父母,
覺得他們很厲害,
不但小孩一直生出來,
每個人也都被照顧得很好。
.
為何能如此泰然接受「不會只愛一個人」,
每當被問起,或自我反思這個問題時,
循著過去的足跡找答案,
我想應該和在充滿愛的家庭長大有關吧!
.
也難怪我實踐開放式關係將滿兩年,
這趟歷程大多是自在歡喜,
「我會愛你一輩子,不會一輩子只愛你。」
.
建議對於開放式關係實踐有興趣,
但還不確定是否要一腳踏入的人,
先從對於愛是否唯一的想法開始探索,
這才是開放式關係和一對一關係之間最大的差異。
(其實也可以先踏入發現不適合再離開啦😜)
.
至於真愛是否唯一,
這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確定自己對於愛的看法如何,
才是最重要的。
.
相信真愛唯一的人,沒有比較不好,只要確定這是你所想要的,好好愛著那個人,就是完美。
相信真愛非唯一的人,沒有比較不好,只要確定這是你所想要的,好好愛著那些人,就是完美。
.
  • 內文的開放式關係指與一人以上產生情慾關係(情或慾擇一或者兩者皆有),且依據關係深淺,達成不同程度上的知情同意!(那種會說謊,會讓對方有欺騙受傷的感覺,才不在內文所討論之範疇呢!)
  • 開放式關係所花費的時間精力極大,非情感交流愛好者切勿輕易嘗試。(吵架的時候不是兩個人吵,是三個四個甚至更多的人一起吵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8會員
38內容數
不只是想介紹開放式關係,更想分享追逐自由的歷程,欲拆除關係性別既有框架,以激發出更多探索和想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三媽從來不說謊 的其他內容
「你有那麼多男朋友,應該就不會失戀吧?」每次收到這類的發問,都忍不住心中翻個日向家的白眼🤔 . 又需要來點名詞解釋啦~ 「失戀」顧名思義是失去戀情,請問連一對一的戀情都會失去了,為什麼開放式關係就不會失戀呢? (中文要好好學好喔~ (單身確實比較不容易一點,畢竟有多餘一名的對象,且每個對
「拒絕」,並不只適用於拒絕性騷擾, 也適用拒絕所有事情, 包含拒絕父母、老闆、推銷員、電話行銷、多年不見的賣保險同學...等 . 「拒絕」這個詞,是指一種人格特質?還是行為表現呢? 我認為是後者,「拒絕」是一種行為表現, 這篇文章也是以此觀點出發,#拒絕是個能夠養成的行為。 (如果你深信「表態拒絕」
目前的感情狀態?「我有兩位愛人。」這是我近兩個月的答案。 「愛人」這個詞好像很不直覺, 對我來說就是「深愛之人」, 我深深愛著的人。 . 曾經有的男女朋友承諾, 因為各種事件或者因素(這太複雜了,有機會再詳述), 歷經了幾次分合, 至今已經沒有這些約定, 不再對外聲稱「這是我的男友/伴侶。」 只好說
有辦法… 鉅細靡遺,道出自己喜歡的類型嗎? 一一條列,自己喜歡的外表嗎? 明確列舉,自己的性偏好嗎? . 還是… 大家都說高富帥白富美才是最佳選, 這就成了你喜歡的類型? 大家都說金髮碧眼最好看, 這就成了你喜歡外表? 大家都說大雞雞大胸部最讚, 這就成了你的性偏好? . 鄉民總愛說自己下面 30
常有人問:「要怎麼開始實踐開放式關係?」 . 不管是自己想開放, 還是自己已經準備好開放,想和伴侶溝通。 都不是件簡單的事, 因為從主流框架中的一對一關係, 要走向開放式關係, 需要改變在關係中看待的價值, 也就是改變「價值觀」, 那隨之而來, 看待一切的態度都會有很多轉變。 . 所以從「不理解」→
我覺得婚姻賦予人們選擇一位一等親的自由,相較於其他只能靠出生決定的一等親,這位對象顯得彌足珍貴。 所謂的一等親,即是一個被法律認可的地位,能在你將死之際或死後,協助決定你的一切。 向來在意後事的我,確實會想自己選擇信任的人,處理我的將死之際和後事,甚至傳承我的遺志。 來自血緣的一等親——父母和子女,
「你有那麼多男朋友,應該就不會失戀吧?」每次收到這類的發問,都忍不住心中翻個日向家的白眼🤔 . 又需要來點名詞解釋啦~ 「失戀」顧名思義是失去戀情,請問連一對一的戀情都會失去了,為什麼開放式關係就不會失戀呢? (中文要好好學好喔~ (單身確實比較不容易一點,畢竟有多餘一名的對象,且每個對
「拒絕」,並不只適用於拒絕性騷擾, 也適用拒絕所有事情, 包含拒絕父母、老闆、推銷員、電話行銷、多年不見的賣保險同學...等 . 「拒絕」這個詞,是指一種人格特質?還是行為表現呢? 我認為是後者,「拒絕」是一種行為表現, 這篇文章也是以此觀點出發,#拒絕是個能夠養成的行為。 (如果你深信「表態拒絕」
目前的感情狀態?「我有兩位愛人。」這是我近兩個月的答案。 「愛人」這個詞好像很不直覺, 對我來說就是「深愛之人」, 我深深愛著的人。 . 曾經有的男女朋友承諾, 因為各種事件或者因素(這太複雜了,有機會再詳述), 歷經了幾次分合, 至今已經沒有這些約定, 不再對外聲稱「這是我的男友/伴侶。」 只好說
有辦法… 鉅細靡遺,道出自己喜歡的類型嗎? 一一條列,自己喜歡的外表嗎? 明確列舉,自己的性偏好嗎? . 還是… 大家都說高富帥白富美才是最佳選, 這就成了你喜歡的類型? 大家都說金髮碧眼最好看, 這就成了你喜歡外表? 大家都說大雞雞大胸部最讚, 這就成了你的性偏好? . 鄉民總愛說自己下面 30
常有人問:「要怎麼開始實踐開放式關係?」 . 不管是自己想開放, 還是自己已經準備好開放,想和伴侶溝通。 都不是件簡單的事, 因為從主流框架中的一對一關係, 要走向開放式關係, 需要改變在關係中看待的價值, 也就是改變「價值觀」, 那隨之而來, 看待一切的態度都會有很多轉變。 . 所以從「不理解」→
我覺得婚姻賦予人們選擇一位一等親的自由,相較於其他只能靠出生決定的一等親,這位對象顯得彌足珍貴。 所謂的一等親,即是一個被法律認可的地位,能在你將死之際或死後,協助決定你的一切。 向來在意後事的我,確實會想自己選擇信任的人,處理我的將死之際和後事,甚至傳承我的遺志。 來自血緣的一等親——父母和子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有一個聽起來比較偏激的觀點。 分手也能做好朋友,是檢驗真愛的重要標準。 因為真正的愛,是不會隨著一段關係的結束而消失,會消失的只是人慾望的投射。
Thumbnail
真正的愛,是允許對方用自己的方式存在。   有多少時候,你面對應該愛你的父母、另一半、兄弟姊妹、孩子,他們說他們愛你、為你好,可是對你說的話、做出的行為, 只是讓你覺得自己很差、 只是讓你覺得虧欠他們、 只是讓你覺得無法成全所有人的期待、 只是讓你覺得被無止盡的索
Thumbnail
除非你為我定義愛情 否則我無法明白你愛我的程度 除非你很清楚地界定友誼將排除在愛情的範疇之外 否則我似乎很難控制住我將去愛你的衝動 除非你為我開示愛情的各種面貌 否則我又怎能有辦法去歸類我們之間的愛情 除非我們存在於不同年代或不同空間或不同宇宙 否則我無法阻止我將把我所擁有的愛向你揮灑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對愛情觀念的改變,並強調了自己的真愛觀點。作者分享了對於愛情與對自己的期許,認為愛情是一條曲折離奇的路,無法預計結局。同時提醒讀者愛你所選,選你所愛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藉由小説《聊天記錄》探討關於情感關係的多種可能性,討論了一對一關係和開放式關係、不同人數之間的平衡和溝通、喜歡和愛的區別,以及當下社會對多元愛情觀的迷失和追尋等話題。最後,我們能否同時愛著很多人的觀點。
Thumbnail
本文探討愛情關係中的相互擁有觀念,介紹「相互歸屬」和「相互擁有」的概念,並提出在愛情關係中協調獨佔性和相互歸屬性質的建議。
Thumbnail
  外遇的對象不外乎小三或小王,但若外遇的對象是同性戀,如果女人的情敵是男人,那麼配偶會是什麼感覺?憤怒?絕望?還是一種不曾被真正愛過的感覺?而作為兒子,又會是什麼感覺呢?   先談談兒子會是什麼感覺;對於兒子,父親的愛,並不因為是同性戀或異性戀而有所不同。差別在於外遇讓父愛變質了;外
Thumbnail
之前跟朋友聊到開放式關係,我朋友說開放式關係只是便宜男性。 但真要說這種關係,我倒是蠻能接受的。只是多數人,不管男女,其實不是真正意識到開放式關係是什麼。 去年6月有一個男人問我能不能交往時,我提到我能接受開放式關係。 就他的理解,他以為開放式關係是隨他搞我忍受就好,但其實這不是開放式關係的內
Thumbnail
在現實中,愛情中的羅生門出現時,如何直面現實與愛情的矛盾,專輯《the album part one》的歌詞充滿了對愛與自由的探討。本文以此為切入點,探討愛情中的自由與現實的衝突,以及年輕的愛與成熟的愛的區別。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有一個聽起來比較偏激的觀點。 分手也能做好朋友,是檢驗真愛的重要標準。 因為真正的愛,是不會隨著一段關係的結束而消失,會消失的只是人慾望的投射。
Thumbnail
真正的愛,是允許對方用自己的方式存在。   有多少時候,你面對應該愛你的父母、另一半、兄弟姊妹、孩子,他們說他們愛你、為你好,可是對你說的話、做出的行為, 只是讓你覺得自己很差、 只是讓你覺得虧欠他們、 只是讓你覺得無法成全所有人的期待、 只是讓你覺得被無止盡的索
Thumbnail
除非你為我定義愛情 否則我無法明白你愛我的程度 除非你很清楚地界定友誼將排除在愛情的範疇之外 否則我似乎很難控制住我將去愛你的衝動 除非你為我開示愛情的各種面貌 否則我又怎能有辦法去歸類我們之間的愛情 除非我們存在於不同年代或不同空間或不同宇宙 否則我無法阻止我將把我所擁有的愛向你揮灑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對愛情觀念的改變,並強調了自己的真愛觀點。作者分享了對於愛情與對自己的期許,認為愛情是一條曲折離奇的路,無法預計結局。同時提醒讀者愛你所選,選你所愛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藉由小説《聊天記錄》探討關於情感關係的多種可能性,討論了一對一關係和開放式關係、不同人數之間的平衡和溝通、喜歡和愛的區別,以及當下社會對多元愛情觀的迷失和追尋等話題。最後,我們能否同時愛著很多人的觀點。
Thumbnail
本文探討愛情關係中的相互擁有觀念,介紹「相互歸屬」和「相互擁有」的概念,並提出在愛情關係中協調獨佔性和相互歸屬性質的建議。
Thumbnail
  外遇的對象不外乎小三或小王,但若外遇的對象是同性戀,如果女人的情敵是男人,那麼配偶會是什麼感覺?憤怒?絕望?還是一種不曾被真正愛過的感覺?而作為兒子,又會是什麼感覺呢?   先談談兒子會是什麼感覺;對於兒子,父親的愛,並不因為是同性戀或異性戀而有所不同。差別在於外遇讓父愛變質了;外
Thumbnail
之前跟朋友聊到開放式關係,我朋友說開放式關係只是便宜男性。 但真要說這種關係,我倒是蠻能接受的。只是多數人,不管男女,其實不是真正意識到開放式關係是什麼。 去年6月有一個男人問我能不能交往時,我提到我能接受開放式關係。 就他的理解,他以為開放式關係是隨他搞我忍受就好,但其實這不是開放式關係的內
Thumbnail
在現實中,愛情中的羅生門出現時,如何直面現實與愛情的矛盾,專輯《the album part one》的歌詞充滿了對愛與自由的探討。本文以此為切入點,探討愛情中的自由與現實的衝突,以及年輕的愛與成熟的愛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