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2添翼-培力與轉變的社工路--唐傳義推薦序

300-2添翼-培力與轉變的社工路--唐傳義推薦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把對的事情做好(Do Right Things Right)

財團法人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唐傳義

我很喜歡跟學生分享的一句話就是「把對的事情做好(Do Right Things Right)」。在人生的路上,只有把事情做好是不夠的,因為如果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向而盲目前進,往往是白費努力、徒勞無功。

市面上有關社會工作的書籍很多,但是很少有能讓人感同身受作者是站在弱勢者立場書寫的書。文炎的書寫,雖然從第一人稱出發,卻同時讓人看到那些與他站在一起孩子們的臉龐。能讓文字如此的具體,也許除了因為文炎本身曾有過的經歷外,另一方面,也許跟他能大方說出弱勢孩子內心的渴望與想像有關。

在給予弱勢孩子「需要」的服務同時,我們往往很少想到孩子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也因此許多社會工作者,常常在提供服務後,卻對受服務者「不知感恩」的行為,或為什麼服務沒有辦法達到成效感到困惑。這樣的困惑,也許來自於我們習慣將弱勢孩子劃歸成「弱勢孩子」,也就是當這群孩子擁有了弱勢身分,他們似乎就會與一般孩子擁有不同的想法,或面對事情會有不同的反應。然而在文炎的書中,他坦率的說出,弱勢的孩子就是孩子,跟一般的孩子一樣,擁有同樣做夢及思考的能力,他們並不會因為貧困,就不會想要NIKE的球鞋,或出生時就自動長出一副「感恩」的心腸。也因此當他在「雞蛋」一文中,引用村上春樹獲得文學獎時的講辭「以卵擊石,在高大堅硬的牆和雞蛋之間,我永遠站在雞蛋那方。無論高牆是多麼正確,雞蛋是多麼地錯誤,我永遠站在雞蛋這邊」,也令人格外深刻的感受到社會工作者應該具備的道德與勇氣。

文炎將這本書定位為他自己從事社會工作第二個十年經歷與故事的紀錄,其中也觸及了博幼基金會在2010年後展開的新服務—外展服務。對博幼來說,外展服務是一項新的挑戰。雖然一樣是提供課業輔導服務,但是因為合作機構性質的不同,學生的需求也會有所差異。如何符應各機構弱勢學童的需求,調整課輔策略與方式,用以達成更大的成效,也是博幼這些年來一直努力尋求創新的地方。如果你是對機構合作有興趣者,不妨也可以多深入閱讀這個部分。

在書的第三部分,文炎也談到他到中國大陸,及對當地公益團體發展的一些想法,這是在台灣的我們較少看見的。雖然社會背景有所不同,但當看到文炎筆下的小希,跟「冰棒」文中的小歲,讓我想到我曾經在一次去博幼宜蘭中心時所發生的事情。那時課輔老師給我看一封信,信的內容是孩子聖誕節寫給媽媽的感謝信。雖然媽媽遠離家鄉與孩子,但是孩子在信中寫到,他了解自己的狀況,也願意承擔責任,請媽媽不要擔心自己。對孩子的早慧,我感到不捨,但是一方面我也為孩子感到開心,因為如果孩子的心裡有空缺,我們灌溉多少東西進去也是沒有用的。但是當孩子可以了解自己、說出自己,那麼就會有改變的力量,悄悄在孩子身上滋長。雖然文炎在大陸的時間並不長,但是在跟孩子短短的相處時間中,他不斷努力的看到孩子,並且也試圖讓孩子看見自己、發現自己的可能性,而這正是能讓孩子發生改變的契機。說到這裡,這樣你是否就能夠了解小歲冰棒的滋味了呢?

第三本書<添翼-培力與轉變的社工路>預購開始了,新書預定2021.12.01上架,預購預定2021.11.01開始出貨。定價新台幣280元,即日起至2021.10.31止預購89折,優惠價250元(含運費)。

預購網址https://reurl.cc/Mkvakp

avatar-img
吳文炎的沙龍
72會員
200內容數
社團法人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主任/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認證社工督導。社福界資深熟男,重度工作狂,喜歡自嘲有過動症,坐不住辦公桌。喜歡用不一樣的眼光看待問題,希望用故事讓社會大眾更容易認識社會工作,也希望這些社會工作的故事可以鼓舞需要被協助的個案與社工,努力在社福界裡不斷尋找新世界與新視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吳文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困境 屬於母親的日子,一個年輕媽媽的痛苦抉擇 (2014 年)5 月 9 日早上的一則新聞引起我得注意,原來前一天被放在育幼院門口的小女孩的媽媽,因為同居男友的收入不足以養活一家三口,只好將小孩放在育幼院門口,因為媽媽知道育幼院會照顧好小孩,衣食無虞,媽媽知道的原因是媽媽小時候就是在育幼院長大的。
愛無國界,更無時限 這本書不僅在時間上涵蓋了一個社會工作者二十年的經歷,在地理上甚至更從台灣拓展到大陸,對文炎來說,愛無國界,更無時限。每一個需要幫助人都是一樣的,在他們身上,受過專業訓練的社會工作者在每一個故事情節裡找到問題的脈絡,進而發掘背後更深層的社會問題。
這是一本寫了很久很久的書,這本書大致可以歸納為主要是我在從事社會工作第二個十年的工作經歷與故事,這十年我也慢慢想通我對社會工作的概念,因此也將這些概念陸陸續續地寫下來,作為工作歷程足跡的記錄,否則以我記憶力不好的特質,最後恐怕都會忘得一乾二淨,因此文字的記錄就成為我記憶力不好的救星與解方。
外展 2008年開始陸續有很多想做課業輔導的單位,得知博幼基金會的課業輔導成效不錯,常會前往博幼的總部或各縣市中心拜訪,想了解博幼基金會課輔的具體作法,作為原先經營課輔修正的參考或是發展的借鑑。
困境 屬於母親的日子,一個年輕媽媽的痛苦抉擇 (2014 年)5 月 9 日早上的一則新聞引起我得注意,原來前一天被放在育幼院門口的小女孩的媽媽,因為同居男友的收入不足以養活一家三口,只好將小孩放在育幼院門口,因為媽媽知道育幼院會照顧好小孩,衣食無虞,媽媽知道的原因是媽媽小時候就是在育幼院長大的。
愛無國界,更無時限 這本書不僅在時間上涵蓋了一個社會工作者二十年的經歷,在地理上甚至更從台灣拓展到大陸,對文炎來說,愛無國界,更無時限。每一個需要幫助人都是一樣的,在他們身上,受過專業訓練的社會工作者在每一個故事情節裡找到問題的脈絡,進而發掘背後更深層的社會問題。
這是一本寫了很久很久的書,這本書大致可以歸納為主要是我在從事社會工作第二個十年的工作經歷與故事,這十年我也慢慢想通我對社會工作的概念,因此也將這些概念陸陸續續地寫下來,作為工作歷程足跡的記錄,否則以我記憶力不好的特質,最後恐怕都會忘得一乾二淨,因此文字的記錄就成為我記憶力不好的救星與解方。
外展 2008年開始陸續有很多想做課業輔導的單位,得知博幼基金會的課業輔導成效不錯,常會前往博幼的總部或各縣市中心拜訪,想了解博幼基金會課輔的具體作法,作為原先經營課輔修正的參考或是發展的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