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節-去你家我家,我們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中秋節連休前,和朋友聊到,中秋節有沒有要出門?
結果大部分朋友是回婆家或娘家。
其中有朋友說為了連休時和先生的家人們吃飯和先生吵架,一直改期而且每次都要他們到中部當天來回,感到累。(其實感覺是不喜歡其中一些家人)
另一朋友,結婚多年每年為了回南部婆家,因很多習慣不同不喜歡,近年請先生自己帶著孩子們回去過年,她留在台北。她說雖然可能會被說不是好媳婦,不過這也是他們夫妻找到的相處方式。
結婚後,我和我先生是說好,我娘家父母有任何問題我自己出面表達意見及處理。我先生家就請他出面處理。畢竟大部分的人是疼自己的孩子,即使講一些意見不如父母的意,若是自己的孩子,也比較不會記仇吧。。。但這是我們自己的情況,沒有標準答案。
婚姻很多時候,包括我自己,,,常不是只有「我們」兩個人的事。還有雙方父母,兄弟姊妹等等 .其中的人際關係,因立場不同及在家中的地位影響著我們。過年過節去你家?我家?還是只有我們這一家自己過?我想是很多人會面臨的事。
願大家過節能開開心心
avatar-img
3會員
1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猴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家不要的浴巾在丟之前會再把它剪小片的,拿來擦一下桌子,擦東西,刷廚房的油油的污垢等再利用一次再丟。也會拿來讓小猴畫水彩時用。這樣髒了要丟我感覺才不會心疼。
今天我們家小猴又和好朋友Google meet. 發現他們也沒聊什麼,分享最近看到有趣的影片,聊一聊他們決定開始畫畫,就這樣光畫畫就畫了有30分鐘吧。我看他們很認真就讓他們自己畫畫,煮飯等他們畫到12:15, 結束此次meet, 小猴說疫情不好見面,能這樣看到對方,一起畫畫很開心。 好友的媽媽也是我
小猴子從2歲開始接受語言及智能早療至今因疫情我將診所的課取消了。最近一次診所評估時醫生說他的情況不嚴重,可以上短期就可以。 聽到當下很開心,但這幾天決定取消課程還是有焦慮。長期下來的不安(在校成績不佳,老師反應孩子不專心)以及今年被同學霸凌轉學。昨晚發現我的焦慮感又起來,就對自己精神喊話。「小猴子已
和小猴子前天挑戰用米穀粉製作小比薩當早餐吃。 加了2顆蛋+水+米穀粉慢慢攪拌成團再把皮能平。再加一點蕃茄醬,上面放自己喜歡的料,最後放乳酪絲放進烤箱烤即可。 因我家小猴子想吃比薩,但媽媽想減少麵粉,想減肥啊!! 結果說想減10公斤!小猴馬上說媽媽你不是上次說想減6公斤,所以真正體重是幾公斤啊? 媽
防疫在家又開始使用布的衛生棉,雖然清洗有點麻煩,但比較環保♻️
我們家不要的浴巾在丟之前會再把它剪小片的,拿來擦一下桌子,擦東西,刷廚房的油油的污垢等再利用一次再丟。也會拿來讓小猴畫水彩時用。這樣髒了要丟我感覺才不會心疼。
今天我們家小猴又和好朋友Google meet. 發現他們也沒聊什麼,分享最近看到有趣的影片,聊一聊他們決定開始畫畫,就這樣光畫畫就畫了有30分鐘吧。我看他們很認真就讓他們自己畫畫,煮飯等他們畫到12:15, 結束此次meet, 小猴說疫情不好見面,能這樣看到對方,一起畫畫很開心。 好友的媽媽也是我
小猴子從2歲開始接受語言及智能早療至今因疫情我將診所的課取消了。最近一次診所評估時醫生說他的情況不嚴重,可以上短期就可以。 聽到當下很開心,但這幾天決定取消課程還是有焦慮。長期下來的不安(在校成績不佳,老師反應孩子不專心)以及今年被同學霸凌轉學。昨晚發現我的焦慮感又起來,就對自己精神喊話。「小猴子已
和小猴子前天挑戰用米穀粉製作小比薩當早餐吃。 加了2顆蛋+水+米穀粉慢慢攪拌成團再把皮能平。再加一點蕃茄醬,上面放自己喜歡的料,最後放乳酪絲放進烤箱烤即可。 因我家小猴子想吃比薩,但媽媽想減少麵粉,想減肥啊!! 結果說想減10公斤!小猴馬上說媽媽你不是上次說想減6公斤,所以真正體重是幾公斤啊? 媽
防疫在家又開始使用布的衛生棉,雖然清洗有點麻煩,但比較環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週六,我和太太夫妻兩人與太座的兩位朋友謝小姐、張小姐一同吃晚餐,閒聊中,張小姐說:「結婚前,在家中總是感覺父母沒有什麼交集,非常納悶,沒有想到自己結婚三年後,她與先生的情況與自己父母一樣,例如,前天,我在打掃房間已經是渾身滿頭大汗了,我先生卻邀我去客廳聽一段音樂,我突然猛吼回應說:「沒有看到我正在忙
我們在過年的時候我們都會在回家團聚,然後一起吃飯外婆外公會發紅包,但我的紅包有一些要去交學費。 我們家的人有時會去外婆家,有時會去阿嬤家在外婆家的時候,有些大人會打撲克牌,而且阿嬤家則是打麻將。 我們在阿嬤家的時候,我的大叔叔還有堂哥堂弟連小叔叔的兒子也會來,大家聚在一起,就一起吃飯,那時我的阿
前言 早上打開手機有兩則關於家人-婆媳姑嫂-的訊息,都是引自《毒姑九賤婆媳討論區》的匿名推文。應該是不好直接開口,所以到此來討溫暖的吧?然後呢?許多讀者也就留言發表自己看法。 沒被邀請別討跟 其中一則是小夫妻要帶兒女出去玩,婆婆討跟,並主動坐在副駕駛座,原意是讓媳婦能在後座照顧兒女。結果整個行
Thumbnail
結婚後,過年不再是歡樂時光,而是南北奔波、家庭互不融入的煩惱。對於夫妻來說,年假成為最容易吵架的時刻,夫妻間愛情先磨耗了。如何在家庭背景差異下,和平共處過年成為重要課題。
Thumbnail
當女性搬進婆家後,要面對的挑戰超過我們的想像。生活比想像中更加不便,甚至帶來更多的壓力。分享在婆家感受有些誇大,但卻是真實的感受。衣帽間、倉庫、廚房裡的經歷,讓我意識到家庭和個人空間的重要性。希望有相同經驗的人不會孤單,直到有一天,我們一定可以搬出去!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我以往最害怕的過年時節, 通常有幾個必要因素組成: 情緒勒索, 看人臉色, 一言不和就吵罵, 年菜準備, 回不回?回什麼老鄉, 何時回?真的不回? 回吧? 部分回, 部分陪不回的? 不 你去陪回的, 我不回.... 基本成員必須事那些牽動陪與不陪的人選, 還有必要的對角線角色拉扯, 比如: 婆媳,
在新竹,我,小娟,嫁入這個家庭,一開始感到有些煩惱。我必須面對傳統的婚姻期望和家庭責任,每天忙碌於家務、照顧公婆和丈夫,這些責任令我有時感到壓力山大。 其中,我對於拜拜傳統的不願承擔太多責任成為我和丈夫之間的一場爭執。我不想成為每個節日都得忙碌於祭拜儀式的主婦,對這份負擔感到不堪重擔。然而,這與我
Thumbnail
農曆新年期間,一位多年好友來家裡拜訪。除了聊聊彼此的近況,她也和我提起因為與長者一起居住而發生的一些摩擦,或是她無法接受卻必須忍耐的事情。我和家人聽完她的故事後,發現這是每一位和長者居住的家庭會面對的事物,於是也用比較客觀的角度來分析給好友。 往事重提 好友只要和家中長輩說起自己在生活或
Thumbnail
「我跟某某某有過節」,是我跟某某某不好、有嫌隙的意思。 那我們為什麼年年還要跟親近的人過節呢? 不論是春節、情人節、清明節、中秋節或元宵節等等,好像都是跟親近的人過的,我們跟那些人不好嗎?為什麼到了節日才一定要聚一起? 對了,有一說是,一個節日就是一個節氣轉換的時候,一個節氣就是一個關卡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週六,我和太太夫妻兩人與太座的兩位朋友謝小姐、張小姐一同吃晚餐,閒聊中,張小姐說:「結婚前,在家中總是感覺父母沒有什麼交集,非常納悶,沒有想到自己結婚三年後,她與先生的情況與自己父母一樣,例如,前天,我在打掃房間已經是渾身滿頭大汗了,我先生卻邀我去客廳聽一段音樂,我突然猛吼回應說:「沒有看到我正在忙
我們在過年的時候我們都會在回家團聚,然後一起吃飯外婆外公會發紅包,但我的紅包有一些要去交學費。 我們家的人有時會去外婆家,有時會去阿嬤家在外婆家的時候,有些大人會打撲克牌,而且阿嬤家則是打麻將。 我們在阿嬤家的時候,我的大叔叔還有堂哥堂弟連小叔叔的兒子也會來,大家聚在一起,就一起吃飯,那時我的阿
前言 早上打開手機有兩則關於家人-婆媳姑嫂-的訊息,都是引自《毒姑九賤婆媳討論區》的匿名推文。應該是不好直接開口,所以到此來討溫暖的吧?然後呢?許多讀者也就留言發表自己看法。 沒被邀請別討跟 其中一則是小夫妻要帶兒女出去玩,婆婆討跟,並主動坐在副駕駛座,原意是讓媳婦能在後座照顧兒女。結果整個行
Thumbnail
結婚後,過年不再是歡樂時光,而是南北奔波、家庭互不融入的煩惱。對於夫妻來說,年假成為最容易吵架的時刻,夫妻間愛情先磨耗了。如何在家庭背景差異下,和平共處過年成為重要課題。
Thumbnail
當女性搬進婆家後,要面對的挑戰超過我們的想像。生活比想像中更加不便,甚至帶來更多的壓力。分享在婆家感受有些誇大,但卻是真實的感受。衣帽間、倉庫、廚房裡的經歷,讓我意識到家庭和個人空間的重要性。希望有相同經驗的人不會孤單,直到有一天,我們一定可以搬出去!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我以往最害怕的過年時節, 通常有幾個必要因素組成: 情緒勒索, 看人臉色, 一言不和就吵罵, 年菜準備, 回不回?回什麼老鄉, 何時回?真的不回? 回吧? 部分回, 部分陪不回的? 不 你去陪回的, 我不回.... 基本成員必須事那些牽動陪與不陪的人選, 還有必要的對角線角色拉扯, 比如: 婆媳,
在新竹,我,小娟,嫁入這個家庭,一開始感到有些煩惱。我必須面對傳統的婚姻期望和家庭責任,每天忙碌於家務、照顧公婆和丈夫,這些責任令我有時感到壓力山大。 其中,我對於拜拜傳統的不願承擔太多責任成為我和丈夫之間的一場爭執。我不想成為每個節日都得忙碌於祭拜儀式的主婦,對這份負擔感到不堪重擔。然而,這與我
Thumbnail
農曆新年期間,一位多年好友來家裡拜訪。除了聊聊彼此的近況,她也和我提起因為與長者一起居住而發生的一些摩擦,或是她無法接受卻必須忍耐的事情。我和家人聽完她的故事後,發現這是每一位和長者居住的家庭會面對的事物,於是也用比較客觀的角度來分析給好友。 往事重提 好友只要和家中長輩說起自己在生活或
Thumbnail
「我跟某某某有過節」,是我跟某某某不好、有嫌隙的意思。 那我們為什麼年年還要跟親近的人過節呢? 不論是春節、情人節、清明節、中秋節或元宵節等等,好像都是跟親近的人過的,我們跟那些人不好嗎?為什麼到了節日才一定要聚一起? 對了,有一說是,一個節日就是一個節氣轉換的時候,一個節氣就是一個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