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台海,湧動著地緣布局的波濤。
在日本一側,其於9月15日舉行「1993年後最大軍演」,召集自衛隊10萬兵力,展開三大兵種的協調作戰。美國有線新聞網(CNN)也於16日刊出防衛大臣岸信夫專訪,岸信夫表示,日本將在釣魚島劃定爭議紅線,阻絕中國「越雷池一步」,同時強調「日本90%的能源運送經過台灣周邊」,且日本最西端領土與台灣相鄰,台灣發生任何變故都將直接衝擊到日本,故日方正帶著「危機感」監控兩岸情勢。
無獨有偶,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於9月24日受訪時,談到了近年引發熱議的「修憲」話題,同樣以「台灣可能立即發生造成重大影響的事態」為由,替修憲的急迫性保駕護航。從舉行28年來最大軍演,到岸信夫與安倍晉三的相繼發言,日本政壇似乎正借「武統」的山雨欲來,炮製「台海有事,日本出手」的風聲鶴唳。
而在台海南側,澳洲同樣行動積極。9月15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簽署了「AUKUS」三國安全協議,將在人工智慧、量子技術、網路資訊等領域展開合作,美英也將為澳洲提供核潛艇相關技術。此舉既讓訂單夢碎的法國勃然大怒,也引發了外界對亞洲「新北約」的擔憂。而如此思緒背後隱藏的,自是近年興起的「西方圍堵中國」相關議程。
平心而論,上述變化確實帶點「美日澳共同針對台海」的味道,但若細品三國國情與戰略考量,便能發現「一體同心」的皮囊下,暗藏「共同卸責」的相互算計。
日澳的借力使力
首先,日本右翼政客言行高調,看似積極響應美國號召,實則醉翁之意不在酒:介入台海只是香餌,右翼奪權、推動修憲才是真目的。
就當今解放軍在台海的軍事優勢觀之,日本並無干涉武統的基礎實力。一來,台軍相對缺乏機械化武器裝備、現代化炮兵火力,若武統當真到來,拒阻解放軍登陸將是一大難事。在此脈絡下,除非日本有能力突破解放軍的海路封鎖,否則要輸送陸上自衛隊助陣台灣,無異於白日夢囈。
二來,儘管日本當真有意干涉武統,欲出動海上自衛隊、航空自衛隊衝破解放軍防線,但受限「專守防衛」原則限制,其打擊能力難與正規軍相較,即便出動也有很大概率無功而返。且航空自衛隊要面臨加油壓力,縱使能其將部隊向南部署至琉球基地,也要面臨與美軍機隊爭用機場的窘境,無法讓日本軍機快速起降,依舊是此路不通。
歸根結柢,介入武統對日本而言,不僅不切實際,還將以削弱本土防禦為代價,而日本政壇對此心知肚明。9月19日,岸田文雄、河野太郎、高市早苗、野田聖子4位日本自民黨總裁候選人參加電視辯論,面對「如果美國要求在日本部署中程彈道飛彈」一題時,唯有立場明顯右翼的高市早苗表示「接受」。其餘候選人皆不置可否,顯然是知道成為美國的反中基地,風險將遠高於報酬。
對安倍晉三等人而言,其更多是抓住了中美博弈的戰略機遇期,欲借「台海有事」的輿論氛圍,修改《和平憲法》第九條,令自衛隊升格正規軍,好洗刷前一代人的「屈辱陰影」。至於真槍實彈對決解放軍,恐怕從來不在其考量內。
無獨有偶,澳洲的行動也是類似道理。其與日本相同,趕搭了中美博弈下,美國的拉攏力道,以擷取額外政治利益,只不過日本政客玩火之餘尚有長遠規劃,也知道逢場作戲的技倆,能避免假戲真做、引火自焚;澳洲政客卻是相當短視,此次其決定與美英共組AUKUS,大抵有兩目的:擺脫2016年與法國簽約後便不斷虧損、超支的潛艇訂單,以及獲取原本難以企及的核潛艇技術。
但莫里森等人似乎被想像的美好未來沖昏了頭,以致全然不顧計劃是否可行,只要眼前虛幻的繁花似錦。首先,澳洲本身並無核基礎設施建造能力,反核民意也相當強大,即便有美英技術團隊支持,外媒「樂觀」估計的核潛艇服役時間,也已是經年累月後的「2040年」。
其二,英美的攻擊型核潛艇皆大幅超出澳洲初始規劃的4,000噸,美國的「維吉尼亞」級(Virginia-class submarine)排水量在8,000噸以上,英國「機敏」級(Astute-class submarine)排水量也超過7,000噸。除非澳洲願意增加預算,建造與這兩級相近的核潛艇,否則便須讓美英為其「量身訂做」規格較小的核反應爐,以符合實際需求,但結果仍只有預算飆升一途。
而在美英助造的核潛艇生產完畢前,澳洲都必須仰賴6艘「柯林斯」級柴電潛艇,不僅潛航時間有限,隱蔽性也極差,倘若真要參與台海戰局,屆時或許還須美國相掩護,完全不切實際。
美國的島鏈布局
綜上所述,日澳的近期布局,更多是搭了中美博弈的便車,倚仗美國聲勢與鼓舞,在台海的武鬥場旁擺弄花拳繡腿,看似鬥志昂揚、千軍萬馬,其實仍是為了自身利益。換言之,乃是將「安全責任」丟給美國,把「政治利益」留給了自己,不論其目標實際與否。
然而美國也非純潔的政治聖母。之所以要如此拉攏第一島鏈的日本、第三島鏈的澳洲,為的自是應對日漸濃密的武統戰雲,但在五角大廈與白宮的戰略視角內,這般部署的真正目的恐非保衛台海,而是分散風險。
如前所述,倘若解放軍有意攻台,勢必會率先出動遠程火箭炮、飛彈與空軍轟炸,確保台灣的海岸防禦與灘頭陣地皆被瓦解,再派遣兩棲機械化旅等部隊登陸。此時台軍應已撤退到縱深,保存實力,開始思索「是否展開巷戰」,而非在灘頭白白耗損。故美國若要干涉武統,面對的將是與日本相同的困境:在極短時間內,台灣海空已遭解放軍封鎖。
而儘管美國的打擊實力遠強於日本,能在突圍上盡力一搏,卻仍要為過往的海軍建軍失誤付出代價。冷戰結束後,美國沉浸在蘇聯瓦解、唯我獨尊的喜悅中,原本具「遠洋決戰」能力的海軍,伴隨美國發動兩場中東戰爭,已逐漸成為強調對陸攻擊弱勢兵力的「全球近岸干涉」海軍,偏離了持續在遠洋決戰能力上深耕的建軍步調,導致了中美海軍實力的巨大落差:美國雖能在空中與水下戰場對決解放軍,卻缺乏應對岸基和空射高超聲速飛彈、反艦彈道飛彈的有效手段。此一劣勢,注定會是其派遣艦隊前來的一大阻礙。
要而論之,一旦武統爆發,面對「面子」與「裡子」的抉擇,當今美國的最佳做法,應是唾面自乾以保帝國實力。換言之,便是讓日澳等島鏈盟友登台演出,擺出姿態過個場,再以萬分惋惜的口吻,譴責台灣軍隊「不肯作戰」,以致「民主自由之島」淪陷,並以「解放軍出海」為藉口,強化對其他盟友的軍事挹注,好持續與中國的地緣博弈。
在武統棋盤前,美日澳各有盤算:美國深知己身在台海戰場的劣勢,故而提前佈局日澳,欲以加固島鏈其他線段的方式,抵銷「台灣失守」的損傷;日澳則趁隙汲取政治資源,儘管風險如影隨形。綜觀全局,三方可謂皆有所獲;唯一的輸家,當屬樂在其中、卻目無全局的台灣。
原文發表於2021/9/29《多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