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為何美英澳成不了亞洲「新北約」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raw-image

9月15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簽署了「AUKUS」三國安全協議,其中「AUKUS」分別為澳洲(A)、英國(UK)和美國(US)的簡稱,象徵三國將在印太地區結成新「安全伙伴關係」。

此協議所涉內容,包含人工智慧、量子技術、網路資訊和其他領域的合作項目,但最引人注目的,當屬美英即將為澳洲提供核潛艇技術的相關訊息。根據拜登與莫里森事後的雙重證實,美國防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將協調美國國務院、能源部等部門,協助澳大利亞在本土建造核潛艇;美英更將共派技術和戰略小組赴澳,於18個月內確定核潛艇的未來發展計畫。

如此消息一出,引發了各界熱議。首先,是對美國隨意釋出核技術的譴責,畢竟在澳洲前,美國只曾依據1958年的合作協定,向英國釋出過核技術,此次的對澳「例外」,無疑是一次破格行動;其二,是對亞洲浮現「新北約」的擔憂,相關輿論認為,從美日安保、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到今日的「AUKUS」,美國顯然有意築起圍堵中國的高牆,此次與英澳的三國安全協議,正是「新北約」的浮現徵兆。

平心而論,上述兩大擔憂皆有一定道理,卻未必能在現實中成形。

澳洲能造核潛艇嗎

首先,美國宣稱要釋出核潛艇技術給澳洲,甚至要與英國共派小組赴澳協助,看似「樂於分享」,其實恐怕宣傳效果大過實質進展。

回顧澳洲此次潛艇更換計畫,源頭乃是2009年的澳州國防白皮書。彼時6艘「柯林斯」級(Collins-class submarine)問題重重、且將在2025年退役,下一代潛艇的規劃迫在眉睫,澳洲政府由此在2009年確立了柯林斯級替換計劃,並宣布將潛艇數量增加到12艘,每艘量級皆為4,000噸以上,除了魚雷和反艦飛彈外,還需配備對地巡航飛彈,同時攜帶監視和情報收集設備。

然而上述計畫一經啟動便命運多舛,由於澳洲缺乏核基礎設施,民意也群起反對核技術,故核潛艇的提案初期便遭否決;在軍工領域上,澳洲無法自主設計潛艇,也沒有潛艇所需的魚雷、聲呐、作戰指揮系統、動力等關鍵設備的製造能力,卻又希望於本土生產製造;在對象選擇上,由於澳洲反覆在預算與時程上糾結,令其先後與德國的214級、日本的蒼龍級等潛艇計畫擦身而過,預期服役時間也不斷延後,決策團隊於2014年估算的下水時間,已是經年累月後的「2030年」。

2016年,澳洲經歷7年原地打轉後,終於宣佈由法國DCNS造船廠提供的常規動力版梭魚級潛艇方案中標。然而如前所述,澳洲缺乏潛艇設計與製造能力,又執意在本土生產,導致項目總經費持續超支,2014年的費用估計便高達560億美元,2020年時則飆高到了800億美元,工期更是不斷落後。澳洲政府眼見坑洞一日大過一日,自也有意跳船,故一見美英暗中遞來合作訊號,便順勢毀約、「琵琶別抱」。

然而美英的插手介入,看似是讓澳洲從困境中解脫,其實反是將其拖入了另一深淵。第一,英美的攻擊型核潛艇皆大幅超出澳洲初始規劃的4,000噸,美國的「維吉尼亞」級(Virginia-class submarine)排水量在8,000噸以上,英國「機敏」級(Astute-class submarine)排水量也超過7,000噸。除非澳洲願意增加預算,建造與這兩級相近的核潛艇,否則便須讓美英為其「量身訂做」規格較小的核反應爐,以符合實際需求,但結果仍只有預算飆升一途。

第二,澳洲本土並無製造核基礎設施的能力,遑論核反應爐,即便美英願意引介相關產業鏈與技術,反核的民意高牆依舊不可忽視。自「AUKUS」簽署消息傳出後,莫里森不僅未贏來國內民眾的歡欣鼓舞,還招致了政壇與民間的反核輿論批評,諸如「這會讓澳洲漂浮著車諾比」的評論漫天飛舞,莫里森與其擔憂核潛艇的生產預算與技術障礙,不如先設法解決眼下的輿情沸騰。

「AUKUS」能有多少干涉力

綜合上述門檻,各方對澳洲核潛艇的服役日期均不樂觀,不少西方媒體甚至已經給出了「2040後」的悲慘答案。如此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側寫了「AUKUS」的成立本質:政治姿態大於實質成效。

首先,美英「武裝」澳洲,雖表現出「圍堵中國」的態度,也渲染了澳洲「或能干涉台海」的氛圍,引發各界對「亞洲北約」的擔憂。但平心而論,澳洲的實力如何,不只中美知悉,澳洲同樣有「自知之明」。

根據《澳洲金融評論》4月16日報道,澳洲政府曾研究台海戰爭下,是否以及如何「出兵協助美軍」,所列選項包括:派防空驅逐艦與美國航空母艦打擊群一起行動、出動「柯林斯」級潛艇協助牽制中國海軍、派遣海上偵察機與空中加油機配合美軍行動、出動F-18E/F「超級大黃蜂」戰機保衛關島、菲律賓與日本的美軍基地。

上述舉動,在中澳軍事能力懸殊對比下,不僅無法扭轉戰局,也幫不上美國太多忙。以潛艇為例,在美英助造的核潛艇生產完畢前,澳洲都必須仰賴6艘「柯林斯」級柴電潛艇,不僅潛航時間有限,隱蔽性也極差,倘若真要參與台海戰局,屆時或許還須美國相掩護。故在澳方列出的種種選項中,美軍始終是不可或缺的舞台主角,澳方「協助」不過是可有可無的龍套。

歸根結柢,從台海到南海,海權之爭仍是中美兩強的博弈。綜觀中美海軍能力對比,中國實際能投入海上作戰的戰機,在性能與數量上皆未落下風,美國的F-35艦載機雖具有相對優勢,但中國的殲-20也已裝備多支空中作戰部隊,能抵消相關缺口;若對比水下力量,中國勝在數量,美軍則勝在性能。但在岸基和空射高超聲速飛彈、反艦彈道飛彈上,中國的優勢相當明顯,美國雖能攔截彈道飛彈,卻缺乏打擊高超聲速飛彈的高效手段,故倘若雙方當真於台海周遭爆發衝突,美方艦隊極有可能先被解放軍的反艦彈道飛彈消耗掉極大比例。

要而論之,美國在冷戰結束後,便沉浸在蘇聯瓦解、獨霸全球的喜悅,原本具「遠洋決戰」能力的海軍,也伴隨美國發動兩場中東戰爭,轉為強調對陸攻擊弱勢兵力的「全球近岸干涉」海軍,意在展現遍及全球的海權力道,卻也由此偏離了持續在遠洋決戰能力上深耕的建軍步調,導致了上述中美對決台海的巨大海軍實力落差。

故如今的「AUKUS」看似威風,其實外強中乾、華而不實,眼下美國已喪失在台海與南海的軍事優勢,英國海軍更已從「全球干涉」的日不落國,退化成「不斷刷存在感」的嘈雜海鷗,澳洲更是只能狐假虎威、藉勢壯膽。此次美國不顧法國顏面,強硬毀約,硬湊「三國同盟」,充其量只能達到政治效果,無法真正重現冷戰時代的軍事包圍網,正如協助澳洲建造的核潛艇,不僅難讓其邁出法國訂單的陰影,還會將澳洲拉進更深的預算漩渦。

如此「抱團取暖」,稱其為亞洲「新北約」實屬高估,除非是暗喻其與北約的共同狀態:正在腦死中內捲。但戲謔觀之,北約終究是成立多年才逐漸腦死,美英澳「AUKUS」卻在成立之初,便已開始了軍事腦死的倒數,甚至還導致了美法離心,加劇了北約的分崩離析。


原文發表於2021/9/22《多維新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祁賓鴻的沙龍
26會員
179內容數
祁賓鴻在多維新聞的兩岸與國際評論
祁賓鴻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4/25
4月22日凌晨,華視緊急再發新聲明,宣布代理總經理陳雅琳、公廣集團董座陳郁秀雙雙請辭,以盼能替這場風波止血,但成效顯然有限;而陳雅琳雖保住台長之位,卻必須至台立法院進行專案報告,各方對華視的圍剿也依舊激烈。
Thumbnail
2022/04/25
4月22日凌晨,華視緊急再發新聲明,宣布代理總經理陳雅琳、公廣集團董座陳郁秀雙雙請辭,以盼能替這場風波止血,但成效顯然有限;而陳雅琳雖保住台長之位,卻必須至台立法院進行專案報告,各方對華視的圍剿也依舊激烈。
Thumbnail
2022/04/20
24日馬上要第二輪投票,也就是馬克宏與雷朋的終極對決。薩支遠判斷,馬克宏在第二輪選舉中獲勝機率較高,畢竟雷朋的極右翼身份還是引人詬病,尤其是她對待移民的敵視態度,但馬克宏也可能只會「險勝」。
Thumbnail
2022/04/20
24日馬上要第二輪投票,也就是馬克宏與雷朋的終極對決。薩支遠判斷,馬克宏在第二輪選舉中獲勝機率較高,畢竟雷朋的極右翼身份還是引人詬病,尤其是她對待移民的敵視態度,但馬克宏也可能只會「險勝」。
Thumbnail
2022/04/20
蘇宏達認為,馬克宏在第二輪選舉中出線機率較大,其也由此提出對馬克宏的幾點觀察。
Thumbnail
2022/04/20
蘇宏達認為,馬克宏在第二輪選舉中出線機率較大,其也由此提出對馬克宏的幾點觀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澳洲媒體「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六月二十五日報導,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呼籲澳洲政府在台北的澳洲辦事處設置軍事武官,以便與台灣國安機構聯繫;尤其在澳洲和台灣都面臨中國的戰爭威脅之際,此舉將有助於兩個民主國家一起合作,致力防止「最壞情境發生」。
Thumbnail
澳洲媒體「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六月二十五日報導,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呼籲澳洲政府在台北的澳洲辦事處設置軍事武官,以便與台灣國安機構聯繫;尤其在澳洲和台灣都面臨中國的戰爭威脅之際,此舉將有助於兩個民主國家一起合作,致力防止「最壞情境發生」。
Thumbnail
美、英、澳三國合力打造新一代潛艦的計畫名為SSN-AUKUS。澳洲海軍將配備三艘美製維吉尼亞級核動力潛艦,預計於2030年開始交付。由於東帝汶領海水深很適合潛艦運作,再加上和澳洲在地緣與外交上關係密切,這個SSN-AUKUS計畫也將深刻影響東帝汶。
Thumbnail
美、英、澳三國合力打造新一代潛艦的計畫名為SSN-AUKUS。澳洲海軍將配備三艘美製維吉尼亞級核動力潛艦,預計於2030年開始交付。由於東帝汶領海水深很適合潛艦運作,再加上和澳洲在地緣與外交上關係密切,這個SSN-AUKUS計畫也將深刻影響東帝汶。
Thumbnail
全新一季EP.8已上線 每週一更新:時事議題、軍事常識、台海關係⋯都在最新一集《王立第二戰研所》! 「AUKUS」表面上看起來是一個買賣潛艇的概念 後面講什麼基於和平、維護秩序,不用太在意。 點此用喜歡的方式收聽節目▶︎▷《方格子電台-王立第二戰研所》 本集更新 EP8:澳洲AUKUS戰略
Thumbnail
全新一季EP.8已上線 每週一更新:時事議題、軍事常識、台海關係⋯都在最新一集《王立第二戰研所》! 「AUKUS」表面上看起來是一個買賣潛艇的概念 後面講什麼基於和平、維護秩序,不用太在意。 點此用喜歡的方式收聽節目▶︎▷《方格子電台-王立第二戰研所》 本集更新 EP8:澳洲AUKUS戰略
Thumbnail
九月中旬,澳洲英國美國成立三國軍事同盟(AUKUS),這件事情時其實很有趣,也很重要。你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細節,就是澳洲的核動力潛艦是15年到20年後才會到位,所以我猜想這背後另有文章,很可能是美國要在澳洲建立軍事基地,把美國核潛艦開進澳洲港口,要針對的是中共從南海的南端突破第一島鏈,進入第二島鏈
Thumbnail
九月中旬,澳洲英國美國成立三國軍事同盟(AUKUS),這件事情時其實很有趣,也很重要。你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細節,就是澳洲的核動力潛艦是15年到20年後才會到位,所以我猜想這背後另有文章,很可能是美國要在澳洲建立軍事基地,把美國核潛艦開進澳洲港口,要針對的是中共從南海的南端突破第一島鏈,進入第二島鏈
Thumbnail
九月中旬,澳洲英國美國成立三國軍事同盟(AUKUS),這件事情時其實很有趣,也很重要。你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細節,就是澳洲的核動力潛艦是15年到20年後才會到位,所以,我猜想這個同盟背後另有文章,應該是美國要在澳洲建立軍事基地,要把美國核潛艦開進澳洲,要應對的是中共從南海的南端突破第一島鏈,進入第二島鏈
Thumbnail
九月中旬,澳洲英國美國成立三國軍事同盟(AUKUS),這件事情時其實很有趣,也很重要。你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細節,就是澳洲的核動力潛艦是15年到20年後才會到位,所以,我猜想這個同盟背後另有文章,應該是美國要在澳洲建立軍事基地,要把美國核潛艦開進澳洲,要應對的是中共從南海的南端突破第一島鏈,進入第二島鏈
Thumbnail
10月1日起,解放軍軍機大舉飛入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ADIZ),短短4天便突破百餘架次,並連續刷新單日紀錄,引發「武統將臨」的軍事疑雲,也讓台灣政壇為之騷動。 10月3日,台外交部長吳釗燮接受澳洲廣播公司(ABC)專訪,提到近來越發頻繁的「軍機擾台」,直言台灣除持續強化自我防衛能力及發展不對稱戰力
Thumbnail
10月1日起,解放軍軍機大舉飛入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ADIZ),短短4天便突破百餘架次,並連續刷新單日紀錄,引發「武統將臨」的軍事疑雲,也讓台灣政壇為之騷動。 10月3日,台外交部長吳釗燮接受澳洲廣播公司(ABC)專訪,提到近來越發頻繁的「軍機擾台」,直言台灣除持續強化自我防衛能力及發展不對稱戰力
Thumbnail
澳英美三國同盟,台灣將是最大的受益者 9月15日美國、英國與澳洲三方建立軍事同盟(AUKUS),有共同防禦條約的性質,台灣人如果關心這個事情,表面上看是在努力擴大國際視野,但是真正的意義遠遠超過這個層面,因為這對台灣來講根本是大利多!而且是超大號的利多!
Thumbnail
澳英美三國同盟,台灣將是最大的受益者 9月15日美國、英國與澳洲三方建立軍事同盟(AUKUS),有共同防禦條約的性質,台灣人如果關心這個事情,表面上看是在努力擴大國際視野,但是真正的意義遠遠超過這個層面,因為這對台灣來講根本是大利多!而且是超大號的利多!
Thumbnail
近期的台海,湧動著地緣布局的波濤。 在日本一側,其於9月15日舉行「1993年後最大軍演」,召集自衛隊10萬兵力,展開三大兵種的協調作戰。美國有線新聞網(CNN)也於16日刊出防衛大臣岸信夫專訪,岸信夫表示,日本將在釣魚島劃定爭議紅線,阻絕中國「越雷池一步」,同時強調「日本90%的能源運送經過台灣
Thumbnail
近期的台海,湧動著地緣布局的波濤。 在日本一側,其於9月15日舉行「1993年後最大軍演」,召集自衛隊10萬兵力,展開三大兵種的協調作戰。美國有線新聞網(CNN)也於16日刊出防衛大臣岸信夫專訪,岸信夫表示,日本將在釣魚島劃定爭議紅線,阻絕中國「越雷池一步」,同時強調「日本90%的能源運送經過台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