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未晚間8點多陪燁上完直排輪~騎車返家路上
一個全身赤裸看起來愰神的老先生
徘徊在我們等紅燈的斜前方不遠處
我正懷疑著自己是否眼花?
光溜溜的身體、車水馬龍的大馬路旁?
『媽咪妳看,那裡怎麼有人沒穿衣服?!』
兩個孩子們也注意到了!
老先生的身旁站著一個中年人,
旁邊還停著一台紅白色的摩拖車
昏暗的光線中,我隱約看見
中年人牽了老先生的手、再放下
下一秒,老先生的身子怎麼突然有衣服了
但下體依然空空如也,
因此我確定我剛才沒看錯
再轉移目光看了一下中年人,怎麼他也光著身體?!
突然另一台摩拖車騎到老先生身旁,停了下來
2個下車並拿了一大袋白色的東西給老先生
其中1人從袋子裡拿了件衣服出來,
和光著身子的中年人拉扯著
老先生身上的衣服被往上翻、再次露出了身體
中年人又把老先生身上的衣服下拉穿好
一群人手來腳去的
最後,中年人依舊打著赤膊
4個人比手劃腳地說著話
我似乎看懂了
此刻,綠燈了
這是一個很大的十字路口,車子很多,車速很快
我騎經過時並沒有刻意慢下來或撇過頭去關注
這是我唯一能做的尊重
心頭一陣溫暖湧上
因為方才我經歷了令人動容的一刻…
孩子們好奇笑嬉著問為何他沒穿衣服?!
不確定事實真象為何
但我以自己的詮釋,與孩子們分享:
「我看見的好像是,一個不認識的人
脫下自己的衣服,對陌生的老先生伸出援手
好溫暖,這世界還是滿充著關懷的…」
回家後我反思著
若是我在路上見著了一個全身光溜溜的老先生
我會有勇氣過去給予關心嗎?
我的答案明顯是NO
我恐怕會敬而遠之,帶著孩子們繞道而行…
-
前天我們去公園踢球
下車前燁認為揹著水壺不方便跑跑
因此決定放在機車上、不隨身攜帶
玩到回家前兩個孩子玩到滿頭汗
翎拿起水喝,燁只能乾瞪眼
燁問翎能否分他喝一點,翎卻不願意借
看得出燁非常渴、卻被三翻兩次被翎拒絕,
氣得直跺腳:「媽咪,我好渴,翎都不借我喝!」
翎水壺裡還有水,
看著燁氣喘虛虛,就是不願意借
燁並非故意出門不帶水
而且最近幾次經驗下來
燁總是願意在他人需要協助時伸出援手
反而翎一昧堅持:『這是我的水,我自己決定』
我也只能尊重翎的決定
同時也放手讓燁從經驗中學習,調整下一次的行動。
但,
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
老先生赤裸的這一幕
讓我覺察到,我們家裡正在進行著的練習
需要從「自立」,進階到「共好」了!
帶著孩子做這樣看似苛刻的「自立」練習
初衷是希望孩子能與他人共好,
我們相信
當孩子擁有為自己物品作主的權利、
當孩子覺得滿足了,
分享,是自然而然會發生的事。
那份隨之而來的付出,
才是真正發自內心的,
而被非外在的「應該」訊息驅使
勉強而為的舉動
我們希望孩子自主自立,
但並非要孩子自私
然而現在翎逐漸自立了,
卻忘了關心他人的需要。
但這不是翎的錯,
因為這是我們家庭刻意營造出來的氛圍
同時我明白,這也不是我的錯,
因為「共好」之前,
需要先有「自立」當基底。
才不會讓孩子在付出時委屈了自己。
我接納我們家庭現在的狀態就是這樣,
我們依然可以擁抱錯誤
並且不斷在一次次的經驗中持續調整及成長
以喝水事件來說,
翎的焦點放在「我有權力、我可以決定」是否分享
因此拒絕燁的需要幫助
這並非我樂見的。
若能把翎”對自己的關注”
引導至”對他人的關心”
翎的行為就有機會轉變為
「我願意與你分享我的水,因為我很關心你。」
當然,這又是一項大工程
謝謝前天的那一幕,
我知道,我們可以開始練習共好了!
隔天家庭會議,我與孩子們分享我的想法
「媽咪有注意到,你們在練習照顧自己、和為自己物品負責的部份,已經做得很不錯了。媽咪看見你們是有能力的、又負責,實在值得鼓勵!
昨天老先生沒穿衣服的事件,媽咪一方面覺得溫暖和欣賞,一方面也覺得慚愧,因為如果是我,我可能沒有像那位中年人一樣的勇氣,會把自己的衣服脫下來給老先生穿,甚至我可能連靠過去看的勇氣都沒有…」
「不過,我願意向那個中年人學習,我們可以練習伸出手、去幫別人一把,我們有能力,就多關懷別人一點、多付出一點! 我也想邀請你們,當我們有能力照顧自己了,我們也可以開始試著多關心別人,你們願意嗎?」
『願意~』
於是我邀請孩子們
接下來,我們一起開始練習
對我來說,阿德勒和蕯提爾
都是無法以幾句話清楚說明的寶藏山
阿建老師這樣說過蕯提爾:
「Satiir是全貌、Satiir是體驗」
那麼阿德勒呢?
我想,對我來說
「Adler是鼓勵
Adler是賦予勇氣
Adler是自立且共好
Adler是實踐」
(找時間再來補~超容易令人誤解的自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