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故事的人:小說與劇本的差異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文
劇本跟小說都在講故事,但是後者卻更考驗編劇對視覺化的功力。

【小說】

  • 可以用很多譬喻(像每一滴酒回不了最初的葡萄,我回不到年少——簡媜《水問》)甚至用到更深層的語文功力五感摹寫(陽光好亮,透過葉隙叮叮噹噹擲下一大把金幣——張讓《夏天燃起一把火》)。
  • 可以寫心聲(酒在肚裡,事在心裡,中間總好像隔著一層,無論喝多少酒,都淹不到心上去——張愛玲《半生緣》),甚至用心聲去解釋某些事件發生的前因後果。
  • 可以在時空間跳躍(比方說楊千鶴的《花開時節》,原本在談要不要結婚,下一段則從父女間疏離的關係講起,再拉回父親也勸女兒嫁人的情節)
用譬喻用心聲,甚至在對話間穿插人生感悟,都可以使小說被賦予更鮮活的角色,營造更細膩的人物情感;而用不同的時間段去解釋,給讀者更大的背景資訊,使劇情更具飽滿度。

【戲劇】

可以說是導演如何拍攝、場景如何布置、演員如何用動作詮釋心境的操作手冊。在戲劇中會需要直接表明時、景、動作者做了哪些動作,因此描寫出來的更具畫面感。
取自侯孝賢《戀戀風塵》
在網路上有找到另一版本的劇本。
火車裡,並排而坐的阿遠和阿雲,是兩個小不點。因為剛考完期末考,在翻著書本對答案,忽然阿雲就哭了,說她數學都不會,考得很差。——侯孝賢《戀戀風塵》
從「是兩個小不點」可以看出鏡頭是拉遠的,所以觀眾在看電影時不只看到並排而坐的阿遠和阿雲,可能還會有其他乘客。接下來「翻著書本對答案,忽然阿雲就哭了」這裡鏡頭拉近,著重在主角的動作,我們看到的可能是阿雲在翻書時苦惱的表情,然後眼淚嘩的就留下來了。阿雲用表情、動作去詮釋不會寫考題的焦慮,甚至用說的表達出來。
再來看大導演李安的第一部長片《推手》。李安導演的劇本可謂教科書等級,可以看到許多專有名詞:淡入、溶至、切至,直接將如何做片段間的銜接都寫進劇本裡了。
取自李安《推手》
就我個人觀點,身為一個讀者更喜歡讀小說。
小說中可以想像的空間更大,隨著劇情的深入、細節的描摹、人物心境的轉折,想像出來的事物也不斷在變化。而劇本相對起來就枯燥了些,不過很具體地視覺感在閱讀劇本時就呈現出來了。
若從作者的角度來說,我覺得寫劇本相對困難一些。因為有很多事情沒辦法解釋,必須用動作、表情描摹、人物間對話去隱諱地告訴讀者,這邊好像有什麼。舉個例子,《戀戀風塵》第三場中雜貨店的坤叔對阿雲說:「雲仔,你阿母買三十斤的米在這兒,要揹回去喔」。下一場就看到「在無止盡的石階路上,米是阿遠揹著」。所以阿遠跟阿雲是青梅竹馬?是戀人關係?就要讀者從接下來的互動中推敲了。

感謝喜愛寫故事的大家看到這邊~
這是我一個非電影系、非媒體專業者的角度下所整理出的資料。
內容若有誤,希望各位前輩能不吝指教><,也期望能有更多交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59會員
38內容數
台大心理系學生,在腦神經文獻、fMRI影像中心流轉後,覺得離「人」越來越疏遠。從新定位自己喜歡心理的原因後,以更貼近人性的UX為自學目標,此專題整理我在YouTube、edX、coursera上的課程,以及過去大學課堂上的內容,希望透過輸出,更進一步參透這個結合設計、心理學、美學、統計學(?) 的神祕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uby Che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姊姊畢業前要去實習,我在網路上滑到一份關於兩廳院的實習計畫,問她有沒有興趣。 「我們可以去同一個地方實習阿」 「不要。」 我不只內心拒絕,也大聲的說出來了。
前幾天跟朋友聊到這個問題,她考慮了很久,最後選擇跟一個看似發展前(錢)景較多的教授。 「好像每次最後我都會屈服在現實層面,太多因素去影響,而讓我不能乾脆的選擇想做(夢想)的事」她略帶失望的說。 這樣不好嗎? 在媒體中常看到的例子是那些不段追求夢想的人,最終成功的達到目標。可能一開始很苦,但是堅持
110台大心理社人組考試分享 有鑑於我在考試的時候,沒有找到太多分享台大碩班筆試的資訊,我發誓如果成功達到我的目標,我也要來分享一下自己的讀書方法以及可用的資源,希望對要準備超困難申論題的你們有所幫助。 人社組也有這一篇↓↓↓ 【109台大心理社人組考試心得】https://reurl.cc/R6
姊姊畢業前要去實習,我在網路上滑到一份關於兩廳院的實習計畫,問她有沒有興趣。 「我們可以去同一個地方實習阿」 「不要。」 我不只內心拒絕,也大聲的說出來了。
前幾天跟朋友聊到這個問題,她考慮了很久,最後選擇跟一個看似發展前(錢)景較多的教授。 「好像每次最後我都會屈服在現實層面,太多因素去影響,而讓我不能乾脆的選擇想做(夢想)的事」她略帶失望的說。 這樣不好嗎? 在媒體中常看到的例子是那些不段追求夢想的人,最終成功的達到目標。可能一開始很苦,但是堅持
110台大心理社人組考試分享 有鑑於我在考試的時候,沒有找到太多分享台大碩班筆試的資訊,我發誓如果成功達到我的目標,我也要來分享一下自己的讀書方法以及可用的資源,希望對要準備超困難申論題的你們有所幫助。 人社組也有這一篇↓↓↓ 【109台大心理社人組考試心得】https://reurl.cc/R6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最近參與了一個編劇實習計劃,在資深編劇老師的推薦下,女王也開始了久違的閱讀"教科書"計劃,既然都花時間讀書了,自然要做點筆記,可一動筆發現筆記可能就是整本書的內容,書都買了,那就不用做筆記了吧? 可,又總覺得好像有東西要記一下,而這些"東西",突然在下筆時,竟寫著寫著就變成了女王的寫作經驗談...
Thumbnail
寫故事的人,常備麵粉、奶油、雞蛋、糖。導演可能帶紅豆給你、帶酵母給你、帶瑪芬模具給你,或者告訴你他的烤箱是旋風式烤箱。你們離最後烤出來可以吃的麵包或甜品還非常遠,而你要負責設計食譜。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的小說和劇本差別,就是小說最終是文字呈現,而劇本最終會是影像和聲音。光把小說寫得充滿影像和聲音就容易轉化成好劇本嗎?真沒那麼簡單。一個不可不知的條件是框架這兩種敘事差異的重要規格:拍攝很貴,超貴。
Thumbnail
除了生於文字世代的讀者,其實還有單純在找故事的人。其中一種是為了找出適合放大、宜於改編,但還不是劇本的故事。這是小說的機會,小說作者的機會。 Podcast 能聊的時間有限,而且娛樂重擊的採訪角度接近為影劇產業找本子。這裡為了寫小說的人來講講,落筆的時刻,為了容易影劇化,能採用的思維和手法。
Thumbnail
某天,爸爸拿出了一袋阿公的遺物:「你念歷史,你看看這些,我看不懂。」一本本的帳單、族譜、切結書、命書,「真不錯,都是研究戰後臺灣社會的史料。」翻到最下面,壓著一本粗糙的舊簿子,上面寫著「經歷簿」。 翻開經歷簿,我墜入了阿公的童年,跨越時空,認識了那個錯過的少年。
Thumbnail
在心理治療中,治療師傾聽患者所敘述的故事。但是河合隼雄重視「故事」,其意義不止於此。他在心理治療中最關心的,是存於個人內在的 realization 之傾向。這裡刻意使用這個英文字,是因為它同時具有「實現某種事物」與「知道、理解某種事物」雙方面的意義。能在「理解的同時逐漸實現」的,就是「故事」。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最近參與了一個編劇實習計劃,在資深編劇老師的推薦下,女王也開始了久違的閱讀"教科書"計劃,既然都花時間讀書了,自然要做點筆記,可一動筆發現筆記可能就是整本書的內容,書都買了,那就不用做筆記了吧? 可,又總覺得好像有東西要記一下,而這些"東西",突然在下筆時,竟寫著寫著就變成了女王的寫作經驗談...
Thumbnail
寫故事的人,常備麵粉、奶油、雞蛋、糖。導演可能帶紅豆給你、帶酵母給你、帶瑪芬模具給你,或者告訴你他的烤箱是旋風式烤箱。你們離最後烤出來可以吃的麵包或甜品還非常遠,而你要負責設計食譜。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的小說和劇本差別,就是小說最終是文字呈現,而劇本最終會是影像和聲音。光把小說寫得充滿影像和聲音就容易轉化成好劇本嗎?真沒那麼簡單。一個不可不知的條件是框架這兩種敘事差異的重要規格:拍攝很貴,超貴。
Thumbnail
除了生於文字世代的讀者,其實還有單純在找故事的人。其中一種是為了找出適合放大、宜於改編,但還不是劇本的故事。這是小說的機會,小說作者的機會。 Podcast 能聊的時間有限,而且娛樂重擊的採訪角度接近為影劇產業找本子。這裡為了寫小說的人來講講,落筆的時刻,為了容易影劇化,能採用的思維和手法。
Thumbnail
某天,爸爸拿出了一袋阿公的遺物:「你念歷史,你看看這些,我看不懂。」一本本的帳單、族譜、切結書、命書,「真不錯,都是研究戰後臺灣社會的史料。」翻到最下面,壓著一本粗糙的舊簿子,上面寫著「經歷簿」。 翻開經歷簿,我墜入了阿公的童年,跨越時空,認識了那個錯過的少年。
Thumbnail
在心理治療中,治療師傾聽患者所敘述的故事。但是河合隼雄重視「故事」,其意義不止於此。他在心理治療中最關心的,是存於個人內在的 realization 之傾向。這裡刻意使用這個英文字,是因為它同時具有「實現某種事物」與「知道、理解某種事物」雙方面的意義。能在「理解的同時逐漸實現」的,就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