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寺-京都三大門之一,二王門(仁王門)

仁和寺-京都三大門之一,二王門(仁王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0.3.6 仁和寺

2020.3.6 仁和寺

仁王

仁王

二王門(仁王門),京都三大門之一。左右分別為阿哞的二王像,後方有唐獅子,平安時期傳承的和風樣式。

仁和4年(888),宇多天皇繼承光孝天皇遺願創建仁和寺,現今真言宗御室派總本山,本尊供奉阿弥陀如来,代代住持皆爲皇室出身,平安時起至鎌倉時期,保有輝煌地位。

直到応仁元年(1467年)遭受応仁之亂戰火燒失,正保3年(1646年)由三代將軍德川家光重建,復興百年前的樣貌。

平成6年(1994年)仁和寺登錄世界文化遺產。

raw-image
raw-image

寺院開放拍照,多是近代畫家繪製,近期發表御室流花道,修行僧侶的成果,點綴蕭索的景致。

另外仁和寺的推特很風趣活潑,喜歡刀劍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本丸(笑)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白砂南庭、池泉北庭。

辰殿

辰殿

辰殿

儀式及典禮時使用。

明治20年(1887年)御殿燒毀,大正時代3年(1914)重建,三間襖絵及壁畫皆出自原在泉(1849〜1916)之手,四季風景壁畫,「二重折上小組格天井」唯有天皇及將軍才能使用,天井設計最高格式。

「武者隠し」

「武者隠し」

繪制孔雀的暗門是稱作「武者隠し」暗中保護主上的機關,出事時武者從內打開執行任務。


白書院

白書院

白書院

面向南庭,昭和12年(1937)福永晴帆繪製整幅松圖。


raw-image

黑書院

昭和6年(1931)堂本印象繪制柳之間、松之間、秋草的構成。

飛濤亭

第119代光格天皇(1771〜1840)鍾愛的茶室。

靈明殿

靈明殿

靈明殿

供奉藥師如來,特別開放公開參拜。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2020.4.7 御室櫻

2020.4.7 御室櫻

raw-image

仁和寺晚開的御室櫻,每次都覺得很早去了,還是看到微吹雪><


raw-image
raw-image

雖說是宣告櫻花即將進入尾聲,紅枝垂櫻仍是開得十分漂亮。

寺內的杜鵑接力般的逐一綻放,與晚春櫻花爭妍。


raw-image
raw-image

上個月發了藥師如來的梵字口罩,近期仁和寺僧侶拉上傳小提琴的影片,祈禱疫情盡快平息,展現多才多藝得到熱烈迴響,不知是否因為這個話題,到了現場發現人潮往來,全家出遊未戴口罩的大小家庭而震驚TAT(帶著酒精邊拍邊撤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仁和寺內的御室櫻樹種矮小,境內設置的櫻花林步道,高度正好方便拍照而廣受歡迎,另外御室櫻是有名晚開的櫻花,宣告京都的櫻花進入尾聲。


相關延伸閱讀:

【日本三大三門】

知恩院-七不可思議「白木之棺」

南禪寺山門-天下首屈一指的大盜,讚嘆「絕景啊!絕景!」

仁和寺-京都三大門之一,二王門(仁王門)


*寺院神社莊嚴之地,務必遵守參拜禮儀,嚴禁喧嘩及飲食,卡位以及拉扯摘取花木*

*照片文章皆是筆者攝影、撰寫及統整所學,如要轉載請註明專頁名稱連結*




avatar-img
泉 燈行的書齋
83會員
395內容數
京都的底蘊不只是有文化美學,更是日本人的精神故鄉,以文人視角走訪神社寺院,在歷史、文學、小說中與古都的靈魂問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泉 燈行的書齋 的其他內容
回想起來,當時有些無奈微妙、錯愕的心情。 在金戒光明寺前被一對觀光老夫婦問路「德川秀忠的菩提寺、三重塔走哪條呢?」指路後隨口補充一句塔前是會津藩(福島縣)藩士們的墓。 「哎呀!這話說不得,我可是長州藩出身。」 老爺爺語氣鋒利,接著樂呵呵笑著,身後的老婆婆陰沉著臉。
春寒料峭時期,面對比叡山的高僧說法,一名路經的法華宗俗家弟子出言反駁,為此進行佛法辯證,始料未及掀起大禍,數萬門徒給逐出京城,甚至禁教的滔天大禍。 1536年「天文法華之亂」法華宗門徒稱為「天文法難」。比叡山僧眾聯合大名六萬大軍壓境,放火燒殺二十一間本山寺院,此後禁止布教。
要用兩句話和別人介紹道真公時,我也難免拿中國的屈原對照,但細究內核是完全不同的。深受崇敬的學問大神、菅原道真,絕不是在正待或未能發展抱負途中被迫下線,反而是早早發揮長才,晚年才遭受妒恨。
回想起來,當時有些無奈微妙、錯愕的心情。 在金戒光明寺前被一對觀光老夫婦問路「德川秀忠的菩提寺、三重塔走哪條呢?」指路後隨口補充一句塔前是會津藩(福島縣)藩士們的墓。 「哎呀!這話說不得,我可是長州藩出身。」 老爺爺語氣鋒利,接著樂呵呵笑著,身後的老婆婆陰沉著臉。
春寒料峭時期,面對比叡山的高僧說法,一名路經的法華宗俗家弟子出言反駁,為此進行佛法辯證,始料未及掀起大禍,數萬門徒給逐出京城,甚至禁教的滔天大禍。 1536年「天文法華之亂」法華宗門徒稱為「天文法難」。比叡山僧眾聯合大名六萬大軍壓境,放火燒殺二十一間本山寺院,此後禁止布教。
要用兩句話和別人介紹道真公時,我也難免拿中國的屈原對照,但細究內核是完全不同的。深受崇敬的學問大神、菅原道真,絕不是在正待或未能發展抱負途中被迫下線,反而是早早發揮長才,晚年才遭受妒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