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都是愛之 一《心情好的日子》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篇我想聊聊有關於偏見……
已經看劇一段時間的人大都知道韓劇依長度大概會分成長劇和短劇;短劇常有不同主題而富於變化,大都落在月火(週一、週二)和水木時段(週三、週四),而這時段通常也是無線三台SBS、KBS、MBC兵家必爭之地,近年來再加上有線電視tvN、jTBC、OCN等的崛起,目前整個類型更是百花齊放,不再侷限在愛情,舉凡警匪、驚悚、校園、穿越…應有盡有。而長劇,顧名思義,整齣劇的長度大都落在50集左右,撇開自成一格的古裝劇來說,長劇播出時間大多落在週末,類型大多屬家庭劇。
短劇喜愛用都會來包裝浪漫愛情的元素,一般人接受快,討論度也高,有喜歡的偶像加持的話,除了牽動著收視率的高低,話題的見光度更常歷久不衰。而家庭劇一般印象中好像都是婆婆媽媽在閒暇之餘的最愛,某某家那個女兒經歷悲慘的遭遇後開始變臉報復起前夫家,某某家那個有著可憐身世的男主角得到貴人相助之後終於展開與仇人的對決…,這種復仇的戲碼雖然雷同老套卻牽動著每個家庭婆媽的心,那種與著主角同仇敵慨般的快意恩仇大概是一種癮症吧,要不然這種老掉牙的劇碼為何老是每週收視率排行的常勝軍?
那些敘說著浪漫與夢想、都會與時尚的短劇才是王道,我一向是這麼根深蒂固地認為,對長劇更是嗤之以鼻、敬謝不敏。
但某一日百無聊賴地開了金秀賢編劇的《媽媽發怒了》《人生多美麗》,竟也可以一集一集順順地看完了,而且覺得動人地好看極了。家庭劇的魅力就是把溫暖與感動落實在平凡的生活中,好看的家庭劇會讓人在無形中得到一種力量,一種讓人在艱苦的現實中得以繼續前進的力量,我想這是造夢的短劇所缺乏的那種樸實的溫暖吧~
那些猶如日常的劇情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寄託,常常被微小的對話或平凡的情節觸動著心靈、洗滌著麻木。當然,內容紮實不浮誇的家庭劇才有這等魅力,而這當然考驗著編劇手中的那支筆,腦中有沒有料其實很難逃得過觀眾的眼。
我喜歡感同身受般的生活感,但不要無趣冗長的流水帳。
我喜歡被觸動心弦的溫暖,但不可以是漫無目的灑狗血。
《心情好的日子》很妙的將短劇的浪漫與家庭劇的溫暖張弛有度地融會在一起,感人的親情與閃死人不償命的love line相互交錯著兩屋子滿溢的愛,常常在被多情與在宇閃瞎時,卻又因為家人間的動人情誼而眼眶酸,亦或是被安插的笑點打中而嘴角酸;要如此這樣並行不悖又不紊亂的多線進行,還能在愛情與親情的戲份裡取得平衡並不簡單,這樣的功力真的難得一見,如果後面的劇情沒有爛尾的話,那麼,這真的是一齣劇如其名讓人看了會心情好的好劇。
很訝異此次編劇文熙貞作家可以把短劇與長劇的優點恰如其份地融會貫通。不是第一次看文編的戲,很清楚她在親情描寫的功力有多紮實,卻也明瞭她習慣穿插灑狗血的虐,比如前作《能聽見我的心嗎?》《想你》,或者是更早期的《天國之樹》,如果你恰巧有看過,就會知道我指的虐是哪部份的劇情,呵~
曾經好喜歡《能聽見我的心嗎?》奉友莉與奉英奎一家人的無私,也喜歡奉友莉、車東株與張俊河間或愛情或親情的情誼,卻無法苟同用身世梗與報復梗來貫穿全劇,雖然知道劇情的糾葛會決定一齣戲的張力,但我其實更期待文編能有更跳脫的思維與安排,否則就可惜了一開始的骨架與亮點。
同樣的,《想你》也有一樣的問題,我曾經好愛男女主角幼年時期偏文藝的抒情風,韓正宇與李秀妍的相遇與相思卻埋葬在姜亨俊復仇的輪迴裡,雖然治癒是傷口最後的導向,但過程中可不可以少點狗血?
文熙貞編劇有很強的敘事功力與善用影像呈現意境的詩意,至少比有些不知所云讓人看到崩潰的短劇好過不知多少倍(呃,哪一齣就自由心證吧)。倘若能摒棄耍虐,就能成就一齣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好劇,比如《你笑了》,又比如《心情好的日子》。
下一篇我想聊聊有關於人設。(礙於篇幅,所以分開成兩篇了)
(寫於2014/7/9)

末冰
末冰
是否得用長長的一生來思索一個問題? 年輕時無力作答,年老時已力不從心。 人總是被自己剩餘的時間所追趕,看來答案只會藏在歲月裡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