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那年,我們的夏天》最終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本以為這是一齣清新的愛情小品,看完卻發覺它其實是一部人生紀錄片。

韓劇《那年,我們的夏天》恰恰也正如劇中紀錄片的命運般,從一開始不受關注的小品電視劇,到榮登臺灣Netflix收視排行榜第一的熱搜劇,證明好口碑是會逐漸發酵的。

raw-image

除了崔宇植金多美在戲裡戲外超高契合度的CP感之外,李娜恩編劇對於「人生第二次成長」的細膩鋪排,金允珍導演清新而充滿巧思的鏡頭語言,輔以總是精準催化情感的配樂,而其中最神來一筆的,便是加入「紀錄片」的元素來畫龍點睛;藉由鏡頭前的主角—崔雄國延秀、置身於鏡頭後的PD—金志雄,三人不同的視角來帶動劇情的流動與趣味性。

--------------------------------防雷線---------------------------------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除了每集副標均致敬一部電影的片名來與劇情相呼應外,與角色相對應的細節也很值得玩味,比如第一集中,崔雄躺在樹蔭下閱讀的書籍就是——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一本探討「存在主義」的哲學小說。

其中,對於生命本質的「輕與重」有以下的闡述:

負擔越沉重,我們的生命就越貼近地面,生命就越寫實也越真實。
相反的,完全沒有負擔會讓人的存在變得比空氣還輕,會讓人的存在飛起,遠離地面,遠離人世的存在,變得只是似真非真,一切動作都變得自由自在,卻又無足輕重。
raw-image

崔雄,這個全校倒數第一,卻也是「圖書借閱率」第一的存在,本身果真就充滿了矛盾,從小到大夢想著終其一生都能夠「白天躺在陽光下,夜晚躺在燈光下」。原以為崔雄「無欲無求」的生活態度是出身富裕使然,然而,當小時候「被拋棄」的過往揭露後,才理解到,正因為缺乏安全感,反而用「不在乎」來掩飾心底的沉重與內心的不安。

只要不去在乎,就再也不會失去;只要安於現狀,就可以不破壞幸福的瞬間。

因為害怕失去,堅持只畫永恆不變的事物,崔雄躲進自己構築的世界裡,找到一個他可以掌握也不易被摧毀的堡壘,直到「努亞」的一席話瞬間將他自漂浮的空中拽回現實地面:

我開始同情你的人生,感覺一切都可以輕易被你拋棄,你的人生好像無足輕重,你這樣過到最後,人生還會剩下什麼?

就如米蘭·昆德拉在書中所提到的:「輕無恆輕,重無恆重,輕與重會因不斷的累積而相互轉換。

崔雄:「其實我是害怕自己可能一點價值都沒有,所以才會一直假裝什麼都不知道,對所有事情都毫不在意的樣子,結果最後還是變成這樣了,最終我還是被困在一無所有的人生中,成了一點價值都沒有的人。


看似一生沒壓力、沒責任,甚至讓人稱羨的命運,其實並非全然幸福,而是可憐得無法承受,這便是他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也因此,當有機會與國延秀複合時,因為害怕再次經歷分手的痛苦,崔雄反而向後退到一個以「朋友」為名義的安全距離,一種在「自我保護機制」下的自以為是,恰恰與當年國延秀分手時如出一轍,因為兩人都奉行「最好的防守是『逃跑』

raw-image

國延秀,看似天生傲骨、獨來獨往,實則是生活的磨難造就她不輕易服軟,就像一隻刺蝟般虛張聲勢,偽裝得很堅強;而崔雄卻能看穿她的偽裝,總是用理解與包容讓她變得柔軟。

raw-image

這麼看來,生活態度迥異的兩人,一直以來都用另一種面貌來掩飾內心真實的沉重,直到兩人相遇了才開始有卸下心防的契機。

儘管表面上國延秀總是以捍衛者之姿護著崔雄,然而崔雄其實才是國延秀的避風港;與他在一起的日子,不用老是煩惱著自身困境,不用故作堅強,可以恣意嬉鬧,也可以安心示軟,就像她所欽羨的平凡生活一樣,煩惱著戀愛生活中的日常。

「萬一你考不上大學怎麼辦?」
「萬一你瞞著我去參加連誼怎麼辦?」
「萬一我真的這樣一病不起怎麼辦?」
「萬一我要出國當交換學生怎麼辦?」
「萬一我們分手了怎麼辦?」

在那些無數的假設問題中,國延秀要的也不過是個安全感;與崔雄在一起的日子,因為美好得不真實,她需要收集很多「他喜歡她」的蛛絲馬跡,好讓自己老是懸在半空中的心落地為安。

然而,「這世上的不幸總是頂著幸福的樣貌向我們靠近」,比起令人感到窒息的現實艱難,更難以承受的是,因為現實差距而橫生的自卑感。

人總是在希望被理解,與害怕被看穿之間矛盾。
——《借物少女艾莉緹》


國延秀:「有人說當我們越努力試圖忽略過去,就越容易被牢牢困在其中,我就是這樣,隨著時間流逝,我長大成人卻依舊是當年遊樂場上那個小女孩。我的生活總是這樣,為了避免自己受到傷害,而選擇傷害自己所愛的人,用分手來包裝自己的自卑,假裝若無其事,一切都無所謂的樣子,相信自己可以重新適應就這麼硬撐著。」
raw-image
國延秀:「我們之所以會分手,都是因為我太『傲慢』了,我傲慢地以為自己沒有你也活得下去。


刺蝟的堅強,原來全都是假象。


金志雄:「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部藝術作品,要集齊所有的拼圖,拼湊起來才算完整,我的人生無法完整,單單是因為一塊我始終集不到的拼圖……我的人生不是一部藝術作品,充其量只能算是一部沒有人要看的枯燥紀錄片。
raw-image

金志雄,同樣有著各自的深淵,卻不同於崔雄的「佛系」與國延秀的「拼命」,他總是隔著距離「冷眼旁觀」這個世界,不是習慣成自然,而是沒有爭取的慾望。當他只能用冷漠取代對母愛的渴望,當他只能用鏡頭對國延秀做無聲的告白,心中的那份缺憾因為太深刻,反而讓心裡空蕩蕩。

因為有缺憾,下意識想用「紀錄片」珍藏無數珍貴的瞬間,來填滿心中的空曠。

很多時候,兩個孤單的人一起取暖只會更寂寞;就像崔雄躲進他的畫作裡,金志雄選擇在攝影鏡頭後置身事外,兩個人都找到一個自以為安全的避風港,以為假裝沒事就能粉飾太平,以為不要去碰觸就不會受到傷害。

然而,他們都忘了,「畫」與「紀錄片」剛好最能夠呈現創作者與拍攝者的真實情感。

恰如朴東日導演所說:「鏡頭就是這樣,表面上是觀察者,但那其實是最私人的視角。

崔雄:「怎麼會這麼可憐啊?每個人,我們每個人。」



❍ 尋找生命中缺失的那塊拼圖


正因生命本身無從選擇,我們無法回到過去重新修正,然而,面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我們卻可以做出不一樣的決定,重新賦予意義。生命的本質不在輕重,而是在你該拿什麼樣的心態去對待;你可以選擇繼續身陷泥淖而蹉跎一生,也可以選擇放下生命的苦累,活出不一樣的人生。

《那年,我們的夏天》之所以不侷限在浪漫愛情劇的範疇,便是對這樣的議題做出了相當精采的表述,拔高了整齣劇的層次。

raw-image

當我們看到金志雄終於直面母親,發出深沉的控訴;
當我們看到國延秀終於了悟自己從來不是孤軍奮戰;
當我們看到崔雄終於向媽媽坦承「害怕父母失望」的怯懦;

終於能夠理解,正因我們都擁著生命裡的缺縫,最終都要試著跟自己和解,「人生第二次成長」後才會真正懂事,才懂得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最精彩的自己。

金志雄:說不定哪一天,我會改變心意,所以妳努力活久一點,我們都可以試著重新來過。
國延秀:這是我第一次開始喜歡我的人生。
崔雄:我現在想要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人生就像拼圖,我們總是不斷尋找缺失的那一塊,重點不在於能不能拼湊完整,而在於尋找的過程中,會不會因為不完美而失去勇氣?何妨換個角度想,或許正因為缺失的那一塊拼圖,你才能成為今天獨一無二的自己。

畢竟,我無法想像一本正經的崔雄、唯唯諾諾的國延秀、再加上憤世嫉俗的金志雄,那該會是多麼無趣的組合啊~

raw-image

〈後記〉

🎥 記錄下喜歡的瞬間


朴東日導演拍紀錄片是為了你,是為了留下來的人,畢竟要帶著這些回憶繼續生活的人,是被留下來的你。

那麼,為了以後可以回憶,我也想記錄下劇中我最喜歡的瞬間:

  • EP. 12 當國延秀好奇崔雄為什麼在深夜時段開個展,他回說因為那是他創作這些畫的時間,也是醒著的時間。
國延秀:你畫畫的時候都在想什麼?在那麼長的時間裡,你都在想什麼?
崔雄:我沒想過,應該沒有什麼想像能比這更完美了……我所畫的每一條細線,時鐘秒針走過的每一秒,那些年,那些時刻,國延秀好像一直都在……而且日後,我也會把所有的時間都拿來愛國延秀。
raw-image

我喜歡這場戲從黑白過渡到彩色的變化,就如他們從19歲的初夏到29歲的盛夏,一路走來的,那些相知、相愛的軌跡。崔雄正用他筆下的思念所完成的畫,在心中對國延秀做了最美的告白。


  • EP.16 耐不住想念的崔雄,風塵僕僕短暫回國,只為了有些話必須現在當面說:
國延秀,我愛妳。
raw-image

當年那個老是被國延秀追問也說不出愛的崔雄,在他們當時分手的巷子,終於開口說了「我愛妳」。

細心的劇粉一定有發現劇中有很多幕「崔雄朝延秀漫步而來」的場面吧,這也是編導的巧思,在前傳漫畫第4話裡曾提到國延秀最喜歡的詩。

《花》/ 金春洙

在我叫他的名字之前

只不過是一個動作

當我叫他名字的時候
他向我走來
變成了一朵花

就像我叫他的名字一樣
與我的顏色和香氣相配著
誰在叫我的名字
向著他走去
我也想變成了他的一朵花

我們都想成為什麼
我對於你
你對於我
都想成為一種不被遺忘的存在

cr. 滬江韓語原創翻譯


  • EP.16 「我們結婚吧!」
很多人說,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最難忘的一年,而那段回憶的珍貴足以支撐我們走過每一年;而對我們來說,那一年還沒結束。
raw-image

如果說,父母給的是「第一個人生」,那麼,自己創造的便是「第二個人生」。那個曾經說「我的作品裡不會看到人物或時間的存在」的崔雄,終於徹底擺脫了傷痛,迎來他的「第二人生」。



🎥 加碼放送


大結局播出後,官方隨之釋出劇中35分鐘完整紀錄片,結果,入戲的觀眾反而敲碗「婚後紀錄片」,反正,有一就有二,無三不成禮,要不連第四部《超人回來了》一起好了,我超想看崔雄當奶爸手足無措的樣子啊~😆

raw-image

另外,這部由網友重新剪輯的雄延秀CP紀錄片(推薦必看!會起雞皮疙瘩的那種感動),每幕都是經典,連「撫平眉頭」這麼細微的片段都能集中放送,這應該是有愛才剪得出來,就像我,也是很有愛才寫得了近5千字的感想文吧~😁

  • 電影不是愛情,我們才是。」


  • OST Special | 그 해 우리는 OST Special [2CD](14首歌曲+BGM)
    這張OST曲曲都是經典,必收!


  • 喜歡劇中崔雄筆下所有插畫的劇粉,也可以追蹤原法國插畫家的IG seungbae_kim
raw-image


🎥結語


好了,再繼續寫就要破五千字了,我已經很久沒寫過這麼長的感想了,只是情不自禁地想記下我跟《那年,我們的夏天》相遇的所有瞬間~

如果你不排斥小清新的電視劇,
如果你喜歡看似愛情卻又探討人生的電視劇,
如果你熱愛看完後餘韻悠長的電視劇,
如果你還信任我的選劇名單,

何妨在這個冬日裡,與我一起參與有著國延秀與崔雄的夏天?

又,
假如人生就像部紀錄片,
到目前為止,你認為你的「人生紀錄片」是什麼樣的存在呢?

是跌宕起伏?還是乏善可陳?
是一帆風順?還是磕磕絆絆?

你又想為你的人生留下什麼樣的瞬間?


延伸閱讀:
剩下的盛夏 —《那年,我們的夏天》EP.1~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末冰的沙龍
138會員
117內容數
到底是「戲如人生」還是「人生如戲」? 我們透過戲劇去體驗人生,現實的人生卻又往往比戲更戲劇化。
末冰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21
這是我的韓劇編年史,做個紀錄,以茲追憶我那些燦爛的追劇時光。
Thumbnail
2023/01/21
這是我的韓劇編年史,做個紀錄,以茲追憶我那些燦爛的追劇時光。
Thumbnail
2021/12/14
19歲的初夏,她與他因為紀錄片而交織的命運,讓夏天開始別具意義。 29歲的盛夏,分手後的兩人再次被兜在一起拍紀錄片,原來他們的夏天還沒有換季,依舊是盛夏。
Thumbnail
2021/12/14
19歲的初夏,她與他因為紀錄片而交織的命運,讓夏天開始別具意義。 29歲的盛夏,分手後的兩人再次被兜在一起拍紀錄片,原來他們的夏天還沒有換季,依舊是盛夏。
Thumbnail
2021/12/04
無意中打開了第一集,莫名被戳中無數笑點,本以為是一齣「廢到笑」的網劇,殊不知開頭只是個引子,就像酒香一樣先引你入喉,酒勁卻層層堆疊,有著回甘的餘韻,也有著溫順的後勁。 這不僅僅是一個跟「酒」有關的故事,更多是在探討「友情」與「人生」,尤其適合在耶誕氣息漸濃的冬天裡品味。
Thumbnail
2021/12/04
無意中打開了第一集,莫名被戳中無數笑點,本以為是一齣「廢到笑」的網劇,殊不知開頭只是個引子,就像酒香一樣先引你入喉,酒勁卻層層堆疊,有著回甘的餘韻,也有著溫順的後勁。 這不僅僅是一個跟「酒」有關的故事,更多是在探討「友情」與「人生」,尤其適合在耶誕氣息漸濃的冬天裡品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崔雄就讀高中時莫名成了紀錄片的主角,這是韓劇《那年,我們的夏天》精心設計的劇中劇。導演為了增添影片可看度,安排最後一名的他坐在全校第一名國延秀隔壁,她才是最先被選拍的主角。
Thumbnail
崔雄就讀高中時莫名成了紀錄片的主角,這是韓劇《那年,我們的夏天》精心設計的劇中劇。導演為了增添影片可看度,安排最後一名的他坐在全校第一名國延秀隔壁,她才是最先被選拍的主角。
Thumbnail
《那年,我們的夏天》一部從日常出發的劇集,觀看過程中卻能像在初夏潮濕又炎熱的氣候裡,一股清涼的葡萄汽水。讓人喝著的同時,忘記了前一刻的酷熱,再次有了勇氣,擁抱過往所有的不堪。我想,這也是我如此喜愛又想推薦這部劇給大家的原因。
Thumbnail
《那年,我們的夏天》一部從日常出發的劇集,觀看過程中卻能像在初夏潮濕又炎熱的氣候裡,一股清涼的葡萄汽水。讓人喝著的同時,忘記了前一刻的酷熱,再次有了勇氣,擁抱過往所有的不堪。我想,這也是我如此喜愛又想推薦這部劇給大家的原因。
Thumbnail
不愛讀書、整天畫畫的學渣,長大後卻成為了有名有利的插畫家「崔雄」,與不擅交際的學霸,出了社會卻在小公司屈就,還要被客戶百般刁難的「國延秀」。雖然劇情看似平凡,但總是讓人不自覺地隨著劇情,跟著主角一起哭、一起笑。兩位主角看起來個性跟想法天差地遠,卻又巧妙的很互補,你覺得自己像崔雄,還是國延秀呢?
Thumbnail
不愛讀書、整天畫畫的學渣,長大後卻成為了有名有利的插畫家「崔雄」,與不擅交際的學霸,出了社會卻在小公司屈就,還要被客戶百般刁難的「國延秀」。雖然劇情看似平凡,但總是讓人不自覺地隨著劇情,跟著主角一起哭、一起笑。兩位主角看起來個性跟想法天差地遠,卻又巧妙的很互補,你覺得自己像崔雄,還是國延秀呢?
Thumbnail
從不可一世的青春淘氣,到出社會後的成熟穩重,金多美和崔宇植轉換得不留痕跡。 在《那年》裡,我們跟著主角們的生活軌跡,看到各種愛的樣貌。總是掛在嘴邊的「你愛我嗎?」就像我們的日常對話,誰不拼命的想從另一半身上看見深愛自己的痕跡? 分離後,我們各自成長
Thumbnail
從不可一世的青春淘氣,到出社會後的成熟穩重,金多美和崔宇植轉換得不留痕跡。 在《那年》裡,我們跟著主角們的生活軌跡,看到各種愛的樣貌。總是掛在嘴邊的「你愛我嗎?」就像我們的日常對話,誰不拼命的想從另一半身上看見深愛自己的痕跡? 分離後,我們各自成長
Thumbnail
交往五年的情侶分手後再遇到對方,該以什麼面貌,什麼方式面對彼此? 極為平淡日常的韓劇《那年,我們的夏天》,近期在社群媒體上頻繁被推薦。步調緩慢的像是把你我生活的細節一一放大,套上韓系濾鏡後,以平靜的口吻告訴我們,其實每個人的人生平凡中各自閃耀。
Thumbnail
交往五年的情侶分手後再遇到對方,該以什麼面貌,什麼方式面對彼此? 極為平淡日常的韓劇《那年,我們的夏天》,近期在社群媒體上頻繁被推薦。步調緩慢的像是把你我生活的細節一一放大,套上韓系濾鏡後,以平靜的口吻告訴我們,其實每個人的人生平凡中各自閃耀。
Thumbnail
《那年,我們的夏天》是一篇符號化的詩篇,被組織結構過後,又再被戀人一一拆解。崔雄的「十個討厭延秀的理由」裡沒有討厭,只有滿眼的喜歡;延秀的「分手原因」裡也沒有真正的原因,只有對自我傲慢的懺悔。最後,兩人在度過了沒有彼此的五年後,愛情裡,還是只剩愛情。
Thumbnail
《那年,我們的夏天》是一篇符號化的詩篇,被組織結構過後,又再被戀人一一拆解。崔雄的「十個討厭延秀的理由」裡沒有討厭,只有滿眼的喜歡;延秀的「分手原因」裡也沒有真正的原因,只有對自我傲慢的懺悔。最後,兩人在度過了沒有彼此的五年後,愛情裡,還是只剩愛情。
Thumbnail
※劇透 由金多美和崔宇植主演的《那年,我們的夏天》,雖然故事老套、敘事平淡,但是它很寫實,把感情裡的患得患失、口非心是、推拉分合刻畫得淋漓盡致,無疾而終的感情故事,總是能凝聚龐大的共鳴,喚醒我們心裡那悲傷卻懷念的時光,讓我們知道,青春有時很傻卻很值得,因為很傻、很平凡,更能凸顯它刻骨銘心....
Thumbnail
※劇透 由金多美和崔宇植主演的《那年,我們的夏天》,雖然故事老套、敘事平淡,但是它很寫實,把感情裡的患得患失、口非心是、推拉分合刻畫得淋漓盡致,無疾而終的感情故事,總是能凝聚龐大的共鳴,喚醒我們心裡那悲傷卻懷念的時光,讓我們知道,青春有時很傻卻很值得,因為很傻、很平凡,更能凸顯它刻骨銘心....
Thumbnail
本以為這是一齣清新的愛情小品,看完卻發覺它其實是一部人生紀錄片。 韓劇《那年,我們的夏天》恰恰也正如劇中紀錄片的命運般,從一開始不受關注的小品電視劇,到榮登臺灣Netflix收視排行榜第一的熱搜劇,證明好口碑是會逐漸發酵的。
Thumbnail
本以為這是一齣清新的愛情小品,看完卻發覺它其實是一部人生紀錄片。 韓劇《那年,我們的夏天》恰恰也正如劇中紀錄片的命運般,從一開始不受關注的小品電視劇,到榮登臺灣Netflix收視排行榜第一的熱搜劇,證明好口碑是會逐漸發酵的。
Thumbnail
從《那年,我們的夏天》中,尋找、回味自己最珍貴的「那年」記憶。 它會是一個能夠「滋養」一生的「那年」:)
Thumbnail
從《那年,我們的夏天》中,尋找、回味自己最珍貴的「那年」記憶。 它會是一個能夠「滋養」一生的「那年」:)
Thumbnail
19歲的初夏,她與他因為紀錄片而交織的命運,讓夏天開始別具意義。 29歲的盛夏,分手後的兩人再次被兜在一起拍紀錄片,原來他們的夏天還沒有換季,依舊是盛夏。
Thumbnail
19歲的初夏,她與他因為紀錄片而交織的命運,讓夏天開始別具意義。 29歲的盛夏,分手後的兩人再次被兜在一起拍紀錄片,原來他們的夏天還沒有換季,依舊是盛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