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金律:投資前要搞懂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一般而言事情總是會有因與果的關係,舉個例子:

  1. 果農想在春節期間有草莓給遊客摘,那他必須在前年10月之前種下果苗。
  2. 上班族想要每個月按時領到薪資,那他必須每天準時上下班,並且完成老闆交付的任務。

那想要投資理財的人,必須要先完成那些事,才能走在正確的投資大道上呢?努力工作當然是第一步,好的工作自然會有好的收入,年收入40萬跟100萬的起跑點肯定不一樣。

那第二步呢?找個好理專?拜個好老師?搞懂股市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自行選股?或是搞懂共同基金的4433法則?以上這些事情,其實都不太重要也不需要去學,在投資之前我們要先搞懂的是『投資的本資』。

raw-image

在William Bernstein所著『投資金律:建立獲利投資組合的四大關鍵和十四個關卡』,在第一章中描述何謂投資的本資:

『節制眼前的消費,以換取未來的收入』

關於投資的因與果,這句話描述的再明確不過了。自古以來最受肯定的一種創造財富的方式,就是花費必須比收入少,並且用兩者的差額做聰明的投資。

說的簡單做起來卻一點都不容易,我以102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中家庭消費支出的分類統計表來看:

raw-image

我們在基礎日常生活開銷上的 ABCD類是逐年降低,連G休閒文化與教育類別也都下降,但是我們在E醫療、F交通與通訊、H餐廳旅館類連年上升,尤其是E醫療保健的漲幅更是所有類別之最。

關於E醫療保健增加快速,應該跟近年流行購買保險有關,這點可以輕易的找到數據支持:

台灣人平均保費支出11萬

作者:陳竫詒2013/09/17國人愛買保險的程度,全球第一。

去年,台灣平均每人保費支出為11萬元,相較於十年前,翻倍成長。在台灣,每個人都同時有好幾張保單,根據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公佈的統計資料,有效契約件數相對於人口數的投保率,已經達到223%。

台灣的保險滲透度(保費與GDP相比)是全世界最高,保費規模相當於GDP的18.2%,全球第一。

每人平均保費,則是瑞士最高,一年花上約22.5萬台幣買保險。(陳竫詒)

而運輸交通與通訊,則與近年大家都已習慣汽車代步,從每戶一輛車到每戶兩輛車都是很常見的現像,而通訊費則與人人隨手一支智慧型手機有關。

根據台灣綜合研究院一份日常生活費用調查報告統計,汽油、電話費、與運輸費用分別佔支出排名的前五名內,在幾十年前是沒有這樣的支出比例的,最後餐飲與旅館類就更不用提了,每週末固定外食聚餐已是常態,方便的汽車更是帶動國內旅遊與民宿的蓬勃發展。

raw-image

看到這樣的消費力的展現,仔細想想,如果我們不能在儲蓄和消費之間求得平衡,所有跟投資有關的大事,對我們都不會有太大實質意義,更遑論好處。

投資的第一件事,是在於節制當前的消費,我們確實是有賺錢的,不再需要為了日常三餐與教育費用支出而煩惱,可支配所得緩慢上昇,但是平均儲蓄金額從83年之後就持平了,90年之後還出現下降的情況!

raw-image

收入減去基本開銷後的餘額,我們是怎樣的利用它?我們真的無力於儲蓄嗎?我們消費是真的都必要嗎?有注意過這樣的新聞嗎?你確實知道買保險的意義嗎?

業務員不會賣給你的好保單

根據保險發展中心數字顯示,2013年國人的壽險投保率在230% 左右,也就是說,平均每個人擁有2.3張的壽險保單,但強調死亡保障的壽險額度,卻少的可憐,平均每張僅有53萬元左右。

若以每人擁有2.3張壽險保單, 再乘上53萬元的保額,每人壽險保障約是121.9萬元,而壽險投保族群主要集中在20歲至50歲左右,約佔總人口的一半,合理推估每人的壽險保額是 243.8萬元。

你的日常開銷中是否都是合理必要的支出,還是只是因為商人的行銷,讓你迷失在滑阿滑的手機網路費用無底坑中?更別提滿街跑的汽車了。

太多人無法分辨什麼是他們需要的,什麼是想要的,以至於我們無法掌握自己的財務狀況。在你打算開始投資之前,或許應該先搞懂一件事,你的錢就是你的錢,當別人希望你從口袋中掏錢出來給他們時,你應該好好想想:

『我真的需要嗎?』
『我真的消費對了嗎?』

仔細的檢討一下自己的收入與支出,請記住,搞懂投資前,請先搞懂如何節制你的消費 。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中老年fc的指數化奇幻漂流
602會員
287內容數
中老年fc的指數化奇幻漂流
2024/12/26
還記得不久前看到有人在社交平台提問了一個問題,大意是說「為什麼你們總是相信,指數能均值回歸並成長?」 因為多數人只是單純看了過去的指數報酬後,就覺得未來也是如此,然而這難免有看後照鏡開車的偏誤存在,所以有些人批評那些跟風進行指數化投資的散戶,只是樂觀的大多頭,或是他們只是因為FOMO病(錯失恐
Thumbnail
2024/12/26
還記得不久前看到有人在社交平台提問了一個問題,大意是說「為什麼你們總是相信,指數能均值回歸並成長?」 因為多數人只是單純看了過去的指數報酬後,就覺得未來也是如此,然而這難免有看後照鏡開車的偏誤存在,所以有些人批評那些跟風進行指數化投資的散戶,只是樂觀的大多頭,或是他們只是因為FOMO病(錯失恐
Thumbnail
2024/03/30
西方有句諺語是這樣描述的,謊言有三種:謊言、該死的謊言和統計數據,那在投資圈裡利用統計數據來說謊的現象是不是也存在呢? 一、精挑細選的平均值? 不知道你是否看過這樣的新聞,類似"2023台股大豐收!平均每位股民賺近OO萬元"的新聞標題,在這樣文章中,新聞記者通常會用這樣的方法來計算: 根據
Thumbnail
2024/03/30
西方有句諺語是這樣描述的,謊言有三種:謊言、該死的謊言和統計數據,那在投資圈裡利用統計數據來說謊的現象是不是也存在呢? 一、精挑細選的平均值? 不知道你是否看過這樣的新聞,類似"2023台股大豐收!平均每位股民賺近OO萬元"的新聞標題,在這樣文章中,新聞記者通常會用這樣的方法來計算: 根據
Thumbnail
2024/02/21
如果是十年前的我應該會覺得這種書都在鬼扯吧! [禮物]這本書的簡介是這麼寫的:   《這是一個追尋『禮物』的故事,也是一個年輕人成長的旅程。當他還是小男孩的時候,有一位充滿智慧的老人對他說,世上有一個特別的『禮物』,這個禮物會讓他的人生變得更快樂、更成功!可是這個禮物,只有他自己才找得到。
2024/02/21
如果是十年前的我應該會覺得這種書都在鬼扯吧! [禮物]這本書的簡介是這麼寫的:   《這是一個追尋『禮物』的故事,也是一個年輕人成長的旅程。當他還是小男孩的時候,有一位充滿智慧的老人對他說,世上有一個特別的『禮物』,這個禮物會讓他的人生變得更快樂、更成功!可是這個禮物,只有他自己才找得到。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保險要保什麼?要先保什麼?你的保險會不會保太多?
Thumbnail
保險要保什麼?要先保什麼?你的保險會不會保太多?
Thumbnail
我整理出三個針對社會新鮮人或是大學生的財務建議 包含:風險、投資、工作這三大面向
Thumbnail
我整理出三個針對社會新鮮人或是大學生的財務建議 包含:風險、投資、工作這三大面向
Thumbnail
為何要理財 很多人願意花很多時間去學如何靠投資賺錢,卻不知道其實最該先學的是生活理財,理財是一種日常生活習慣,你的每一筆消費,每一筆關於金錢的決定,都受你的理財觀念與態度所影響。 如何控制花費 正視通貨膨脹 投資選擇標準
Thumbnail
為何要理財 很多人願意花很多時間去學如何靠投資賺錢,卻不知道其實最該先學的是生活理財,理財是一種日常生活習慣,你的每一筆消費,每一筆關於金錢的決定,都受你的理財觀念與態度所影響。 如何控制花費 正視通貨膨脹 投資選擇標準
Thumbnail
【金錢複利三元素-理財、保險、投資】 ψ為什麼要理財歸理財、保險歸保險、投資歸投資呢? -如果三個搞混在一起,不會產生神奇的化學作用只會降低金錢上的複利效應。
Thumbnail
【金錢複利三元素-理財、保險、投資】 ψ為什麼要理財歸理財、保險歸保險、投資歸投資呢? -如果三個搞混在一起,不會產生神奇的化學作用只會降低金錢上的複利效應。
Thumbnail
投資是一種「用錢生錢」的賺錢方式, 無論選擇甚麼金融產品, 「本金」遠比你想的更重要。 投資用的錢要是全部燒掉也沒關係的「閒錢」! 到底怎樣的錢才能算是閒錢? 又該如何找到呢? 本篇文章告訴你! 一定要先扣掉—「必要花費」 「記帳」跟「編列預算」的重要, 這裡其實就是在框出你的「必要花費」。
Thumbnail
投資是一種「用錢生錢」的賺錢方式, 無論選擇甚麼金融產品, 「本金」遠比你想的更重要。 投資用的錢要是全部燒掉也沒關係的「閒錢」! 到底怎樣的錢才能算是閒錢? 又該如何找到呢? 本篇文章告訴你! 一定要先扣掉—「必要花費」 「記帳」跟「編列預算」的重要, 這裡其實就是在框出你的「必要花費」。
Thumbnail
一般而言事情總是會有因與果的關係,舉個例子: 果農想在春節期間有草莓給遊客摘,那他必須在前年10月之前種下果苗。 上班族想要每個月按時領到薪資,那他必須每天準時上下班,並且完成老闆交付的任務。 那想要投資理財的人,必須要先完成那些事,才能走在正確的投資大道上呢?努力工作當然是第一步,好的
Thumbnail
一般而言事情總是會有因與果的關係,舉個例子: 果農想在春節期間有草莓給遊客摘,那他必須在前年10月之前種下果苗。 上班族想要每個月按時領到薪資,那他必須每天準時上下班,並且完成老闆交付的任務。 那想要投資理財的人,必須要先完成那些事,才能走在正確的投資大道上呢?努力工作當然是第一步,好的
Thumbnail
做對5件事,到死之前不必為錢煩惱!:買屋、基金、保險一次搞懂!運用10%薪水,幫自己存千萬退休金! 作者: 清水學 一本輕鬆易讀的理財書,投資理財的重點從來都不是去創造更高的報酬,或是研究更好更棒的投資方法。有時候注意一些小地方,雖說不能致富,但是肯定可以老有所終不必為錢煩惱! 作者提出以下五點建
Thumbnail
做對5件事,到死之前不必為錢煩惱!:買屋、基金、保險一次搞懂!運用10%薪水,幫自己存千萬退休金! 作者: 清水學 一本輕鬆易讀的理財書,投資理財的重點從來都不是去創造更高的報酬,或是研究更好更棒的投資方法。有時候注意一些小地方,雖說不能致富,但是肯定可以老有所終不必為錢煩惱! 作者提出以下五點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