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物]讀後心得 -- 你可能需要一個幫你掌握現在的幫手。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如果是十年前的我應該會覺得這種書都在鬼扯吧![禮物]這本書的簡介是這麼寫的:

  《這是一個追尋『禮物』的故事,也是一個年輕人成長的旅程。當他還是小男孩的時候,有一位充滿智慧的老人對他說,世上有一個特別的『禮物』,這個禮物會讓他的人生變得更快樂、更成功!可是這個禮物,只有他自己才找得到。
年輕人用盡方法,四處探尋,渴望得到這份能讓他快樂的『禮物』。但他越是拚命去找,反而覺得自己越來越不快樂,他的『禮物』也始終沒有出現。
直到有一天,年輕人決定暫時放下這一切,不再汲汲營營地盲目追尋,他才赫然發現,那份『禮物』,原來一直就在他的身邊……》

為什麼我會覺得鬼扯?因為我總是這麼想的,如果一個成年人只是因為某個想法的轉換就可以讓自己改變那麼多,這個世界上怎麼還會存在魯蛇呢?

首先,[禮物]是一本非常雞湯的一本書,老實說如果你正處於無助且負循環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勵志與個人成長的書其實效用不高,尤其是你不像故事中的角色,有一位導師般的角色在帶領他,所以你在讀完本書的故事後,是很難規劃出正確的執行清單的。

而且就算有執行清單也很難長久維持,畢竟有些改變的效果是需要一段時間發酵,有些甚至是很長一段時間才會顯示的,所以多數人會半途而廢是很正常的。

那為什麼我在讀完這本書之後還要嘗試寫下讀後心得呢?雖然接下來我這麼說也很雞湯,但是在我讀完本書的簡介後,馬上就聯想到幫我順利獲取禮物的角色是誰了(Present,英文也有"當下"與"現在"的意思),我的助教角色不是某個人而是一種投資策略,一般人都稱他為指數化投資。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勒巴夫定律?在《賺錢,也賺幸福:讓你累積財富、享受人生的理財魔法書》一書中,作者麥可.勒巴夫是這樣解釋勒巴夫定律的。

積極主動地投資自己的人生,被動地投資金錢。
主動積極投資自己的人生:自己決定時間要如何分配,而不是根據別人的指示。檢視你要的生活與夢想,什麼是對你最重要的,然後決心花時間改變,就能擺脫現狀,成為自己想當的那種人。

本書中的三個建議作法--把握現在、向過去學習、創造未來,我覺得這與勒巴夫說的積極主動人生是類似的概念,試想如果你老是把當下的時間花在沒有意義與規劃過的行為上,你真的還有額外的時間去積極主動你的人生嗎?

對於一位接受完整指數化投資觀念的投資人,必然需要先向自己的過去學習,你需要先檢討過去的所作所為然後進行修正。在了解自己的過去之後,持續維持好的行為然後修正不好的,只有這麼做才有機會創造未來,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最高目標就是把握當下。

指數化投資人經常會將積極主動人生,被動指數投資當成一個宗旨或口號,但是這個口號並非只靠一個轉念就能達成,改變的結果更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間就會體現,把握當下是需要時間與方法的。

就像本書所說的《有些人選擇在很年輕的時候收到他們的「禮物」。其他的人選擇在他們中年時,還有些人是在他們非常老的時候。甚至有些人從來都沒有收到過。》如果你在找尋自己的禮物時遇到了某些關於投資理財的瓶頸,大叔衷心建議你也來試試指數化投資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中老年fc的指數化奇幻漂流
604會員
287內容數
中老年fc的指數化奇幻漂流
2024/12/26
還記得不久前看到有人在社交平台提問了一個問題,大意是說「為什麼你們總是相信,指數能均值回歸並成長?」 因為多數人只是單純看了過去的指數報酬後,就覺得未來也是如此,然而這難免有看後照鏡開車的偏誤存在,所以有些人批評那些跟風進行指數化投資的散戶,只是樂觀的大多頭,或是他們只是因為FOMO病(錯失恐
Thumbnail
2024/12/26
還記得不久前看到有人在社交平台提問了一個問題,大意是說「為什麼你們總是相信,指數能均值回歸並成長?」 因為多數人只是單純看了過去的指數報酬後,就覺得未來也是如此,然而這難免有看後照鏡開車的偏誤存在,所以有些人批評那些跟風進行指數化投資的散戶,只是樂觀的大多頭,或是他們只是因為FOMO病(錯失恐
Thumbnail
2024/03/30
西方有句諺語是這樣描述的,謊言有三種:謊言、該死的謊言和統計數據,那在投資圈裡利用統計數據來說謊的現象是不是也存在呢? 一、精挑細選的平均值? 不知道你是否看過這樣的新聞,類似"2023台股大豐收!平均每位股民賺近OO萬元"的新聞標題,在這樣文章中,新聞記者通常會用這樣的方法來計算: 根據
Thumbnail
2024/03/30
西方有句諺語是這樣描述的,謊言有三種:謊言、該死的謊言和統計數據,那在投資圈裡利用統計數據來說謊的現象是不是也存在呢? 一、精挑細選的平均值? 不知道你是否看過這樣的新聞,類似"2023台股大豐收!平均每位股民賺近OO萬元"的新聞標題,在這樣文章中,新聞記者通常會用這樣的方法來計算: 根據
Thumbnail
2024/02/19
你覺得閱讀一本投資類的書籍會有什麼功用?尤其這還是一本討論投資歷史的書。很久以前我對於讀歷史書的目的也不是很明白,直到有一天看到這段TED的演講,我對於工具書之外的書籍的閱讀心態開始有了一些轉變。 什麼叫做工具書? 就是你在高等教育時經常使用的那些課本,這些工具書都有一個相同的目的,就是要把你培
Thumbnail
2024/02/19
你覺得閱讀一本投資類的書籍會有什麼功用?尤其這還是一本討論投資歷史的書。很久以前我對於讀歷史書的目的也不是很明白,直到有一天看到這段TED的演講,我對於工具書之外的書籍的閱讀心態開始有了一些轉變。 什麼叫做工具書? 就是你在高等教育時經常使用的那些課本,這些工具書都有一個相同的目的,就是要把你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重新檢視哪些是在你成長過程中覺得被虧待的部份。不論事情的大小,只要是你在意的統統把它寫下來。 現在的你已經長大了,有足夠的能力重新將那個「空缺」填滿。 也許是小時候兄弟姊妹才有的玩具。若現在的你還想擁有,那就花錢為自己買一個吧! 也許是你在完成大人交辦的任務後,等待的那句謝謝。 那就替自己創造一個任
Thumbnail
重新檢視哪些是在你成長過程中覺得被虧待的部份。不論事情的大小,只要是你在意的統統把它寫下來。 現在的你已經長大了,有足夠的能力重新將那個「空缺」填滿。 也許是小時候兄弟姊妹才有的玩具。若現在的你還想擁有,那就花錢為自己買一個吧! 也許是你在完成大人交辦的任務後,等待的那句謝謝。 那就替自己創造一個任
Thumbnail
這個月即將47歲了。 最想得到的禮物是「成熟」。 而這份禮得來不易,也只有自己才給的起。 時間,是一點ㄧ滴兌換的過程,像是陪小孩玩湯姆熊那種遊戲般,每個機台都有不同大獎的彩票數。 有時運氣好,只要ㄧ枚代幣,就可能得到大獎。 有時運氣背了些,只有ㄧ張彩票,或什麼都沒有。 在機台消失代幣
Thumbnail
這個月即將47歲了。 最想得到的禮物是「成熟」。 而這份禮得來不易,也只有自己才給的起。 時間,是一點ㄧ滴兌換的過程,像是陪小孩玩湯姆熊那種遊戲般,每個機台都有不同大獎的彩票數。 有時運氣好,只要ㄧ枚代幣,就可能得到大獎。 有時運氣背了些,只有ㄧ張彩票,或什麼都沒有。 在機台消失代幣
Thumbnail
再過幾天,就是我四十五歲生日。我送了兩份生日禮物給自己:一本由鍾穎老師翻譯的著作<中年之路>。另一份,則是我開始接受心理諮商服務。
Thumbnail
再過幾天,就是我四十五歲生日。我送了兩份生日禮物給自己:一本由鍾穎老師翻譯的著作<中年之路>。另一份,則是我開始接受心理諮商服務。
Thumbnail
小時候剛出生,對任何事物都充滿著好奇,每天都有嶄新的事物可以學習,時間過得相當充實,同時體感時間相對的慢了不少。此時擁有著相對健康的身體,以及靈活吸收知識的頭腦,甚至是龐大的野心與夢想,但可能礙於普通人家庭,缺少了錢財,買自己想要的東西,有著家人的陪伴,但想要過自己想要自由的生活。 長大後,鑽研了
Thumbnail
小時候剛出生,對任何事物都充滿著好奇,每天都有嶄新的事物可以學習,時間過得相當充實,同時體感時間相對的慢了不少。此時擁有著相對健康的身體,以及靈活吸收知識的頭腦,甚至是龐大的野心與夢想,但可能礙於普通人家庭,缺少了錢財,買自己想要的東西,有著家人的陪伴,但想要過自己想要自由的生活。 長大後,鑽研了
Thumbnail
現在回想起童年,有些記憶好像變得模糊, 我不太清楚確切發生的事情,但至今想起, 過去好像一點一點在影響著我現在的生活。 當我說出:「我只是想要你給我一點稱讚與鼓勵。」好像有點羞恥感。 好像長大以後,所有東西都要自給自足,因為曾經被拒絕就害怕開口, 就再也不向他人告知自己內心真心
Thumbnail
現在回想起童年,有些記憶好像變得模糊, 我不太清楚確切發生的事情,但至今想起, 過去好像一點一點在影響著我現在的生活。 當我說出:「我只是想要你給我一點稱讚與鼓勵。」好像有點羞恥感。 好像長大以後,所有東西都要自給自足,因為曾經被拒絕就害怕開口, 就再也不向他人告知自己內心真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