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邊殺朵雲》在沙漠造雨是科技進步或災難開端|2021人權影展|紀錄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隨著氣候變遷,極端氣候的災害日益嚴重,科學家明確指出,人類的行為已造成地球氣候失控,每年奪走500萬條人命,如何妥適的「控制氣候」成為重要議題。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大半領土是寸草不生的沙漠,近年來投入超過150萬美金(4180萬台幣)想研發在沙漠降雨的技術,2021臺灣國際人權影展選映的《天邊殺朵雲》紀錄下氣象科學家鑽研造雨技術的過程,也深入討論氣象工程的隱憂。

raw-image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砸4000萬 開發沙漠造雨技術

2021年台灣面臨嚴重乾旱的期間,水利署在水庫集水區燃放數十次的「人工增雨」焰劑,在空氣中釋放鉀、鎂、鈣、碘化銀等吸濕性粒子,增加降雨量。該技術無法憑空增雨,必須觀測氣象中的雲層厚度、雲水含量、風向風速等,尋找最適合的時機、地點施放,讓原本就可能會下雨的雲,雨下更快更多。如果環境中的雲層水量不足,即便施放再多的增雨劑也無法下雨,因此要在沙漠地區增雨非常困難。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因為開採石油而富可敵國,但挖的出石油,卻無法挖出乾淨的水,只能大量使用海水淡化來提供足夠的淡水給人民使用,但海淡水終究跟雨水不同,多年來阿聯政府試圖執行「沙漠增雨計畫」,重金禮聘全球各地的優秀學者齊聚一堂,希望能開發出讓沙漠也會下雨的方法。

raw-image

2017年阿聯政府出資150萬美金,找來9個專業的研究團隊,芬蘭氣象研究所主任漢奈爾.柯霍南(Hannele Korhonen)是其中的一員,她的研究範疇是空氣中氣膠對雲的影響,希望在三年內分析出當地適合造雨的雲層模式,以幫助沙漠地區下起雨,她對於這項計畫感到興奮。

「人類的行為早已改變了氣候。」漢奈爾.柯霍南說,
這項研究有助於人類更理解氣候系統的運作模式。

《天邊殺朵雲》完整記錄這三年的研究歷程,畫面往返在多雨的芬蘭及乾旱的阿聯酋,導演圖伊亞・哈爾圖南(Tuija HALTTUNEN)的鏡頭語言充滿詩意,以一種如詩如畫的科幻片影像,乘載了乏味且困難的氣候科學內容,她的拍攝主體明明是一位認同氣象工程的學者,紀錄片卻精準的點出了對於人類改變氣候的疑慮及隱憂。

raw-image

誰能殺死一朵雲 紀錄片深度討論氣候科學的倫理難題

電影的英文片名How to Kill a Cloud—「如何殺死一朵雲」,揭示了這部電影的立場,沒有要站在人類的位置去解釋沙漠增雨的科學技術,而是要記錄一場「雲」被殺死的過程,像是一曲哀悼死亡輓歌,紀錄雲被人類對雲朵的謀殺案。

沒有生命的「雲」成為了紀錄片中的另一個無聲的主角,雲經歷了人所無法經歷的事情,下雨原是老天爺給予人們的恩賜,如今人類卻即將擁有「殺死一朵雲」的能力,讓他按照人的意願成為雨水。

「控制天氣的人類是否妄圖扮演上帝。」紀錄片如是說,
「無法預測、毫無規律的混亂氣候,是否才是公平。」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這項三年計畫最後並未成功,他們雖然順利讓雲下雨,但雨水在抵達地表以前就蒸發殆盡,但阿聯並未放棄,2021年已提出第二期的計畫,要繼續鑽研下雨的方法。

在紀錄片中,我們看到了漢奈爾很明白科學研究的倫理難題,以及氣象技術可能遭到誤用的風險,但她站在科學的角度仍然願意投注心力積極開發,因為氣象技術未必只能作為武器,也能用來改變人類的生活環境、協助抵禦氣候變遷造成的災害。

raw-image

極端氣候威脅全人類 須慎防氣候控制技術淪為武器

事實上,我們也已無須擔心人工增雨技術會不會造成災難,因為他早已造成災難。1967年美軍在越戰過程中確實使用了氣象武器,美軍鎖定了越南地區的雨季,美軍的「卜派行動」在高空大量、長期燃放碘化銀作為增雨,使得原先就已豪雨成災的季節成為洪患,任務是為了干擾北越軍隊的補給,以及干擾當地的防空偵察系統。

這些任務確實達成目的,但他並不精準,數十億噸的雨水造成災難,大雨不止干擾了北越軍隊的作戰,也對南越及美軍基地造成嚴重影響,洪水淹沒了許多村莊,許多平民百姓失去生命、流離失所,這是人類史上最著名的氣象戰。

越戰結束後,1977年聯合國通過了《環境戰公約》(ENMOD)76個國家依約承諾,不能以改變環境的技術作為傷害其他國家的軍事手段,但不影響為了和平為目的的改變環境技術,此後氣象環境戰也走入歷史。

raw-image

在可預見的未來,極端氣候會愈來愈嚴重,氣候科學技術必然提供了某些解決氣候災害的手段,如人工增雨劑舒緩乾旱,美國還有人提議要以飛彈打散颶風降低災害,然而,面對人類早已無法預測的氣候變遷,我們在實行這些氣候工程之前,或許要先釐清,這會解決眼前危機或是造成更嚴重的後果?人類應該要試圖控制天氣,或是及早準備適應氣候變遷?

原文發表於環境資訊中心《天邊殺朵雲》 沙漠造雨是科技進步或災難開端?

2021臺灣國際人權影展|10.22~10.31 線上影展|10.15~11.30 聚落放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鹿刻Luke
215會員
116內容數
只不過是一頭愛看電影的鹿🦌 不是影評人,是電影導覽員。
鹿刻Luke的其他內容
2024/03/16
人生一瞬,藝術千秋;大師行遠,餘音猶存。 電影配樂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大家應該有在網路上看過一些趣味影片,把電影片段配上不同的音樂或歌曲,就會營造出截然不同的情感氛圍與戲劇張力,音樂比影像更能營造氛圍、帶動情感,不必透過色彩、語言、運鏡,音樂就能直直的通往人心。
Thumbnail
2024/03/16
人生一瞬,藝術千秋;大師行遠,餘音猶存。 電影配樂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大家應該有在網路上看過一些趣味影片,把電影片段配上不同的音樂或歌曲,就會營造出截然不同的情感氛圍與戲劇張力,音樂比影像更能營造氛圍、帶動情感,不必透過色彩、語言、運鏡,音樂就能直直的通往人心。
Thumbnail
2024/02/07
《怪胎女孩》講述了一個12歲女孩喬琪在失去母親後,與父親意外重逢的故事。透過電影讓我們學習原諒、擁抱、與自我和解,是一部悲傷又溫暖,疼痛卻明亮的電影,非常適合與家人一觀賞。
Thumbnail
2024/02/07
《怪胎女孩》講述了一個12歲女孩喬琪在失去母親後,與父親意外重逢的故事。透過電影讓我們學習原諒、擁抱、與自我和解,是一部悲傷又溫暖,疼痛卻明亮的電影,非常適合與家人一觀賞。
Thumbnail
2023/10/17
迪士尼影集《西遊ABC》,翻玩經典文學《西遊記》,把孫悟空和牛魔王移植到當代的美國舊金山,透過兩個華裔青少年的家庭與校園生活,討論文化衝突、自我認同與種族歧視等議題。 透過影集我們看見了現代「潤美潮」下,「西方取經」可能會遇到的種種難關與阻礙,也反思種族平權的「政治正確」背後複雜微妙的人際互動。
Thumbnail
2023/10/17
迪士尼影集《西遊ABC》,翻玩經典文學《西遊記》,把孫悟空和牛魔王移植到當代的美國舊金山,透過兩個華裔青少年的家庭與校園生活,討論文化衝突、自我認同與種族歧視等議題。 透過影集我們看見了現代「潤美潮」下,「西方取經」可能會遇到的種種難關與阻礙,也反思種族平權的「政治正確」背後複雜微妙的人際互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沙漠或旱地中收集水分是一項挑戰,但植物和昆蟲的策略以及科技創新提供了多種從空氣中提取水分的方法。本文將介紹從自然界和科技創新中獲得靈感的方式,包括植物和昆蟲的策略以及麻省理工學院和沙烏地阿拉伯的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開發的水分提取技術。
Thumbnail
在沙漠或旱地中收集水分是一項挑戰,但植物和昆蟲的策略以及科技創新提供了多種從空氣中提取水分的方法。本文將介紹從自然界和科技創新中獲得靈感的方式,包括植物和昆蟲的策略以及麻省理工學院和沙烏地阿拉伯的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開發的水分提取技術。
Thumbnail
在聊繪本以前,說點別的, 在寫每本書的同時, 我會盡量多放點「額外的知識」, 希望除了心得以外, 還可以多分享一些自己查到的資料。 回到正題, 我們先來看看「地球的近況」。 利比亞於九月初遭逢五百年來最嚴重暴雨,水壩潰堤,洪水吞噬德納城,傷亡人數不斷攀升。 香港也遭遇
Thumbnail
在聊繪本以前,說點別的, 在寫每本書的同時, 我會盡量多放點「額外的知識」, 希望除了心得以外, 還可以多分享一些自己查到的資料。 回到正題, 我們先來看看「地球的近況」。 利比亞於九月初遭逢五百年來最嚴重暴雨,水壩潰堤,洪水吞噬德納城,傷亡人數不斷攀升。 香港也遭遇
Thumbnail
每年冬季晴日,台灣經常被污濁的空氣籠罩,越往南越嚴重。其實,空氣污染是全球性的問題,污染物隨大氣環流擴散到世界各地。據報導,台灣地區的大氣污染物就有四成來自境外,即使我們不斷提升汽機車廢氣排放標準,發電廠努力減煤,空氣仍難以期待長保澄清乾淨。 空氣污染危害人類的健康實在不可忽視。許多研究報告指出,空
Thumbnail
每年冬季晴日,台灣經常被污濁的空氣籠罩,越往南越嚴重。其實,空氣污染是全球性的問題,污染物隨大氣環流擴散到世界各地。據報導,台灣地區的大氣污染物就有四成來自境外,即使我們不斷提升汽機車廢氣排放標準,發電廠努力減煤,空氣仍難以期待長保澄清乾淨。 空氣污染危害人類的健康實在不可忽視。許多研究報告指出,空
Thumbnail
帛琉總統曾說道:「與其眼睜睜看著家園被淹沒,不如用炸彈把我們炸沉!」 而同樣身為低海拔國家的吐瓦魯(Tuvalu),正面臨著國土縮小的危機,因為近年來全球溫度不斷升高,造成冰山融化,使海平面逐年上升。然而吐瓦魯島上的人民只是過著樸實低碳的生活,卻成了全球暖化的第一批氣候難民。
Thumbnail
帛琉總統曾說道:「與其眼睜睜看著家園被淹沒,不如用炸彈把我們炸沉!」 而同樣身為低海拔國家的吐瓦魯(Tuvalu),正面臨著國土縮小的危機,因為近年來全球溫度不斷升高,造成冰山融化,使海平面逐年上升。然而吐瓦魯島上的人民只是過著樸實低碳的生活,卻成了全球暖化的第一批氣候難民。
Thumbnail
這些年來大家都能感受到天氣變得愈來愈熱,而且,常常連續很多天都是大太陽沒有下雨,可是一旦下起雨來,卻又非常大,甚至會淹水。過去夏天才會有颱風,現在連春天秋天也都可能會有颱風,而且雨和風都非常強。這種情形不只是在台灣發生,全世界都變成這個樣子,原來是因為全球暖化造成全球氣候的變化。
Thumbnail
這些年來大家都能感受到天氣變得愈來愈熱,而且,常常連續很多天都是大太陽沒有下雨,可是一旦下起雨來,卻又非常大,甚至會淹水。過去夏天才會有颱風,現在連春天秋天也都可能會有颱風,而且雨和風都非常強。這種情形不只是在台灣發生,全世界都變成這個樣子,原來是因為全球暖化造成全球氣候的變化。
Thumbnail
以台灣為例,這兩年我們也遇到很多相似的情形,特別與電力有關。比如:用電量無法控制的狀況下,仍需要降低碳排去因應暖化;雖然要保護藻礁,但是發電廠又不能不蓋...另外,外來種的新聞也更常躍入大眾眼簾,比如暴增的綠鬣蜥、日月潭魚虎。難道在科技如此發達的現在,我們真的找不到兩全的好方法?
Thumbnail
以台灣為例,這兩年我們也遇到很多相似的情形,特別與電力有關。比如:用電量無法控制的狀況下,仍需要降低碳排去因應暖化;雖然要保護藻礁,但是發電廠又不能不蓋...另外,外來種的新聞也更常躍入大眾眼簾,比如暴增的綠鬣蜥、日月潭魚虎。難道在科技如此發達的現在,我們真的找不到兩全的好方法?
Thumbnail
氣候變遷、極端氣候每年奪走500萬條人命,如何妥適的「控制氣候」成為重要議題。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大半領土是寸草不生的沙漠,近年來投入超過150萬美金(4180萬台幣)想研發在沙漠降雨的技術,2021臺灣國際人權影展選映的《天邊殺朵雲》紀錄下氣象科學家鑽研造雨技術的過程,也憂心氣象工程的隱憂。
Thumbnail
氣候變遷、極端氣候每年奪走500萬條人命,如何妥適的「控制氣候」成為重要議題。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大半領土是寸草不生的沙漠,近年來投入超過150萬美金(4180萬台幣)想研發在沙漠降雨的技術,2021臺灣國際人權影展選映的《天邊殺朵雲》紀錄下氣象科學家鑽研造雨技術的過程,也憂心氣象工程的隱憂。
Thumbnail
本書作者比爾·蓋茲表示自己之所以會寫這本書,並不只是因為要倡議世界各國重視這個議題或是大聲疾呼問題的嚴重性,而是透過幾年來的研究與了解,發現我們已經有實際的方法來避免氣候災難,從政府、企業到個人都有可以盡一己之力的地方,這本書就是他所發現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本書作者比爾·蓋茲表示自己之所以會寫這本書,並不只是因為要倡議世界各國重視這個議題或是大聲疾呼問題的嚴重性,而是透過幾年來的研究與了解,發現我們已經有實際的方法來避免氣候災難,從政府、企業到個人都有可以盡一己之力的地方,這本書就是他所發現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如何抑制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除了減少探排放之外,沒有別的方法了嗎?有的,改造地球!其名為「地球工程學」,Earth Engineering!聽起來非常厲害,但是真的有可能嗎?
Thumbnail
如何抑制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除了減少探排放之外,沒有別的方法了嗎?有的,改造地球!其名為「地球工程學」,Earth Engineering!聽起來非常厲害,但是真的有可能嗎?
Thumbnail
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雨林,是地球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又稱「地球之肺」。亞馬遜雨林每年可以吸收空氣中數億頓的二氧化碳,將碳存放在植物體內,也因此是減緩全球暖化的重要角色之一。然而隨著石化燃料的使用連年增加,亞馬遜雨林不僅面臨龐大的環境壓力,科學家發現它居然反過來變成全球暖化的加害者之一。 30 多個科學
Thumbnail
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雨林,是地球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又稱「地球之肺」。亞馬遜雨林每年可以吸收空氣中數億頓的二氧化碳,將碳存放在植物體內,也因此是減緩全球暖化的重要角色之一。然而隨著石化燃料的使用連年增加,亞馬遜雨林不僅面臨龐大的環境壓力,科學家發現它居然反過來變成全球暖化的加害者之一。 30 多個科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