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創意踩到地雷:從蘋果iPad Pro廣告爭議說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蘋果電腦公司每次發表新產品都會引起大眾目光,關注焦點不只聚焦在新產品上,新產品發布會邀請函、新廣告內容也會引起熱議,引領科技產品行銷潮流走向。

不過,5月初蘋果CEO庫克在社群網站X介紹iPad Pro新產品的一則推文,卻意外踢到鐵板,引起巨大爭議。

事件引燃點居然是庫克推文中的廣告影片!

影片表現手法引發強烈負評,大眾對於廣告隱含的象徵意義深表不滿,甚至還引發抄襲風波,蘋果高層不得不罕見出面向大眾致歉安撫。

一臺巨型液壓機把鋼琴、吉他、錄音機、油漆、照相機、書籍、電玩遊戲機、玩具各種物件完全碾碎,當液壓機身再度升起時,史上最輕薄最强大的新iPad Pro神奇出現了。



這個廣告內容非常直白:蘋果創意團隊用具體形象展示新款iPad Pro,它可以把音樂、閱讀、繪畫、遊戲各種元素壓縮到一臺更輕更薄的新產品裡面。

但是,這個廣告不但沒有帶來掌聲,反而冒犯了眾多蘋果支持者。

「人類幾千年累積的創作資產就被蘋果粗魯碾壓了!」

「看完廣告很生氣,蘋果破壞了藝術最讓人著迷的感覺。」

「謝謝矽谷終於摧毀了普世人類共同經驗!」

「我現在知道擔心AI取代人類的想法並不是無稽之談,而是完全有可能發生。」

從網民言論可以看到這個蘋果自以爲是的創意深深激怒了消費者,引發強烈情緒反應。


raw-image


任何偉大的創作,不論是藝術、文字、廣告,往往蘊含著令人讚嘆的創意,它們刻意顛覆過去傳統,創造嶄新風格,有些觀賞者或讀者因而無法接受,引發強烈爭議,過去印象派繪畫作品如此,一些文學作品如此,當代很多裝置藝術也如此。

當年巴黎艾菲爾鐵塔被人們大肆抨擊為破壞市容的鋼鐵怪物,如今這個劃時代的建築傑作早已成為眾所公認的巴黎地標。超越時代的作品在它所處的時代註定會寂寞,唯有時間能夠還它公道。

創意的定義就是自由,創意應該享受完全自由,本來不該有任何禁區,更不受世俗規範束縛。

蘋果廣告的創意其實很有亮點,拍攝手法吸睛,廣告歌曲動聽,表現方式生動,以負面表述強調輕便實用的概念簡單易懂,為什麼大眾不能擁護創意團隊的創作自由呢?問題倒底出在哪裡呢?

這個蘋果廣告會不會像當年艾菲爾鐵塔一樣,起初飽受負評,日後民意終得反轉呢?


raw-image


人工智慧是當前科技發展大勢所趨,ChatGPT以及各種AI輔助裝置逐漸在我們日常生活扮演更多角色,很多人開始憂慮AI終將取代人類工作,甚至悲觀認為如果不加以控制,總有一天AI會主宰人類文明進程。

在人們對AI有所反思的氛圍下,蘋果廣告自然會被解讀為無情現代科技碾壓了人類文化精髓,在許多憂心Al未來發展的人們心中火上加油,他們對廣告的反彈就可以理解了。

平心而論,看完蘋果廣告影片之後的感受是:全片炫技有餘,溫度不足,只見全然破壞,未見人文關懷。

在我看來,蘋果廣告不只因為它的摧毀手法而被批評,這部影片缺乏情感層面溝通,難以引起觀眾內心共鳴,這才是它最核心的敗筆。單憑這點,這部影片日後大概很難被人們重新理解,未來世代應該也無法還它公道。

觸及人們深層情感並且能夠引起內心共鳴應該是創作成功的普世價值,不受一時一地限制。


raw-image


蘋果廣告事件對於在方格子寫作的文字創作者,應該有很強的借鑑作用。

任何題材都可以寫,問題是怎麼寫。

蘋果當然可以用碾壓現狀的方式來體現創新,問題出在它過於冰冷,忽視受眾情緒衝擊,自然無法帶動內心共鳴。

我們寫文章很自然會關心流量及點閱次數,為了引起讀者注意,題材當然想要創新,標題當然追求吸睛,編排當然希望順暢,內容當然盡量精彩,這一切全都無可厚非,文章希望達到「好看」的效果,這一點絕對沒錯。

然而,一篇文章的深層驅動力還是應該觸動讀者內心,讓讀者為之動容、欣喜、驚豔、感嘆、深思、哀傷,進而引發讀者心中由衷共鳴,這樣的作品才不至遭到類似蘋果廣告事件的負面反應。


在這個AI引領風潮的時代,ChatGPT可以比我們更快寫好一篇四平八穩的文章,新科技可以製造出愈來愈輕薄的3C產品,但是只有我們才能寫出專屬自己的,獨一無二的,帶著我們特有溫度的文章。

這樣的文章,AI永遠無法取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輾壓」在畫面上的呈現並不優美(還噴汁) !若是改成「收納」的畫面或許好些!在拍攝時先秀蘋果新機,輕薄短小,接著把每一樣人類的珍品,一一縮進蘋果新機裡,呈現產品功能性,廣告需要有「人」表現自我,當他持用手機時,他的眼裡是過去人生的回憶,他聽到的音樂聲、他撫摸著手機的觸感,讓他回想起曾經碰觸某個人的身體……蘋果新機讓他回憶人生種種……擁有它,失去的,都回來了!以前沒有擁有的,也滿足了!若「輾壓」這個廣告文案是AI寫的,嗯!……需要調校。「然而,一篇文章的深層驅動力還是應該觸動讀者內心,讓讀者為之動容、欣喜、驚豔、感嘆、深思、哀傷,進而引發讀者由衷共鳴」是青青認同之處,人的情感變化萬千,可以呈現在文章裡,目前AI無法觸及人類深刻複雜的思緒,這是文青哥在方格子的存在價值呢!🦁
熟齡文青-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06
夏青青說文解字 如果真的有那一天,那會是完全無法想像的世界了!
沒錯,溫度是Ai模仿不來的。創意也是!我挺不喜歡有人說…因為AI是趨勢,所以將創作者(沒有同意)的狀況下。無償的拿作品餵給AI,如果今天方格子會這麽做,我想我會立刻刪文離開吧!抱歉啊!文青大哥,我突然想起另一個平台發生的事情。但覺得跟這廣告的意味很像…
熟齡文青-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06
林燃(創作小說家) 完全認同!😀😀😀
莫絳珠-avatar-img
2024/06/04
深度好文。AI 無法取代人類智慧和思考、感受,除非人類自願把那一塊交出去給AI處理、定義。我為了我的比賽小說用AI畫畫,AI再厲害,無法馬上畫出我要的圖和感覺,必須經歷一堆試誤,找到我能接受但非我理想中的圖像。人創作的筆觸,AI能模仿風格,卻無法模仿溫度。
熟齡文青-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09
莫絳珠 我和學妹的看法完全一致。我也認為分別前的單獨相處至為關鍵,故事張力可以提高,結局發展可跟這次相處互相對照,真的會更加讓人嘆息。不過,我們只是讀者,作者怎麼炒菜我們就乖乖享用美味囉。😅😀
築夢人-avatar-img
2024/06/05
或許不該用碾碎的概念來拍攝廣告,而且該用「融合」,將人類的以往成就合為一台傑作才比較不會引發反彈。科技不該冰冷無情,不是取代過去,而是開啟新未來,讓人類過得更美好。希望AI不是取代人類,而是與人類共創及分享,補足人類不足之處才是。以上是個人淺見。
熟齡文青-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05
築夢人 我的想法和築夢人的想法一致,我也覺得與其用負面概念來拍攝廣告,不如用正面表述更容易引起共鳴。這個廣告中沒有任何人物出現,感到非常冰冷,如果把人類共創共享及分享的理念注入廣告,用人物故事來表達來詮釋,我相信溫度會升高,共鳴會更容易達到。
CV教養生活-avatar-img
2024/06/04
感謝分享!您的分析是合理的,作品確實要至少做到共鳴。請容我分享一點個人淺見,這次的廣告畫面,確實寫實到讓我無法反駁。如果畫面顏色能再調溫暖一點、音樂能再慢一點,在慢調中惆悵、懷念,溫故知新,或許能走向共鳴的方向吧?整部的調性走在商業戰場氛圍,廝殺意味濃厚,也反映出同業競爭的壓力及殘酷。或許只是一心一意想向大眾分享本公司的成績單多麼亮眼吧?科技,如果能再溫暖一點就好了。祝大家創作順利!
熟齡文青-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05
CV教養生活 留言倒數第三段的那段文字,你清楚描述了蘋果公司可能的心態,他們太急於向大眾分享這部最輕薄功能最佳的新產品,廣告完全是從他們公司的角度出發,而沒有考慮到觀眾的感受。我也認同你的想法,如果廣告影片的調性放慢一點,用一種惆悵懷念的角度來回顧人類過去文明發展進程,然後再用一種前瞻手法帶到新產品,這樣大概引起共鳴的可能性會更多一點點吧。
avatar-img
文青沙龍
12.4K會員
164內容數
維基百科資料顯示,「文青」原指喜愛藝術的青年,經由網路流傳,詞義逐漸模糊,成為自嘲用語。既是自嘲,何妨自嘲徹底一點,「熟齡文青」遂於2022年7月誕生。 只要是傳統「文青」喜歡的題材,比如說藝術、文藝、音樂、電影等等,文青沙龍都可能涉獵其間,歡迎舊雨新知加入沙龍,共品文青人生。
文青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6
本文敘述作者因疫情關係更換理髮店,意外發現百元剪髮店裡的理髮師擁有豐富人生故事,每次剪髮的十分鐘都像是一場小型脫口秀,讓作者感到療癒放鬆,從而成為忠實顧客的經驗分享。
Thumbnail
2025/04/16
本文敘述作者因疫情關係更換理髮店,意外發現百元剪髮店裡的理髮師擁有豐富人生故事,每次剪髮的十分鐘都像是一場小型脫口秀,讓作者感到療癒放鬆,從而成為忠實顧客的經驗分享。
Thumbnail
2025/03/18
文章探討快樂的本質,並以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少比較、少計較」的觀點以及作者自身經驗,說明如何擺脫不快樂。作者藉由自身在職場的瓶頸以及最終的自我覺醒,闡述知足與正面思考的重要,並以一位總是面帶笑容的運動課同學為例,強調快樂來自於內心的選擇與放下。
Thumbnail
2025/03/18
文章探討快樂的本質,並以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少比較、少計較」的觀點以及作者自身經驗,說明如何擺脫不快樂。作者藉由自身在職場的瓶頸以及最終的自我覺醒,闡述知足與正面思考的重要,並以一位總是面帶笑容的運動課同學為例,強調快樂來自於內心的選擇與放下。
Thumbnail
2025/02/19
香氣,或者更廣義來說,氣味,很難用文字形容,然而只要聞過一次,很難不在記憶中存留,以後再聞到同樣的氣息,內存記憶通常可以瞬間觸發。 幼年記憶好像是一段段未經剪輯的影片,這些斷斷續續的模糊畫面時而會浮現腦海,最初的記憶到底是幾歲留下來的,我並不太確定,不過我清楚記得其中有個畫面帶著一陣陣濃郁的香氣。
Thumbnail
2025/02/19
香氣,或者更廣義來說,氣味,很難用文字形容,然而只要聞過一次,很難不在記憶中存留,以後再聞到同樣的氣息,內存記憶通常可以瞬間觸發。 幼年記憶好像是一段段未經剪輯的影片,這些斷斷續續的模糊畫面時而會浮現腦海,最初的記憶到底是幾歲留下來的,我並不太確定,不過我清楚記得其中有個畫面帶著一陣陣濃郁的香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蘋果 (Apple )於2010年亮相初代iPad ,歷經14年的更迭換代, iPad始終維持一大「特色」:沒有內建的原生計算機 APP 。 不過這個堅持可能要在今(2024)年打破了。 據外媒《MacRumors》報導,知情人士透露蘋果終於打算讓iPad加入計算機APP, 預期所有相容
Thumbnail
蘋果 (Apple )於2010年亮相初代iPad ,歷經14年的更迭換代, iPad始終維持一大「特色」:沒有內建的原生計算機 APP 。 不過這個堅持可能要在今(2024)年打破了。 據外媒《MacRumors》報導,知情人士透露蘋果終於打算讓iPad加入計算機APP, 預期所有相容
Thumbnail
Hi 我是 VK~ 上月剛好是 Apple WWDC 大會,加上近來有許多 Apple 下任執行長接班人傳言的人選。這也是個蠻好的時機來回顧現任執行長庫克(Tim Cook)他接任蘋果執行長後有哪些創新成功與失敗的地方。 這期主要會聚焦在: 不是「產品人」出身的庫克,為什麼讓賈伯斯親自招募他加
Thumbnail
Hi 我是 VK~ 上月剛好是 Apple WWDC 大會,加上近來有許多 Apple 下任執行長接班人傳言的人選。這也是個蠻好的時機來回顧現任執行長庫克(Tim Cook)他接任蘋果執行長後有哪些創新成功與失敗的地方。 這期主要會聚焦在: 不是「產品人」出身的庫克,為什麼讓賈伯斯親自招募他加
Thumbnail
蘋果WWDC發布會在每一年都能吸引全球的目光。今年,在銷量不及預期的背景下,這場科技盛宴再次拉開帷幕,全球消費者見證iOS 18、iPadOS 18、macOS Sequoia等一系列重磅系統更新的亮相。
Thumbnail
蘋果WWDC發布會在每一年都能吸引全球的目光。今年,在銷量不及預期的背景下,這場科技盛宴再次拉開帷幕,全球消費者見證iOS 18、iPadOS 18、macOS Sequoia等一系列重磅系統更新的亮相。
Thumbnail
蘋果電腦公司每次發表新產品都會引起大眾目光,關注焦點不只聚焦在新產品上,新產品發布會邀請函、新廣告內容也會引起熱議,引領科技產品行銷潮流走向。 不過,5月初蘋果CEO庫克在社群網站X介紹iPad Pro新產品的一則推文,卻意外踢到鐵板,引起巨大爭議。 事件引燃點居然是庫克推文中的廣告影片! 影
Thumbnail
蘋果電腦公司每次發表新產品都會引起大眾目光,關注焦點不只聚焦在新產品上,新產品發布會邀請函、新廣告內容也會引起熱議,引領科技產品行銷潮流走向。 不過,5月初蘋果CEO庫克在社群網站X介紹iPad Pro新產品的一則推文,卻意外踢到鐵板,引起巨大爭議。 事件引燃點居然是庫克推文中的廣告影片! 影
Thumbnail
筆記-股癌-蘋果iPad-24.05.11 *這兩年來的車用、資安,本來預期有剛性需求,但整體景氣在衰退的時候,也還是會跟著衰退。 -企業對AI的支出加大,縮減了對於資安、IT的投資。 *蘋果的M4 iPad Pro,蘋果的AI發展要從高階需求出發, 預期會在創作者、生產者領域的高階需求,出
Thumbnail
筆記-股癌-蘋果iPad-24.05.11 *這兩年來的車用、資安,本來預期有剛性需求,但整體景氣在衰退的時候,也還是會跟著衰退。 -企業對AI的支出加大,縮減了對於資安、IT的投資。 *蘋果的M4 iPad Pro,蘋果的AI發展要從高階需求出發, 預期會在創作者、生產者領域的高階需求,出
Thumbnail
本文轉述了媒體報導蘋果公司產品 iPad Pro 新廣告所引起消費者的負評,並比較賈伯斯在1997年重返蘋果公司後推出的品牌定位廣告,來引發讀者思考蘋果公司在此次廣告中的策略,和過往尊重創意、創新的形象相比,是否帶來了公關災難。
Thumbnail
本文轉述了媒體報導蘋果公司產品 iPad Pro 新廣告所引起消費者的負評,並比較賈伯斯在1997年重返蘋果公司後推出的品牌定位廣告,來引發讀者思考蘋果公司在此次廣告中的策略,和過往尊重創意、創新的形象相比,是否帶來了公關災難。
Thumbnail
Apple 今天發布了新款 11 吋和 13 吋 iPad Pro,提高了效能並搭載 OLED 顯示屏和 M4 晶片。新款 iPad Pro 躍升至 M4 晶片(下一代 Apple 晶片),以提高效能。蘋果吹捧其新的神經引擎來強調人工智慧功能。
Thumbnail
Apple 今天發布了新款 11 吋和 13 吋 iPad Pro,提高了效能並搭載 OLED 顯示屏和 M4 晶片。新款 iPad Pro 躍升至 M4 晶片(下一代 Apple 晶片),以提高效能。蘋果吹捧其新的神經引擎來強調人工智慧功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