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嗑書系列4:《82年生的金智英》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嗑書系列4:《82年生的金智英》



raw-image

先說結論,看完《82年生的金智英》,其實給我不小的震憾,很多以前理所當然的事情,其實都是自己思考的誤區,太多的「我以為」,都只不過是一廂情願,或是這個社會氛圍所套在你我身上的枷鎖。


《82年生的金智英》很早以前就因為是熱門暢銷書而購買下來,但卻始終躺在我的大批待看清單中,直到某日老婆傳著書中某些段落,用著通訊軟體指著我說:「你看,這就跟我平常說的你一樣!」然後意有所指的說:「但其實我跟金智英一樣」。


raw-image

被老婆拉正後的我,第一次興起把《82年生的金智英》看完的念頭,但 生在這個時代,相信許多人和我一樣,覺得以前時代的男女不平權在如今已經有明顯進步,在今日的社會,如果你說女性只要在家裡相夫教子,肯定會被認為你是活在民國幾年的老人?


雙薪家庭也愈加普遍,學校、職場強調的男女平權也從未少過,女性在各職場發光發熱也都已經是正在進行式,甚至我們的總統也都是女性擔任的,因此自認心態正常的我,在閱讀前,我抱著「沒這麼嚴重吧?」的心態去讀。


我不確定其他職業如何,但自己的職業導致老婆總是偽單親的狀態, 所以閱讀的當下,其實很難用言語表達我看到某些段落的醒悟、震憾及...羞愧感。


以下摘錄片段:


#老么的弟弟的總是有著優於自己和姊姊待遇時


「其實當時還年幼的金智英,並不會羨慕弟弟的特別待遇,因為打從他們一出生,受到的就是差別對待。雖然偶爾會覺得有點委屈,但她早已習慣對這一切主動做出合理化的解釋」


#母親建議大姊選擇教育大學對未來較有保障


「這確實是一份能兼顧小孩的工作,那應該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好工作才對,為什麼只有對女生來說是好工作?孩子難道是女人自己生的嗎?媽,妳也會對兒子這樣說些話嗎?你也會勸弟弟去讀教育大學嗎?」


#職場女強人前輩的反思


「申請產後休假或留職停薪也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她卻總覺得是因為自己導致其他女性員工的權益也備受影響,害得其他女性不敢使用這些假期。她一升上管理職,最先做的事情就是刪除不必要的員工聚餐、員工旅遊、研討會等活動,並且保障員工申請育嬰假的權利,不分男女。」


#金智英懷孕後不想被公司人員說閒話一樣準時上下班


「但要是享受公司給予的權利與特殊待遇,就會被視為是賺到便宜的人;要是不想變成同事眼中賺到便宜的人,就得咬牙苦撐、認真工作,然後害得其他同樣懷孕的女同事也一起遭殃。」


#老公想體諒金智英說出我會幫你的


鄭代賢發自真心地說著這番話,金智英也明白他的意思,但心中還是不免冒出了一把無名火。「可以不要再說『幫』我了嗎?幫我做家事、幫我帶小孩、幫我找工作,這難道不是你的家、你的事、你的孩子嗎?然後,要是我去工作,賺來的錢難道都只花在我身上嗎?幹嘛說得一副好像很關心我未來工作的樣子?」


#金智英想著為何沒有人訴說著真實的育兒生活呢


「電影裡只會出現可愛的寶寶,母親也只說生孩子是一件偉大又美好的事情。當然,金智英一定會負責任地盡可能把孩子養好,但她實在不喜歡聽到有人說她偉大或了不起,因為一旦掛上了這樣的頭銜,彷彿就會變得連苦都不應該喊的感覺。」


#金智英在公園喝著咖啡卻被路人譏諷


「那杯咖啡只要一千五百元,那些人也喝著同樣的咖啡,所以應該很清楚價格。老公,我難道連喝一杯一千五百元的咖啡資格都沒有嗎?不,就算今天這杯咖啡是一千五百萬元好了,我用我先生賺的錢買什麼東西到底關他們什麼事,我又不是偷先生的ˇ錢來用,我賭上自己的性命把孩子生下來,甚至放棄了自己所有的生活、工作、夢想,只為了帶孩子,但我卻成了他們口中的一隻蟲,你說我接下來該怎麼辦?」(註韓圓1500約台幣50元)。



裡面許多字句,看完後我都忍不住反思自己現況及職場上在這當下有多少吻合,每當我比對完後,都不禁汗顏起來。

或許是因為開始有了小孩角色轉換下,對於育兒這段特別有感觸,對書中提到女性為了家庭和孩子,往往必須放棄她們的夢想,原本可能在職場扮演重要的角色,輕則留職停薪,重回職場後卻人事已非;重則從此與自己的曾經憧憬的理想訣別,成為全心全意照顧家庭的那一方。

我們稱讚女性賢妻良母的那刻,是否想過她其實有著更遠大的夢想呢?



raw-image


如果凡事用薪水高低來衡量,那換做是男性來遷就家庭,願意的又有幾人呢?

這讓我想起自己老婆,每日下班後必須單打獨鬥照顧女兒,她的「自由」全被女兒佔滿,想追劇、休息、讀書甚或至運動都被剝奪,而我有時還在電話那頭提醒她要找時間做自己的事,不要太累,是有多麼的不食人間煙火。


raw-image


當她開始想要轉職時,第一個想法總是,地點多遠?有沒有辦法準時接女兒?休假如果排班制,要誰來顧女兒?「小孩」成了老婆轉職的第一條件,其次才是發展、薪資,「為人母強」這個隱形枷鎖,無時無刻壓在她的身上,卻不是我。

當我還用「幫」這個字時,就代表我的思維其實還沒有晚換,因為一直以來,這都是兩個人的事情,而不是某個人擔任主體。

#社會眼光的枷鎖

記得當老婆懷孕時,產檢可以確認性別時,當醫生宣佈是女生的心情,那時對我自己而言,男女我都喜歡,事實上我現在深深愛著我們的女兒,但當確定是女生時,我除了有一種沒辦法有個男孩一起追趕跑跳碰的想法外,還有一個想法浮現出來,那就是「沒有這麼大的壓力」。

為什麼突然提這一段呢?看完《82年生的金智英》,上網搜尋了一下,發現在此書韓國出版後,正反兩極化,正面的開始思考整個社會結構的刻板印象、思維,反面的則是大力抨擊書中只寫女性的觀點,卻完全忽略了社會壓在男性方的壓力。

我最近看過這樣的一部影片

「北京深夜的漆黑角落,是中年男人僅剩的一點樂趣。」單看標題,搞不好有人還以為是什麼紅燈區之類的花天酒地事情,但其實影片內指的是在北京城市中的湖畔,在半夜總是有著一群男子在垂釣,一坐就是一整夜,有時什麼收穫也沒有,有時離開了又把釣到的魚給全放了。

影片中就是採訪著這群人是為了什麼而垂釣了一整晚,裡頭除了一個正能量的健身大叔外,絕大多數的訪問者,其實都是想脫離現實給他們的壓力不論是「養家的壓力」、「出社會的壓力」、「生活的壓力」、「工作的壓力」等等,對他們來說,晚上拿著釣竿,不用思考,就靜靜的看著湖面,就是讓他們能繼續生活下去的一種壓力釋放。

我覺得底下的某個評論蠻貼切的:

raw-image

「其實釣魚並不能解決生活的問題,但是不找個事情舒緩一下心情,很多人怕是要自殺了。釣魚是個外殼,實質上是自我麻痹。就像癌症病人晚期,一個勁打嗎啡,不為治療,只為舒服一下子。除了釣魚的一小會兒,其餘的人生都是一片漆黑。」

臉書有時也會有類似的短片,描述男性下班開車回家後,停好了車,卻遲遲不下車,因為他們想要獨處一會,讓自己可以休息喘氣一下,在那個小小的空間,男人可以只做自己,一下了車,關上車門,他是妻子的老公、孩子的父親、一家的支柱,但未必是自己。

社會的框架除了框定了女性,某種程度也賦予了男性一定的標準,或許這以亞洲華人而言特別嚴重,如果說看完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收穫是什麼,我想或許是它排除了我思考的誤區,讓我處世上更能多想一層,也更能讓我知道所謂的「平權」,其實還有更多的路要走。


raw-image


#兩行平權 #82年生的金智英 #韓國 #體諒 #婚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R浪逃殺-的沙龍
32會員
114內容數
閱讀是件令人上癮的嗜好,享受閱讀樂趣,記錄下自己的心得想法以及詞句分享。
BR浪逃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02
我想先用一段話做為引言: 「謊言的代價是什麼?」(What is the cost of lies?) 這句話是來自HBO迷你影集《核爆家園》首集開頭就問觀眾的一個問題,這段話在我做這個專題時,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中,因此我把這段話放在這段今日的一開始,也請大家把自己對這問題的答案,先放在心裡。
Thumbnail
2023/06/02
我想先用一段話做為引言: 「謊言的代價是什麼?」(What is the cost of lies?) 這句話是來自HBO迷你影集《核爆家園》首集開頭就問觀眾的一個問題,這段話在我做這個專題時,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中,因此我把這段話放在這段今日的一開始,也請大家把自己對這問題的答案,先放在心裡。
Thumbnail
2023/04/19
本書很強調一個重點,就是「時間」的寶貴性,正常人工作時間約8小時,佔一天的⅓,剩下的2/3卻時常被輕易浪費,因為多數人認為自己在結束整日工作後,再無心力,因此蹉跎......但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且無價,誰也不會多出來。 因此,如何善用這些時間,藉此來放大甚至扭轉,就是本書所要傳遞的重點
Thumbnail
2023/04/19
本書很強調一個重點,就是「時間」的寶貴性,正常人工作時間約8小時,佔一天的⅓,剩下的2/3卻時常被輕易浪費,因為多數人認為自己在結束整日工作後,再無心力,因此蹉跎......但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且無價,誰也不會多出來。 因此,如何善用這些時間,藉此來放大甚至扭轉,就是本書所要傳遞的重點
Thumbnail
2023/02/01
林宜敬是我一支有在追蹤的一個臉書作者,但除了作家的身分外,他還有幾個身分,台大資工畢業、美國布朗大學電腦科學博士、「MyET」口語學習軟體執行長,基本上作家身分就是他專業外的興趣。 《流寇與創新者》基本上就是他臉書上的文章合輯,全書約5萬6千多字,閱讀時有些文章內容其實我早就已經開過,文字筆鋒相當流
Thumbnail
2023/02/01
林宜敬是我一支有在追蹤的一個臉書作者,但除了作家的身分外,他還有幾個身分,台大資工畢業、美國布朗大學電腦科學博士、「MyET」口語學習軟體執行長,基本上作家身分就是他專業外的興趣。 《流寇與創新者》基本上就是他臉書上的文章合輯,全書約5萬6千多字,閱讀時有些文章內容其實我早就已經開過,文字筆鋒相當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如果下輩子到來前可以選擇,你想當男生還是女生? 一直到現在都還存在於這個社會之中,《82 年生的金智英》帶給女性很大的共鳴,也推薦給男性閱讀,讀完能深刻體會到女性面對社會輿論與那些「理所當然」的種種,下次在面對另一半或女性友人、同事時也能多一點的體貼。
Thumbnail
如果下輩子到來前可以選擇,你想當男生還是女生? 一直到現在都還存在於這個社會之中,《82 年生的金智英》帶給女性很大的共鳴,也推薦給男性閱讀,讀完能深刻體會到女性面對社會輿論與那些「理所當然」的種種,下次在面對另一半或女性友人、同事時也能多一點的體貼。
Thumbnail
女性主義這項社會議題,我在之前有寫過的書評《我是男生,也是女性主義者》。那時,在 PTT 的書版因為誤用 history 字首開篇,掀起了一點小討論。但我還是希望可以把焦點放在這個世界對於女性的議題,關注她們所受到的待遇,以及被加諸的社會期待,是否拿掉了女性的自主權,直接或間接被迫符合他人期待的形象
Thumbnail
女性主義這項社會議題,我在之前有寫過的書評《我是男生,也是女性主義者》。那時,在 PTT 的書版因為誤用 history 字首開篇,掀起了一點小討論。但我還是希望可以把焦點放在這個世界對於女性的議題,關注她們所受到的待遇,以及被加諸的社會期待,是否拿掉了女性的自主權,直接或間接被迫符合他人期待的形象
Thumbnail
#嗑書系列4:《82年生的金智英》  先說結論,看完《82年生的金智英》,其實給我不小的震憾,很多以前理所當然的事情,其實都是自己思考的誤區,太多的「我以為」,都只不過是一廂情願,或是這個社會氛圍所套在你我身上的枷鎖。   《82年生的金智英》很早以前就因為是熱門暢銷書而購買下來,但卻始終躺在我
Thumbnail
#嗑書系列4:《82年生的金智英》  先說結論,看完《82年生的金智英》,其實給我不小的震憾,很多以前理所當然的事情,其實都是自己思考的誤區,太多的「我以為」,都只不過是一廂情願,或是這個社會氛圍所套在你我身上的枷鎖。   《82年生的金智英》很早以前就因為是熱門暢銷書而購買下來,但卻始終躺在我
Thumbnail
社會上存在許多潛規則,它們隱隱約約確實存在,但又似乎沒有嚴重到必須當下撻伐,只是不斷積累成為一種人生經驗,可怕的是一次又一次的經驗,我們開始認同 「我不值得更好的對待,因為我是個女孩」 「我不配擁有充滿善意的關係,因為我沒有打算懷孕生子」 「我沒有資格被愛,因為我...」(歡迎按照不同潛規則造樣句)
Thumbnail
社會上存在許多潛規則,它們隱隱約約確實存在,但又似乎沒有嚴重到必須當下撻伐,只是不斷積累成為一種人生經驗,可怕的是一次又一次的經驗,我們開始認同 「我不值得更好的對待,因為我是個女孩」 「我不配擁有充滿善意的關係,因為我沒有打算懷孕生子」 「我沒有資格被愛,因為我...」(歡迎按照不同潛規則造樣句)
Thumbnail
「女權發展已經過了頭!」是國際上許多反女權主義者,大聲疾呼的口號,然而《82年生的金智英》的出現,卻宛如當頭棒喝。故事中,和韓國許多同世代女性擁有同樣菜市場名的主角金智英,突然在某天行為異常,開始以自己母親的口吻,對身邊的人說話。在心理諮商師的對話中,她娓娓道出自己人生的故事,並揭露韓國社會中,
Thumbnail
「女權發展已經過了頭!」是國際上許多反女權主義者,大聲疾呼的口號,然而《82年生的金智英》的出現,卻宛如當頭棒喝。故事中,和韓國許多同世代女性擁有同樣菜市場名的主角金智英,突然在某天行為異常,開始以自己母親的口吻,對身邊的人說話。在心理諮商師的對話中,她娓娓道出自己人生的故事,並揭露韓國社會中,
Thumbnail
《82年生的金智英》從去年小說在韓國上市後即引起瘋狂的討論,無論是韓國的女性在成長過程、家庭、職場甚至婚後家務分工跟個人發展受到不公平的對待,也引起了厭女情節的討論。這樣共感跟同理,在東亞文化中甚至是台灣似乎都看得到類似的影子。
Thumbnail
《82年生的金智英》從去年小說在韓國上市後即引起瘋狂的討論,無論是韓國的女性在成長過程、家庭、職場甚至婚後家務分工跟個人發展受到不公平的對待,也引起了厭女情節的討論。這樣共感跟同理,在東亞文化中甚至是台灣似乎都看得到類似的影子。
Thumbnail
「金智英,1982年4月1日生於首爾。」這麼單純的開頭,沒有過多解釋,沒有高密度的複雜情感,幾乎全是以敘述的方式寫下女性生活的日常,不像我愛得死去活來的純文學作品每個詞都是深思熟慮後一刀刀用力刻下,反而輕描淡寫如說故事般,以年份區分她的生活,卻能讓讀者感受出「身為女性」所受到不平等的待遇。
Thumbnail
「金智英,1982年4月1日生於首爾。」這麼單純的開頭,沒有過多解釋,沒有高密度的複雜情感,幾乎全是以敘述的方式寫下女性生活的日常,不像我愛得死去活來的純文學作品每個詞都是深思熟慮後一刀刀用力刻下,反而輕描淡寫如說故事般,以年份區分她的生活,卻能讓讀者感受出「身為女性」所受到不平等的待遇。
Thumbnail
現代社會男女平權是時常可以聽到的名詞,但身在這個世界當中的我們,真的有感覺到男女平權了嗎? 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產後罹患憂鬱症的女性,以及在職場上的主管仍以男性較多現象呢?
Thumbnail
現代社會男女平權是時常可以聽到的名詞,但身在這個世界當中的我們,真的有感覺到男女平權了嗎? 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產後罹患憂鬱症的女性,以及在職場上的主管仍以男性較多現象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