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變成玻璃心,就先打破同溫層

2021/10/2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禮拜在臺中女中,談《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一書。我原本預期,同學們會比較關切心理健康惡化的問題,畢竟這一趨勢已算是眾所公認。
但出乎我意料的是,在課後回饋當中,有好幾個人提到:為了不要玻璃心,平時就應該多看看同溫層以外的東西。也就是說,「玻璃心」成了必須避免的負面典型,而遠不只是一種中性描述。
我先簡單介紹《玻璃心世代》,它指出年輕世代(1995後出生)常常出現的三個思維謬誤:
一、脆弱的謬誤:殺不死你的,讓你更脆弱。
二、情緒推理的謬誤:永遠信任你的感覺。
三、「我們」VS「他們」的謬誤:人生是好人與壞人的戰爭。
在我看來,第一點強調的是,有些壓力最終能夠帶來正面效果,如果一味逃避任何壓力,將會難以學習自我調適或複雜技能。但年輕世代似乎有逃避壓力的傾向,或至少是拒絕自己承擔。
第二點則是想說,在判斷自己是否受到創傷時,年輕世代越來越傾向採取主觀而非客觀標準,也就是我覺得有就有,或我的好朋友覺得有就是有。或者乾脆說,痛苦越來越被看成是創傷。
必須注意的是,「創傷」自然衍生出兩個後續問題:誰要為創傷的發生而負責?誰有義務盡量避免創傷的發生?也就是說,創傷發生越多,代表保護措施應該越多,或說國家社會應該投入更多資源在避免與保護上。但若只是痛苦,該承擔的是個人,他人不會有義務為此負責。
第三點涉及了網路時代的日常:同溫層效應。它通常是指,由於資訊來源高度一致,群體裡的主流觀點會一再被強化,而反面言論與理據就很難被接收到,就算看到聽到也馬上會嗤之以鼻。
現在,許多學生把「同溫層」和「玻璃心」掛勾。我想是因為,當深陷同溫層的人,忽然需要認真面對反論或反例,甚至只是涉及敏感字詞時,就很容易有「崩潰」、「出征」、「檢舉」、「公審」等俗稱「玻璃心碎滿地」的反應,從而讓其他人感到莫名其妙或荒謬至極。
從政治哲學的角度來看,一個民主社會,應該盡量接受、了解與容忍與己不同的言論,這將利於取得普遍共識,以及降低政策的執行成本。選舉期間,許多人據此來主張為什麼我們應該主動脫離同溫層。
但我們現在好像多了另一種理由:不想變成玻璃心,就先打破同溫層。這一說法的敘事性質較強,是先把玻璃心視為某種負面人格典型,再說玻璃心與堅守同溫層常常一併發生。
這讓我覺得,若想讓學生了解民粹主義或政治極化的重要性,一開始就拿玻璃心現象當案例,或許是個好方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1會員
207內容數
用ChatGPT協助寫作,打造自家專屬的神隊友,提供標題、故事、對話、名言的好候選,蹦出未曾想過的好創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