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低估未來的自己嗎?

更新於 2022/12/0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開始看《大局思維》,作者用行為科學來探討為何某些人能一再突破關卡、取得成功,而有些人卻老是停滯不前。
對於人的發展優劣,自古以來就存在的一種解釋,是天生如此、基因決定,也就是說,勝者生來註定優秀,而敗者生來註定平凡。但行為科學並不這麼看,主要理由是,註定論大幅抹煞了後天努力學習所能帶來的成效,或者更直白地說,如果發展優劣都是早就決定,那努力學習又有什麼用?
事實上,有學者就利用雙胞胎做過追蹤實驗,看看在相同基因的情況下,後天努力的影響究竟可以多強。初步結論是,智商的遺傳成分介於20~60%之間,所以存在有40~80%的空間,是透過自身的努力鍛鍊與刻意學習,來決定你最終會站在什麼位置。
但這只代表,人們有可能做得到,離真正去做還遠得很。作者指出,她看過許多學生,並非受限於智商或能力,而是受限於自我敘事,每當有接受新挑戰的機會時,他們腦內就會浮現這幾種聲音:
「不行啦,我不夠聰明!」
「我只擅長這個,那個我才不會。」
「看起來好難,我才不要冒險。」
「反正我又沒辦法比別人好,何必白忙一場?」
「每次做到一半就會遇到倒楣事,不如不做。」
這樣的未戰先敗論,一開始就把嘗試機會給消滅了,於是也就沒有努力學習的可能。這種負面心態的成因很多,也多半跟家庭環境、文化背景有關,但有種思維則是不分年齡、種族、性別皆有的:
大部分的人在回首過去時,都會認為自己經歷了許多重大轉變;然而,想像未來五年的時候,卻認為自己不會有太大的不同。也就是說,我們假定以後的自己,會跟現在差不多。
不過,這完全是行為科學的錯覺。無論年紀多大,人往往會低估未來能夠達成的中期目標,但又認為自己在過去已經取得重大的中期進展!所以以我們的角度來看,未來的我們是低成就者,而過去的我們卻是高成就者。
我認為,這種思維可以從三個不同角度來解釋。首先,我們在回憶時,總是會想起那些印象比較強烈的,或是自己覺得有帶來深刻轉變的,所以這部分容易被強調;但未來的事還沒發生,只能靠預期或想像,相較之下很模糊。
其次,過往的事是確定完成的,不用再考慮投注多少、獲益多少、有何風險的問題;但未來的事不確定性很高,你可以想像各式各樣、十幾二十種干擾因素,包括天災、人禍或生病受傷等,但最後可能什麼都沒發生。
第三,人們不常做出五年以上的詳細計畫,並按部就班地去做,更多地是「計畫趕不上變化」。如果你的人生主線劇情,總是被外部環境所決定,而缺乏自己能夠控制的環節,自然無法預期未來會有多少成就。
我在高中上課時,常常會覺得,學生們以各種敘述方式在思考同一個問題:人是應該適應環境,還是應該改造環境?而在我看來,《大局思維》就是要說,你想完成自己設定的成就,就先改變思維、再養成習慣,最後選擇或改造環境。
這說來很簡單,做起來很難,因為未來涉及了成千上百萬種選擇組合,長期計畫等於是要執行選擇組合最佳化。你可以說服自己,走過的路線已經很不錯了,卻很難在內心深處確信,未來道路只會更好不會更壞。
我猜大多數人都不想低估自己,但也不想盲目自信。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2會員
212內容數
用ChatGPT協助寫作,打造自家專屬的神隊友,提供標題、故事、對話、名言的好候選,蹦出未曾想過的好創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哲學開箱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盡量少問「誰該道歉誰該負責」,多問「怎麼做對未來才更有幫助」。
一方面希望學生仔細思考,另一方面卻希望學生立即回應。
最近比較熟的幾個學生,跟我說想讀哲學系,但不知自己是否適合,或說不知能對應到什麼出路。面對這類疑惑,我的應答有三個重點: 1.如果你覺得哲學有趣,自修自學的資源非常豐富,讀哲學系早已不是必要,甚至成本極高。 2.如果你想了解出路,就得先確定自己適合哪類工作,而後才能談哪些系有幫助、又如何有幫助。 3
預設特定成果的閱讀,比較能夠把知識轉換成長期思維。
強調速度或即效,確實就是吸引人們消費的最佳手段之一。
除了要有一套常態模式,更得有破解卡關點的技巧。
盡量少問「誰該道歉誰該負責」,多問「怎麼做對未來才更有幫助」。
一方面希望學生仔細思考,另一方面卻希望學生立即回應。
最近比較熟的幾個學生,跟我說想讀哲學系,但不知自己是否適合,或說不知能對應到什麼出路。面對這類疑惑,我的應答有三個重點: 1.如果你覺得哲學有趣,自修自學的資源非常豐富,讀哲學系早已不是必要,甚至成本極高。 2.如果你想了解出路,就得先確定自己適合哪類工作,而後才能談哪些系有幫助、又如何有幫助。 3
預設特定成果的閱讀,比較能夠把知識轉換成長期思維。
強調速度或即效,確實就是吸引人們消費的最佳手段之一。
除了要有一套常態模式,更得有破解卡關點的技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高中時期,曾經有一位朋友邀請我一同去參加辯論比賽,原本已經答應他的我,卻因為比賽前一個星期,剛好正忙著日本姊妹校,來學校交流的事情,身體已經負荷不了的情況下,只好在選擇在比賽前三天,臨時和同學說自己無法負荷,而詢問他是否能找其他人代替… 同學當下隨之而來的反應…
Thumbnail
他們對愛情的信念,就是付出時間、金錢、精力,就能夠換取對方的感動,用自以為是的付出,以量化的付出來換取回饋,這樣的愛情價值觀常常出許多影視作品或愛情小說裡頭,所謂的「追求」套路也製造了許多拯救者。 我們總是認為:「付出的自己才有價值」
數年前,我還是一個渴望成長的小女生,常常在問自己:「我何時才能長大?學會承擔更多的事呢?」。現在回想,我的人生是幸福的。我成長在小康之家,父親在家管教威嚴,在外辛勤工作接近40年,這份毅力我佩服至今;母親持家有道,她的愛把我餵養得甜美可人,完全成了「溫室小花」。 「愛得恰到好處,令人如沐春風;愛得過
Thumbnail
本事文化/出版 作者為心理學家,提出了101種慣性思考的陷阱,人們往往以為自己是最理性客觀的,但事實上很多觀念的判斷皆出現了偏誤,還不自知的繼續自己的方式,101種裡面還真的被講中了好幾種呢,真是慚愧呀。 以下小提幾種警惕的“招式”,整本看完能讓我們在生活上見招拆招更順暢。 1.面額效應:「即使是相
Thumbnail
多數青年是迷茫的。我們跟著台灣其他20多萬同齡人一起從國中畢業,在高中高職五專體驗各種活動、享受青澀歲月,最終在學測統測後被投擲進入那一所“might or might not”喜歡的大學,然而我們對未來要選什麼科系、喜愛什麼感到迷茫,許多人沒有會為之廢寢忘食的興趣。
Thumbnail
「人」似乎是一個極為不理性的生物,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根據自己的「情緒」,或是自己「已知(但可能有限)」的了解來做出判斷,而陷入自己的「慣性思考」模式中! 我們很容易以為自己所有的決策都是經過審慎判斷之後決定的,但事實往往都不是! 所以,如果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思考模式為何,可能會做出令自己「後悔莫及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高中時期,曾經有一位朋友邀請我一同去參加辯論比賽,原本已經答應他的我,卻因為比賽前一個星期,剛好正忙著日本姊妹校,來學校交流的事情,身體已經負荷不了的情況下,只好在選擇在比賽前三天,臨時和同學說自己無法負荷,而詢問他是否能找其他人代替… 同學當下隨之而來的反應…
Thumbnail
他們對愛情的信念,就是付出時間、金錢、精力,就能夠換取對方的感動,用自以為是的付出,以量化的付出來換取回饋,這樣的愛情價值觀常常出許多影視作品或愛情小說裡頭,所謂的「追求」套路也製造了許多拯救者。 我們總是認為:「付出的自己才有價值」
數年前,我還是一個渴望成長的小女生,常常在問自己:「我何時才能長大?學會承擔更多的事呢?」。現在回想,我的人生是幸福的。我成長在小康之家,父親在家管教威嚴,在外辛勤工作接近40年,這份毅力我佩服至今;母親持家有道,她的愛把我餵養得甜美可人,完全成了「溫室小花」。 「愛得恰到好處,令人如沐春風;愛得過
Thumbnail
本事文化/出版 作者為心理學家,提出了101種慣性思考的陷阱,人們往往以為自己是最理性客觀的,但事實上很多觀念的判斷皆出現了偏誤,還不自知的繼續自己的方式,101種裡面還真的被講中了好幾種呢,真是慚愧呀。 以下小提幾種警惕的“招式”,整本看完能讓我們在生活上見招拆招更順暢。 1.面額效應:「即使是相
Thumbnail
多數青年是迷茫的。我們跟著台灣其他20多萬同齡人一起從國中畢業,在高中高職五專體驗各種活動、享受青澀歲月,最終在學測統測後被投擲進入那一所“might or might not”喜歡的大學,然而我們對未來要選什麼科系、喜愛什麼感到迷茫,許多人沒有會為之廢寢忘食的興趣。
Thumbnail
「人」似乎是一個極為不理性的生物,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根據自己的「情緒」,或是自己「已知(但可能有限)」的了解來做出判斷,而陷入自己的「慣性思考」模式中! 我們很容易以為自己所有的決策都是經過審慎判斷之後決定的,但事實往往都不是! 所以,如果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思考模式為何,可能會做出令自己「後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