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CD、數位音樂或唱片,任何有聲音樂出版,製作過程都會聽到要申請ISRC這個東西,多數人只知它跟版權有關,到底它是什麼?應用在哪裡?要怎麼申請?怎麼寫進去或查詢?以下來談談ISRC,以及與母帶製作之間的關係。
什麼是ISRC碼?
ISRC是國際標準錄音/錄影資料代碼 (International Standard Recording Code) 的簡稱,是聯合國國際標準組織於1986年所制定的國際編碼系統,國際唱片業聯盟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e Phonographic Industry,簡稱IFPI) 將這套編碼推薦給會員國使用,1989年經ISO認定,IFPI為管理ISRC碼的專責機構,協助所有國際間影音有聲出版品之管理、交換與傳播。各國的ISRC碼幾乎都是由官方單位來進行管理,台灣自從引進這套編碼後,先是由IFPI台灣分會管理,1995年10月才正式由經濟部委託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研擬相關管理辦法,中央標準局制定程序,於1997年10月1日正式通過並開始施行,1999年4月3日正式指定國家圖書館為ISRC核發及管理之主管單位。
ISRC碼的結構由12個英文字母或阿拉伯數字所組成,裡面傳達的訊息可分為4段。
ISRC TW-JS1-21-00001
第一段2個字元代表錄音錄影資料登記者的授權國家碼,台灣的代號為TW。
第二段3個字元為登記註冊者代碼,代表錄音錄影著作權所有者(公司或個人), 這個編碼由國家圖書館依出版單位編排。
第三段2個字元為錄音錄影著作出版之年份(以西元年最後兩個數字代表),例如2021年出版的影音作品,這兩碼即為21。
第四段5個字元為錄音錄影著作由登記者按年度出版順序所製作的流水編號,例如第二段碼為JS1的公司在2021年出版的第一張專輯,流水編號即為00001。
ISRC碼申請
申請ISRC碼並不難,任何錄音及音樂性錄影著作的個人/工作室/公司/機構團體都可以向國家圖書館提出申請,只要填好申請表格並檢附相關文件 (詳細請參閱
ISRC中心說明) ,郵寄至ISRC中心即可,審核完畢後會給予申請者一組代碼,即是ISRC碼裡的第2段登記註冊者代碼,以後同一出版單位的有聲著作要出版時,只要依年份自行編好著作出版序號,進入業者專區輸入資料,上傳回報給
國家圖書館國際標準書號中心-ISRC管理中心即可,是不是很簡單呢?就因為如此簡單,常常有客戶打來詢問母帶後期處理是否能幫忙申請ISRC碼,我都會建議客戶自己向國家圖書館申請,因為要提供一些個資或公司登記/商業登記證明文件,由錄音室來做並不會更快,若是客戶未來計畫出版其他有聲作品時,就可以自己編碼上傳了,不需要再透過母帶錄音室處理。
上傳完ISRC碼後,別忘了在發行日30天內回寄專輯成品給國家圖書館存檔。民間業者及個人送存一份,政府機關送存兩份,實體專輯郵寄時要在信封上註明ISRC專輯送存,數位發行要將音檔上傳至ISRC系統。
ISRC碼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呢?
ISRC碼最重要是向國際宣告有這個有聲著作出版,除了方便著作權人管理著作外,也方便著作權人
授權的版權管理單位管理與收取使用費。請注意:著作權人要授權著作權管理團體,如社團法人中華音樂著作權協會 (MUST,負責音樂詞曲著作權) 、 社團法人台灣錄音著作權人協會 (ARCO,負責錄音著作權) 等來管理其著作,加入會員後,版權單位才會幫你管理並收取版稅,如果沒有加入任何著作權集管團體,事實上是很難收取到版稅的。 (有關有聲著作權的集體管理團體,可參考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網頁) 。簡單講,有ISRC碼並不代表你的著作會有人幫你管理、收取使用費或版稅,它只像是有聲著作的身分證號碼一樣,方便版稅或公播的資料庫系統辨識及管理,自動產生相關報表。對獨立出版的音樂人來說,如果你抽不到版稅 (事實上版稅跟有沒ISRC碼是兩回事) ,ISRC碼就只會是一種著作權的存在宣告,告訴全世界這個音檔是有主人的,它的名字叫ISRC XXXXXXXXXXXX。不過隨著現在音樂消費從實體音樂邁入數位音樂,多數數位音樂平台在檔案上傳時,就會要求你輸入ISRC碼,既然申請不用花到什麼錢,還是去申請吧!
ISRC碼與唱片母帶製作流程
無論是類比或數位專輯製作,混音檔交付母帶後期處理 (Mastering) 時,案主要一併提供此張專輯中英文的專輯名稱、產品編號、藝人名字、曲序及曲名、演奏者名字、ISRC碼、UPC/EAN碼 (UPC為美加地區使用的商品條碼,EAN則是歐洲地區使用的商品條碼) 等,這些資訊叫做CD-TEXT,是CD紅皮書所規範、可寫在CD中的文字資訊,具備CD-TEXT顯示功能的CD播放器可顯示出來。CD-TEXT是日本Sony於1996年所發明的,可使用5000個英文字母及數字,雖然其中有2500個是日文漢字,因為語言呈現上有所限制,加上寫母帶的軟體也不一定能呈現中文,因此建議提供專輯資料時以英文呈現,讓母帶工程師寫進CD-Text時有個依據。
CD放入電腦卻讀不到專輯資料?
經常會遇到人問我:「CD放入電腦讀取,可是看不到專輯或曲名這些資料耶!你是不是忘了寫進母帶了?」一般來說,CD無論是放入CD播放器或電腦中,你都看不到這些藏在數位資料裡的CD-Text,CD播放器只有能顯示CD-Text功能的機種,才有辦法顯示,但現在這種機器已很少見了。放入電腦CD-ROM後,無論是PC的Media Player或是Mac iTunes跳出來的專輯名稱、曲目資訊,這些都不是因為讀到光碟裡的CD-Text才顯示出來的,這是因為電腦會自動連線到大型CD資料庫,經過系統比對辨識所顯現的。像是iTunes就會自動連結到Gracenote這間公司的資料庫裡去做比對,只要曾經有人為這張專輯建檔過,資料庫有了資料後,下回別人插入同一張專輯,系統就會辨識出來。
順道介紹一下Gracenote這間公司,Gracenote隸屬於尼爾森控股公司 (Nielson Holding) ,對!就是常聽到的AC Nielson收視率調查的子公司,是目前最大的音樂資料庫公司,前身是華裔科學家甘棣 (Ti Kan) 創立的CDDB (Compact Disc Database) 資料庫,幾經整合才成為今日的Gracenote公司。Gracenote最出名的就是它的聲音辨識技術,這套資料庫不是聘請了員工來鍵入這些龐大的專輯資料,而是開放式的,人人都可以幫助新的專輯輸入資料,長期的資料累積之下,建構成最大的線上影音資料庫。Gracenote除了在音樂方面的應用外,也廣及影視娛樂、運動節目、車用音響方面,像是Volvo車用音響也運用了Gracenote的技術,可在播放音樂時顯示專輯曲目資訊。
Gracenote於車用音響之應用 (圖出自Gracenote官網)
在談如何參與Gracenote建立音樂資訊前,先澄清兩個專業用詞:CD-Text是Sony研發,在實體CD內加上專輯文字資料的方式;數位音樂平台上傳音樂時,則是使用叫ID3 tag這種方式,將資料編寫進數位音樂檔案中。CD-Text要在製作母帶時鍵入,有些燒錄軟體亦可做這種資料輸入,它存在光碟資料裡,要用特定軟體才能讀取。當你把CD抓到連上網路的電腦中時,播放軟體自動出現的資料是別人已建立過的ID3 Tags,請注意電腦必須連上網路,程式才會連上Gracenote等音樂資料庫進行音檔比對。
以iTunes為例,當CD放入讀取不到專輯資料時,你可以在音軌上按Command+ I,顯示歌曲資訊,在欄位裡輸入歌曲的相關資料,填好後按“OK”完成,然後在整張CD曲目頁面右上角齒輪處選擇“Submit CD Track Names”,這樣你輸入的專輯資料就會上傳到Gracenote資料庫,不只是你的電腦會顯示這張CD的資料,別人的電腦讀到同張專輯時,資料也會顯現。雖然這個資料庫可集合眾人之力,不斷累積資料,但也請大家注意一下,如果是自己燒錄的光碟,非正式出版的有聲作品,輸入資料方便自己整理辨識就好,不要再上傳到Gracenote資料庫,除了增加系統負擔外,全世界也只有你會有那張光碟,不會對別人有實質幫助。
談了這麼多,當你把音樂專輯送到母帶後期錄音室處理成母帶時,到底有沒有辦法知道錄音師有沒寫ISRC及其他資料進去呢?現在的母帶錄音室做完母帶後,可以將母帶檔連同播放的小程式一起由雲端硬碟寄給客戶,客戶只要安裝完播放程式便可以聽到完整母帶音檔連同看到CD-Text等輸入資訊,這是最方便的檢查母帶成品方式。若是想知道壓片完的CD是否有加上ISRC或CD-Text,PC可使用Plextor的Plextools或Plexutilities去讀取CD片;在Mac上可利用終端機 (Go>Utilities>Terminal) 輸入指令 ”DRUTIL CDTEXT” 按enter,可以看到資料中的CD-Text;輸入指令 “DRUTIL SUBCHANNEL” 按enter,電腦會去搜出ISRC等一堆資料出來,但要花較久的時間。
謝謝您來到我的聲音研究室,希望您喜歡我的文章,請多多支持幫我按讚、分享、訂閱及追蹤。如果有聲音後製、唱片製作上的需求,也歡迎連絡我的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