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賓諾莎,是荷蘭17世紀的哲學家,上引用文出自其著作「政治論」。
在作日本政治觀察時,我常提醒自己,要儘可能試著從日本歷史、文化、派閥、權力、利益的脈絡中去理解日本政治人物在其情境下的原貌,再據以判斷其決策的走向,這樣才不會產生太大的誤判。
這次的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我們看到台灣部份媒體及網紅或名嘴,動輒用「親中」、「親台」這樣的二分法來評論日本政治人物,老實說這是會誤導了視聽受眾對台日關係的理解。
套一句某位曾在日台高層交流第一線工作過的朋友說的:「哪有親中派?親台派?只有親日派啦!」
【被疫情封印的河野太郎】
這次自民黨選舉的後半段,最精彩的莫過於向來被永田町視為異端兒的人氣王河野太郎的參戰。關於河野太郎的生平故事,請參見2020年10月16日發表的拙作『令和未來首相系列(一):河野太郎—螳臂擋車的麒麟兒』,連結如下。
選戰,有贏家,自然也有輸家。
在菅義偉前首相閃退之後,菅內閣的人氣王河野太郎緊急登板參戰總裁選舉。一時之間,黨內年輕議員們士氣大振。於公,河野太郎的參戰,勢必讓總裁選舉白熱化,一舉之間即可活化原本岌岌可危的自民黨眾議院改選的選情;於私,若是河野當選總裁,在接下來的眾議院大選中,以其口才便給及在網路上的發信力,協助大家保住席次是可以預見的。
河野太郎確定菅義偉不參戰後,隨即跟自家派閥會長麻生太郎進行會談,不料未能獲得麻生的支持。枱面上麻生太郎以自己曾經參選過四次總裁選舉的經驗來分析,認為河野太郎尚未做好參選天下人的準備;另一方面,菅義偉之所以退出,也正是因為麻生事實上已支持岸田文雄之故。
圖1:河野太郎與麻生太郎(產經新聞斎藤良雄拍攝2018年2月9日)
不過河野太郎參選的心意已定。另一位民調上的人氣王石破茂則是陷入長考;固然形勢上出現大好機會,但他若執意出馬,結果只會跟河野太郎形成分票而兩敗俱傷,加上派內也有不少人主張支持河野太郎,因此是否跟河野太郎「合流」便是石破茂的戰略考量了。
事實上,在原本菅義偉擬於9月3日提出的黨政人事改組架構裡,本來就是以河野太郎跟石破茂為兩大延命策略的支柱;因此兩股力量若是合流也具有「接續菅義偉」未完戰役的效用,所以我們看到後續小泉進次郎也加入而形成「小石河連線」及菅義偉的表態支持河野太郎。
然而,隨著野田聖子在9月17日登記前一天順利獲得20名國會議員推薦加入戰場後,這場總裁選舉,在帳面上是岸田文雄、高市早苗及野田聖子3位平成5年組(1993年初當選)圍攻河野太郎這位平成8年組(1996年初當選)的戰爭;事實上以同為平成5年組的安倍晉三介入之深來看,這一場選舉根本是『4個同期打1個後輩』的局面。
向來分析戰爭結果總是會有:「勝者,不論做了什麼都是對的;敗者,不論怎麼做,都是錯的。」這樣的詮釋。
不過,筆者仍想就自己的觀察來討論河野太郎敗戰的原因,或許跟別人的分析有相同處,也有不同處;在此跟大家分享。
既然敗選,要究責的原因自然就會多到不勝枚舉,若是要討論到戰術面那就會沒完沒了。筆者擬就『主觀戰略、及客觀背景』兩大部份進行分析;主觀戰略上的失誤就是『錯置戰場的小石河連線』,客觀背景就是『疫情的急速收攏』。先從客觀背景來分析。
#疫情意外的急速收攏
儘管在年初,菅義偉首相就訂出以「接種速度」圍堵「病毒傳播」來對抗武漢肺炎的戰略,但因6月底、7月初印度Delta病毒意外的入侵,造成日本國內感染人數爆增,並在8月底達到每日約2萬5千人的高峰,似乎顯得戰略失敗。
在菅義偉首相被逼宮最劇烈的9月1日當天感染人數仍高達2萬人;此外,在菅義偉宣布不參戰總裁選的9月3日,當天自民黨的選舉管理委員會也決定了因應武漢肺炎疫情,總裁選舉將以「線上形式」進行各種政見發表、討論、辯論會;關於戶外演講會請大家「自肅」;因為前一天的感染人數仍高達1萬8217人。
然而到了候選人登記及選戰開打的9月17日,感染人數急遽降到只有5092人;甚至投票前兩天的9月27日更低到只有1147人。
歸根究底,之所以會出現岸田文雄在8月26日宣佈參戰總裁選舉,其背後最根本的因素,就是由於即將面對今年眾議員改選的若手議員們,因充分感受到國民對疫情無法收束的不滿,而對自己連任選情的焦慮所引發的「蝴蝶效應」,在那個時候,對若手議員們而言,必須引發政變的理由:「換誰都好,只要不是菅義偉」這樣說辭的背後倒不是出於對菅義偉政權的仇恨,而是出於自己能否在眾議院改選中獲得連任的恐懼。最後,導致菅義偉首相不得不交出政權。
所以必須要理解到,在自民黨總裁改選的最初,「要支持誰」這件事是跟「誰能保我大選過關」息息相扣,唯有認識到正是在這樣「高度危機意識」之下,才能理解為什麼在9月初,自民黨內除了岸田派以外,各派系都壓不住年輕議員要求自主投票的呼聲、只能開放投票的原因。
然而,短短一個月,日本國內武漢肺炎每日感染人數從2萬5千人降到1千出頭,這證明了菅義偉前首相的『防疫戰略成功』!只是成績單晚了一個月到來,這點相信菅義偉也只能無奈命運的捉弄。
圖2:菅義偉與河野太郎 2018-12-14 日刊現代拍攝
由於疫情悄悄地收束,讓日本國民在看待自民黨總裁選舉中各候選人竭盡全力提出各種政策辯論的選舉,有了正面評價的餘裕心情;其結果是自民黨的政黨支持度上升10%左右,進一步拉大與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的差距;這也讓對選舉最為敏感的國會議員,特別是眾議員們,在看待這場總裁選舉的角度,也有了不同感受與理解;不少人放心地表示:「這樣的話,誰來當總裁都沒問題了」。
簡言之,疫情的緩和、國民不滿的降低及自民黨支持度的提高,都意謂著自民黨的選情已從「紅燈轉黃燈」,甚至還可能「開出綠燈」;這當然會讓總裁選舉中,最具關鍵性的「國會議員」們,可以不必只從「誰能保我大選過關」這個角度作決定。這是我們在看待這場選舉時,必須要理解的背後最重要的脈絡。
【錯置戰場的小石河連線】
這次河野太郎的選戰,最有名的就是在各家媒體的未來首相適合人選民調中,常居前三名的河野太郎、石破茂及小泉進次郎結盟為「小石河連線」對抗黨內保守派的陣法。
敗選之後,很多人歸究是因為跟「敵人無數」的石破茂及「自以為是」的小泉進次郎結合,所以讓不喜歡石破茂及小泉進次郎的人將選票轉移;加上選戰中河野太郎的數次失言,又得罪了某些議員,以致最後第一回來開出來的票,甚至輸給高市早苗。
不過這樣的分析,個人是覺得過於草率、似是而非。
這是選戰,選票就那麼多,就如同河野太郎說的:「當有人說要把票拿來支持你,沒有道理跟對方說,我不要」。何況也不是河野主動找石破茂合作,是石破茂陣營選擇支持河野,這還是有所不同的。小泉進次郎代表菅義偉首相的勢力,情形跟石破茂陣營也差不多。
前面也提到,對多數的議員而言,這次選舉的特點在於「跟大選相扣」,而不是對誰的喜好的問題,所以固然石破茂跟小泉進次郎有人緣問題,但這並不是造成選票轉移的主要因素,或者說,拿石破茂跟小泉進次郎的「人緣」當理由,倒不如說是因為這是一個「好的藉口」;個人認為這點是必須要加以區別的。
圖3:2018年9月17日總裁選舉時石破茂野台場的人氣盛況,地點在東京銀座(照片來源:官方臉書)
#首先,是『內政路線』及『時機問題』。
河野太郎在宣佈參選後,提出的政策主要是以國內議題為主,包括黨的改革及政策改革。例如「年金制度的改革」及作為財源的「消費稅增稅」;例如「有選擇權的夫婦別姓制度」及「支持同性戀婚姻」;曾主張接受「女系天皇」;還有「反核」等進步議題。
這些議題在在都引起自民黨內右派人士的不安,有媒體甚至報導安倍跟身邊的人說,「(河野當選的話)這樣下去黨內要變『自由派』的天下了!」
其實問題並不在這些議題本身的對錯,而是放在即將有眾議院改選的情境下,就變得相當敏感,每個議員會去評估自己選區內選民對這些議題的態度,會對自己的選情造成什麼影響,這是必須要了解的背景因素。
換句話說,如果這些議題是在去年的總裁補選中被提出來,沒有面臨選舉壓力下的黨內輿論走向將會不同。
就像同性婚姻公投的議題,在2018年台灣的選舉年讓民進黨吃足了苦頭、也造成當年民進黨的敗選;然而2019年在沒有選舉的前提下,國會通過了該法案,並沒有對隔年的總統及立委大選造成傷害。
另外,像年金問題,這本身當然值得討論;但是河野太郎在提出年金制度改革的同時,財源的解決方案是「增加消費稅」。在理論上,這樣的設計並非全然沒有道理。
但是「在大選年談增稅」,這個時機就真的太「微妙」了;更何況在武漢肺炎肆虐了2年,日本國內許多行業都倍受打擊,倒店的也不在少數;在這個背景下談「增稅」,真的是「自討苦吃」!
所以必須要指出,河野在這場選戰中所提出的諸多進步價值議題,問題不在議題本身,而是這些議題不僅在黨內是「路線問題」,在民間更是「時機問題」。
#其次,有河野太郎『失言』危機
河野太郎的口才無疑是4位參選人當中最好的,演講不僅不太看稿,抑揚頓挫帶動觀眾心緒的能力也非常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閱以下自民黨9月17日4位參選人的政見發表,各約20分鐘,河野太郎的部份在3:30~23:40之處。
當然,口才便給的人,大多也是頭腦『回轉』速度較快的人;但有時會因為「回應太快」以致關於「回答的背景資訊」未能與聽者同步,而屢屢產生彼此接收的「落差」,通常會被認為是「失言」。當然,河野太郎也不例外,常常在口才便給之後,不時有「失言」的情境。
這次選舉,最嚴重的一次失言,應該就屬他在9月21日出席在此次選舉中由新生代的福田康夫、武部新等年輕議員為主體、為了擺脫派閥大老干涉投票而產生的黨內次級團體「黨風一新之會」座談會中,在評論「近年來,政治決策中心傾斜到由首相官邸主導的『政高黨低』架構」時表示:「在國會中負責說明責任的是政府,所以若不是『政高黨低』的話,施政會有困擾」。
這本來也是就權力運作加以說明而已,偏偏他又補了幾句:「(在政策立案上)政府的副大臣、政務官的能力提昇是很重要的;(黨的)部會與其在那邊『哇啦、哇啦』的叫,若是改變作法為跟副大臣、政務官一起組成半非官方的團隊,如何呢?」
由於日本是內閣制國家,大臣大多是由參眾議員出任,因此為了培養未來大臣的能力,在黨的部份都會相應於內閣也成立對應的部會;在自民黨的黨本部「政策調查會(簡稱:政調會)」之下,共設有14個部會,包括內政、國防、外交等與政府部會相應的組織,各部會設「部會長」1 人、「部會長代理」及「副部會長」各若干名,所以每個部會的頭人人數大約在4到10人之間。
其中部會長,大多是擔任過政府「副大臣或政務官」層級的議員,約莫是「1.5軍」,也就是黨的未來「接班梯隊」層級。像是近日台灣人很熟悉的「佐藤正久」就是擔任「外交部會長」,他的資歷是曾當過防衛政務官及外務副大臣。
所以本來是要勉勵後輩共同戮力國政的話語,結果河野太郎話講太快,聽起來變成在「噍」這些1.5軍不做正事;此言一出,立刻樹敵一票人。屬於竹下派的佐藤正久立刻跳出來開駡,說河野太郎的話對那些在黨的部會裡努力政策研究的議員們「太失禮」!逼得河野太郎緊急在9月24日正式道歉,表示「『哇啦、哇啦』這樣的用語太不適切,予以收回」。
另外,也有不算失言,但被抹黑或誤導的言論,也讓河野吃了不少悶虧。
最主要的有二個,一個是關於「要不要保有對敵基地攻擊能力」的議題。以河野太郎當過防衛大臣的角度來說,這個問題他當作「專業問題」來回答;以他的防衛專業知識來說,這個「要不要保有對敵基地攻擊能力」的的陳述過於粗糙,因為彈道飛彈的移動式發射平台,並不是那麼容易破壞的,更遑論高市提出的「用EMP電磁脈衝」來阻止敵人飛彈攻擊,更是外行充內行、把事情過度簡化的描述。
然而,河野忘了,高市提出這個議題,並沒有要跟河野比賽專業知識,她只是在「表態賺選票」而已;但是河野過於認真的回應,卻形成他「『沒有贊成』要保有對敵基地攻擊能力」來保護日本的印象!
另一個類失言的事情是由日本維吾爾協會及其他13個人權團體所組成的「印度太平洋人權問題連絡協議會」發起,要求4位參選人對日本國會是否應通過決議「譴責中國對人權的侵害」?不知出於什麼緣故,在期限的9月22日前,除了河野太郎外,其他3位參選人都支持國會應通過譴責案,而「河野太郎事務所」則回覆「不回答」。於是輿論一致認為河野太郎有對中國放水之嫌。
2019年5月7日,時任日本外務大臣的河野太郎在他自己的推特上發表:「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參與WHO的大會(即WHA)。」在過去,日本通常是以不應遺漏任何「特定區域」的方式來『間接』支持台灣,但河野太郎這次的發文則不僅是他自己主動宣佈而且更直接講明就是台灣!
另外,在2019年6月12日香港發生『反送中』衝突時,河野太郎於6月15日即公開在其推特上發文,其內容如下:「作為香港的朋友,⋯⋯特別是看到很多的受傷者,令我感到份外痛心。⋯⋯我強烈希望情況能早日穩定下來,得以維護香港的自由和民主。」
2020年7月7日,中國強行制定『香港國安法』,河野太郎也以防衛大臣的身份跟美國、澳大利亞的國防部長一起發表『共同聲明』,對於中國的作為深表關切。
2020年9月9日,時任防衛大臣的河野太郎在參加美國智庫『戰略國際問題研究所(CSIS)』所舉辦的「中國是否成為日本安全保障上的威脅?」線上討論會中直言表示:「在身為外相時期,對於中國在軍事上的明顯擴張作為,不方便直接點明是個威脅,而是用『重大關切』來表達;但身為防衛大臣,我就不得不直言,這(中國)就是威脅」!
所以實在沒道理河野太郎會拒簽。9月23日產經新聞即刊登河野本人的回應,河野說該案因為在「時期上的說明沒有很清楚;但我認為(該譴責案,應在國會充論討論,並)應該通過(決議)」。然而,很多人還是在事後以他9月22日沒有簽署作為他親中的控訴。
台灣有部份被認為「親綠」的名嘴也用這個來攻擊他,我是覺得很可惜,連基本功課都沒作;甚至有人拿一張河野太郎於2019年身為外務大臣時與『跟日本有邦交國的』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的合照來攻擊他親中;而2019年正是安倍積極拉攏習近平,想要營造日中友好氛圍的時候,河野當時是安倍任命的外務大臣。所以這些名嘴要不要也評論一下:「是誰邀請習近平以『國賓』身份訪問日本?」按照他們的定義,安倍晉三的行為豈不就是「宇宙超級親中派」?國際關係複雜,真的不要「用民粹情緒」來論政!
任意將「親中」標籤貼在鄰國一位對我國友善、但言詞上沒有講出你很想聽到的「爽話」的該國未來可能的領導人身上,我真不知道這樣的行為,能稱得上是對台灣的「愛國表現」?學者基本的查證功夫,都丟到垃圾桶了?
#第三,『小石河--孤佬連線』錯置戰場
小石河連線的三人:小泉進次郎、石破茂及河野太郎,固然有著媒體的民意調查中,經常在未來首相人選中,包辦前三名;而支持他們高人氣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他們三人身為政治人物、卻能「敢言」的特質。
但在日本這個注重和諧關係的社會裡,「敢言」其實是要付出很大的「人和」代價。因為「敢言」的另一面就是容易「得罪人」,但這個國民、輿論支持他們的所在;也是部份議員同儕「不爽」他們的所在!
21世紀日本政壇最強大的「敢言人」,無疑就是人氣王「小泉純一郎」前首相了,而他的外號是「變人」,翻成中文是「怪咖」!
圖6:2018年9月24日前往替沖繩知事選舉助選的小泉進次郎(右);現場人氣旺盛(照片來源:小泉進次郎官方臉書)
所以從一方面來講,小石河連線的這三個人,在自民黨內的人際關係可以用台語的『孤佬』來形容,也就是「孤僻連線」!
其實孤佬大集合也沒有一定不好,但是要「放對戰場」!
如果這三位人氣王,兵分三路、同時在日本各地進行「野台場」的話,以9月份燒起來的總裁選舉熱鬧氣氛下,肯定到處人山人海;然後再以這樣的地方人氣反過來迫使各選區的議員不得不將「國會議員票」投給河野太郎。這才能達成「用黨員票的氣勢帶動國會議員票走向」的當初戰略設定!
然而,前文提到早在9月3日自民黨的選舉管理委員會就因為武漢肺炎疫情嚴重,總裁選舉將以「線上形式」為主,而「封印」了戶外演講會。
也許是匆促上陣,河野陣營可能沒有充份意識到「小石河連線」最適合的作戰場域是在陸戰群眾場合的『野台場』,而不是看不到人的空戰『線上場』。
於是小石河連線就像應該在原野衝鋒陷陣、對敵進行碾殺的「騎兵部隊」,卻跑到了城鎮巷道裡面去打「巷戰」;不但綁手綁腳、還被暗箭不斷,「只能防守、無從攻擊」!
而且,線上場的空戰,只能一個人上去打,而且還只能是河野太郎!
所以小石河連線的戰力就被「極小化」,想幫忙也空間有限!
日本國內武漢肺炎每日感染人數,在短短一個月內,從2萬5千人降到只有1147人,這證明了菅義偉前首相及河野太郎的的『防疫戰略、戰術成功』!然而,他們兩人卻也成了這個勝利背後的「最大祭獻禮」!
所以我認為把敗選歸在「小石河連線」是不恰當的分析,問題是出在「放錯戰場」,而不是這個組合本身。這樣才能在未來如果又有總裁選舉,同時也可以有「野台場」時,才不會誤判自己的優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