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Hot Issue】亞特蘭大勇士的戰斧之歌:美洲原住民的刻板印象和歷史悲歌

2021/10/28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1991年的世界大賽,由亞特蘭大勇士對決明尼蘇達雙城,第一戰在明尼蘇達主場Metrodome舉行。賽前,約150名抗議者在球場邊舉著標語,抗議勇士隊的隊名和其著名的「戰斧之歌」(Tomahawk Chop)加深美國社會對美洲原住民的刻板印象,傷害了少數族群權益。他們的最終訴求,是希望勇士球團改掉與美洲原住民相關的隊名,而與之關連的戰斧歌、仿印第安文化的球迷裝飾和彩繪,自然也會跟著消失。當時,勇士總裁Stan Kasten表示,抗議的聲音他們都聽到了,但眼下最重要的是讓球員能夠專注在球場上、拿下這次的世界大賽,待季後賽結束,會認真考慮更改隊名的問題。
圖片授權來源:達志影像
這年的世界大賽鏖戰七場,最後由雙城隊拿下冠軍。然而事過境遷,勇士隊依然是勇士隊,戰斧歌也依然是亞特蘭大球迷文化的招牌之一。轉眼28年過去,在2019年的季後賽國聯分區賽,勇士主場迎戰聖路易紅雀,紅雀隊投手Ryan Helsley因其身份是奧克拉荷馬州原住民部落切羅基國(Cherokee Nation)一員,他明確表達對勇士球迷的加油方式很感冒:
「我認為這是對原住民或切羅基人的錯誤呈現,把他們描繪成住在洞穴的原始人之類,沒有什麼智力的樣子。這是對原住民的誤解,貶低我們身為人的價值。」
針對Helsley發言,勇士隊這次做了還算正面的回應,決定不再放音樂鼓動球迷做出揮砍斧頭的動作,也不再發放海綿斧頭給觀眾助威。然而,今年道奇與勇士的國聯冠軍賽,戰斧之歌再次大剌剌地在勇士主場高唱,即使少了道具海綿斧頭,轉播單位TBS仍毫不避諱地把幾萬人一起揮砍空氣斧頭的畫面呈現在電視機前面。美洲原住民多年的抗議,甚至Helsley兩年前的發言,勇士球團和大聯盟真的在意嗎?
在美國和加拿大,許多運動隊伍使用美洲原住民的文化元素當作隊名、標誌或吉祥物有其歷史淵源。台灣球迷最熟悉的例子除了勇士,應是即將在明年改名為守護者的克里夫蘭印地安人隊,和其退役吉祥物哇呼酋長(Chief Wahoo)。在職業美式足球NFL,也有去年才改名的華盛頓足球隊(Washington Football Team,原名為Washington Redskins)和堪薩斯酋長隊,至於大學、高中球隊,這樣的例子更曾經多不勝數。其由來,和早期歐洲殖民者對印地安人的「想像」與刻板印象有關,同時反映了主流美國社會至今仍對美洲原住民欠缺認識與了解。
早期的歐洲殖民者,對印地安人文化和社會,大致上僅有幾種扁平、狹隘的想像,較正面的如「勇猛的戰士」、和大自然和諧共處的「高貴野蠻人」(noble savage),而負面的則有殘暴、智商低下、不文明等種種標籤,而這些刻板印象即使經過許多年,仍然存在於美國主流社會,甚至經過好萊塢電影等大眾傳媒反覆重現、強化這些既定形象。勇士隊的戰斧之歌和揮砍斧頭的手勢,儘管是根基於較「正面」的原住民戰士形象,但正如Helsley的批評,僅是加深一般美國人對美洲原住民的誤解,甚至也傷害了美洲原住民。
1991年世界大賽,戴著仿美洲原住民頭飾、揮砍斧頭的亞特蘭大勇士球迷(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已有研究指出,當美洲原住民兒童接觸到主流文化重現的種族刻板印象,很可能自我內化這些偏見,進而造成自尊心下降,導致日後成就降低的後果。而對主流社會來說,原住民隊名和吉祥物也讓接觸者產生各種種族偏見和想像,因此即使這些吉祥物和名稱是基於正面的種族刻板印象,仍然對整個社會造成傷害。
如果深究運動隊伍使用吉祥物的歷史脈絡,和現今美國的種族關係,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印地安人」和「勇士」這樣的名稱不僅僅是不合時宜。回顧二十世紀初,當運動隊伍開始出現、使用原住民文化元素當作吉祥物或隊名時,當時的美國仍是一個白人優越主義的社會。對絕大多數歐裔美國人來說,美洲原住民、黑人、亞洲人,都是較下等的人種,因此用這些較次等的人和文化來當作「吉祥物」,是很流行的做法。
例如二十世紀初的芝加哥白長襪隊(小熊隊前身),就有一個黑人球童兼吉祥物,名為Clarence Duvall。Duvall原是雜耍藝人,他的長相被認為奇特滑稽,球員認為,當戰況危急時,只要摸一摸Duvall毛茸茸的頭髮,球隊就會有好運。除此之外,印地安人(甚至亞洲人、夏威夷人、菲律賓人等等「稀奇人種」)的圖像也常被用於各式商品的商標。
很顯然,這些種族主義的產物早已不見容於現今美國社會。美洲原住民及其文化在美國歷史早期受到歐洲殖民者的迫害和壓迫,即使在當代美國,他們仍然是人數最少、聲音最小,也是最弱勢的族群。多年來的改名訴求,僅僅是找回美洲原住民基本尊嚴和平等的一小步。當克里夫蘭印地安人和華府的美式足球隊終於做出遲來的改名決定後,亞特蘭大勇士隊的戰斧之歌隨著球隊在季後賽打出佳績,仍然公開隨著全國電視轉播傳送到全世界。只能說,對美洲原住民來說,尋求族群平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作者簡介】 丹尼爾,美國馬里蘭州陶森大學運動社會學專任講師,研究興趣包括運動中的種族、族裔與性別,喜歡從大聯盟看美國文化與歷史。常出沒巴爾的摩金鶯球場。
※全新推出【2021大谷翔平無摺痕海報訂閱方案】!想訂閱支持《MLB星系》的讀者們歡迎參考,方案說明點此連結訂閱方案在這
2.9K會員
633內容數
由著名雜誌刊物《美國職棒雜誌》前編輯群共同經營,透過社群運作與運動書寫傳遞對MLB美國職棒大聯盟的熱情,囊括賽事、人物、趨勢、考古、科學、文化等面向的討論與寫作,以共享、交流大聯盟棒球的各種樂趣。是一個入門進階兩相宜,有專業有歡笑、有感動有淚水的優質棒球文字聚落。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