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懂雪球跟跑道才是理財的重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綠角大寫了一篇文章談論年輕人【理財的重點】是什麼,大叔其實蠻有感的,雖然我已經是大叔了。
大叔目前在職場工作超過二十年了,期間只換過一次工作,兩間公司的工作內容是差不多的。大約在五、六年前吧,應該是一位投資前輩高森所推薦的理財書,大叔閱讀了這本【富足人生(再版書名:跟錢好好相處):讀後心得】。
這本書的大部份章節並非教導如何使用投資工具,全書只有第九章有大略提到指數型基金。這本書讓大叔最感到驚喜的反而是第一章:【第一步驟、與過去握手言和:探討自己與金錢的關係】。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大叔開啟了Excel開始了這樣的紀錄。
上圖是大叔從1999年開始工作直到2021年的薪資成長紀錄。【藍色長條圖】是每一年的調薪率,【橙色線】則是這二十年來的累績薪資成長率。
大叔的起薪並不高,但是在工作的前十年幾乎年年都有5%~20%的調薪,後十年則進入穩定成長的階段,維持每年在4%左右的調薪率。
這樣逐年累加的結果是,大叔目前的薪資大約是剛入職場時的350%成長率。未來還會不會持續成長大叔也不敢肯定。但是有一件事是100%肯定,在這過去十幾年內,大叔已經利用這樣的人力資本逐漸開創出另一個資本。
指數化投資的財務資本已經在幫大叔年年加薪了,大叔的工作雪球至少還能滾上十年,而大叔的投資雪球肯定可以滾上幾十年。
如果說人生就像是一顆雪球,那麼最重要的事就是找到一顆夠濕的雪球和一條夠長的跑道,接著,就讓它慢慢地滾下去吧。
不要老是把這句話連想到【投資理財】,誰說【工作】這條路不是跑道呢?何況我們還經常稱呼換工作為【換跑道】呢?
如果你能找到一個夠長的工作跑道,而你自然也可以是那個雪球。你的人力資本收入絲毫不會比你的投資收入差。而且這筆收益的穩定度高,採用月配息方式,這其實是一個非常棒的高收益債券,而且你不會倒閉你自己。
至於工作雪球跟跑道要怎麼構建呢?大叔不是經常說了嗎?【被動指數投資,主動經營人生】,大叔已經多次跟你介紹【指數化投資跑道】,接下來你有更多的時間去運營你的另一條【樂活工作跑道】,或是跟大叔一樣的【酸活工作跑道】,只要你能運營好你的工作跑道,你不用等到退休之後才開始樂活的。
你可以從現在開始進行,或是繼續觀望。但是時間是不等人的。
avatar-img
590會員
285內容數
我是FC大叔,一個滿滿指數化投資魂加上資產配置骨的中年職場打工蟻,大叔只賣笑不賣身,大叔不彎腰撿肥皂$,大叔沒有財務自由,大叔只有言論自由!大叔不是裝瘋賣傻,大叔這是幽默好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C的碎碎念 的其他內容
你知道嗎?其實投資很像射飛鏢。 你可以練好你的技術,再去挑戰紅心。享受投資過程的快感與榮譽感。 你也可以選對你的靶。再去挑戰紅心。享受人生過程的快感與榮譽感。 這張圖是開玩笑嗎?不是喔,這是實話。 最近有無腦的投資達人竟然說:指數化投資只在美國股市有用,但是沒人說在台灣股市可以用。也不能怪他們,因
這運動競賽啊,人人有機會個個沒把握,但是大叔覺得用輸家遊戲來勸主動投資人放棄,應該沒什麼用。該怎麼說呢? 假設今天你的孩子有資格參加某項運動比賽,以你對此賽事強度的瞭解,事先評估出這孩子的實力明顯在32強之外,有機會贏的獎盃的機率遠小於百分之三,你該怎麼鼓勵他呢? 「孩子,你去參加這場是輸家遊戲,所
安心最重要?但是『未來的你』能不能安心? 剛剛看了一篇分析主動投資與指數化投資的優劣,不能換個新說法嗎?文章結尾又是那種老掉牙的結論: 能讓投資人安心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大叔看完後就想笑,讓『現在的你』心安有什麼意義嗎?重點不是讓『未來的你』能心安才重要吧。 新出道的投資網紅要加點油了,都過了那麼
今天又看到的主動投資網紅達人,用這些老吊牙的話來批論指數化投資: 指數化投資 是甘於市場報酬是不求進步! 指數化投資 沒辦法掌握自己的投資內容! 指數化投資 不能增進投資能力! 要討論這些異世界的想法前,先問問大家有聽過80/20 法則吧?80/20的法則認為:原因和結果、投入和產出、努力和報酬之間
如果今天股市大跌,我"不會"做的七件事 一、我"不會"先看看自己的財務狀況 因為大叔每個月都會做一次資產記錄,充份了解目前的資產情況,大叔不需要等到大跌才去看財務狀況。而且太久沒去看資產狀況的人,不看還好,通常一看就會砍在阿呆谷。 二、我"不會"關掉股市,重溫經典 大叔喜歡用自虐來訓練意志,當股市
如果你今年60歲了,大叔當然會建議你資產配置中的債券比重要必須拉高,避免股票的波動性較大,造成提領期歸零的風險拉高。 但是大叔不會建議一個30歲的年輕人為了安心也要如此。更不會為了一時的股價波動煩心,而建議他們要根據KD指標買進賣出。 畢竟年輕人有的是時間可以繼續投資,而且靠人力資本賺到的資金還能
你知道嗎?其實投資很像射飛鏢。 你可以練好你的技術,再去挑戰紅心。享受投資過程的快感與榮譽感。 你也可以選對你的靶。再去挑戰紅心。享受人生過程的快感與榮譽感。 這張圖是開玩笑嗎?不是喔,這是實話。 最近有無腦的投資達人竟然說:指數化投資只在美國股市有用,但是沒人說在台灣股市可以用。也不能怪他們,因
這運動競賽啊,人人有機會個個沒把握,但是大叔覺得用輸家遊戲來勸主動投資人放棄,應該沒什麼用。該怎麼說呢? 假設今天你的孩子有資格參加某項運動比賽,以你對此賽事強度的瞭解,事先評估出這孩子的實力明顯在32強之外,有機會贏的獎盃的機率遠小於百分之三,你該怎麼鼓勵他呢? 「孩子,你去參加這場是輸家遊戲,所
安心最重要?但是『未來的你』能不能安心? 剛剛看了一篇分析主動投資與指數化投資的優劣,不能換個新說法嗎?文章結尾又是那種老掉牙的結論: 能讓投資人安心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大叔看完後就想笑,讓『現在的你』心安有什麼意義嗎?重點不是讓『未來的你』能心安才重要吧。 新出道的投資網紅要加點油了,都過了那麼
今天又看到的主動投資網紅達人,用這些老吊牙的話來批論指數化投資: 指數化投資 是甘於市場報酬是不求進步! 指數化投資 沒辦法掌握自己的投資內容! 指數化投資 不能增進投資能力! 要討論這些異世界的想法前,先問問大家有聽過80/20 法則吧?80/20的法則認為:原因和結果、投入和產出、努力和報酬之間
如果今天股市大跌,我"不會"做的七件事 一、我"不會"先看看自己的財務狀況 因為大叔每個月都會做一次資產記錄,充份了解目前的資產情況,大叔不需要等到大跌才去看財務狀況。而且太久沒去看資產狀況的人,不看還好,通常一看就會砍在阿呆谷。 二、我"不會"關掉股市,重溫經典 大叔喜歡用自虐來訓練意志,當股市
如果你今年60歲了,大叔當然會建議你資產配置中的債券比重要必須拉高,避免股票的波動性較大,造成提領期歸零的風險拉高。 但是大叔不會建議一個30歲的年輕人為了安心也要如此。更不會為了一時的股價波動煩心,而建議他們要根據KD指標買進賣出。 畢竟年輕人有的是時間可以繼續投資,而且靠人力資本賺到的資金還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退休,不為錢工作,一直是大叔的人生目標之一。相關的書籍與課程,大叔都很有興趣。去年恰好搜尋到投資達人,綠角,有開一堂退休資產管理課程。一日課程,專車前往南台灣學習。 綠角,在美股投資領域,名氣響亮。 口條平順,但是真的是平舖直述,整場沒什麼笑點,某些時候還略顯無聊。加上有一點點的口音,音量又
Thumbnail
開始工作到100年左右,我那幾年都有鎖定羅伯特清崎的書,時至今日,先回顧以前的筆記: 金錢世界的成績單-財務報表 所有的選擇都需要-時間、金錢、計畫 注意力擺在SELL(泛指銷售能力與賣出), not BUY E、S、B、I be-do-have 戰鬥不是沒有風險,沒準備好才有風險
為什麼要學總體經濟? 當我2020年開始投資的時候,因為當時剛離職,很想找點事情做也想有些收入。我看爸爸投資很多年了,心想,我就跟著他投資應該就沒問題了吧。 我爸的確給了我許多他的股票名單,一開始或許也賺了一些些錢。但因為買了以後不知道為何而買,也不知道何時要加碼何時要賣出,最後在2020年這個
從研究所開始,聽教授一直在教學生複利的重要性,接觸的書籍也時常給出許多假設的案例,例如: 小明從18歲開始每年存 XXX元,複利計算 XX年後,投資後的總金額讓小明睡覺做夢也會笑! 所以從提姆兒子出生後,在2021時幫他使用元大的證卷戶開始存股。 回想起來,當初幫他在元大辦證卷戶時,速度比想像中的
Thumbnail
在讀「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前, 我的財商只停留在, 要好好工作、存錢、買房、還貸款、退休, 最後就能順利過上終老的一生。 本以為從小到大所接受到的觀念是正確無誤的, 卻因為這本書大大翻轉我的思維, 也是靠書中富爸爸的智慧及祕密, 此刻才能用正確的觀念來打理自己的金錢。
話說這10年, 一開始也沒多正經存錢, 只是買些股票領股息, 偶爾飆上去, 就賣掉, 有小却幸去吃大餐或出國旅遊。 但存著存著發現樂趣, 原來, 錢的績效遠遠大於我這個人, 而且不用努力就是耐心的等待, 為了培養這份耐性, 我開始重拾書本, 因為我也有跟大家一樣的困擾, 就是看不懂那些有如天書的K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退休,不為錢工作,一直是大叔的人生目標之一。相關的書籍與課程,大叔都很有興趣。去年恰好搜尋到投資達人,綠角,有開一堂退休資產管理課程。一日課程,專車前往南台灣學習。 綠角,在美股投資領域,名氣響亮。 口條平順,但是真的是平舖直述,整場沒什麼笑點,某些時候還略顯無聊。加上有一點點的口音,音量又
Thumbnail
開始工作到100年左右,我那幾年都有鎖定羅伯特清崎的書,時至今日,先回顧以前的筆記: 金錢世界的成績單-財務報表 所有的選擇都需要-時間、金錢、計畫 注意力擺在SELL(泛指銷售能力與賣出), not BUY E、S、B、I be-do-have 戰鬥不是沒有風險,沒準備好才有風險
為什麼要學總體經濟? 當我2020年開始投資的時候,因為當時剛離職,很想找點事情做也想有些收入。我看爸爸投資很多年了,心想,我就跟著他投資應該就沒問題了吧。 我爸的確給了我許多他的股票名單,一開始或許也賺了一些些錢。但因為買了以後不知道為何而買,也不知道何時要加碼何時要賣出,最後在2020年這個
從研究所開始,聽教授一直在教學生複利的重要性,接觸的書籍也時常給出許多假設的案例,例如: 小明從18歲開始每年存 XXX元,複利計算 XX年後,投資後的總金額讓小明睡覺做夢也會笑! 所以從提姆兒子出生後,在2021時幫他使用元大的證卷戶開始存股。 回想起來,當初幫他在元大辦證卷戶時,速度比想像中的
Thumbnail
在讀「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前, 我的財商只停留在, 要好好工作、存錢、買房、還貸款、退休, 最後就能順利過上終老的一生。 本以為從小到大所接受到的觀念是正確無誤的, 卻因為這本書大大翻轉我的思維, 也是靠書中富爸爸的智慧及祕密, 此刻才能用正確的觀念來打理自己的金錢。
話說這10年, 一開始也沒多正經存錢, 只是買些股票領股息, 偶爾飆上去, 就賣掉, 有小却幸去吃大餐或出國旅遊。 但存著存著發現樂趣, 原來, 錢的績效遠遠大於我這個人, 而且不用努力就是耐心的等待, 為了培養這份耐性, 我開始重拾書本, 因為我也有跟大家一樣的困擾, 就是看不懂那些有如天書的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