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聽快充站4|聽力科技流言終結者|FM系統操作指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陣子在將阻礙化為烏有這一篇談到單側聽損學生所遭遇到的困難,
我想這種狀況會一直發生,就是大家對這樣子的事情還不夠了解。

單側聽損-上天給的禮物這篇我寫的真實故事中,
這位小女孩原本是單側聽損,
後來腦瘤的關係變成雙耳聽損,
可是她沒有放棄自己,
依舊在音樂這條路上努力著。

我想不止上一段的小女孩,
許多單側聽損的許多孩童也是如此默默努力著,
要說小朋友什麼都不懂那也不見得,
有時候孩子們只是不知道該如何表達,
心裡卻很清楚周遭跟自己的不一樣。

單側聽損在我倡議的路上,認識了很多很多人,
很多單側聽損兒童的父母,為了孩子四處奔波。
但提出來的問題一直沒被正視,
原因很簡單,因為衛福部沒有準確的統計單側聽損的人數,
我所提出來的都被視為個案看待,
衛福部當場告訴我可以請相關的組織團體協助調查,
也就是說根本沒有資料數據去進行改善。
下面這個是衛福部的正式回應:
*有關大規模調查台灣單側聽損者之需求,建議可由團體自行調查。

raw-image
raw-image

那時候我在衛福部裡被重擊了一次,
看到這則公告心靈又被重擊了一次,
那時候我的心裡就是想說對不起我這個提案人沒辦法了......
我只能幫忙拚到教育部出來回應,
沒有力量可以調查也無法解說太詳細的聽力專業,
實在無力繼續下一個步驟,
我能爭取的就到這邊了。

很高興幾年後聽力公主出現了,
她解答了聽力輔具的相關問題,
讓這一部分詳細被解答,
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支影片。


下面這段出自於:單聽快充站4|聽力科技流言終結者|FM系統操作指南

單側聽損的助聽科技
非常多元 #助聽器#人工電子耳、遠距麥克風、聆聽輔具
需要經過專家的詳細評估 和 #密集追蹤觀察

經過一些工作坊
我們發現老師對於助聽科技
有非常多疑問和迷思

今天跟大家聊聊
單側聽損的助聽科技
助聽科技的流言終結者
FM系統的操作方法和必知秘訣:
開機、配對、靜音、充電、小組討論、正確配戴、語音測試
Roger Touchscreen Mic, Roger Focus 示範
----------------------------------------------------------------------------
本企劃由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獎助110年度單側聽損協會團體辦理 https://www.hearingaction.com/UHL.html
#講義審查製作中 各縣市單聽FM系統 #申請窗口聯絡方式在講義中 十一月會上線 大家可以訂閱追蹤我們的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留意上線公告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earingActio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HearingAction/
合作請洽: info@hearingaction.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ank的沙龍
36會員
234內容數
我的初衷一直都很簡單...... 單側聽損的人其實比想像中多很多, 但不是每個人都敢說出來都敢面對, 也不知道從何得到協助, 所以我站出來,就是想幫助大家回到生活的軌道上, 不求太多,只求大家都可以好好的生活, 能夠安定下來有份工作就夠了。
Hank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2/13
仰望著同一片藍天 前幾天有兩位聽障人士來店裡買東西,雖然她們主要都打手語,但還是有稍微用簡單的口語溝通。 可能我是聽障的關係,她們走後,同事跑來跟我討論。 「剛那兩位好像不會說話?」 「不會說話?怎麼說?」 「我看她們都打手語啊!」 「這樣說不對,聽障不等於不會說話......」
Thumbnail
2024/02/13
仰望著同一片藍天 前幾天有兩位聽障人士來店裡買東西,雖然她們主要都打手語,但還是有稍微用簡單的口語溝通。 可能我是聽障的關係,她們走後,同事跑來跟我討論。 「剛那兩位好像不會說話?」 「不會說話?怎麼說?」 「我看她們都打手語啊!」 「這樣說不對,聽障不等於不會說話......」
Thumbnail
2024/02/13
依據我所知道的許多聽損兒案例,成長路上總是充滿各種艱辛與挑戰,不得不說這社會挺殘酷的,可以說對聽損並不是很友善......
Thumbnail
2024/02/13
依據我所知道的許多聽損兒案例,成長路上總是充滿各種艱辛與挑戰,不得不說這社會挺殘酷的,可以說對聽損並不是很友善......
Thumbnail
2023/05/20
022年11月, 我們開始一場所有人的聽力行動,「聽覺友善,我願意」 依循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3) 健康與福祉與目標 (10) 減少不平等,希望透過這場聽力行動,邀請社會上有影響力的創作者和公眾人物,體驗微聽損的日常或針對聽力困難進行創作,讓更多人同理聽力困難者,促進聽覺友善台灣。
Thumbnail
2023/05/20
022年11月, 我們開始一場所有人的聽力行動,「聽覺友善,我願意」 依循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3) 健康與福祉與目標 (10) 減少不平等,希望透過這場聽力行動,邀請社會上有影響力的創作者和公眾人物,體驗微聽損的日常或針對聽力困難進行創作,讓更多人同理聽力困難者,促進聽覺友善台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提高日語聽力的三個問題及解決方法,包括耳朵不習慣、不太會使用助詞和連詞、使用太多流行語。提供了具體的解決方案和建議。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提高日語聽力的三個問題及解決方法,包括耳朵不習慣、不太會使用助詞和連詞、使用太多流行語。提供了具體的解決方案和建議。
Thumbnail
此篇文章好像在講「失智症的成因之一」是「聽力受損」,這部分是我第一次聽到的資訊,但也充滿困惑,例如你摘要的重要資訊寫到:「大腦便會進行代償作用,將負責思維和記憶區塊所需的資源移轉用來處理這些模糊的音訊,而導致前述二項高階的認知功能受到影響,進而增加失智的風險。」這段文字讓我驚訝!
Thumbnail
此篇文章好像在講「失智症的成因之一」是「聽力受損」,這部分是我第一次聽到的資訊,但也充滿困惑,例如你摘要的重要資訊寫到:「大腦便會進行代償作用,將負責思維和記憶區塊所需的資源移轉用來處理這些模糊的音訊,而導致前述二項高階的認知功能受到影響,進而增加失智的風險。」這段文字讓我驚訝!
Thumbnail
關於聽障生,你認識多少? 你知道他們聽不清楚還是聽不見? 你知道配戴輔具可能降低生活上的難度嗎? 跟其他孩子相較,故事裡的聽障生張家龍立足於校園生活需要具備的勇氣遠比常兒還多,幸好遇到良師願意同理他的角度彎下腰傾聽,善用班級經營對話技巧讓常兒進一步認識《跟你我不一樣的聽障兒》。
Thumbnail
關於聽障生,你認識多少? 你知道他們聽不清楚還是聽不見? 你知道配戴輔具可能降低生活上的難度嗎? 跟其他孩子相較,故事裡的聽障生張家龍立足於校園生活需要具備的勇氣遠比常兒還多,幸好遇到良師願意同理他的角度彎下腰傾聽,善用班級經營對話技巧讓常兒進一步認識《跟你我不一樣的聽障兒》。
Thumbnail
助聽器補助是政府為了幫助聽損者減輕購買助聽器經濟的負擔而推出的福利計劃。然而,即使有補助計劃,很多人仍不清楚如何申請。本文將深入探討2024年助聽器補助辦法,從取得身心障礙證明到填寫申請表格,再到領取補助款,為您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讓您順利獲得補助金。
Thumbnail
助聽器補助是政府為了幫助聽損者減輕購買助聽器經濟的負擔而推出的福利計劃。然而,即使有補助計劃,很多人仍不清楚如何申請。本文將深入探討2024年助聽器補助辦法,從取得身心障礙證明到填寫申請表格,再到領取補助款,為您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讓您順利獲得補助金。
Thumbnail
豆比學習手語三年來,初期與聾人交流常感疲憊,因手語不流利且文字理解力有困難。
Thumbnail
豆比學習手語三年來,初期與聾人交流常感疲憊,因手語不流利且文字理解力有困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