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伯‧曼克夫(Bob Mankoff)是美國著名雜誌《紐約客》(The New Yorker)的插晝編輯。要成為《紐約客》的插畫編輯絕非易事。把《紐約客》想像成日本的知名漫畫週刊《Jump》,想要在上面看到自己的作品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成為插畫編輯之前,曼克夫也曾投稿到《紐約客》,但沒有獲採用。
曼克夫從1974年開始投畫稿到《紐約客》,一直投到1977年,期間沒有投稿插畫獲刊登。他總共投稿了大約兩千次,全都落空。1977年6月20日對曼克夫是值得紀念的一天,他的插畫終於第一次出現在《紐約客》上。次年,《紐約客》買了曼克夫的13幅插畫,隔一年買了25幅,再一年又買了27幅,到1981年,《紐約客》問曼克夫願不願意成為《紐約客》的特約插畫家,曼克夫點頭了。
曼克夫第一張被《紐約克》採用的插畫
鮑伯・曼克夫,《紐克客》,1977年代6月20日,The New Yorker Collection/ The Cartoon Bank
圖源:摘自書籍內頁
曼克夫被拒絕兩千次,仍繼續畫插畫,可見他熱愛插畫。「熱愛是創作的動力」從曼克夫身上得以證明。曼克夫不只自己畫,他會思考自己的畫為什麽被拒絕。他研究了刊登在《紐約客》的插畫,發現畫技非極重要的因素,再細察,他發現《紐約客》的插畫能引發讀者思考,畫家都有個人風格。於是循這兩個方向精進自己的畫功,最後選用了「點描法」。
這段文字說來簡短,曼克夫可用了差不多3年才達到目標,期間沒有停下來。3年畫兩千幅插畫,換算起來,差不多要每天畫兩幅,光是毅力就很值得人佩服。而且多次被拒絕,仍然繼續投稿,這不怕被拒絕的心態也很厲害。換成其他人,可能被拒絕不夠十次就想放棄了,更遑論百次甚至千次。
曼克夫認為「畫插畫就人生,十之八九皆不如意。」但他在不如意之時能堅持下來,屢敗屢戰。
看曼克夫的故事,可以學到三樣東西。
第一,喜歡是持續做下去的動力源,在作品得到欣賞之前,自己得先喜歡一直做。就算被別人拒絕,還是會繼續做下去。
第二,不只要做,還要持續思考。曼克夫沒有把自己困在自己的世界裡,他打開自己的眼界,研究別人的作品,摸索出下筆方向與個人風格。不論是哪一種技能,多看別人的作品,尤其是好作品,能從中獲益。
最後,如果單純被拒絕外,沒有其他後果,那就一直做吧。現在比以前了多發佈作品的渠道,特別是網絡,各個平台上可以發佈自己的作品。沒有很多人看也沒所謂,自己一直發佈,一直改進,說不定有一天,就會有更多的注意到你的作品。
《恆毅力》封面
圖源:http://moo.im/a/efpvRW
透過上連結購買電子書,支持我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