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六月投資備忘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投資有時首要看重的不是技術
疫苗的爭議鬧得沸沸揚揚,市場對於疫苗的討論不外乎技術、戰略物資的儲備、政府政策等,但政策的合理性、技術的優劣有更多專業人士的意見遠比我們的看法更具意義,我們只能夠提供投資上的建議。
回到投資疫苗股,疫苗產業的艱困事實上可從財報看出端倪,圖中為台灣最大流感疫苗供應商的財報,營收季度的波動非常大,出貨旺季為每年的下半年,這跟疫苗的特性具高度相關。
第一、流行病有流行季節,例如流感高峰期約11月至隔年3月;腸病毒高峰期為3月至11月。
第二、流感疫苗保護期約略7-8個月,且每年的病毒株不一樣。上述這兩點造成流感疫苗施打通常會在10月開始至隔年2月,為的就是讓流行期時有最佳的保護效果。
第三、疫苗保存期限很短,若沒在保存期限內施打完成,無法再利用,因此第二點與第三點讓廠商無法大量預先生產。
第四、疫苗廠的資本支出很大,單單1億劑的無菌充填需要超過10億元,新冠疫苗開發費用至少5億元以上。基於第三點與第四點,疫苗廠為了因應新的流行病或旺季需求,通常需擴充更大的產能,而投入更多的資本,這也使得淡季會有更巨額的虧損,這在圖中即可看出,淡季時的營業利益虧損還超越旺季時的獲利。
公司光有題材是不足以構成買進決策的
總結上述,站在投資角度來探討疫苗股,投資人更應該從疫苗廠如何弭平淡旺季的角度出發。不管是將既有產品賣去不同地區、發展不同產品,或是找其它充填代工單等,最終目的都是讓淡季產能利用率提高,確保疫苗廠能有穩定的獲利。而投資人若用這角度去看一家疫苗廠,那主要觀察指標就會設定在如何改善淡旺季的問題,而技術、政策、新冠疫苗等就屬次要指標,但投資人往往會將題材與投資混為一談,只是憑感覺認為有題材,便一股腦兒、一窩蜂地下單買進,卻未深入了解產業特性,運氣好當然有大筆獲利,運氣不好也可能產生巨額虧損,而這是我們最不願見到投資人發生的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8會員
120內容數
時間投顧的基本資料,讓對我們有興趣的朋友,能夠更快了解我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時間投顧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葛拉漢與巴菲特的啟蒙者,也是改變世界的經濟學家凱因斯曾指出:交易成本低,會鼓勵業餘投資者入行,而他們對目標產業的實際或未來情勢沒什麼知識。當缺乏對產業的基本知識,會加重了股市的變化無常,碰到新消息時會反應過當(不管是暴漲還是暴跌)。
陳時中一句「校正回歸」瞬時引爆國內話題。一時間「掀牌」、「蓋牌」等政治口水湮沒了新聞版面。我們不是政治評論家,也不是流行病學專家,對「確診人數」在政治角力、公共衛生所隱含的意義,自然不敢妄議。但會後記者提問 ,「校正回歸」確診人數,是否怕影響股市?,
台灣終究還是與國際接軌… 隨著疫情的「失控」,想必不少投資人不安的情緖也隨著確診人數而飆升!過去我們就曾經說,巴菲特這句名言:別人恐懼時,你要貪婪;別人貪婪時,你要恐懼,常常只淪於案頭的精神標語,實務上常見的情況是:帶著貪婪而來,乘著恐懼而去!近期台股的恐慌殺盤,正是投資人的行為,
在低利率與溫和通膨的金融趨勢下,傳統大眾熟知的銀行定存金融產品,已無法達成穩定累績財富,為退休生活所需資金做準備的目的。尋找其他金融工具來投資理財,就變成現代人生涯規劃中無可迴避的課題。
「我想學投資,該讀什麼書好呢?」這種問題,在學習投資這條路上,既是捫心自問的省思,常常也是別人會諮詢的問題。不知有多少讀者會像筆者一樣,初始會「天真」地以為,從學生時期,商學教育裡的投資學、會計學、經濟學入手就可獲得投資這門學問的全部智慧。累積股市實戰經驗後,漸漸體會到學院與實務的差別。
Photo by Jared Rice on Unsplash 過去兩個月月報中提到風險具有隱藏性。面對這個風險難題,我們上期提到二種由外顯的現象,讓投資者判斷風險高低的方法;本期從另一構面,風險是一種主觀概念所引申出來的風險態度(risk attitude),則是由內在自我修練來應對風險的方法
葛拉漢與巴菲特的啟蒙者,也是改變世界的經濟學家凱因斯曾指出:交易成本低,會鼓勵業餘投資者入行,而他們對目標產業的實際或未來情勢沒什麼知識。當缺乏對產業的基本知識,會加重了股市的變化無常,碰到新消息時會反應過當(不管是暴漲還是暴跌)。
陳時中一句「校正回歸」瞬時引爆國內話題。一時間「掀牌」、「蓋牌」等政治口水湮沒了新聞版面。我們不是政治評論家,也不是流行病學專家,對「確診人數」在政治角力、公共衛生所隱含的意義,自然不敢妄議。但會後記者提問 ,「校正回歸」確診人數,是否怕影響股市?,
台灣終究還是與國際接軌… 隨著疫情的「失控」,想必不少投資人不安的情緖也隨著確診人數而飆升!過去我們就曾經說,巴菲特這句名言:別人恐懼時,你要貪婪;別人貪婪時,你要恐懼,常常只淪於案頭的精神標語,實務上常見的情況是:帶著貪婪而來,乘著恐懼而去!近期台股的恐慌殺盤,正是投資人的行為,
在低利率與溫和通膨的金融趨勢下,傳統大眾熟知的銀行定存金融產品,已無法達成穩定累績財富,為退休生活所需資金做準備的目的。尋找其他金融工具來投資理財,就變成現代人生涯規劃中無可迴避的課題。
「我想學投資,該讀什麼書好呢?」這種問題,在學習投資這條路上,既是捫心自問的省思,常常也是別人會諮詢的問題。不知有多少讀者會像筆者一樣,初始會「天真」地以為,從學生時期,商學教育裡的投資學、會計學、經濟學入手就可獲得投資這門學問的全部智慧。累積股市實戰經驗後,漸漸體會到學院與實務的差別。
Photo by Jared Rice on Unsplash 過去兩個月月報中提到風險具有隱藏性。面對這個風險難題,我們上期提到二種由外顯的現象,讓投資者判斷風險高低的方法;本期從另一構面,風險是一種主觀概念所引申出來的風險態度(risk attitude),則是由內在自我修練來應對風險的方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分享在股癌 Podcast 中獲得的投資見解,探討當前籌碼分析的誤區。儘管市場競爭加劇,籌碼分析的有效性下降,但仍有方法能提高預測準確性。特別關注任天堂與輝達的未來展望,包括遊戲機市場的成長潛力及AI市場的挑戰與機會。透過真實的旅行經歷,鼓勵讀者保持樂觀心態,並對他們的努力給予認同。
Thumbnail
分析了當前投資市場現況,聚焦於DDR3缺貨漲價、MCU題材、任天堂概念股及穩懋半導體的投資機會。此外,提供了在主流股未現時如何有效配置資金的投資策略建議,適合關注二三線題材股的投資者參考。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第一、賺到一根漲停板就跑了,其實漲停板的股票往往都是主力偷偷藏貨,怎麼可能才讓利潤鎖住在10%? 我以前在遭遇武漢肺炎第一現場就知道口罩要大缺貨了,逢低接了好多張口罩股,賺了65%出場。所以說,當有一根漲停板出現,而且沒有被撬開,你已就抱穩就對了。 第二、看投顧猜燈謎,拜託,全世界的投顧都一樣爛,
Thumbnail
好的投資策略需搭配個人不同的屬性,舉例而言:如果你是分析型的高風險承受者,較適合投資市值型ETF,相對的,如果不擅長市場分析,且相對的規避風險,適合的投資工具便是高股息ETF,這兩派的擁護者水火不容,我是認為只是適合不同屬性的個人罷了,兩種投資都能賺錢,套句市場先生說的:要搞清楚你是賺市場的什麼錢。
Thumbnail
不論是AI推升也好,景氣復甦也罷,投資巿場很狂熱是一個正在發生的現象。我始終相信全球絶大多數的有錢人資產都在投資巿場裡,而這群人定然不會期望自己的資產縮水。『跟著蜜蜂找花朵』就是我們不能背離投資巿場的基本理由。然而投資標的如此之多,怎麼選擇、如何配置就是投資人自己的功課了。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臺灣股市的損失規避心理和生技產業的投資機會。投資人應該注意股市波動風險,改變投資思維,並注意生技醫療產業的發展。另外,強調生技產業需要全方位的拓展,並提出投資建議。文章中還提到了QIC說明臺灣生技指數的漲幅情況,以及相對於美國納斯達克生技指數的補漲空間。
Thumbnail
近年來只要提到投資股票,大多脫離不了ETF這個起手式。還記得我之前推薦過的無腦理財術,其實也算是用力推廣ETF的大功臣。一年前我認真有按照書裡的方式做,至今前前後後也賺了二十幾萬有了,不過、でも、しかし、現在出了一個流派,號稱只要會購物就能精準判斷股票,做自己的投資顧問,真的有這麼神嗎?
Thumbnail
熱門的東西總是比較貴,經常名不符實,熱門流行到最後常走向供過於求,或是不符期待而退流行的結局,所以在股市說人多的地方不要去,或是有擦鞋童理論,避開熱門與流行的股票是避開投資風險的重要原則
Thumbnail
有人問生技股每年都很難抉擇操作的比例跟題材 我之前在2020年第一季有說過,生技產業已經跟過去不同了 台灣生技產業過去都沒有集中題材 都是個別的炒作 也都是新藥解盲為主 經歷過2013~2016的基亞跟浩鼎就懂了 而現在生技醫療已經變成趨勢產業,當然每年題材都會有不同,這跟資金有關
Thumbnail
每一年只需要有4成投資組合標的是爆發性的產業就夠了 運氣好遇到像2020年就會是8成都有爆發性 當然這種行情都是久久才一次的 就像去年有AI產業 充電樁 摺疊產業的發酵,其他投資組合的波動就跟小朋友齊打交一樣 每一年資金都會有隨機性的產業輪動節奏,都會有讓人意想不到的產業題材發酵 就連2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分享在股癌 Podcast 中獲得的投資見解,探討當前籌碼分析的誤區。儘管市場競爭加劇,籌碼分析的有效性下降,但仍有方法能提高預測準確性。特別關注任天堂與輝達的未來展望,包括遊戲機市場的成長潛力及AI市場的挑戰與機會。透過真實的旅行經歷,鼓勵讀者保持樂觀心態,並對他們的努力給予認同。
Thumbnail
分析了當前投資市場現況,聚焦於DDR3缺貨漲價、MCU題材、任天堂概念股及穩懋半導體的投資機會。此外,提供了在主流股未現時如何有效配置資金的投資策略建議,適合關注二三線題材股的投資者參考。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第一、賺到一根漲停板就跑了,其實漲停板的股票往往都是主力偷偷藏貨,怎麼可能才讓利潤鎖住在10%? 我以前在遭遇武漢肺炎第一現場就知道口罩要大缺貨了,逢低接了好多張口罩股,賺了65%出場。所以說,當有一根漲停板出現,而且沒有被撬開,你已就抱穩就對了。 第二、看投顧猜燈謎,拜託,全世界的投顧都一樣爛,
Thumbnail
好的投資策略需搭配個人不同的屬性,舉例而言:如果你是分析型的高風險承受者,較適合投資市值型ETF,相對的,如果不擅長市場分析,且相對的規避風險,適合的投資工具便是高股息ETF,這兩派的擁護者水火不容,我是認為只是適合不同屬性的個人罷了,兩種投資都能賺錢,套句市場先生說的:要搞清楚你是賺市場的什麼錢。
Thumbnail
不論是AI推升也好,景氣復甦也罷,投資巿場很狂熱是一個正在發生的現象。我始終相信全球絶大多數的有錢人資產都在投資巿場裡,而這群人定然不會期望自己的資產縮水。『跟著蜜蜂找花朵』就是我們不能背離投資巿場的基本理由。然而投資標的如此之多,怎麼選擇、如何配置就是投資人自己的功課了。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臺灣股市的損失規避心理和生技產業的投資機會。投資人應該注意股市波動風險,改變投資思維,並注意生技醫療產業的發展。另外,強調生技產業需要全方位的拓展,並提出投資建議。文章中還提到了QIC說明臺灣生技指數的漲幅情況,以及相對於美國納斯達克生技指數的補漲空間。
Thumbnail
近年來只要提到投資股票,大多脫離不了ETF這個起手式。還記得我之前推薦過的無腦理財術,其實也算是用力推廣ETF的大功臣。一年前我認真有按照書裡的方式做,至今前前後後也賺了二十幾萬有了,不過、でも、しかし、現在出了一個流派,號稱只要會購物就能精準判斷股票,做自己的投資顧問,真的有這麼神嗎?
Thumbnail
熱門的東西總是比較貴,經常名不符實,熱門流行到最後常走向供過於求,或是不符期待而退流行的結局,所以在股市說人多的地方不要去,或是有擦鞋童理論,避開熱門與流行的股票是避開投資風險的重要原則
Thumbnail
有人問生技股每年都很難抉擇操作的比例跟題材 我之前在2020年第一季有說過,生技產業已經跟過去不同了 台灣生技產業過去都沒有集中題材 都是個別的炒作 也都是新藥解盲為主 經歷過2013~2016的基亞跟浩鼎就懂了 而現在生技醫療已經變成趨勢產業,當然每年題材都會有不同,這跟資金有關
Thumbnail
每一年只需要有4成投資組合標的是爆發性的產業就夠了 運氣好遇到像2020年就會是8成都有爆發性 當然這種行情都是久久才一次的 就像去年有AI產業 充電樁 摺疊產業的發酵,其他投資組合的波動就跟小朋友齊打交一樣 每一年資金都會有隨機性的產業輪動節奏,都會有讓人意想不到的產業題材發酵 就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