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元宇宙雜談2
付費限定

元宇宙雜談2

gnikis-avatar-img
發佈於老思G的隨便聊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進入元宇宙的各個面向討論之前,一定要先說的是元宇宙能不能成真成為未來的關鍵,除了初始的使用者基礎以外,在於宇宙內能不能建立一套長長久久的經濟體系,白話意思簡單講就是說,創世者能不能穩定收益?一般參與者能不能依靠這虛擬世界過活?甚至致富。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531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老思G的隨便聊、荒廢的元宇宙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G本面?不,是G思面!
26.2K會員
729內容數
格式不限 內容不限的隨意文章 純粹個人心得抒發以及自我紀錄檢討 瞬息萬變 不代表任何推薦 請以質疑的心態看待任何內容 注意風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元宇宙其實就是線上遊戲,但比起現階段的線上遊戲,元宇宙概念的目標是更加的虛實交錯,目標是把人們現實生活的需求跟利益完全拉進虛擬世界。線上遊戲不管是桌機手遊或家用主機,你一關機就可以完全脫離,甚至...
昨天10/06三陽法說,來說些話好了。 內銷會比去年衰退是年初時就預期的,關鍵在(衰的比競爭對手少),目前看起來是合格的。尤其五月單月重返內銷市占第一以後,造成對手壓力,[領牌車]效應影響了幾個月,這種先拿銷售數字的遊戲,先拿的數字,後面還是要還的,不然經銷商庫存肯定會爆掉,在市場銷售逐漸還掉領牌車
對股票了解到怎樣的程度才算熟悉?我個人認為是至少你不會中錨點效應的程度。但中了所謂錨點效應就真的很不好?很嚴重嗎?其實未必。 你可以直接把所謂的錨點區間簡單當做股票的慣性來看,你有能力跟心理素質在慣性的區間來回操作,錨點下緣勇敢按紀律買進,錨點上緣不貪按紀律賣出,其實已經比一般人好了。但你真的對個股
前言: 去年Dr之亂後,整體Dr直接被汙名化,這檔跟三陽有關,所以我才分析分享這一篇。 之後除非有特殊事件(例如分析得到驗證之時或事實證明我分析錯),不然針對越南控Dr我不會再多發言了。 觀念釐清: 1.越南控總發行股數為9.0768億股,1單位越南控Dr表彰2股權利。 2.在各種看盤軟體或網站看到
不少人在說三陽不受法人青睞,股價一攤死水,又說三陽沒成長性。 三陽的成長性,去年12/02我在同學會發表的文章下面的兩則回文大家可以再去熟讀,今年機車業界發生的狀況,我去年12月就先看到了。 這裡我直接更新兩個圖表其實就能說明一切。吳董的成長夢想一直都在全世界,臺灣的重返榮耀只是面子上的第一階段而已
最近不少人因為淹水的關係,持有三陽的心態變的有些奇怪,這種因為不相干他人痛苦而有的持股心態我個人是覺得不妥,正面一點來看,大概是因為套牢太久開開玩笑而已吧。 放大一點嚴重看,就跟有些(不是泛指)持有防疫股的人對臺灣疫情擴大抱著奇怪的心態一樣。 另外更正一些資訊, 5月JET SL交車約是2700台,
元宇宙其實就是線上遊戲,但比起現階段的線上遊戲,元宇宙概念的目標是更加的虛實交錯,目標是把人們現實生活的需求跟利益完全拉進虛擬世界。線上遊戲不管是桌機手遊或家用主機,你一關機就可以完全脫離,甚至...
昨天10/06三陽法說,來說些話好了。 內銷會比去年衰退是年初時就預期的,關鍵在(衰的比競爭對手少),目前看起來是合格的。尤其五月單月重返內銷市占第一以後,造成對手壓力,[領牌車]效應影響了幾個月,這種先拿銷售數字的遊戲,先拿的數字,後面還是要還的,不然經銷商庫存肯定會爆掉,在市場銷售逐漸還掉領牌車
對股票了解到怎樣的程度才算熟悉?我個人認為是至少你不會中錨點效應的程度。但中了所謂錨點效應就真的很不好?很嚴重嗎?其實未必。 你可以直接把所謂的錨點區間簡單當做股票的慣性來看,你有能力跟心理素質在慣性的區間來回操作,錨點下緣勇敢按紀律買進,錨點上緣不貪按紀律賣出,其實已經比一般人好了。但你真的對個股
前言: 去年Dr之亂後,整體Dr直接被汙名化,這檔跟三陽有關,所以我才分析分享這一篇。 之後除非有特殊事件(例如分析得到驗證之時或事實證明我分析錯),不然針對越南控Dr我不會再多發言了。 觀念釐清: 1.越南控總發行股數為9.0768億股,1單位越南控Dr表彰2股權利。 2.在各種看盤軟體或網站看到
不少人在說三陽不受法人青睞,股價一攤死水,又說三陽沒成長性。 三陽的成長性,去年12/02我在同學會發表的文章下面的兩則回文大家可以再去熟讀,今年機車業界發生的狀況,我去年12月就先看到了。 這裡我直接更新兩個圖表其實就能說明一切。吳董的成長夢想一直都在全世界,臺灣的重返榮耀只是面子上的第一階段而已
最近不少人因為淹水的關係,持有三陽的心態變的有些奇怪,這種因為不相干他人痛苦而有的持股心態我個人是覺得不妥,正面一點來看,大概是因為套牢太久開開玩笑而已吧。 放大一點嚴重看,就跟有些(不是泛指)持有防疫股的人對臺灣疫情擴大抱著奇怪的心態一樣。 另外更正一些資訊, 5月JET SL交車約是2700台,